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创新发展,不仅深刻总结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经验,深刻揭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规律,同时也深刻把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重大问题,推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思想进入新境界,为增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效能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昭示着人类政治文明的发展方向。随着我国民主政治实践的深入推进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等非传统安全问题带来的系统深刻检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创新发展的根本性意义和创造性价值将进一步显现。  相似文献   

2.
民主是随着国家的产生而出现的,它同许多政治现象一样,本身也有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建立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和探索无产阶级民主的过程中,对民主有过深入的研究,多层次多侧面地论述过民主问题,对民主的内涵作出了科学的解释。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一系列思想观点,对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起了巨大的指导作用,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民主理论。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邓小平、江泽民和胡锦涛同志则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理论和民主政治建设推向了一个新阶段。  相似文献   

3.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过程中,把马克思主义关于民主的基本理论同中国发展民主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在民主本质观、民主价值观、民主历史观等问题上提出了一系列重要观点,形成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民主观。这是对马克思主义民主观的丰富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民主观发展的最新成果、最新阶段,也是民主理论的宝贵精神财富,对于指导中国民主建设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4.
王磊  彭继裕 《传承》2014,(12):100-101
农民教育是马克思主义视阈下的一个重要命题。为此,中国共产党人在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和发展的长期实践中,均把马克思主义农民教育思想与相应历史条件下的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不断深化马克思主义农民教育思想,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农民教育理论,即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农民教育理论。  相似文献   

5.
华飞 《传承》2011,(25):28-29
现代化是发展中国家通过一系列的制度变革、政治变革、经济变革实现其政治独立、民主,经济发达、思想文化自由等目标的社会转型过程,这种社会转型过程往往是通过现代科学技术、工业化、城市化、世俗化等途径实现的。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取得了民族独立并成立新中国开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从现代化角度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经历了现代化制度建立时期、以毛泽东为核心的领导集体对中国现代化道路初步探索时期和以邓小平理论为核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发展时期。  相似文献   

6.
作为范畴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仅是要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作为一个历史过程和基本规律的认识论层面来探讨,更为重要的是要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价值诉求进行深入剖析。这种剖析既拓展了我们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视阈,又有利于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概念的全面理解。当下,我们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价值诉求是通过坚持中国特色社会理论体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之路来实现中国人百年来梦寐以求的富强、民主、文明和和谐的现代化强国。因此,这种价值诉求的研究路径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深入探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文茂琼 《前沿》2013,(16):52-53
中国共产党从产生之日起,就旗帜宣明地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要成功地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就必须实现与中国具体国情的成功对接,也就是要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党内民主息息相关。党内民民主是马克思主成功中国化的前提。要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一步发展,必须进一步加强党内民主建设。  相似文献   

8.
进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是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木点”的基本路线的内在要求,是对马克思主义民主理论的重大发展.今天,我们要加快改革开放的步伐,集中精力把经济建设搞上去,就必须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为经济建设提供一个良好的政治环境和发展条件.认真学习邓小平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思想,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是促进现代化事业健康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9.
中国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实行了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生产力。马克思主义认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我们要遵循现阶段我国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内在规律行事,推动农村政治和经济的协调发展,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必将有力地推进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发展,促进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一、加强农村基层干部民主政治教育,增强其民主政治意识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  相似文献   

10.
张百顺 《前沿》2012,(11):30-32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政治参与理论是在马克思主义政治参与理论与我国广大人民政治参与实践相结合的历程中生成的,其中坚持人民群众是政治参与的主体、政治参与必须加以制度保障、政治参与方式服务于政治参与目的等理论,不仅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理论基石,而且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参与理论的创新与发展。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仅是国内学术视域中的重要范畴,同时也是国外学术研究的热点之一。国外学术界关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历史进程、争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性质、探讨中国共产党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之间的关系、解读中国共产党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属性、研究中国和谐社会建设问题、思考中国民主政治,包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否具有可移植性、中国国家形象等问题做了深入的研究,学术成果丰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也日益成为国外学术界的重要研究范式。国外学术界关于这些问题的观点对深化国内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有诸多裨益。  相似文献   

12.
民主反腐是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重要成果之一,是马克思主义反腐倡廉建设的一个基本原则。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提出了丰富的民主反腐思想,既奠定了无产阶级政党反腐倡廉建设的理论基础,又成为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的指导思想。在新时期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民主反腐思想,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必须继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人民民主,保证人民群众有效参与反腐倡廉建设。  相似文献   

13.
正确处理中国共产党和民主党派的关系,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内容。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几代领导集体高度重视发展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的关系。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4.
探究国家这一现代政治行为主体的政治哲学底蕴有助于正确理解其中政治正当性与合法性因素。马克思主义国家观,特别是无产阶级专政学说,统合了政治正当性与合法性。社会主义国家现实政治生活中,必须完整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国家观的深层含义,积极促进专政与民主的协调。在这一过程中,执政党应该树立责任意识和使命意识。  相似文献   

15.
五四运动开启了中国政治、思想与文化的新纪元,带领着全国人民向近现代化进程迈出了历史性和开创性的一步。五四民主精神始终贯穿于五四运动并延续至今,其实践演进阶段性地体现在以中国共产党人为主导的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进程中,体现在建立、巩固和发展人民民主专政的过程中,体现在民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多样化的探索实践中。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继续传承和发扬五四民主精神,在我国民主政治实践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新篇章。  相似文献   

16.
李妲 《求索》2012,(4):188-189,195
马克思主义民主观是马克思主义政治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科学地揭示了人类社会政治发展的基本规律,指明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发展方向。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的今天,重新审视马克思主义的民主观,对于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政治生态视阈下党内基层民主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淼 《长白学刊》2013,(4):53-58
相对稳定和良好的政治生态是党内基层民主发展的前提和基础,而党内基层民主的发展又能进一步促进政治生态的优化和重构。政治结构由封闭向开放的转换、政治观念从顺从型向参与型的演进是改革开放以来党内基层民主展开的必要条件,但政治系统本身的结构矛盾和政治文化变迁途中的价值冲突却是党内基层民主进一步发展不得不面对的现实难题。政治生态视阈下党内基层民主的发展思路是:注重顶层设计,防止党内基层民主改革的碎片化;加强制度建设,破除党内政治生态圈的潜规则;改革干部体制,激励基层领导者的创新实践;加强公民教育,推动公共精神导向的价值整合。  相似文献   

18.
中国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是中国民主政治的一项创举。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的政治协商思想和伟大实践为中国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提供了最初的理论来源。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长期实践使得马克思主义政治协商思想与中国现实相结合,开创了中国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向广泛、多层、制度化方向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沙棘 《中国妇运》2011,(8):35-37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妇女政治权利的主要指标,其实现水平是妇女解放,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民主政治和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共产党在90年的发展历程中,将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与中国妇女运动实践相结合,在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民主的艰苦奋斗中探索建立促进妇女参政的法律政策,并在建设和改革中促进其不断发展、成熟,最终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妇女参政思想和政策体系,积极推动了妇女参政的进程。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了包括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建设、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等一系列内容的执政兴国新理念。在这一新理念的指导下,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综合国力得到进一步增强,人民的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精神文化生活不断丰富,民主政治建设有了更大的发展,党的执政能力进一步加强。实践证明,党中央的这一系列新理念切合中国实际,是运用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实践的具体行动,这些新理念也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