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组织人事学研究》2008,(5):F0002-F0002
2008年5月12日发生在四川省的汶川大地震,波及我省陇南、甘南、天水等市州。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灾情发生后。省委、省政府迅速作出部署,省上主要领导第一时间赶赴灾区指挥,全省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万众一心、众志成城,谱写了一曲抗震救灾的感人乐章。  相似文献   

2.
5月12日14时28分,我国四川汶川等地发生8.0级特大地震,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严重损失。一时间,灾情传遍全国各地,牵动着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心。党中央、国务院迅速行动起来,领导全国人民全力以赴做好抗震救灾工作,万众一心、众志成城、迎难而上、百折不挠,坚决夺取抗震救灾斗争的胜利。  相似文献   

3.
正当海湾局势紧张险恶之时,在聚集着来自世界各地200余万朝觐穆斯林的伊斯兰圣地麦加,7月31日发生了一场死伤上千人的严重流血事件。这一事件无疑是火上浇油,使海湾局势更加具有爆炸性。 这场流血冲突发生在伊朗朝圣者与沙特阿拉伯警察之间,死伤人数之多,在麦加朝觐史上是空前的。事件一发生,双方立即就这一事件的责任问题展开了唇枪舌剑。  相似文献   

4.
铁路交通事故人身损害案件现场勘验的基本原则是快速反应、迅速处置,客观全面、实事求是,注重防护、确保安全。具体要求是现场未知名尸体身份确认工作的程序要合法,现场尸体的处置和解剖检验要合法,现场勘验检查的程序要合法,现场勘验工作必须有法医参加,现场勘验检查的主体要合法。铁路交通事故人身损害案件现场勘验的重点有撞击点,死伤人员进入铁路的地点和在现场的活动路线,铁路交通事故发生的时间和天气情况,事故现场的具体环境和线路情况,事故附近的道口、涵洞等设施的修建和使用情况,事故路段线路两侧防护栅栏情况,死者的衣物和随身携带物品。  相似文献   

5.
王忠瑜 《学理论》2008,(13):10-10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一场山崩地裂的震灾,眨瞬间降临神州大地。四川省汶川发生了强度八级大地震,刹那间在六百公里方圆地区(并波及到甘肃、陕西、成都、重庆等省市),使上千万人民受灾,死伤竞达数十万人,(其中死者六万九千多人,伤者三十六万余人,还有一万九千多人失踪)数数以万计人无家可归。许多重灾县、镇、几乎毁如平地。  相似文献   

6.
资讯集萃     
《中国应急管理》2011,(10):61-64
9月19日,国土资源部下发紧急通知,要求山西、重庆、四川、贵州、陕西、甘肃等省(市)国土资源主管部门立即组成工作组,迅速赶赴强降雨区域,检查各项防灾工作落实情况,指导基层及时解决发现的问题,把预防措施落到实处,加强应急值守,发现灾情、险情及时报告。同时,国土资源部派出4个工作组赴上述地区检查指导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7.
《瞭望》1991,(29)
今年,我国部分地区遭受了本世纪以来最严重的洪水灾害。汛期到来之早,汛情来势之猛,受灾面积之大,洪水持续时间之长,都是罕见的。到目前为止,已有18个省(市、自治区)受灾,淮河、长江中下游及太湖流域等地区灾情最为严重。一些地区的灾情还在发展。在洪涝灾害严重的地区,农田、庄稼被淹没,村庄城镇被围,民宅进水,房屋倒塌,一些工厂被迫停产,一些地区交通阻断,部分地区出现人员伤  相似文献   

8.
靳萱 《民主》2008,(6):9-10
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德阳灾情严重,民进德阳市委会主委、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主任赵晓平,在市抗震救灾指挥部物资保障组和自己领导的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两条线作战,灾难面前忠于职守,紧要关头不辱使命,体现了一个党外实职干部对人民利益高度负责的精神。  相似文献   

9.
瞭望哨     
《瞭望》1991,(32)
新华社最近报道,在长江三角洲严重洪涝灾害面前,上海市炸开红旗塘和钱盛荡等堤坝;江苏准备随时炸开望虞河堤坝;浙江也为承担泄洪作出了牺牲,以加大太湖泄洪能力。跋山涉水察看灾情的江泽  相似文献   

10.
侵害中小学生人身安全的案件时有发生,一些学校及其周边地区治安秩序混乱,影响了学生、家长的安全感,需要各有关部门和学校协调配合,常抓不懈—— 近年来,一些地方接连发生在 中小学生身上的重大安全 事故和案件,向人们敲响了警钟。不该发生的悲剧 今年3月11日,江西萍乡市上栗县发生一起鞭炮作坊爆炸特大事故,其中有部分中小学生死伤。此前,河南洛阳市三名小学生因欠游戏室2.5元钱,被老板残忍杀害;南昌市二十一中初一女生李玉川在学校教学楼内,被一精神病人从五楼阳台抛下,导致瘫痪;吉安地区万安县发生一起假释人员受聘…  相似文献   

11.
打造深港创新圈先锋城区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美国华尔街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风暴呼啸而来。短短的一年多时间,金融危机迅速转变为经济危机,虚拟经济的危机迅速导致实体经济的危机。欧美发达国家的经济危机迅速向新兴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扩散转移,世界各国的政治家在疲于应付迫在眉睫的企业倒闭和就业恶化之际,都在思考这次百年一遇的经济萧条发生的深层原因,都在研究短期的应对之策与长远的改革之道。  相似文献   

12.
梁明 《瞭望》2000,(26)
朝鲜并未对日本构成军事威胁,日本为何一直在渲染所谓的“北朝鲜威胁论”? 据日本《读卖新闻》近日报道, 日本防卫厅长官已指示制定 自卫队“交战规定”,以应付平时到战时的各种情况,并声称,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朝鲜进行大浦洞导弹试验、去年3月发生了朝鲜特工船事件”等。此前,日防卫厅还专门设立了以防卫厅长官为会长,由防卫厅次官、防卫局长、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及陆海空三自卫队参谋长组成的研究会,以应对朝鲜半岛事态。日本一直在鼓噪所谓的“朝鲜威胁论”,喋蝶不休地向世人讲述着“狼来了”的故事,为它迅速膨胀的军事实…  相似文献   

13.
戊寅年的夏天是不平常的难忘的苦夏。入夏以来,长江全流域发生了历史罕见的大洪水,松花江和嫩江等水系也遭洪魔肆虐,祖国的许多江河湖塘浊浪汹涌,房屋倒塌,农田被淹,交通中断,人民的生命财产受到威胁,灾情空前严重!洪峰一次接一次,险情一个接一个,时时震撼着我的心!是的,我虽然身处东海之滨,居安却无法心静神安。武汉告急,九江决堤……我坐在电视机前,眼看着无情的洪水在疯狂吞噬着城市。村庄、铁路、桥梁,还有那父老乡亲的生命……我的心被揪似的难受,我无法不拥‘C自问:如果你工作在灾区应该怎么办?家在灾区险段又会…  相似文献   

14.
汛期一年一度,水情次次不同。今年水情究竟如何?会不会再发生大水灾?带着大家关心的这些问题,记者走访了刚从外地检查防汛工作归来的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副总指挥、水利部部长钮茂生。汛情与灾情钮茂生首先介绍了今年入讯以来的雨情、汛情和灾情。6月下旬至7月上旬,全国主要雨区集中在江南和  相似文献   

15.
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举办,确保安全是最终成功的先决条件和基本标志,是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大考验.国际大型体育赛事所具有的举办周期性等特点,与恐怖活动的难以预测性等特征形成鲜明对比,恐怖主义威胁是国际大型体育赛事面临的最大风险.通过对已发国际大型体育赛事恐怖袭击事件的死伤情况、攻击方式、攻击组织等深入探究,在考...  相似文献   

16.
刘则永 《团结》2011,(6):47-50
武昌城头的枪声.迅速传遍了华夏大地。各省革命党人闻风而动,纷纷联合新军、会党、学生、商人、士绅乃至官僚等各阶层人士,携手推翻清廷的统治。革命之火.迅速在华夏大地蔓延开来。清廷的封疆大吏有的弃职逃命.有的表示拥护独立。  相似文献   

17.
焦点人物     
《瞭望》2004,(8)
洪虎:向全省人民公开道歉 2月15日,吉林省吉林市中百商厦发生了特大火灾事故,53人死亡、70人受伤。18日,吉林省省长洪虎通过《吉林日报》等当地媒体发表了《致各市(州)长的公开信》,他在信中说:“我作为省长,作为全省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深感内疚和自责,对不起全省人民和死伤的群众。”  相似文献   

18.
任胜 《学理论》2009,(11):91-92
一、批评性报道与舆论监督的区别 目前,在我国各类新闻媒体上批评性报道日渐增多,质量不断提高。但随着舆论监督工作的开展,批评性报道成为我国新闻媒体舆论监督的一大亮点。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黑龙江台的《行风聚焦》、《生活报》等新闻媒体通过各类批评性报道,揭露不利于社会发展的种种现象,有力地监督了社会和个体公民的行为,有的批评性报道甚至直接促成问题的解决。许多问题一经新闻媒体曝光,迅速得到良好而有效的解决。由此,不少群众认为新闻媒体比“法院、检察院还管用”。于是。要求解决问题的、申诉冤情的都涌到了新闻单位。在他们看来,批评性报道就是舆论监督,舆论监督等同于批评性报道。事实果真如此吗?  相似文献   

19.
潘丹榕 《党政论坛》2010,(13):29-30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了里氏8.0级的强烈地震;2010年4月14日,青海玉树也发生7.1级地震。不到两年的时间,共和国的一隅天崩地裂、地动山摇,汶川与玉树遭受到了人员和财产的巨大损失,山河呜咽,国旗两度为生命低垂。灾情就是命令、灾区就是战场、时间就是生命,共和国在抗震救灾中得到锤炼,众多的参与主体及其从事的事业在生命大救援与灾区重建中得以成长,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中国慈善事业的进步。  相似文献   

20.
1898-1901年间,陕西大旱引发了大规模的饥荒。1901年美国《基督教先驱报》为陕西灾民募捐赈灾款。为了监督赈灾款的使用,尼克尔斯作为特派员前往陕西"查赈",同时报道陕西的灾情。他在陕西进行了十天的实地调查走访,掌握了大量有关本次灾荒的一手资料,这些内容被记录《穿越神秘的陕西》一书中。整理《穿越神秘的陕西》一书中关于陕西饥荒的材料,可以展现在西方人眼中此次灾荒的情景,为更加全面地认识此次灾荒提供一个材料上的支撑,以推进对1898—1901年间陕西大饥荒的灾情和原因等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