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欧文君 《中国监察》2014,(11):59-60
正2014年3月,英国《独立时报》以"英国警察队伍开始腐烂"为题报道:伦敦警察总长何伯纳爵士在接受质询时承认,英国警队存在一些"流氓"和"腐败"警察,他们在"劳伦斯案"中存在隐瞒真相等腐败行为。1993年,一位名叫斯蒂芬·劳伦斯的18岁黑人学生在等待公共汽车的时候被一伙白人种族主义青年用刀捅死。案发后,英国警方拘捕了5  相似文献   

2.
从2006年元旦起,在英国街头乱扔垃圾都有可能被警察逮捕。根据一项1月1日起生效的法律,英国警方的逮捕权限大大扩展,对任何触犯法律者可以当场逮捕。在新法律实施之前,英国警察仅仅有权逮捕可能被判5年以上刑期的犯罪嫌疑人。新法律则规定,只要有合理依据,警察就能作出逮捕判断。在这个《2005重罪及有组织犯罪法》实施之前,英国法律在“可逮捕”与“不可逮捕”的罪行之间有明确界定。如假冒警察、拒绝警方停车命令、制造销售进攻性武器等均属“不可逮捕”罪行。英国警察将来还被允许当街给犯罪嫌疑人拍照记录,而目前警方只能在警察局给嫌疑…  相似文献   

3.
车辆被盗后,不少车主都感到窝心。车辆被警方追回后,相信车主们都是满腔兴奋。可是,当车辆被警方追回后,如果该车购买有盗抢险,那么警方可能会向保险公司索要一笔"奖励费";如果该车没有购买盗抢险,那么警方可能向车主索要一笔"辛苦费"。这不禁让人产生疑问:依法打击犯罪是警察的职责为何还要收费?这笔费用是当前的"潜规则"吗?  相似文献   

4.
1971年9月,英国发生一起震惊世界的"银行大劫案",数名劫匪潜入伦敦劳埃德银行的地下金库,抢走现值高达500万英镑的珠宝和金块。令人蹊跷的是,就在各大媒体打算深挖真相时,当时警方下达了"封嘴令"。1973年,4名男子被作为案犯投入大牢,无人知道他们的姓名、身份甚至  相似文献   

5.
孙赫男 《检察风云》2005,(15):33-34
7月7日,伦敦成功申奥第二天的清晨,伦敦的爆炸事件震惊了全世界。在人们生命受到威胁的紧张气氛中,震惊中的镇静,使灾难的损失降到了最低。但这毕竟是历史上不能忘怀的血色清晨。7月12日,英国警方经过5天的调查,对爆炸案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英国警方从国王十字火车站的监控录像中发现了爆炸发生的当天,四名嫌疑人是在这里汇合后,分别前往爆炸地点实施了自杀性爆炸。录像上清晰地显示了四名嫌犯背着一样的露营大背包,神情放松,看上去就像要去野营的年轻人。警方已经确认在三个爆炸点附近找到了能够证明其中三人身份的文件残片,而且他们可能都…  相似文献   

6.
子午 《江淮法治》2012,(6):13-15
车辆被盗后,不少车主都感到窝心。车辆被警方追回后,相信车主们都是满腔兴奋。可是,当车辆被警方追回后,如果该车购买有盗抢险,那么警方可能会向保险公司索要一笔"奖励费";如果该车没有购买盗抢险,那么警方可能向车主索要一笔"辛苦费"。这不禁让人产生疑问:依法打击犯罪是警察的职责,为何还要收费?这笔费用是当前的"潜规则"吗?警方的索要又有哪些依据……  相似文献   

7.
2006年4月21日晚10时,许霆带着内有175元的工资卡到广州市天河区黄埔大道某银行ATM取款机上取款。取出1000元后,他惊讶地发现银行卡账户里只被扣了1元,狂喜之下,许霆连续取款5.4万元。当晚,许霆回到住处,将此事告诉了同事郭安山。两人随即再次前往取款,之后反复操作多次。后经警方查实,许霆先后取款171笔,合计17.5万元;郭安山取款1.8万元。事后,二人携款潜逃。  相似文献   

8.
阿碧 《检察风云》2011,(17):62-64
2011年8月4日,29岁的黑人青年马克-达根乘出租车在英国伦敦街头遭警方拦截,双方发生枪战,达根身中两弹,当街死亡。警方表示,反枪支犯罪警队怀疑马克非法持有枪械,于是布控拦截。事实证明,马克确实持有—支未注册手枪。拦截发生后他朝警方射击,—发子弹打中警察对讲机,警察受伤。然而,令人没有想到的是,这起事件在网络上多次传播后走样,最终形成了警方滥用职权滥杀公民的谣言,导致了伦敦有史以来最大的—次暴力骚乱。  相似文献   

9.
孙赫男 《检察风云》2005,(16):32-33
7月29日,是一个让英国警界振奋的日子。这一天,伦敦7月21日未遂爆炸的4名主要嫌疑犯全部归案,高悬在伦敦上空的阴霾终于开始散去,全国上下交口称赞警察们干得漂亮。同一天,一个无辜牺牲的生命终于从英国回到了他遥远的祖国巴西,安葬在家乡的土地上。他年迈的父母在葬礼上悲痛欲绝。夺走他们的骄傲与幸福的,正是此时在欢庆胜利的伦敦警察。  相似文献   

10.
中原 《警界科海》2004,(1):53-53
据去年12月23日《泰晤士报》报道,为了防范恐怖分子在圣诞节期间对伦敦发起自杀式炸弹袭击.英国反恐警察将配备一种新式的高科技设备一“人弹扫描仪”,它可以轻而易举地在成千上万的人群中发现那些身藏爆炸装置的恐怖分子。据英国警方一名高级官员披露,这种扫描仪刚刚通过测试,并曾在11月美国总统布什访英期间秘密使用过。  相似文献   

11.
据报道,最近在浙江省温州市有一位较真的受害人朱某,为了一毛钱被抢到南白象派出所报案,他又 遇上了较真的警察,他们接到报警马上出警,在朱某被抢的那座山上蹲守4个小时,将3名犯罪嫌疑人中的 2名抓获。事情还不止于此,打劫者供出了他们近3个月来在此抢劫、盗窃10余起的犯罪事实。目前两名嫌 疑人已被刑事拘留,另外1人,警方也在抓紧追捕当中。  相似文献   

12.
陈英凤 《江淮法治》2011,(12):22-22
6月5日下午.下岗女工杜女士到南京市中央门一银行取款时,存折上仅有的3000元钱全部取出后。结果银行一下就多给了2.7万元现钞。别处购物付款发现银行多给钱后,担心会出问题的杜女士随即报警求助,然而杜女士在警察陪同下赶到银行退款时,却遭遇了意外一幕,  相似文献   

13.
警察史话     
《法学》1984,(3)
一般认为,警察最早出现于英国。1828年,英国建立了伦敦警察队。这些年龄在30岁以下,身高1.7米以上的半陆军警察,日  相似文献   

14.
放小镜 《检察风云》2010,(16):73-73
7月22日,湖北武汉警方"打错门"主角湖北厅级维稳官员之妻陈玉莲,在被打一个月后,武昌区公安分局局长朱正新带领两名下属来到医院病房当面道歉。她号啕大哭,并质问对方为何动手、受谁指使、所谓"陈玉莲张嘴咬警察"的说法从何而来,两名打人警察不说话,只是自抽耳光。(《新世纪周刊》7月26日)  相似文献   

15.
2009年4月,在英国召开了G20伦敦峰会.在会议召开前夕,一部分民众聚集在伦敦大街上游行示威,约有2000人参加了游行示威.由于参加会议的是多国政要,警方如临大敌.游行示威中难免发生纠纷,但是英国警方的策略是明确的,那就是将所有抗议群众都聚集在邻近英格兰银行的一小块区域之中.  相似文献   

16.
[基本案情]2004年2月22日22时许,张某乘其同事王某不备,从其包内窃得一张银行借记卡及身份证,卡上存有人民币7000元。回家以后,张某告诉其丈夫路某,称其捡到一张银行借记卡及身份证。第二天,路某与张某共同在自动取款机上根据身份证号码试出了取款密码,并共同取走人民币5000元。[分歧意见]张某盗窃他人银行借记卡并提取了现金,其行为构成盗窃罪没有异议,但对路某的行为如何认定存在以下四种意见。第一种意见认为:路某、张某共同构成盗窃罪,路某虽然不知道银行借记卡是偷来的,但他与张某共同试出了取款密码,积极协助张某非法占有了他人现金50…  相似文献   

17.
魏道培 《检察风云》2005,(24):34-36
2005年10月13日,英国警方逮捕19名走私犯罪人员,其中三人属于欧洲跨国集团的头目。警方描述了这伙人在过去数年间的所作所为:从事人口或假冒伪劣商品的走私。为逮捕这伙人,英国警方已对他们做了两年艰苦细致的调查和追踪,涉案的走私犯多达200人。伦敦都市侦探长官比尔·斯凯利说:“这是近年来破获的最大一起人口走私案。该集团已将20万土耳其移民非法偷运入英国。”2005年8月,美国执法机构破获一个走私集团,该集团向美国走私各种货物,从伪造邮票、假钞到火箭发射器和假烟,甚至还有在国外仿造的雀巢咖啡、盗版的微软软件等,应有尽有,都通过非…  相似文献   

18.
外警趣闻     
《江淮法治》2012,(8):38-38
最礼貌银行劫匪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英国曼彻斯特警方正在追捕一名“最有礼貌的银行劫匪”,他不但耐心排队等候.还以递纸条的温和方式要钱,未遂后空手而逃。  相似文献   

19.
从盗窃到侵占:许霆案的法理与规范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高艳东 《中外法学》2008,(3):457-479
<正>一、引言:许霆案中的法治信息与专业要求2006年4月21日,被告人许霆来到广州市某银行的ATM取款机取款。取出1000元后,他惊讶地发现银行卡账户里只被扣了1元,狂喜之下,许霆连续取款,反复操作多次。后经警方查实,许霆在明知银行卡内只有170多元的情况下,先后取款171笔,合计17.5万元。事后携赃款潜逃,17.5万元赃款因投资失败而挥霍一空。广州市中院审理后认为,许霆以非法侵占为目的,采用秘密手段,盗窃金融机构,数额特别巨大,行为构成盗窃罪,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许霆案的一审  相似文献   

20.
2007年8月14日一早,5名流浪已久的孩子,在6位参与心理拯救的大学生以及救助站工作人员的护送下,从深圳踏上了回家的路。虽然这些孩子很少说话,但人们分明在他们的眼神中看到了回家的期盼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