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政治认同是一种政治实践活动,是社会成员与政治体系之间政治关系的核心范畴。政治认同是政治稳定和政治有序的基础,与政治发展互动进行。整合社会的政治认同资源,是政治体系形成、巩固和提高政治认同的关键。政治认同资源整合的路径主要包括社会经济发展、意识形态、政治制度、政治文化和政治心理。  相似文献   

2.
政治认同是认同主体围绕一定利益及价值诉求的政治实践活动,是政治体系和社会成员之间政治实践的交集。政治的认同和认同的政治的对立统一,构成了现代政治生活的基本问题和主要内容。政治认同的核心是权利和权力的关系问题,是政治体系和社会成员政治实践的张力的反映和体现。政治认同在价值取向上总是以利益关系为主导,并以政治文明的发展为取向。  相似文献   

3.
我国民族区域自治的政治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的一项有效回应了现实需要的基本政治制度.从国家结构角度来说,它有效地处理了国家统一和民族自治的关系,是统一与自治、集中与民主的最佳结合;从多民族国家的合法性和稳定性来说,它给少数民族集体权利的诉求提供了制度空间,从而确保了少数民族对国家及其政治制度的自觉认同;从国家整合角度来讲,它在调节多民族国家的族际关系,保障国家政治整合上具有制度上的包容性,在化解民族之间、民族和国家之间的矛盾上具有重要作用;从政治参与角度讲,它赋予了民族自治地方各民族在聚居区自族特殊政治生活的存在.民族区域自治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的民族关系,将继续发挥重大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4.
民众的政治认同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路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关键的是要解决社会公众对党和政府的政治认同问题.只有从改善民生、健全制度和转变作风等方面解决民众的政治认同问题,而民众也只有在制度认同、形象认同和心理认同的基础上才能形成对核心价值观的价值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才能有效地发挥对社会成员的整合作用.  相似文献   

5.
迄今为止,身份政治仍然是一个学界争论不休的领域,许多学派都提出自身对身份政治的理解范式。自由主义虽然不是最先关注身份政治的学派,但它对于身份政治的回应主导着西方社会对于民主危机的解决方式。自由主义制度认同的出发点是保障个体权利,国家只是作为外在的程序化架构而存在,而个体只需对于国家负有最低限度的国家认同感。制度认同的核心要义是通过制度认同来维系国家的向心力,其价值序列为政治价值秩序代替心灵价值秩序;其机制保障为民主商谈动态整合多元文化;其成员属性为统一公民身份弥合多元身份冲突;其文化归属为以宪法精神为核心的政治文化替代民族文化。但是,这四重内容在实践层面存在诸多问题,厘清这些问题,对于我们超越自由主义制度认同理论的桎梏,建构我国国家认同理论与实践方案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6.
浅析欧洲的民族认同及其新认同政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欧洲认同是地区层面上多样性民族认同的逐步统一和整合,是欧洲一体化得以顺利实现的前提条件之一.多样性的民族认同形态是欧洲认同形成的坚实的理论基础,它们相互依存,互为条件,构成一个完整的认同体系.欧洲联盟不仅仅是一个利益和目的的共同体,还应该是一个文化和理念的共同体,为所有的欧洲公民创造一个情感归属的"精神家园".为此,欧洲联盟必须建立一种具有亲和力和包容性的新认同政治,来实现民族认同向欧盟政治局面上转移,并获得欧洲各国公民对这一超国家实体的政治认可.  相似文献   

7.
民族政治与多民族国家的政治整合是当代西方政治理论争论的热点问题.西方在此问题上主要坚持"分"的思路,从权利入手解决不同民族群体共存.这种通过制度形式实现国家政治整合的观点带有貌合神离的特点;当代中国的和谐民族政治观,更注重了通过发展不同民族之间内在和谐关系来加强政治整合,在当代多民族国家实现政治整合上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8.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中国社会未来发展的科学取向,也是对当前中国政治和社会状况的积极应对.和谐社会建设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及自然等各个领域自身及相互的均衡和协调.政治认同作为政治生活的核心,是政治系统最为重要的价值目标,是政治系统和社会成员之间的政治共识和聚焦.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以社会成员普遍、高度、稳定的政治认同为基础和前提的.政治认同是政治和谐、社会和谐的核心,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在政治认同建设中,既要形成、践行共识的政治价值,又要不断推进政治体系的政治制度和政治文化建设;既要有效统筹经济、文化、社会、生态领域的合力,又要预防和消弭政治、社会危机.  相似文献   

9.
政治社会化视野中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功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学平 《探索》2006,(3):102-105
现实政治体系有效运行的最终基础是社会化的政治个体,而公民个体的政治社会化主要是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来完成的。从政治社会化的角度来看,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功能就在于增强公民个体对现行政治体系的认同,从而促进公民个体进行有效的政治参与活动。政治认同解决的是国家政治体系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对社会个体政治心理的建构问题,政治参与解决的是个体的政治行为问题,它们完整地构成了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公民个体的内在功能指向和外在功能指向的统一。  相似文献   

10.
《探索》2014,(4)
和谐政治文化即人们在政治生活中形成的对政治关系和谐、政治行为和谐、政治体系和谐与政治发展和谐的认知和认可,以及对促进政治和谐的政治规则的认同。和谐政治文化具有对政治和谐的认知和信仰、对政治体系的认同和支持、以和谐为导向的政治评价等三个特征。在一个多民族政治体系中,和谐政治文化能促进民族政策价值导向的确立,促进民族意识整合、族际利益整合和族际政治过程整合,推进族际整合的进程。  相似文献   

11.
随着当今社会的快速发展,各个民族的利益诉求不断增加,民族问题不断涌现,导致认同危机的出现,这些严重损害了民族的团结,国家的安定。构建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整合模式,是任何一个多民族国家发展所必须面对的一个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12.
国家凝聚力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生死存亡,这是每个国家都必须面对的问题.美国从国家认同、核心价值体系构建和政治认同三方面入手,打造国家凝聚力.其实践给正处于重要历史转型时期的中国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的政治认同是大学生对于政治体系在心理和情感认知的反映。当前大学生的政治认同状况整体是积极、健康的,但也存在着虚假认同、反向认同及认同与实践背离的问题。风险的不确定性、反思性、全球性以及网络的出现、流行都削弱了大学生的政治认同。为此,应重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提升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的有效性;建立双主体互动机制,完善政治认同教育,在实践中强化大学生的政治认同。  相似文献   

14.
陈丰 《求实》2013,(2):69-71
在社会转型时期社会矛盾和冲突不断增加,需要更好地发挥信访制度的功能。政治认同是信访制度的政治心理基础,信访制度运行状况对社会公众的政治认同产生着双重影响;政治参与则是基于政治心理的政治行为,是实现公民信访权利的重要方式,两者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信访实践及其结果的影响。当前应当不断完善信访制度,使其发挥较好的制度绩效,这样才能有助于公民形成良好的政治心理和政治认同,并且积极地参与到政治生活中来。  相似文献   

15.
构建和谐社会视域中的政治认同重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文勤 《求实》2008,(3):64-67
政治认同是执政合法性获取和维持的根基,是合法的政治秩序的政治心理基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各领域都处在剧烈的转型之中,我国原有的政治认同的生态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导致我国的政治认同不同程度上出现了身份认同张力、政治信仰迷茫、利益认同缺失、权威认同削弱和制度认同不高.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必须加强政治认同建设,巩固和拓展党与政府的合法性基础,增强全社会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政治认同基础.  相似文献   

16.
政府产生的方式是否民主是构成其政治合法性认同的重要因素.但在许多发展中国家,普选制民主被误导为政府政治合法性认同的唯一来源,成为影响国家政治和社会稳定的重要思想根源.本文分析了把普选制民主作为政治合法性认同唯一来源的荒谬性,指出普选制民主的适用性和有效性是有条件的,普选制民主经常被西方国家当成实现自身战略利益的工具,并就培养和强化我国民众特别是青年学生政治合法性认同问题提出了若干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17.
曹阳飞 《唯实》2012,(12):100-103
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是维系多民族国家统一完整的重要因素,深入研究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关系问题,有助于丰富完善相关学科理论,对于我国构建和谐社会有着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8.
课题组对珠海市三所独立学院大学生政治认同问卷调查和访谈发现:当前民办高校大学生政治认同总体情况趋于稳定,对政治关心程度、政治认同概念的了解程度随着年级的增长而增强,但对政治参与满意度、基层民主选举活动的满意度随着年级的增长而减弱。民办高校应根据大学生心理特征,完善政治认同心理机制;增强宣传思想工作力度,优化政治认同培育体系;增设政治实践课程,提高学生的政治参与能力;规避网络自由化风险,防止不良因素腐蚀,以促进大学生关心政治、学习政治、了解政治、参与政治进而认同政治。  相似文献   

19.
黄柳新 《世纪桥》2014,(6):94-96
政治认同是政治生活中重要的现象,它与政治稳定密切相关。基于我们在通山县调查的数据,当前我国农民的政治认同的主要特征为:农民的政治认同类型从经济利益型政治认同转向民主权利型政治认同;农民的法律意识已经觉醒,但水平相对低下;农民的政治自主性逐渐增强,但政治参与的渠道比较复;对当前基层政府的不满意度较大,但对未来发展充满信心。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增强和改善农民政治认同的路径。  相似文献   

20.
政治认同是政治体系合法性的基础,构成党的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形成和巩固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党建的重要培养目标。新时代大学生政治认同总体水平较高,但也存在一些潜在问题与挑战,应有针对性地优化政治认同基础资源以巩固和提升大学生政治认同:绩效领域着力促进人民生活更加美好,制度领域着力推进社会公平正义与民主法治,意识形态领域着力完善政治认同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