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少数民族民间音乐由于受到外来文化侵入、人们的生活环境改变、传承方式单一和音乐形式较为陈旧等因素的影响,受到的关注度越来越低,一些优秀的少数民族民间音乐正在逐渐消失。合唱艺术是我国具有广泛群众基础的音乐艺术形式,目前已有许多利用合唱艺术来传播、发扬少数民族民间音乐的成功案例,并且合唱艺术具有日益民族化的发展趋势,这都非常有利于利用合唱艺术来传承少数民族民间音乐。在此分析我国少数民族民间音乐的传承现状,探讨合唱艺术传承少数民族民间音乐的可行性,论述合唱艺术传承少数民族民间音乐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2.
少数民族民间音乐是我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传承与创新少数民族民间音乐对于传承我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传播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旨在解读少数民族民间音乐所蕴含的价值,从价值的来源和应用途径划分了少数民族民间音乐所蕴含的内外在价值。从内在价值来看,少数民族民间音乐具有审美价值与艺术价值,从外在价值来看,少数民族民间音乐具有研究、教育和商业价值。基于对少数民族民间音乐的价值解读,提出了传承与创新少数民族民间音乐的策略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广西巴马是世界长寿之乡、中国长寿之乡,长寿资源是巴马发展的雄厚基础和丰富营养,是休闲养生长寿健康产业发展特有的“DNA”。党的十八大提出要“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对巴马而言就是要发展休闲养生长寿健康产业,坚持这一产业的主导地位,充分发挥长寿品牌优势,自信和自觉推进休闲养生长寿健康产业提质发展、跨越发展。  相似文献   

4.
蓝飞宁 《传承》2013,(11):15-15
广西巴马是世界长寿之乡、中国长寿之乡,长寿资源是巴马发展的雄厚基础和丰富营养,是休闲养生长寿健康产业发展特有的“DNA”。党的十八大提出要“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对巴马而言就是要发展休闲养生长寿健康产业,坚持这一产业的主导地位,充分发挥长寿品牌优势,自信和自觉推进休闲养生长寿健康产业提质发展、跨越发展。  相似文献   

5.
唐志 《求索》2013,(10):119-121
《太平经》是早期道教的主要经典,具有“以道为本,兼容百家”的特征,其内容也是庞杂、包罗万象的,涉及政治、医学、宗教等等。然而,在其书中,蕴含的丰富的养生思想值得我们注意,养生思想是《太平经》中一个重要的内容,本文试图从贵生重生、为善长寿、守一等方面对《太平经》的养生思想进行挖掘和梳理。  相似文献   

6.
"一带一路"背景下少数民族民间音乐的跨文化传播能够提升丝路地带的国家政治互信和促进文创经济交流,能够促进沿线文化多元融合和拓宽音乐文化内涵,能够传承少数民族民间音乐文化和传播中华优秀文化。但目前,在少数民族音乐文化跨文化传播中还面临着很多困境,由此,我们需要构建差异化传播模式,深入研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音乐文化;增强少数民族民间音乐文化自觉,搭建多元化的文化交流平台;增强"柔性"传播,重视创新跨文化传播方式;借助现代化传播媒介,打破惯用的传播模式,以此促进我国少数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的跨文化传播。  相似文献   

7.
秦学 《当代广西》2010,(15):14-15
优良的自然环境使巴马成为世界上唯一由权威机构颁发证书认证的长寿带。依托优良的自然环境天赋,巴马不断完善和调整旅游产业发展定位,致力把巴马打造成为中国广西休闲养生度假中心、中国广西长寿绿色食品生产基地、广西矿泉水生产基地、广西钛硅深加工基地,构建以长寿文化为主题,以养生度假、乡村休闲和游览观光为主要功能的世界级长寿旅游目的地。  相似文献   

8.
云南少数民族民间美术展览是云南民族博物馆陈列展览的重要组成部分,云南少数民族民间美术,面积近千平方米,按照民间美术的角度把整馆分为两大部分两个展厅。一楼陈列云南民族民间的立体造型艺术;二楼展现云南民族民间的平面造型艺术,总以9个小专题的形式陈列。一、云南民族民间立体造型艺术吞口面具主要展现云南各民族在节日活动和各种民俗事项中的形形色色的木雕、陶塑、纸裱、草编、兽皮缝制、葫芦瓢、棕皮等为材料制作的手工艺品,如禄丰县彝族火把节时耍大刀舞面具;文山壮族草编面具、富源水族吞口等。神桩祭台力图再现云南少数…  相似文献   

9.
贵州少数民族民间工艺丰富多样,具有明显的地域文化特色,是贵州省的优势优质资源.当下,充分审视贵州少数民族民间工艺这一资源优势,摸清其发展现状与发展境遇,积极探索科学有效的传承与可持续发展对策,对有效化解少数民族民间工艺的发展瓶颈,促进贵州少数民族民间文化的历史传承与现代发展,从而推进贵州全面实现乡村振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少数民族音乐的传播不仅可以传承与发扬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更对完善和弘扬中华民族文化具有重要作用。在全球化的今天,大数据技术带来传播模式的不断创新,对传统的少数民族民间音乐传播产生不容忽视的影响,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因此,在大数据背景下,认识到大数据时代给少数民族民间音乐传播带来的机遇,积极梳理少数民族民间音乐传播中存在的问题,找到有效传播策略势在必行。在此通过分析大数据时代给民族文化传播带来的机遇和困境,认为大数据理念可以创新少数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的传播模式,以传统媒体不具备的信息技术和无垠的视角助力少数民族民间音乐走出传播困境。  相似文献   

11.
《当代广西》2008,(23):65-65
作为世界五大长寿之乡之一的巴马,被誉为“人间遗落的一块净土”,是一个为成群结队的“候鸟人”魂牵梦绕的养生天堂。巴马,从来不缺乏关注。11月12日~16日,由广西壮族自治区旅游局和河池市人民政府主办,巴马瑶族自治县人民政府承办的“首届巴马国际长寿养生文化旅游节”在巴马盛装开幕。  相似文献   

12.
湖北钟祥长寿文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钟祥是闻名全国的长寿之乡,而且自古至今,长寿现象绵延不绝,通过研究、探寻、总结当地人民长寿的内在规律,作者认为钟祥的长寿现象有着文化、生态、物产、习惯、人际、遗传等方面的深层次原因,这对于湖北地域长寿文化的研究、对于人们养生认识的提高和养生习惯的形成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正2013年7月以来,巴马瑶族自治县按照自治区关于建设巴马长寿养生国际旅游区核心区的决策部署,遵循"三年打基础,五年见成效,八年基本建成"的总体思路,着实推动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扎实推进生态环境保护治理,认真开展广西特色旅游名县创建,努力扩大长寿养生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促进国际旅游区核心区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一、推进巴马长寿养生国际旅游区核心区建设的做法和成效  相似文献   

14.
<正>2月20日,百色市右江区决定成立巴马长寿养生国际旅游区(右江区)工作领导小组,标志着巴马长寿养生国际旅游区(右江区)开发建设工作正式启动。按照巴马长寿养生国际旅游区发展布局要求,右江区将建设百色国际旅游集散中心,充分发挥百色巴马机场、南昆铁路、广昆高速和右江航运的作用,加快推进云桂高铁(云南段)、百色-河地、百色-乐  相似文献   

15.
贵州少数民族音乐原生态唱法的传承与发展,是贵州省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中重要的教学和科研工作,面对生态变化中多样性民族民间音乐消失的危险,我们要对民族民间音乐中的精华进行保护传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6.
少数民族民间曲艺是融合视听体验之艺术表现的重要形式,也是极具经济价值的第三产业潜质资源。受制于民族族群传统意识、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以及文化产业开发利用等多重因素的综合制约,少数民族民间曲艺还处于封闭延续、零散发展的初级层次,粗放落后的统筹模式使得延续释放民族文化、助推增强地区经济的既定目标遭遇了阶段瓶颈。立足于重新解构少数民族民间曲艺的内在价值,探析少数民族民间曲艺的市场运作,并合理拟划了一系列建设性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7.
<正>2月18日,一带一路”世界华文媒体生态文明与健康(养生)长寿国际论坛在海南澄迈召开,与会的数百位知名健康养生专家、学者、企业家及海外华文媒体等代表共论生态文明与健康、养生长寿的发展之道。恰逢其时“生态、文明、健康、长寿”并存澄迈此次论坛在澄迈召开,可谓恰逢其时。当前,中国正在加快建立完善生态文明制度,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建设健康中国。  相似文献   

18.
奉海峰 《当代广西》2014,(20):F0003-F0003
正2013年7月,自治区党委、政府提出建设巴马长寿养生国际旅游区的战略目标,并与桂林、北部湾作为广西旅游发展"金三角"统筹推进。在推进长寿养生国际旅游区进程中,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好旅游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辩证关系,把生态保护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一以贯之地抓好生态建设,充分展示国际旅游区的"自然之美"。一、生态环境保护是建设巴马长寿养生国际旅游区的中心要义自治区党委书记彭清华在巴马调研时强调:"生态是巴马的第一品牌,环保是巴马的生命。"自治区主席陈武要求,将巴马长寿养生国际旅游区打造成富有自然生态田园乡村风格的旅游区。(一)生态环境是国际旅游区的特色之本。巴马森林覆盖率达到70%并位居全区前列,地形地貌独特、自然环境优良、地磁引力强、空气负氧离子高、气候条件最适宜居住养生,集山清、水秀、洞  相似文献   

19.
《传承》2016,(11)
近年来,广西巴马长寿养生旅游获得蓬勃发展,促进了当地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但过度的旅游开发使巴马长寿老人的精神状态和身体健康受到较大影响,当地传统生活方式受到较大冲击,当地自然环境质量也日益下降。为让巴马长寿养生旅游获得可持续发展,应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提升旅游企业开发管理水平,发扬居民的主人翁意识,提高游客素质,发挥"候鸟人"作用。  相似文献   

20.
韦凯钟 《传承》2012,(1):36-37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养老方式正在从传统的居家养老、社区养老、专门机构养老,逐步向旅居式养老、候鸟式养老等多元化发展。东兰县、巴马瑶族自治县、凤山县因其神秘的长寿现象,以及得天独厚的生态养生环境,被公认为世界上最理想的养生胜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