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美国一妇女起诉环球音乐(Universal Music)公司删除其在You Tube播放的一段视频的通知违法的案件中,法院称:版权人必须首先考虑“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2.
国际简讯     
版权YouTube版权纠纷案件得到新判决美国影视业巨头Viacom集团以及其他传媒公司和YouTube长达5年的版权之争近日落下帷幕,4月5日美国联邦上诉法院推翻了下级法院的判决,新的判决意见颇耐人寻味。版权之争象征着老牌传媒公司和近年来它们眼中"暴发户"一  相似文献   

3.
孙雷 《知识产权》2010,20(1):87-92
Real DVD案是美国第一起CSS密钥被授权使用人和版权人直接因规避CSS而对簿公堂的案件,由于涉及当今最流行视频播放软件制造商与多家电影产业巨头而受到版权界的高度关注。2009年8月,法院对涉案的Real DVD软件及设备下达了初步禁令,其中不仅对CSS密钥授权使用协议中的相关事项进行了分析,还对技术措施的有效性及其与作品合理使用的关系等目前技术措施保护领域的焦点问题进行了解读。探讨该案对于我国规范视频播放软件业的发展和技术措施保护制度的完善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4.
王婵 《法制与社会》2010,(20):76-76
网络视频网站有如雨后春笋般在我国风行开来,它给网友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使网络由文字和声音组成的二维空间变革到视频的三维空间,但是网络视频提供的大部分电影和视频资源在播放时并没有得到版权人的授权,因此其遭到版权人的非议甚至控告。本文分析视频网站经营过程中版权侵权问题,并试提出视频网站经营版权侵权问题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5.
国外网络版权保护的最新发展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网络版权保护的呼声在国外知识产权发展相对成熟的数个国家日益高涨。随着数个具有行业影响力的网络著作权侵权案件审判的完结,公众版权保护联名活动大规模开展,版权法修订也陆续被版权贸易大国提上日程。国外司法实践与立法的最新动态今年4月,德国汉堡区域法院对德国音乐作品演出权与机械复制权协会诉网站YouTube一案作出判决,要求被告YouTube移除7段侵权影片,在未来应用过滤机制以防止用户上传侵权视频。这项判决使得谷歌作为网络服务商承担了对网站用户的监管职责,在网络版权  相似文献   

6.
网络版权合理使用制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版权的专有性与社会大众对更多更好的网络作品的需求之间存在矛盾,合理使用制度是这一矛盾的调节器,它既可以适当限制版权人的权利,又可以使用户有一定程度的使用网络作品的自由.我国对网络版权合理使用制度没有专门系统的立法,我国在构建网络版权合理使用制度时,应大胆借鉴<伯尔尼公约>、欧盟版权指令和美国的<数字千年版权法>中对网络专有权的限制的规定.  相似文献   

7.
对网络时代版权扩张的反垄断规制及新对策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龙井瑢 《河北法学》2011,29(1):17-22
版权和媒体以及言论自由在网络时代呈现出复杂关系:一方面,版权对言论自由的推动在网络时代不再如"引擎"般重要;另一方面,版权仍然被用来阻止独立言说者进入市场,限制言论自由。纵横交错的版权产业结构是这种限制的深层原因,传统反垄断法的强制许可在限制版权方面阻力重重。而网络技术带来的新的商业模式如iTunes和YouTube使得版权对言论自由的限制得到一定程度的减缓。信息分享或许可以成为版权发展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8.
余定 《法人》2014,(8):60-62
正视频网站不断加大自制内容的投入,互联网对包括电影在内的上游制作的渗透越来越深,投入也告别初期的"屌丝"气质,显得"高大上"起来和这个夏天一样火热的,是各大视频网站的内容战。7月16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中国数字出版年会"净化网络环境,打击侵权盗版"高端主题论坛上,发布的《2013年中国网络版权年度报告》称,网络视频在日渐流行的同时也成为版权纠纷的高发区。同时也指出,2013年网络视频版权产  相似文献   

9.
林秀芹 《法学研究》2021,43(6):170-185
人工智能技术的兴起对传统的合理使用制度提出了严峻挑战.从结构主义整体观出发的研究表明,随着AI学习和创作的发展,传统版权法的"作者中心主义"和严格的"三步检验法"不能适应AI技术变革的需要.为了促进创新和AI技术的发展,合理使用应当扩张并进行制度重塑.首先应以"合理使用"这一术语替代"限制与例外".其次,随着AI创作的兴起、人类作者角色的淡出和作者的"袪魅",应当重构版权保护与合理使用的关系,将合理使用提升至与版权保护比肩的地位.再次,应当将为了AI学习、创作使用版权作品纳入合理使用的范围,但如果AI"输出"的作品与原作品实质相似,则应当属于版权人的控制范围.最后,我国著作权法应当采用灵活的、有弹性的合理使用立法模式.  相似文献   

10.
云计算技术的发展,彻底改变了人们收看节目和传输作品的方式,但新的技术却引发了版权人与新型流媒体播放服务商之间的版权大战。美国的"Cablevision案"和"Aereo案"体现了云计算技术对版权传统法律规则的全新挑战和诘问,两案的共同焦点都在于判断流媒体服务提供商是否侵犯了公开表演权。美国最高法院在最近判决的"Aereo案"中,认定新型流媒体播放服务商Aereo符合"表演"和"公开"两个要件,实施了版权法意义上的公开表演行为。在我国《著作权法》第三次修订之际,审视两案的技术背景和所适用的规则,对于我们了解高科技条件下版权法的发展脉络并从中获得有益的启示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1.
随着数字技术的迅速发展,图书馆和版权人由相互依赖走向对立,版权纠纷不断,数字版权保护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本文认为应该在坚持利益平衡原则,考虑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寻求利益天平向社会公共利益一方适度倾斜的基础上对公益性数字图书馆合理使用的范围作出界定,以期建立一个以发展为导向的符合我国国情的公益性数字图书馆合理使用制度。  相似文献   

12.
由于版权作品数字化侵权使用的日益泛化,且现有版权司法救济途径多存在"周期长、举证难、成本高、收益低"的弊端,使得版权人,尤其是中小版权人,很难以较低的维权成本,真正实现其权利的司法保障。鉴于此,美国率先在行政性版权小额索赔制度的革新上作出突破性的示范,于司法体制外另辟蹊径,在版权局之行政性框架内,设置版权小额索赔委员会,专门处理小额版权纠纷。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我国亦存在司法救济效率不高、数字版权侵权泛化的问题,因此,为迎合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的时代政策,有必要总结美国行政性版权小额索赔制度革新经验,以为我国版权小额索赔问题的解决提供有益的制度借鉴。  相似文献   

13.
合理使用制度的危机--从数字化作品谈起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费兰芳 《科技与法律》2002,115(4):84-89
数字作品的合理使用问题是近来关于数字版权的激烈讨论中的热点.代表版权权利人的人主张废除甚至限制合理使用制度以维护版权人在数字时代的利益;反对者则主张废除合理使用制度有可能损害公众利益.世界各国在处理这一问题时都采取了相对审慎的态度,力图寻求能够更好的平衡版权人利益与公众利益的更为灵活的制度.但我国在2002年1月1日生效的新软件条例却直接取消了关于私人、图书馆等机构的合理使用条款.这一做法未能充分考虑合理使用制度的社会价值,也不符合我国现实的社会条件.本文在分析传统合理使用制度价值特征已经各国关于数字作品合理使用之立法的基础上,结合中国数字技术发展的现状探讨我国数字作品合理使用制度的建构模式.  相似文献   

14.
何天翔 《知识产权》2012,(10):90-96
以YouTube为主的音视频内容分享平台,近年来纷纷采用“在先许可”模式与众多版权方开展合作,用户通过在先许可协议可以在平台内大量使用版权所有的内容而不用事先获得授权,而版权方则可通过间接培养产品市场、增强用户忠诚度、股份或者广告收益共享等方式获益.在先许可协议在促进市场融合、减少版权纠纷方面有极大优势,但目前也存在许多不足.我国应当在借鉴国外先进经验解决版权僵局、构建“数字版权生态系统”以及完善我国版权法律体系的同时,避免其存在的缺陷.  相似文献   

15.
《现代法学》2016,(6):78-86
信息自由在伦理上、法理上和文化渊源上有其正当性理据,但它与现行版权法之间存在冲突,特别是版权的扩张压缩了信息自由和知识共享的空间,进一步加剧了二者之间的紧张关系。在互联网条件下,版权法的改革势在必行。可以考虑的改革措施包括:确立一般性的默示许可规则;扩大合理使用的适用范围;取消复制权和演绎权,使版权人仅仅保留控制作品传播的权利。  相似文献   

16.
试论“合理使用”原则在数字化技术环境下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理使用”,作为版权法领域始终存在的“症结区域”,被认为“定义太有弹性而几乎无法下定义”.其内涵一般是指在某些情况下使用的作品,可以不经版权人的许可,不向其付酬,但应当指明作者及文章出处,并不得侵犯版权人其他权益。这一制度体现了版权法的宗旨,是平衡版权人与社会公众利益的硅码。同时也是各国法官在判定是否侵犯版权时最感困扰的问题之一。合理使用制度是版权法重要的一部分,当技术进步与版权法产生微妙的互动时,“合理使用”也应“责无旁贷”地自我完善以适应现实的需要。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当然是合理使用制度无法…  相似文献   

17.
P2P软件最终用户版权侵权问题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王迁 《知识产权》2004,14(5):9-13
大量网络用户使用P 2 P软件下载和向其他用户提供版权作品,严重影响了版权人的利益.本文指出:使用P 2 P软件下载作品构成版权法意义上的"复制"行为,而且很难归入"合理使用"或"个人使用例外".而将作品置入"共享目录"之中供其他P2P用户搜索和下载,则构成对"信息网络传播权"的侵犯.这种侵权行为并不能因为难以追究最终用户的责任而获得合法性.  相似文献   

18.
评美国近期关于数字版权侵权的刑事制裁立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王晨 《法学论坛》2001,16(1):69-74
本文首先介绍了美国数字版权刑事制裁立法发展,即不以商业目的为刑事制裁的主观要件的规定.文章第二部分表明放弃商业目的的限制以追究刑事责任的做法,以及不明确规定合理使用的例外等,都将使美国版权制度中权利人利益与公众利益失衡.第三部分将说明刑事制裁在防止数字版权侵权发生的作用有限,过度放宽制裁条件所产生的负面效果不利于版权制度的健康发展.希望这篇文章能引起人们对版权制度利益平衡问题的思考,对我国立法发展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9.
论互联网上的版权限制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刘德良 《知识产权》2002,12(2):24-28
一、现行的版权限制制度 所谓版权限制,是指基于作品创作的社会属性,为了平衡版权人、作品传播者和社会公众之间的版权利益关系,法律规定版权人在享有权利的同时,必须对社会履行一定的义务,即版权人在行使权利时应当允许社会公众在法定的条件下使用  相似文献   

20.
网络时代的私人复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传统版权法中,私人复制一般属于合理使用,不受版权人控制。随着数字网络技术的发展,复制的经济属性和技术特点都发生了根本变化,私人复制日益普遍。给版权人的利益带来巨大冲击。版权人自然不愿继续坚持“私人复制都属于合理使用”的古训,而代表作品使用者利益的社会公众也势难接受版权人完全控制私人复制的主张。事实上,即使在网络时代,基于公众利益和公共政策的需要,合理使用制度仍然有存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