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战后特别是冷战结束以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表现在生产力、生产关系、国家政权和意识形态诸领域,其中突出的是生产力的长足进步。资本主义的新变化表明它离社会主义越来越远还是越来越近? 我们的看法是,当代资本主义离社会主义越来越近了。 首先,资本主义发生新变化,从成因上看,与社会主义运动的兴起、发展壮大是分不开的。社会主义运动事实上构成了资本主义  相似文献   

2.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探索出的国家资本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探索中国走向社会主义的伟大创举,独具中国特色。国家资本主义在工业、商业和进出口贸易中具有各自的表现形式,并对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产生了长远影响。回顾建国以后国家资本主义在我国的曲折发展历程,对今天的社会主义建设仍具有长远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大家都知道,按照马克思、恩格斯的设想,社会主义将首先在最发达的几个资本主义国家建立起来,就是说,社会主义革命将首先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取得成功,而革命成功以后将建立消灭剥削的全社会单一的公有制。我们在一九四九年取得革命胜利以后,没收了官僚资本,接管了帝国主义在华的企业,建立了国营经济。接着,我们又进行了对个体农业、个体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个改造,原计划从一九五三年起用十五年的时间解决,实际上到一九五七年就基本上完成  相似文献   

4.
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后,我国面临着许多重大的实际问题。首先,世界上两种主要社会制度——资本主义制度和社会主义制度并存、竞争,由谁代表历史发展方向,并在历史的选择中取胜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其次,以高技术群为主要内容的科学技术革命迅猛发展,作为这一革命的发源地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先受其利,使我国社会主义既存在机遇,又面临新的、严峻的挑战。再次,由于我国社会主义是在资本主义不发达,逾越资本主义充分发展阶段建立起来的,社会生产力不发达,经济文化落后,物质技术基础薄弱,巩固、发展和建立社会主义遇到十分复杂的问题,受到多种因素制约。在这种情况下,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5.
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发展到垄断阶段,它所固有的矛盾暴露得更加充分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列宁运用唯物辩证法和唯物史观,发现了“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是资本主义的绝对规律”,由此得出一条重要结论:“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或者甚至在单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获得胜利。”这个结论不仅为伟大的十月革命所证实,而且也为中国和其他国家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所证实,从而使社会主义由理论变成了现实。历史告诉我们:不懂得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的规律,就不可能建立社会主义社会。这已是人们所共知的了。现在,历史向我们提出的新课题是:社会主义建立以后,还有没有必要继续研究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规律呢?我们以为回答是肯定的。  相似文献   

6.
列宁首先提出利用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战略思想,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走社会主义道路,必须充分利用资本主义,这决不仅仅是一条特殊措施,它是社会主义发展和崛起的重要保障。如何有效利用资本主义是社会主义现实新课题。  相似文献   

7.
一、历史上的三次争论在十九世纪中叶 ,马克思、恩格斯根据他们所处时代条件 ,曾经有过一种设想 :社会主义应当首先在一些资本主义比较发达的国家 ,通过无产阶级共同的行动 ,同时取得胜利。恩格斯还点了一些国家的名 ,说“至少在英国、美国、法国、德国同时发生”。可是 ,后来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国家 ,并不是原来资本主义发达的国家 ,恰恰是原来资本主义不很发达和很不发达的国家。这就是说 ,历史所走的路 ,同马克思、恩格斯原先设想的是不大相同的。如果这些社会主义国家在建国以后 ,能够一帆风顺 ,那么 ,也许今天就不会有人怀疑资本主义不…  相似文献   

8.
一、社会主义经济问题的理论与实践马克思、恩格斯对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作了全面、深刻的分析研究,最后得出结论“消灭私有制”。(《共产党宣言》)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史,证实了这个科学论断。在消灭了资本主义私有制以后,社会经济形态应该是个什么样子?恩格斯在《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这部著作中作了论述:“无产阶级将取得国家政权,并且首先把生产  相似文献   

9.
李永伦 《思想战线》2002,28(3):81-84
孙中山的社会主义 ,是他对欧美、日本等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状况深入分析 ,有感于这些国家严重的社会问题而提出来的。他认为“平均主义”和“节制资本”是克服资本主义国家社会问题的关键。对私人资本主义既要鼓励其发展但又要对其加以限制 ,大力发展国家资本主义 ,是孙中山社会主义的核心内容。这反映了孙中山企图通过限制私人资本主义的发展 ,以避免资本主义的发展而带来的社会问题和社会革命 ,通过大力发展国家资本主义促进实业和经济的发展 ,并用国家资本主义创造的巨大社会财富来实现大国世界的社会主义。孙中山的社会主义反映了中国从半殖民半封建社会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必然性 ,这是孙中山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意义之所在  相似文献   

10.
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是根本对立的两种思想体系和社会制度,它们之间在本质上存在着相互对抗、不可调和的矛盾。不是社会主义战胜资本主义,就是资本主义摧垮社会主义,世界没有其他前途。社会主义思想体系和社会制度作为一种新事物的产生和发展,对资本主义旧世界构成了严重冲击。为了维护垄断资产阶级利益,使资本主义制度免于灭亡,西方帝国主义势力交替使用“武力颠覆”与“和平演变”战略,不断地向社会主义国家发动攻势,以图一举消灭社会主义,实现资本主义的一统天下。西方帝国主义势力在使用“武力颠覆”战略来对付社会主义国家失败以后,便开始探索对  相似文献   

11.
1921年春,俄共(布)第十次代表大会以后,列宁鉴于战时共产主义时期的经验教训,力排众议,毅然作出推行新经济政策的重大决策。这是苏俄从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基本经济政策。列宁十分重视构成新经济政策“基本点”的国家资本主义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的作用。他分析了俄国社会存在着的五种经济成分,即宗法式的农民经济、小商品生产、私人资本主义、国家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其中分散落后的个体小生产在国民经济中占极大优势。同这种个体经济相比较,国家资本主义是集中化和社会化的大生产。因此,列宁认为,只有国家资本主义发展起来,才能摆脱小生产设置的障碍,使俄国确有把握地过渡到社会主义。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他说:“国家资本主义将是我们的救星。”(《列宁全集》第27卷第269页)  相似文献   

12.
资本主义为何还能继续发展?它还会走向社会主义吗?马克思、恩格斯的“两个必然”和“两个绝不会”理论为我们提供了一把科学的钥匙。二战以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高科技革命和经济全球化的相继出现,既给资本主义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又推动了资本主义走向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曲折发展正是“两个必然”和“两个绝不会”的鲜明体现。  相似文献   

13.
在社会主义发展阶段上,长期以来社会主义国家普遍陷入马克思所设想的必然社会主义的理论误区。这样以来社会主义的本质任务,建设社会主义的方法等一系列理论问题,就显得茫然不知所措。 所谓必然社会主义,是根据马克思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理论,在生产力高度发达,无产阶级占总人数中多数为前提的资本主义国家内,阶级斗争的结果,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它是资本主义发展到最高、最后阶段的必然,因此叫必然社会主义,也叫科学社会主义。它高于资本主义,是人类理想的社会制度。必然社会主义是对发达资本主义否定和肯定、抛弃和继承的统一。即对发达资本主义的扬弃,所谓否定、抛弃是对资本主义制度的  相似文献   

14.
资本主义必然走向全面崩溃,并由社会主义制度取而代之,这是马克思主义所揭示的科学真理。然而,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由于种种原因,许多资本主义国家在各个领域取得了较大的发展。怎样认识当代资本主义?它的这些变化是否改变了它必然灭亡的历史命运?这是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代必须回答的。关于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理论,是由马克思恩格斯于19世纪四十年代创立的。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成功和欧亚大批国家,特别是中国昂首阔步走上社会主  相似文献   

15.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继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高度,第一次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国家”作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郑重地提了出来。这是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新的里程碑,是治国方略的重大进步。一、依法治国的理论依据从国家发展历史来看.奴隶制国家、封建制国家是人治国家,资本主义制度出现以后国家治理方式发生重大变化,出现人治向法治的变化,资产阶级国家是法治国家。社会主义国家究竟采取什么治理方式呢?这个问题在相当长一段时间没有搞清楚。马克思、恩格斯对资本主义国…  相似文献   

16.
<正> 马克思在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论述中,早已解决了的社会主义优越于资本主义的问题,现在却重新提了出来。一方面,社会主义国家取得巨大胜利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失误和挫折;另一方面,资本主义国家二战以后在腐朽停滞总趋势下,出现了新的技术革命,生产力发展比较快和多种矛盾得到一定程度的缓和。一些人对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谁优谁劣的认识出现了一些混乱,因而有必要联系我国社会主义实践,对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问题作深入的研究。 (一)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含义社会主义优越于资本主义,是指两种制度的基本特征而言的,应从三层意思上理解: 一是指社会主义的根本制度是优越的,而不是说一切具体制度都尽善尽美。所谓社会主义的根本制  相似文献   

17.
人类社会的发展,大约有二、三百万年的历史了,到目前为止,它已经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马克思主义根据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早就科学地预见到人类在消灭资本主义制度以后,一定要首先过渡到共产主义社会的低级阶段——社会主义社会,然后再进入共产主义社会的高级阶段——共产主义社会。无产阶级革命的最终目的,是要建立人类最美好、最理想的共产主义社会。  相似文献   

18.
自从无产阶级革命在资本主义不发达的国家首先胜利以来,历史在这些国家“跳跃式”地越过了资本主义高度发展的阶段,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怎样认识这种跳跃是合乎规律的?在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之后能否继续跳跃,即不经过生产力的巨大发展而越过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进入高一级阶段?这是个具有重要理论思考价值和实践意义的问  相似文献   

19.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巩固和发展具有双重含义:一方面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或社会主义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又是一个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古老大国从根本上摆脱外国资本主义剥削压迫和国内封建势力束缚、追求现代化的根本战略选择。本来,按照马克思、恩格斯的经典社会主义学说,社会主义制度应当首先诞生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里,诞生在充分发展的资本  相似文献   

20.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比较关系的认识不断深化的发展过程。通过新民主主义来建立和发展中国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结合中国实际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在改革开放中重新认识社会主义、大胆利用资本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结合中国实际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理论创新和开拓实践;科学发展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能够经受住考验不断走向胜利的宝贵经验。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比较关系的认识达到了新水平、新高度。在和平发展主题下重新认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在市场经济中把握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处理国家间的关系不以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为依据划线;在社会主义国家内两制并存条件下学习利用资本主义;在改革开放中建设发展社会主义批判借鉴资本主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