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权力的集中与分散程度划分.决策方式可划分为集权式决策与分权式决策:决策权集中在上级或少数人手中时.称之为集权决策。它的优点是:政令统一.标准一致;力量集中,统筹兼顾;层级节制,步调一致;截长补短、均衡发展:当决策权下放给基层或为多数人所拥有时,则被称之为分权决策。其优点是:分权决策.分层负责.分级治事;使个体易于发挥自身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张扬个性、发挥特长.能随时适应客观环境的变化要求.形成千军万马、自由竞争的格局;能有效地防止权力垄断和少数决策人的独裁专制。  相似文献   

2.
著名史学家吴晗对中国历史上封建皇权的运作方式及其演化历程,对传统政治框架下,围绕封建皇权的集权与反集权、专制与反专制、制约与反制约的博弈和较量,尤其是对朱元璋的专制独裁统治方式,有颇为独到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读者看到这个题目,也许会大吃一惊。长期以来,人们都认为秦始皇是个了不起的人物。有人说他英明,处事沉稳独断;有人说他暴虐,处事专制独裁。不论是褒是贬,总之是个有主见能决断的人物,怎么会一生受制于人?我想:评价历史人物,不能光凭传闻,先入为主;或者迷信旧说,人云亦云。应该以史实为根据。如果探讨史实,从他的身世与经历入手,就会发现他一生确有许多受制于人之处。一场阴谋中的一枚棋子秦始皇与秦国的王室并没有血缘关系。他是韩国大投机商人吕不韦的私生子,生母是赵国女子,邯郸的歌姬。我丝毫也没有在出身上轻视秦始皇…  相似文献   

4.
朱景林 《前沿》2010,(23):192-196
在高度集权的封建社会,中国制瓷业深受皇权专制政治的影响,被承载着大量皇权专制思想,在皇权关注与专制统治下制瓷业的发展迎来了鼎盛时期,然而伴随着封建统治的没落,古代制瓷业也走向了衰微,究其根源却在封建皇权专制制度本身。  相似文献   

5.
"封建专制"是中国学者创造并长期沿用的一个概念,在学术界和社会上有广泛的影响,但这是一个自相矛盾的概念,既违背了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也与历史事实不符。中国周代的宗法封建制社会与欧洲中世纪的封建社会一样,实行的是土地等级所有制,与之相应,统治权呈层层分割状态,不可能实行君主集权专制。秦汉以来,在宗法封建制解体的基础上,才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从此之后不再是封建社会了。欧洲中世纪末期出现的绝对君主制国家也是以封建制的解体为前提的,那时虽仍残存封建主义社会关系,但马克思主义认为二者是对立的。所以我们应抛弃"封建专制"或"封建专制主义"这样的概念,以"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称谓秦汉以下的政治制度。  相似文献   

6.
兄弟     
治与郅同姓王,治比郅大一个月,同事们管他俩一个叫大治,一个叫小郅。他们同一天进入保安公司,同在一个单位上班,同住一个宿舍。治不是一个自私自利的人,虽然有那么一点小心眼儿,治自打第一眼见到郅的那天起就不太喜欢他,慢慢地甚至有点恨他。治恨他的工作比自己出色;恨他总能得到领导的“偏爱”;恨他有一副好嗓子,总有那么多同事和女孩子成天围着他转,就连自己的女朋友也夸他:“小郅歌唱的真好,而且人长得又那么帅,哎!哪个女孩要是嫁给他……”于是,治就越发的嫉妒了。“既生瑜,何生亮”。治常常这样感叹。想想自己工作并…  相似文献   

7.
周厚强 《世纪行》2009,(4):38-41
秦始皇在统一六国和全国统一之后.接二连三,两到湖北,三至楚国,足迹几乎涉及整个楚境。他力排王族众议,平息政治纷扰,挽留重用楚人.帮助他完成了统一六国大业和安邦治国的历史重任,铸就了彪炳青史的丰功伟绩。历史表明,秦始皇对楚人楚国楚地有着特殊的感情,从中透视出他与楚人之间存在的血脉相连的亲情关系。  相似文献   

8.
14、15世纪的佛罗伦萨城市共和国是当时欧洲世界的中心,与经济文化方面的活跃相比,共和国在政治上相对沉寂,显示出明显的贵族化集权趋向。但是在共和主义传统影响下,佛城集权政治保留了共和制形式,维持了个人与集体、共和与专制之间的平衡,保持了社会开放性、多元化的特征。对这一时期佛罗伦萨的贵族政治应当从两方面评价,一方面专权政治孕育的个人专制的萌芽,是佛罗伦萨16世纪以来共和主义危机、共和国覆亡的根源,另一方面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中,相对集中的政治对共和国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9.
现阶段中国需要的是民主权威主义,而不是流行的新权威主义。 首先有必要对新权威主义的有关论点进行一些分析。 我对新权威主义的理解主要根据吴稼祥的文章的阐释。(参阅《世界经济导报》1989年1月16日)关于集权、专制与权威这三个概念的确切含义是互相联系,但并不相同。集权是相对  相似文献   

10.
刘志琴 《传承》2010,(25):51-51
中国自古以来就重视宫廷教育,明代又多有小皇帝,对少年天子的教育尤其重视。教育的目的是造就一代贤明君主,然而在高度集权的封建专制体制中,面对至高无上的皇权又往往失效,张居正对少年天子教育的失败就是典型的一例。  相似文献   

11.
从秦始皇起,到溥仪止,中国的 皇帝不过数百人。他们在世时,臣民歌功颂德,不敢道短。只有在他们驾崩后,才可加以评议.分个三六九等。其上者称为圣君、明君;其下者,称为昏君、暴君。比较而言,当然是下者多而上者少。遇上圣君,老百姓虽然做牛做马,总还能过上太平日子。遇上昏君,特别是暴君,老百姓就会被折腾得死去活来,求生不得,求死不能。所以几千年来,老百姓梦寐以求的事,就是能出一个好皇帝。 如果有人问到历史上有哪些好皇帝?我想,许多人都会想到唐太宗李世民。他于公元626年至649年在位,年号贞观,据说在他执政…  相似文献   

12.
爱一个人,这个人就一切都好;恨一个人,这个人就一切都坏,这种惯性思维模式也被用到南宋爱国诗人辛弃疾头上……爱一个人,这个人就一切都好;恨一个人,这个人就一切都坏,这已成为我们的惯性思维模式了。辛弃疾是南宋爱国诗人,既爱国,诗又写得好,人们爱他是很自然的事。但是,不  相似文献   

13.
官员兼职在宋代尤为突出,这既源于其政治制度之设计,又是强化专制集权之考量,也是治国理政之所需。宋代官员兼职既有制度性兼职,也有非制度性兼职;既有中央各部门的兼职,也有地方各机构的兼职;等等。利弊得失,足为龟鉴。  相似文献   

14.
近代西方国家的议会是资产阶级反对封建专制的产物,它废除了“朕即国家”的专制政体,开创了国家由君王集权走向阶级分权乃至资产阶级内部实现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与制衡的政治格局,是一大历史进步,也是近代西方民主制的重要标志。为了了解西方议会的运作及保障隋况,  相似文献   

15.
邱芝 《青年论坛》2009,(1):9-13
在现代政治学中,权威主义作为一个政治概念,有着不同的理解。作为当今世界实际存在的一种政治形态,权威主义实际上是指介乎极权政治与现代民主政治之间的一种过渡型的政治体制,它既有民主的成分,又有对集权的强制。权威主义一般产生于集权专制统治向民主政治过渡的国家,表现出过渡性、合法性、现代性、实用性等特征,它为经济发展提供稳定的局面,为向民主政治迈进打下了一定基础。政治发展的逻辑与现实决定着权威政治不会作为常态存续下去,应向民主政治转型。  相似文献   

16.
千古一帝秦始皇的生死观耐人寻味,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他大张旗鼓地营造陵墓,表明他相信人总归是有一死的,恢宏的丽山园就是他百年后的藏身之地,他希望在这里可以保佑帝国江山二世、三世乃至万世地传承下去;另一方面,他又听信燕赵术士的蛊惑,屡屡花费巨资。  相似文献   

17.
张娟 《前沿》2006,(10):185-188
腐败的泛滥有其特定的思想文化根源,其中几千年封建专制统治下形成的传统政治文化的消极影响无疑不可忽视。传统政治文化是一把双刃剑:既包含集权专制,“人治”、官本位、宗法、臣民意识等封建思想糟粕,也具有德治、尚贤、义高于利等廉政文化精华。其糟粕构成了腐败滋生泛滥的心理温床,其精华所提倡的价值观和道德教化则应该为我们所弘扬和用来构筑反腐败的思想防线。有效反腐要求我们对传统政治文化仔细检索和扬弃,“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相似文献   

18.
一我国古代武装巡逻是维护京城和地方洽安的重要方面,负责这一任务的职官最早见于《周礼》。《周礼》中记述了5种执行警察职能的官吏,其中的“司稽”就是负责武装巡逻的。它的主要任务是巡逻集贸市场,目的是巡逻违犯国家禁令的人,同时主管缉捕盗贼。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封建专制国家。为了巩固其统治,秦始皇制定了一整套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同时,对治安管理较之战国时期也更加重视,遍布全国的治安机构日趋完备,作  相似文献   

19.
自上世纪20年代、30年代之交"中国社会史论战"以来,中国学界主流逐渐将以官僚政治(大一统的君主集权)和地主经济(土地可以自由买卖)为基本制度的秦至清两千余年的社会冠以"封建",此说广为流行,影响至大至深。厘清"封建"概念,进而为中国"封建社会"定位,就是一项关乎中国史研究大局的无法回避的课题。考之中国古史实际,经历漫长的"氏族社会"之后,殷商、西周形成"宗法封建社会",东周进入由"宗法封建"向"专制帝制"的转换期。秦汉以降,中国长期延续的社会主流,不是已居次要的"封建制",而是由宗法制、地主制、官僚政治综合而成的"皇权社会"。  相似文献   

20.
星闻人物     
《观察与思考》2008,(20):64-64
李连杰:明年将演秦始皇;宋容慧:摘智运会首金;刘烨:转型当硬汉;翁虹:拜师学“喷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