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3 毫秒
1.
拖拉的代价     
很多人的工作生活缺少表扬或认可,不论是资深人员还是初级员工。领导经常挑下属毛病而不是给予鼓励。这导致大家不敢冒险,也不去探索和尝试新方法.因此不会有助于团队完成那些挑战性任务。  相似文献   

2.
批评与自我批评是我党的三大优良作风之一,但是,有的单位在实践中却使批评与自我批评走了形,变了味。归结起来,大体有以下几种类型: 义气型:这种领导干部在批评与自我批评中,往往是多栽花,少找刺,把批评与自我批评变成表扬与自我表扬,你好我好大家好,对错误风和雨细,对同志提提希望。这样的领导干部大都是责任心差、党性不强的人。 失落型:对党内出现的一些不正之风屡禁不止感到失望,整日悲叹“这个现象不抓  相似文献   

3.
批评的艺术     
表扬和批评,是大多数领导者和管理者常用的手段和方法。批评和自我批评,更是我们党的三大作风之一。相比之下,表扬是每个人都容易接受的方式,多多益善,虽然也要讲究方式方法、时间场合地点,但即使稍有差池,当事人也不会太计较。而批评则不然,因为它是对一个人的缺点和失误的指正,若把握不好尺度,会使被批评者感觉个人价值的降低进而造成情绪的低落和工作积极性的受挫,并给组织的工作带来损失。因此,批评要慎用,更要讲究艺术。  相似文献   

4.
实际上.每个人都具有成为领导的潜质.只不过有的人潜质小一些,有的人潜质要大一些。 领导力深藏于每个人内心.所以它可能还没有被意识到或是还没有发挥效用。如果这是真的话。你要如何重新看待身边的同仁?他们在日常的工作中是否显露过领导的潜质?如果没有显露出来的话,是什么原因?那在他们被招录之前是否曾经有过这样的潜质?  相似文献   

5.
社会心理学认为,青年 人在得到领导的重用、表扬 和肯定之后,容易激发工作 热情。据调查,北京某大学有60%的青年博士生因教学科研未受领导的重视而后悔留在学校工作。这从一个侧面说明发挥青年教师的自我激励作用,对激发工作热情有重要的意义。青年教师一般指40岁以下的教师,从心理特征分析,正当而立之年的人迫切希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赏识教育和激励性评价逐渐被广大教师所认同和采纳,表扬作为激励学生的手段在日常教学中越来越受到重视,并被广泛运用。表扬的举措正在深入教育的每个角落,但表扬的激励效果却没有彰显出来。相反,在教育实践中,教师实施表扬的良好初衷与表扬所产生的实际效果常常会出现明显的反差:学生对教师的表扬无动于衷,有的甚至产生怀疑、逆反的情绪。如有的学生把教师的表扬认为是“哄小孩”,是“控制学生的‘软招’”,还有的学生因惧怕教师表扬带来的人际压力而“躲避”教师的表扬。  相似文献   

7.
黄梦其 《前进》2014,(4):55-56
<正>古人云:"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下属在工作和生活中难免会出现这样的缺点或那样的毛病,发生这样的失误或那样的错误。作为领导者,对他们进行批评教育,是完全必要的,也是领导的职责。然而,批评毕竟不同于表扬和赞美,并非总是受人欢迎的。如果领导者批评方法不当,不但良好动机达不到预期效果,还会引起下属对你的反感和怨恨。所以,领导者必须掌握批评的方法与艺术。正确的批评方法多种多样、不胜枚举,这里笔者只略谈几个,仅供各位领导参考。一、放一放。在批评下属时,作为领导者,如果总  相似文献   

8.
人生感悟     
(十一)关于荣与辱荣辱之心,也是人皆有的。荣誉是心理上的一种得到,是一种快乐;耻辱是心理上的一种失去,是一种痛苦。所以,人总是喜欢荣誉,而害怕耻辱。人既要知荣,也要知耻。这件事看似简单,但要真正把握好它,却并不那么容易。荣誉是个极微妙的东西,一方面,它是谁也不可缺少的;另一方面,它又是不可过分计较的。如果以为荣誉是一钱不值的,那么,他可能是个毫无进取心的人;但如果以为荣誉就是一切,那么,他即使今天不是,终有一天也极可能会成为荣誉的俘虏——一个虚荣心极强的人。而虚荣心极强的人,也最容易成为荣誉的叛逆者,耻辱的同路人。生…  相似文献   

9.
不知你有没有这样的同感,许多人认为测谎和心理素质密切相关,他们认为:由于测谎测的是人说谎时的心理反应,心理素质好的人,在说谎时面不改色心不跳,心理波动较小,那么便很难测出其是否在说谎;而心理素质较差的人,胆子比较小的人说谎时心理反应较为明显,当然很容易探测他的谎言。甚至有人认为测谎耐心理素质较好的人是没有用的,即心理素质好的人是测不出来的。有的人因此会提出这样的一个疑问:测谎作为一种科学技术应当是有普遍适用性的,既然心理素质好的人倒不出来,何以称之为科学呢?还有人觉得更为奇怪的是,崇尚科技、最为…  相似文献   

10.
不要抱怨     
庄恩岳 《今日浙江》2013,(16):61-61
如果一个人经常抱怨:"我的学习成绩这么差,那是因为学校环境太差,老师水平太低。"那么这个人是把自己的命运交给学校和老师来管理,而不是交给自己来管理。他没有意识到自身努力的重要性,根本没有感知学习的快乐,也不可能获得好的学习成绩。如果一个人经常抱怨:"我的工作业绩这么差,总是没有提拔的机会,就是因为工作环境太差,领导水平太低。"那么  相似文献   

11.
《群众》2017,(24)
正人贵有"腰"。例如,有的同志不畏艰难,敢挑重担,"泰山压顶不弯腰",有的同志不谋私利,情操高尚,"不为五斗米折腰";有的同志敢于负责,大胆工作,"腰杆子硬",等等。对于基层干部来说,有"腰"尤为可贵。有家纺织厂,在一段时间里埋头苦干的人遭到打击,搞得是非不分,纪律松弛,歪风邪气上升。厂领导正视这些问题,大胆扶正压邪,严肃处理了四名扰乱生产秩序的青工,表扬了六名敢于坚持原则的干部和职工,全厂因此而气象一  相似文献   

12.
一些人从当官的位置上退下来后,失落感很强烈,有的满腹牢骚,有的怨天尤人,有的寂寞耐忍,有的自哀自怜,有的如同打翻了五味瓶,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滋味。究其原因,固然与一些人留恋官位,在失去特权、荣誉、地位、优越感后产生的心里不平衡有关,但更主要的恐怕是与这些人学无专长,缺乏生存、生活的技能而产生的孤独感、困惑感有关。一个为官者只会作报告、发指示,在文件上画圈,只会训人骂人,或者只会曲意奉承领导,只会喝酒划拳,没有一点专业知识,没有一点业务特长,一旦从官位上下来,作报告没有了听众,发指示没有了对象,想画…  相似文献   

13.
工作主管部门、主管领导,只对那些牌子响、效益好的少数富裕企业感兴趣,与它们打得火热,经常下去总结它们的经验,经常在新闻媒体上宣扬它们的事迹。不管评什么先进,它们总是有份;不管是哪方面经验,它们都能拿得出。不少人说:“真是效益好了一好百好!” 而对那些亏损、困难的企业,则不感兴趣,很少过问,认为没有多大“油水”。 笔者认为,做思想政治工作不能“嫌贫爱富”。  相似文献   

14.
《传承》2015,(5)
近几年来,有一些人认为毛泽东在遵义会议上没有担任最高负责人这一职务,不认可毛泽东在遵义会议上确立的党中央的领导地位。这是一种错误的政治观点,严重违背历史的实况。对于这样的历史问题,分析的方法和角度不同,结果也会有差异,尽管毛泽东当时没有担任最高领导人职务,但是遵义会议已经确立了毛泽东的核心领导地位。  相似文献   

15.
刘雪峰,28岁,警察专科学校毕业,是一个素质很不错的年轻人。参加工作后,刘雪峰多次提出工作建议,结果不仅没有得到重视,反而屡屡遭到否定。他发现他的领导喜欢听好话,同事中“溜须拍马”的人容易得到信任,而自己这样苦心为单位长远发展考虑的人却好像不务正业似的,在领导眼里是个“问题下属”,心中十分委屈和不平。  相似文献   

16.
改变求全责备的用人观,是邓小平同志关于人才思想的一项重要内容。邓小平针对领导干部在人才选拔使用上存在求全责备的问题,多次作过明确的要求。他指出:“人才是有的,不能因为他们不是全才,不是党员,没有学历,没有资历,就把人家埋没了”。他在谈到人的缺点时指出:“人都有缺点,我们在座的人都有缺点,别人一样也有缺点。各有各的缺点、弱点。当然缺点有大有小,有多有少,没有缺点的人是没有的。”他还强调“你们觉得  相似文献   

17.
人生风景线     
给人玫瑰花,手上常有一缕芳香.只要不放弃尝试,你就永远不算失败.友谊在与人的交往中产生,而在孤独中进行体会.人类尽管有这样那样的缺点,可是我们还得原谅他们,因为他们就是我们.  相似文献   

18.
批评与表扬。都是常用的工作方法,运用得当都能起到推动工作、解决问题、激励士气、催人奋进的作用。但是,在现实生活中,表扬的话人人愿说,而开展批评,却总有人不想、不愿、也不敢去做。结果是你好、我好、大家都好,毛病得不到克服,错误得不到纠正,工作得不到推动,最终误人、误己。甚至于误党、误国。  相似文献   

19.
舌尖     
正舌尖,对,你没有看错,就是舌尖这件大事。一个本很容易被人忽视,却极其重要的部位,因为承载起了中国,而忽地变得让人关注起来。《舌尖2》看了两集,带着孩子一起看的,她说好看,理由是,看着那些吃东西的人样子,就觉得那些东西很好吃,这样的理由直接而简单,原始而真实。  相似文献   

20.
美梦是理想的天国,那份圆满会令最最忧郁的人眉开眼笑。美梦也是一种享受,尽管它宛若昙花一现,却把不老的情怀永远镶嵌在记忆的领空,而梦中那些不被料到的安排,则会给你带来无尽的惊喜。 小时候的美梦里,出现最多的是好多好多花裙子,大块大块的甜点心,从没见到过的奇异的糖果……所以每次醒来便后悔不迭,为什么要醒来呢?永远留在那个美梦里该有多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