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关注民生是油田各级党政组织面临的重要课题、是做好群众工作的重要内涵、是油田持续稳定发展的必然要求。必须通过党员领导干部以身作则重民生、发挥基层组织的中坚作用抓民生、建立健全工作制度促民生等措施,创造性地做好油田的民生工作;必须从职工群众最关心的住房、就业、工作生活环境改善等问题入手,牢固树立“民生为本,群众利益至上”的理念,解决好职工群众的利益问题,为构建和谐油田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相似文献   

2.
油田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经过多年的探索和积累,成效显著,在油田发展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但随着油田面临的形势、任务和环境的变化,思想政治工作必须与时俱进,在工作思路、方法和模式上进行适当调整,克服管理模式单一、运行机制陈旧、工作方式滞后、应有作用逐渐削弱的矛盾和问题,应从领导机制、运行体系、方式方法、政工队伍等方面加强和改进。  相似文献   

3.
公安工作与人民群众的工作、生活息息相关。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是公安机关的重大责任和最大政治。公安机关如何找准结合点、切入点、着力点,真正把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作为公安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笔者认为:要深刻认识理解解决民生问题的重要性、紧迫性,进一步增强解决民生问题的责任感、紧迫感;要立足公安工作实际,充分发挥"维稳、打击、防范、管理、服务"的职能作用;要切实加强和改进自身建设,全面提升解决民生问题的能力和水平。  相似文献   

4.
民生问题.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重视民生、反映民意、维护民权、实现民利是人大工作的根本任务和基本职责,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具体体现。近年来,乐都县人大常委会始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监督工作的重点,在改进监督方法、增强监督实效上狠下功夫,有力地推动了和谐乐都的建设进程。  相似文献   

5.
基层社会组织是社会组织的重要组织部分。当前,其自身发展虽然面临着数量偏少,政策环境不利;资金匮乏,组织运行效率低下;能力不足,专门管理人才稀缺;宣传不够,社会认同度较低等一些问题,但其在社会管理中仍发挥着改善民生、共享服务、和谐基层、倡导公益等重要社会价值。基层社会组织应不断完善自身发展与建设,坚持民生为本,从源头上加强社会管理;服务为先,从根本上改进社会管理;基层为重,从基础上夯实社会管理;公益为魂,从理念上引领社会管理。  相似文献   

6.
“民生财政”论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98年以来我国努力发展的公共财政就是民生财政,其基本逻辑是要首先保障基本民生;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公共财政分配中,收入再分配如何合理地区别对待,是其应有之义与关键内容,而财政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是改善民生进程中提升公共政策效力的必然要求;政府提供公共服务与管理必然要支付成本,行政成本的合理化与民生的改进是相互呼应的关系,降低行政成本、增惠民生需要深化财政改革和全面配套改革。  相似文献   

7.
政研会是思想政治工作战线上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各级党组织的研究部、智囊团和思想库。面对油田内外部环境发生的新变化,基层政研会必须及时加强和改进工作方法,快出成果,多出成果,为提高思想政治工作水平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8.
新时期,随着我国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油田的改革发展以及思想政治工作都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现阶段油田政工队伍建设中还存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要加强油田政工队伍建设,需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充分发挥企业主观能动性,提高从业人员职业道德;有效持续改进工作方法,提升思想政治工作的时效性;加强政工队伍后勤保障,重视政工人员的工作和生活;不断深化政工体制改革,加强政工队伍人才的素质培养。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基层公安机关如何着眼于改善和保障民生,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公安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进一步转变思想观念,理清工作思路,改进工作方式,强化工作举措,从更高起点、更高层次、更高水平上改进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是当前公安工作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0.
新的时代要求思想政治工作在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必须在内容、形式、方法、手段、机制等方面努力进行创新和改进,特别要在增强时代感,加强针对性、实效性、主动性上下功夫,不断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层次和水平,确保油田改革发展稳定目标的顺利实现。  相似文献   

11.
矿区服务业务是促进油田持续有效快速发展的可靠保障,也是践行以人为本、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的有效载体。针对当前油田矿区服务系统仍然面临着成本刚性增长、资源利用效率不高、专业人才缺乏等问题,长庆油田矿区服务事业部以"保持水平、稳中有升、精细管理、科学发展""十六字"为工作基调,注重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优化结构,改善民生和矿区社会管理创新,有效地推进了油田矿区服务业务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中国共产党人的社会主义民生观主要表征在对社会主义民生观基本问题的科学解答上。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民生的问题,中国共产党人强调社会主义民生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关系到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根基,它的基本内涵就是要解决人民群众的温饱、小康和富裕问题,它的本质特征是共同富裕,它的根本价值取向是以人为本,它既是构成社会主义本质的重要内容,又是检验社会主义各项工作成功与否的根本标准。对于怎样保障和改善社会主义民生,中国共产党人着重强调科学发展是社会主义民生之基,改革是基本动力,科学处理关涉民生的各种重要关系是重要路径,统筹兼顾与突出重点相结合是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13.
重视民生问题是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的必然要求,是社会主义国家执政理念的本质内涵,成为检验党和政府路线、方针、政策成败的根本。科学发展观对民生提高的深切关注,创造了一整套的民生理论和民生实践,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新和最大创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生经济观,具有全面体现科学发展的崭新性能和时代特征;同历史上的诸多民生追求和主张具有本质区別;形成进一步实现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路径体系,已经深深地融入到党的执政思想和治国方略之中。  相似文献   

14.
在依法治国的背景之下,"民生保障"问题本质上是法律问题,是法律对人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权利的保障。作为法律制度之一的刑法,主要从刑事政策、刑法机能、具体罪名设定三个层次来体现民生保障。《刑法修正案(九)》从宏观与微观上体现了我国刑法民生保障的基本特征,故我国刑法可称为"民生刑法"。"民生刑法"是以人为本思想在刑法上的体现,值得提倡。  相似文献   

15.
科学发展观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改善民生是科学发展观的题中应有之义。践行科学发展观和改善民生都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的必然要求。科学发展观和改善民生是相辅相成的辩证关系:改善民生需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进行,而践行科学发展观则需要在改善民生上下功夫。科学发展观和改善民生的关系,是事物发展保持必要的张力、到达微妙平衡的辨证智慧的生动体现。  相似文献   

16.
胜利油田多数主力油田目前已进入中后期开发阶段,在开发上主要存在以下问题:资源接替不足,结构性矛盾突出;综合含水上升,油田开发面临的矛盾和困难增多;开发技术接替矛盾突出;管理工作有待加强。为此,提出以下对策性建议:进一步强化油田开发基础工作;不断提高油田开发技术的自主创新能力;要加强管理,进一步强化队伍作风建设。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民生建设,提出了一系列各具特色的民生理念和民生举措,在解决民生问题的实践中积累了宝贵经验,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最大的政治;保障和改善民生必须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保障和改善民生必须坚持科学发展;深化改革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强大动力;制度建设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必然要求;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新期待,加快推进社会建设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做好基层群众工作,其重点是保障和改善民生,要把它摆在各项工作的优先位置,努力满足人民群众在教育文化、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医疗卫生、住房等方面的根本需要;要突破的难点是培育现代公民,增强公民自主、自觉、自律、自为的时代意识,疏导社会心态,减少社会分歧,促进社会认同;其关键是构建基层群众工作体系,其中加强基层组织和活动场所建设是前提和基础,拓宽基层群众工作思路和途径、形成社会管理运行机制是核心和焦点;形成基层群众工作合力、建立社会管理新体制是根本和保障;同时,要改进基层群众工作方法,采取调查研究方法、"一线工作"方法、利益协调方法、协商沟通方法、心理调适方法等工作方法。  相似文献   

19.
民生是"五个重庆"建设的逻辑起点和终点。"五个重庆"建设包含着丰富的民生内容,其内在的民生建设"五管齐下",建构起一个协同共进、各民生要素有序运行、整体民生效应最大发挥的有机体。"五个重庆"建设坚持"问需于民",坚定不移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坚持"利为民所谋",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道路;归根结底就是要"顺应人民过上更好生活新期待",坚定不移走科学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20.
坚持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油田,不仅体现在对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和决策的部署上,更体现在广大党员干部的良好作风上。如何进一步改进机关作风,不断提高机关服务的质量和水平,真正让人民群众感受到亲民、利民、惠民政策,切实为老百姓办实事、解难题,这是摆在各级机关各级党组织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