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学术界对爱因斯坦社会主义思想的研究中,存在着表面化和片面性的缺陷。为爱因斯坦指引社会主义方向的"社会-伦理目的",是他的宇宙宗教上帝概念所内含的"有秩序的和谐"社会图景。爱因斯坦的有秩序的和谐社会主义,是一个由自由的个人构成、民主治理、人民生活安全和幸福的社会。爱因斯坦的社会主义思想,直接来源于对人类优秀文化成果的继承、对资本主义的批判,以及对苏俄社会主义实践的冷静分析。尽管爱因斯坦的社会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不尽相同,但却与马克思的"自由人联合体"有着某种相通之处。爱因斯坦提出的社会主义的完全的计划经济,也许是人类奋斗和追求的一个远景目标,它只能随着人类智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而逐步实现。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是实践的自然观,蕴含着生态、人学和社会历史观的多维统一。科学发展观的多重逻辑耦合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多维性,关爱、呵护自然,坚持人与自然统一的"以人为本"逻辑和人—自然—社会的整体和谐。这是在资源日渐枯竭、生态承载力已达极限语境下对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创新发展,为化解人类生存发展困境提供了全新的立场和视野。  相似文献   

3.
曾鹃 《湖湘论坛》2002,15(3):47-48
爱因斯坦自称是一个“离经叛道的圣人”,这在很大意义上是针对当时的教育而言的。正是这种对传统教育的离经叛道和喜欢自由自在地想入非非,最终催生了一位翻开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历史新篇章的伟大科学家。探究爱因斯坦独特而又深刻的教育思想,对于我们转变教育观念,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一、学校的培养目标是把学生培养成“和谐发展的人”爱因斯坦认为,学校的培养目标始终应当是:青年人在离开学校时,首先应该是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而不只是具备某一专业知识的人。按照爱因斯坦的理解,所谓“和…  相似文献   

4.
《反杜林论》中,恩格斯认为:自然界先于人类而存在,人是自然界的产物;自然界有着自身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规律;人类应当尊重自然发展规律并使之为自己服务;人类认识和利用自然的过程是一个从"必然王国"迈向"自由王国"的过程。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是造成生态危机的根源,唯有共产主义社会才能最终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相处。  相似文献   

5.
祝朝丽 《传承》2010,(27):148-149
从生态美学角度分析劳伦斯的《查泰莱夫人的情人》,它关注的不仅是梅勒斯和康妮的爱情故事,更在于探索将人类从工业文明中解放出来的问题。透过小说表现出作者尊重自然,敬畏生命的进步生态观,传达出作者企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美学观,对这一主题的探索和研究,不仅有助于我们全面认识《查泰莱夫人的情人》的文本价值,同时促进了我们展开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关系的深刻反思与内省。  相似文献   

6.
《楚辞》是我国文学发展史上具有永久审美价值的杰作。它的思想内容与艺术形式和谐统一 ,主观情致与自然形象有机相连又各具风貌。《楚辞》的艺术特质在作品中表现是多方面的 ,本文试从它的自然美描写方面作出探索 ,简略说明《楚辞》的一个艺术现象、美学特色。一  《楚辞》作为南国“蛮夷”的地方文学 ,带有浓重的南方自然色彩 ,众多具有美的属性之自然物作为艺术描写的对象在诗篇中大量显现。自然界对人类的精神意识及艺术的影响是毋庸置疑的。《楚辞》的表现内容和描写对象自觉或非自觉地带有南方的自然色彩是构成它艺术特质的一个十分…  相似文献   

7.
2007年6月13日《人民日报》发表彭书雄的《社会和谐离不开人文科学的繁荣发展》的文章,认为人文科学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它肯定人的价值、探寻人的意义,为人类的经济与技术行为提供价值规范。发挥人文科学的功能,对于倡导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促进社  相似文献   

8.
夏小斌 《前沿》2003,(1):112-114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是伟大的科学巨匠。献身科学、探索自然规律 ,把科学造福于人类 ,是爱因斯坦人生哲学的核心 ;敢于破除迷信、勇于创新、不拘泥于传统观念的束缚 ,坚持真理、为人类正义而斗争 ,表现了他的勇敢精神和坚定的科学气节。他为人类贡献的科学思想和人文思想是人类永久的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9.
经济发展需要理性,理性的经济包含着人文关怀.古典经济学奠基人向来主张人是理性和情感的统一体,人文追求是社会和谐思想的体现."经济人"面临的"理性"挑战,反映了人类理性的提升,表明经济"理性"与人文环境紧密相连.人文环境作为经济运行的重要法则,要求人类理性呵护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发展人文的经济和弘扬经济的理性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理想目标.  相似文献   

10.
王国莲 《前沿》2011,(9):168-172
生态安全与社会和谐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美好愿望。人类社会系统与生态系统是相互交织并相互依赖的,生态安全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基石,和谐社会是维护生态安全的有效保障。实现生态系统与社会系统的和谐统一、持续发展,需要确立自然—人—社会的复合大系统观,确立全球性视野,确立和谐共生的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11.
“道可道非恒道”老子如是说。 “科学没有永恒的理论”爱因斯坦如是说。 相隔两千年数万里的两位智者发现了相近的道理,却经历了不同的实践之路。老子的中华重道而轻器,终因挨了洋鬼子利器之重击,方发愤重“器”以自卫自强。爱因斯坦所在的西方则争相把科学引向重器之科技而轻道,如今更趋无道,正以空前之速破坏自然和谐与人类和平。故爱因斯坦惊呼:“科学越发展就越没有人性。”我认为他所说的科学实为科技而已。因此未来的世界,如要恢复和谐与维持和平,唯有以道制器,以人类之所以成其为人类的公德约束统领科技,才合乎人类生存的…  相似文献   

12.
“和谐社会”实际上是一种整体性思考问题的观点,要求我们在把工作视野拓展到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运用政策、法律、经济、行政等多种手段,统筹各种社会资源,综合解决社会协调发展问题。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和基础,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组成部分。因此要构建和谐社会,必须研究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问题。一、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必要性1、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是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人类社会内部本身无法生产与创造出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所必需的物质和能量,这些物质和能量必须来自于人类社会的外…  相似文献   

13.
刍议资源环境问题及其突破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滕永直 《人民论坛》2012,(20):72-73
资源的有限性、价值观念、科学技术的不合理运用等导致了人类的资源环境危机,并且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提出了严峻挑战;在审视人、自然、社会之间的关系时,不仅要寻求人与自然关系和谐的可行性路径,更为重要的是思考与探索人与人关系协调发展的可能性途径,以期在资源环境问题上真正实现自然与人文的和解。  相似文献   

14.
正感受自然之美,领悟自然的馈赠,反思人类的丑行,推行对生态的呵护机制,让大地自由地呼吸,人类才会有舒展的呼吸;让自然回归自然,人类才能获得自由的境界。人类发展到今天,文化越来越厚重,自然界受到的破坏却越来越严重。当下的自然,已经不再是原生态意义上的自然,而是历史遗留的自然、科技涉足的自然、人类欲望直接干预的自然。  相似文献   

15.
包毅 《淮海论坛》2010,(1):8-10
科学发展观与生态伦理观是相互契合的。在精神本质上是一致的。它们都是以解决生态危机,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保证人类社会在良好的自然基础上持续发展为宗旨。都将人类和自然视为一个共存共荣的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协同发展。在处理当前与未来、今人与后人利益关系要求公正、公平的原则。把生态系统、社会系统和经济系统的矛盾与利益加以整合.摒弃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而不顾生态效益的行为。反对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求得经济、社会的发展。让人类社会发展在“生态一社会一经济”这个统一的大系统中和谐发展和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16.
法的出现犹如人类的诞生,均属偶然,但法源于人本能的理性,是人基于自我的正义感所做出的反自然的选择,是人类自我保存的必须,尽管它借助了有序冲突的形式,但其意义却在于人类社会的和谐。法应为人类社会和谐而生,这注定了法与社会之间的和谐问题应属一个重大命题。解决中国法与社会相和谐的路径必须改变。  相似文献   

17.
平等追求中的效率、自由和差序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千百年来,人类不断地创造各种社会机制和社会制度,孜孜以求并努力呵护平等这一人类社会的美好理想与核心价值。社会主义是迄今人类追求平等理想的最伟大创造。但平等并非人类社会和社会主义追求的唯一价值,其他诸如自由、和谐、民主、发展、稳定等,亦是不可忽略的重要价值目标和理想追求,否则不仅危及对其他重要价值和美好理想的追求,也会危及平等自身的发展和进步。因此,必须将平等这一价值目标置于人类社会的整体追求之中,妥善处理好平等与其他价值目标和理想追求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正NGO担负着在一线保护野生动物、宣传《野生动物保护法》、促进生态文明等多项重要责任,是当前国家与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推动生态文明积极向上和提高全民族生态道德水平,让政府与社会、人类与自然向有机和谐方向发展,NGO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NGO的社会监督与被监督无论是以保护野生动物为主旨还是以环境保护为己任,民间组织大都会受到自身能力、管理水平、资金不足以及相关部门对NGO重  相似文献   

19.
小说《野猫湖》和《八里荒轶事》的叙述包含两条线索,主线讲述生活在男权社会底层的乡村女性的生存现状和精神裂变,副线讲述自然在人类社会和文化中的处境及命运。陈应松敏锐体察到了性别压迫和自然生态危机之间的关联,从新的视角反思和批判了人类的文化现象、生存方式和发展方式。小说对两性关系、人类尤其是女性与自然关系的思考与生态女性主义的观点有契合之处。  相似文献   

20.
构建和谐社会既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促进社会和谐从纵向看,涉及到宏观、中观和微观;从横向看,与经济、文化、思想、价值观等密不可分。本期刊发的《探索和谐社区建设新路》、《平安行动打造和谐城区》从微观、中观层面介绍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经验;《形成社会共享的价值观有利和谐》一文解读了价值观对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