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习近平外交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实践相结合的重大理论结晶,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思想在外交领域的集中体现,是新时代中国对外工作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习近平外交思想指导我们科学研判世界形势,努力提升外交思维,扎实做好对外工作。习近平外交思想指导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面推进,服务民族复兴,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和塑造力,推动国际关系理论与实践创新发展,催生新的国际合作模式,引领世界未来发展方向,促进人类进步,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国际影响。  相似文献   

2.
周英 《现代国际关系》2023,(8):21-38+153
国际组织外交既是多边外交的核心,也是中国总体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着眼于国际组织面临的问题,尤其是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遭到严重破坏、国际组织权威性与有效性危机重现,以及中国与国际组织关系的历史经纬与现实需要,提出国际组织外交思想,不仅为应对当前联合国等国际组织的困境提供了新思路,为推动国际组织建设、增强国际组织效能提出了新办法,也为中国的国际组织外交提出了新主张和新要求。习近平国际组织外交思想在理论和实践上有重大创新,开启了中国与联合国等国际组织互动的新模式,赢得了国际社会的积极反响。深入研究习近平关于国际组织外交的重要论述、探寻其内涵意义,对指引中国多边外交、完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理论和国际关系理论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习近平外交思想是中国外交理论建设的重大成果,拥有系统、完整、科学的理论体系,指引着中国外交不断走向胜利,并具有日益扩大的国际影响。习近平外交思想理论体系坚持实践本体论,是代表和推进时代前进方向的中国外交实践自觉的产物;它创新了外交领域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坚持共产主义世界观,总结科学的方法论,强调造福人民的要旨;它内涵丰富,特别是包含了与时俱进的主权观、共同持续的全球安全观、正确的义利观、引领进步的国际体系观等核心理念,形成了一整套指导处理中国与世界关系的战略思想。  相似文献   

4.
正习近平主席在中国共产党十九大报告中明确宣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中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也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新的历史方位。新时代的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建立在新中国成立以来外交实践的基础之上,特别是十八大以来中国外交实践和理论创新的基础之上。中共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主席亲自擘画运筹下,我们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中国气派、中国风格的大国外交之路,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为中国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为世界和平与发展  相似文献   

5.
正6月22日,习近平外交思想研究中心在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举行"加强习近平外交思想的国际传播"专题研讨会。研究中心主任、国研院院长徐步出席并作主旨发言,来自中宣部、中共中央党校、清华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外交理论建设在实践、继承、累进、总结、探索和创新中,形成了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的外交思想,而习近平外交思想则是其集大成者。习近平外交思想是一个内涵丰富、思想深邃、系统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它明确了新时代中国对外工作的历史使命、总目标和必须坚持的一系列方针原则,深刻揭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本质要求、内在规律和前进方向。在新时代,中国外交需要在习近平外交思想的指导下,提高实践和理论自觉,科学客观地认识国情世情,把握历史发展规律,抓住和用好战略机遇期,有效应对可预见和不可预见的挑战,在继续改革开放中,开创中国外交的新局面。与此同时,中国学界在这一伟大实践和理论建设中,既要提高政治站位,也要加深学术厚度,作出更多的学术贡献,提供更多的国际公共产品。  相似文献   

7.
阮宗泽 《国际问题研究》2020,(1):12-30,137,138
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外交思想是新中国外交理论建设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成果,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习近平外交思想理论深邃、实践丰富、意义重大,体现在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与中国战略机遇期的辩证把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合共生;以元首外交与主场外交为引领,扎实推进中国外交议程;完善和深化全方位外交布局,共建“一带一路”,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超越权力转移范式误区,推动构建合作共赢的中美关系。  相似文献   

8.
面对当今国际社会多边主义和单边主义、公道和霸道之争,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统合国内社会与国际社会公平正义,创新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公平正义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公平正义思想、中国百年外交实践的公平正义观,提出以世界人民为主体的习近平国际公平正义观,积极倡导国际社会推动权利平等、机会平等、国际规则平等,争取全球治理体系更加符合国际形势的变化需要,更加满足应对后疫情时代全球挑战的现实需要,更加顺应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历史趋势,为增进各国政治互信、促进共同发展、引领全球治理、维护世界和平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相似文献   

9.
许婕  张红 《西伯利亚研究》2023,(4):33-44+119
习近平外交思想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是国内外研究的重点,俄罗斯学术界更是将对习近平外交思想的研究视为了解中国和中国共产党的重要窗口。其中,认同者的研究论断更加客观深入,他们从习近平外交思想产生的现实基础和理论基础研究出发,一致认为习近平外交思想是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作出的积极回应;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价值观的积极发掘。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习近平外交思想的具体化和理论核心,“一带一路”倡议是习近平外交思想的物质象征和关键要素。对俄罗斯学者关于习近平外交思想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再研究,有助于我们把握俄罗斯学界对于习近平外交思想的认知程度,为我们研究习近平外交思想,进一步讲好中国故事提供一个新视角。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创造性地提出一系列外交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形成并确立了习近平外交思想,为指导新形势下的中国外交提供了理论和思想武器,为推动国际体系变革完善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在强烈的问题意识与变革方向、时势与动态体系的整体把握、智慧与外交实践的相辅相成、底线思维与综合国力的保障、人文主义与天下情怀的观照等五大方面,精准发力,积极推动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论与实践,成功激活了中国国际关系理论,也为全球国际关系理论贡献了中国智慧。  相似文献   

11.
徐进 《拉丁美洲研究》2020,42(1):1-14,154
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由新时代、中国特色和大国外交三部分组成。对于新时代的含义,党的十九大报告已经做出了明确的表述。大国外交的研究,历来是国际关系学界关注的重点,但对于什么是“中国特色”,学术界似乎着墨极少。所谓中国特色,就是指中国独有而其他国家没有或罕有的某些环境、指导思想、操作原则和具体抓手。本文探讨了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独特”之处。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是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一独特外部环境中展开的,其指导思想是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重要组成部分的习近平外交思想,采取了结伴不结盟这一独特的外交原则,以及“一带一路”倡议这一独特的工作抓手。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有三个独特的理论来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传统文化和新中国外交传统。明确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特”在何处,有助于我们总结和把握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论和实践的发展,有助于我们理解中国外交总体布局,有助于我们观察和分析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中国外交政策的走向。  相似文献   

12.
纵观2021年世界形势,全球疫情跌宕蔓延,百年变局加速演进,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面对前所未有的挑战,各国都在探索应对之道,人类需要作出正确抉择。站在时代的十字路口,我们看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取向。一种是重拾冷战思维,挑动分裂对立,制造集团对抗。而另一种则是从人类共同福祉出发,致力团结合作,倡导开放共赢,践行平等尊重。两种取向、两大趋势的博弈和较量,必将深刻影响人类和地球的未来。  相似文献   

13.
一、民间外交的定位和历史贡献周恩来总理指出:“中国的外交是官方的、半官方的和民间的三者结合起来的外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民间外交是增进人民友谊、促进国家关系发展的基础性工作,是国家总体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可见,民间外交也是外交,也是国家行为,根本目的是为了推动中外民相亲、心相通。对外工作中,除了官方的、半官方的,其他包括友好城市、企业、智库、媒体、社会组织和青年、妇女等自然人等都属于民间外交范畴和主体。民间外交具有主体多、领域广、资源丰、接地气、打基础等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14.
The early 21st century finds great change in international order.China's foreign relations have entered a new phase where its driving force is rapidly rising for the emerging countries and new global economic governance mechanism is gradually established.To follow the trend of the times,China has actively participated in global economic governance and supply of public goods.China' s foreign relations present a new vision,idea and strategy under the leadership of President Xi Jinping.It is a new starting point for China to further integrate itself into the world and open itself wider to the world.China takes an active part to participate in global governance and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issues of economic integration,environmental governance,climate change,nuclear nonproliferation,energy crisis,internet security and anti-terrorism,especially anti-terrorism.This article explains the performance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in current transition order and tries to tackle prior (and in some ways more intractable) issues and to analyze the internal logics and external environment of impact of multi-polarization on China's major power diplomacy with its characteristics in the transition of International order.  相似文献   

15.
2021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这一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中国外交沉着应对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在世界大变局中开创新局、在世界乱局中化危为机,取得了丰硕成果,交出了亮丽答卷。这一年,人民外交在持续深入学习党史的基础上,结合工作实际,深入总结了党领导下的人民外交理论,积极开展了民间对外交往新实践。人民外交可以说是中国共产党和新中国外交的一项创举,它以增进人民友谊、促进国家关系发展为宗旨,在长期实践中形成了中国独有的特色。中国人民外交学会是由周恩来总理兼外长亲自倡导成立并担任名誉会长的新中国第一个人民外交机构,成立于1949年12月15日,与共和国同龄。它以中国人民的名义,开创了中国和世界外交的新篇章。  相似文献   

16.
Based on the scientific judgement of China's historical orientation and the prevailing trend of world development, the Xi Jinping Thought on Diplomacy, as reflected in a group of ideas it advocates, meets the requirements dictated by the nature and direction of major-country diplomacy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t has also contributed Chinese wisdom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相似文献   

17.

Many pundits and media believe that China under Mr. Xi Jinping is politically and economically illiberal with concentration of political power to Xi himself and the expansion of state capitalism. This article believes that China is still in transition and the Daobi (倒逼) mechanism, namely, a planned strategy of introducing foreign competition and international rules to advance domestic reform, takes effect. The EU-China Comprehensive Agreement on Investment (CAI) is a milestone that could possibly contribute to structural economic and even political changes in China. This article centres on the Daobi mechanism and explains how the synergies among CAI, domestic socioeconomic changes and Chinese leaders’ self-consciousness may set the agenda of China’s domestic reform.

  相似文献   

18.
The Belt and Road, unveiled by President Xi Jinping in late 2013, is China’s most ambitious geo-economic and foreign policy initiative in decades, combining a land-based Silk Road Economic Belt and a sea-based 21st Century Maritime Silk Road which connect China to Europe. With this grandiose initiative, Beijing seeks to tackle industrial overcapacity at home and acquire political influence abroad through investment. Sitting at the end-point of the maritime Silk Road, Southeast Europe and the Mediterranean have been the main focus of investment in infrastructure projects so far. If managed successfully by both sides, China’s Belt and Road could be a great opportunity for a European continent that is still struggling to recover from the crisis. What is urgently needed in Europe is a comprehensive response to China’s new initiative, with the focus not only on the economy and trade, but also on the monetary and financial aspects of the Belt and Road, including discussion of the political and security implications of Beijing’s inroads into Europe and its neighbourhoo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