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8 毫秒
1.
自媒体时代网络舆情政府治理的困境及其消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行政论坛》2016,(2):59-62
自媒体时代网络舆情的舆论诉求主要是利益表达、社会情绪表达、网络政治参与和网络社会抗争。自媒体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人们能便捷地获取信息,更加自由地发表言论;另一方面,舆论环境复杂化、科层制的政府结构与扁平化的互联网结构的不适应性、自媒体场域中负面情绪易放大、自媒体对政府公信力的负面影响等因素,也使网络舆情的政府治理陷入一定困境。为此,政府在网络舆情治理方面要更新理念,以"善治"取代"管制";注重与公众的沟通,搭建政府与公众网络对话平台;加快自媒体监管立法,培养理性网民;建立网络舆情监测和预警机制,提高政府网络舆情应对能力;及时回应,掌握舆情处理主动权。  相似文献   

2.
网络新闻媒体已成为继平面媒体之后的又一新兴媒介,它通过网络传播而形成的网络舆情,其在传播载体和传播方向上的特有特点,对政府的一些行为起到了特殊的监督作用。对于一些突发性事件或敏感性事件,网络易形成相关舆论,这便于政府的调查,也有利于提高公众的知情权,更好地监督政府,使其实现善治。但其同时存在缺陷,需要政府重视网络舆情对其政府管理的作用,加强网络沟通,并妥善应对。  相似文献   

3.
《学理论》2014,(35)
加强自媒体时代高校网络舆情管理,是维护高校稳定、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保证,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课题,更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坚持正确导向,提高引导能力"、"唱响网上主旋律"等战略任务的客观要求。开展自媒体时代高校的网络舆情引导,应在深入了解自媒体时代高校网络舆情的传播特征,在舆情的科学研判、先进文化占领网络高地、整合高校资源、培养意见领袖、疏堵并举等多方位形成合力,建立自媒体时代高校网络舆情的长效引导机制。  相似文献   

4.
网络已成为公众对公共事务表达意见的场所,网络舆情给政府的决策和活动带来了新的机遇,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挑战,特别是在突发事件的网络舆情的传播中,只有做好网络舆情的引导工作,才可以避免网络舆论发展的不可控制,避免造成严重的社会后果。当前,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中国进入了3G时代,手机网络为网络舆情提供了新的场所和平台,加强手机网络舆情的管理工作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5.
我国信息社会进程发展迅速,微时代的特征日益显现,以微媒体为代表的传播方式正迅速改变、重构着信息传播生态,为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带来前所未有的新变化。微时代背景下,我国开展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既有信息传播渠道相对完善、政民沟通交互性增强、公众参与积极性提高等机遇,也面临着政府公信力受到威胁、舆情引导任务繁重、政府信息管理难度增大等挑战。我国政府应主动适应微时代洪流,从汇聚微动力、提升微服务、改善微传播三方面入手,推动政府信息公开的深入创新。  相似文献   

6.
衍生舆情是近年来网络舆情所呈现的新特点,尤其由突发公共事件引发的网络舆情,衍生舆情的出现几乎成为一种必然,其所造成的“二次影响”甚至超过原生舆情,给舆情危机的防范和应对带来了更大的挑战。基于此,从传播要素的视角探讨在由突发公共事件引发网络舆情中出现衍生舆情的成因。研究认为,突发公共事件是衍生舆情出现的前提,其模糊性、关联性和刺激性会对衍生舆情产生直接影响;政府、媒体和公众是衍生舆情形成的重要因素,在信息传播中它们基于各自利益诉求而呈现的不同行为逻辑是衍生舆情产生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7.
网络舆情是公众通过互联网表达和传递各种不同情绪、态度和意见交错的总和。在新的转型期,党校学习必须进行变革,在教学中引入网络舆情案例库十分重要,舆情案例的选取原则如下:新闻事件中的专题性;典型案例中的敏感性;网络传播中的时效性。  相似文献   

8.
杜彧韬 《求知》2012,(9):38-39
作为公众认知、态度、情感和行为倾向的集合,网络舆情不仅是公众明确社会意识、表达利益诉求的重要体现,也是公众实现自身权利、参与社会管理的重要渠道。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舆情的社会影响力正在不断加强,但有被极度"放大"的趋势,因此,对网络舆情的管理已经成为社会管理的重要领域。改变以往的问题视角和单一的控制模式,在加强舆论引导力的基础上.鼓励公众共同参与.正在成为网络舆情管理创新的新取向。  相似文献   

9.
网络舆情中的“网络推手”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互联网的应用和普及,网络舆情得到了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及全社会的高度重视,随着网络舆情中的公众参与度的不断增强,局部问题和个体问题可以在网络上转载和讨论,并迅速传播,且可能演化成全局问题和公众问题。因此,研究网络推手的形成、发展及特点,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利用网络的技术可控性以及管理层面的引导,是应对这一问题的重要对策。  相似文献   

10.
论网络舆情对政府制定公共政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新  刘堂灯 《学理论》2012,(7):149-150,156
当前我国处于网络信息新时代,网络舆情是政府了解民意的重要渠道和方法,对于民意的征求也应适当地采取网络投票、提问等方式。网络传播方式已成为我国公众表达利益诉求、维护自身权益的重要公共平台。因此,网络舆情对政府制定决策有着重要的影响,同时伴随着很大的压力,并且网络舆情的积极作用与消极作用并存,所以网络舆情状态下政府如何制定好公共政策成为考验政府能力的一个挑战。  相似文献   

11.
自媒体上的网络舆论之争,归根结底是意识形态之争,事关高校的和谐稳定,事关党、国家和民族的前途未来。自媒体时代的舆论传播具有覆盖范围广、传播速度快,用户黏度高、影响力大,草根化大众化、监督机制缺乏等显著特点。高校开展自媒体时代的网络舆情管理,应在把握自媒体时代高校网络舆论内容和传播特点的基础上,构建全面系统设计,探索联动式网络舆情管理模式;加强技术支持,增强高校舆情研判和预警能力;活跃文化建设,提升高校网络舆情柔性管理能力的舆情管理机制,营造风清气正的高校网络环境。  相似文献   

12.
《行政论坛》2017,(4):82-87
信息社会的公共危机治理出现了一些新的发展趋势,要求政府第一时间争夺话语权,实现信息沟通的公开透明,还要吸纳多元主体参与实现协同治理,并且要求能够做到未雨绸缪,重视日常危机预警和处置预案的建设等。而政府网络公关在帮助政府获取全面而准确的信息,正确引导社会舆论,安抚沟通社会公众,动员社会力量,修复政府形象,加强政府与公众之间的相互理解与信任、支持与合作,提升政府的公信力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信息化社会公共危机治理提供了新路径。不过,目前我国政府网络公关也面临意识狭隘、能力欠缺、缺少专门的公关部门和统一的制度规划、信息沟通不畅、公众对政府的信任不足等困境。完善政府网络公关应当从政府、公众和网络传播等三个层面统筹考量:从政府层面看,需要强化网络公关的意识,整合网络公关力量,培养专业人才;从公众层面看,需要培养具有责任意识、合作精神和法制观念的合格"网络公民";从网络传播层面看,要优化政府网络公关的信息系统,丰富网络宣传的手段,强化网络舆情的引导。  相似文献   

13.
网络的飞速发展与新闻信息的广泛传播,使得高校突发事件很容易成为网络舆论的焦点,而高校所具有的开放性强、青年学生众多、思想活跃等特点也增加了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处置难度。目前高校突发事件舆论引导工作普遍存在危机意识缺乏、管理能力不足、信息沟通渠道不畅等问题,因此有必要进一步树立危机意识、强化信息公开的理念,建立健全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引导和应对机制,处理好高校与媒体、公众间的互动关系,努力提升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应对水平与能力,让校园环境变得更加文明稳定、和谐安全。  相似文献   

14.
移动互联网时代,每逢有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必然伴随有网络舆情,有效治理网络舆情是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处置的重要内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一场前所未有的战役,网络舆情热度、烈度、扩散度、敏感度和破坏度也远超以往。在事件本身及利益相关者、政府、媒体、网民以及网络环境等因素的综合作用下,新冠肺炎疫情网络舆情呈现出井喷式发展、病毒式传播、舆论场对冲激烈、次生谣言层出不穷等特点。新冠肺炎疫情网络舆情启示我们,必须要将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网络舆情治理纳入国家治理层面考虑,采用多元主体协同治理和差异化引导策略。  相似文献   

15.
新媒介环境下的舆论引导及其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新媒介环境中,公众分散的话语通常借助网络、手机短信等载体集中表达价值取向,形成强势舆论,并反制具有控制色彩的话语宣传。作为舆论引导主体的政府和媒体既要正视现实,又要树立正确的价值原则,采取积极有效的舆论引导策略,真正成为建构和谐社会、保证社会信息良性传播的重要管理者。  相似文献   

16.
社会变革时期的中国社会由于社会矛盾凸显而导致公众情绪不稳定,随着信息环境与现实环境间的界限不断模糊,互联网成为公众因现实环境中社会不公因素产生的不满情绪的宣泄平台。网络虚拟社会中的情绪传播由于互联网技术特性加持产生不同于现实社会的传播特征。在此背景下,人工智能于网络传播领域的应用进一步使网络社会情绪在表达、聚合环节得以加强与优化,并在网络社会情绪引导与网络舆论生态治理方面展现优势作用,其中以算法技术、智能识别技术以及AR、VR技术尤为显著。人工智能在网络社会情绪传播应用中体现优势的同时也引发诸如群体情绪失控、主流媒体去权威化等新的传播问题,治理与引导领域的"一刀切"做法产生了新的负面情绪。这些问题产生于网络虚拟社会却作用于现实社会,成为社会的不稳定因素,进而对网络社会情绪引导提出更高要求。打破人工智能治理网络情绪认知误区、强化媒体责任、提升"把关人"的地位和作用等是使人工智能治理网络情绪得以优化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7.
网络群体性事件:特征、成因及应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互联网事业的快速发展,以网络为载体的群体性事件频频发生。其特征主要体现为:传播迅速,影响广泛;网络上与现实中互相影响;各种网络平台的作用日益增强。当前诱发我国网络群体性事件频频发生的原因主要有:少数公职人员滥用公共权力,部分群体的利益诉求难以通过正常渠道表达,网络立法工作发展滞后,敌对势力煽动挑拨。面对网络群体性事件的逐渐增多,政府应采取措施积极应对:作出快速反应,及时发布相关信息;完善网络立法,引导网络舆情;加强信息网络建设,建立联动机制,提高应急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18.
移动互联网时代,每逢有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必然伴随有网络舆情,有效治理网络舆情是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处置的重要内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一场前所未有的战役,网络舆情热度、烈度、扩散度、敏感度和破坏度也远超以往。在事件本身及利益相关者、政府、媒体、网民以及网络环境等因素的综合作用下,新冠肺炎疫情网络舆情呈现出井喷式发展、病毒式传播、舆论场对冲激烈、次生谣言层出不穷等特点。新冠肺炎疫情网络舆情启示我们,必须要将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网络舆情治理纳入国家治理层面考虑,采用多元主体协同治理和差异化引导策略。  相似文献   

19.
《学理论》2017,(9)
风险社会下,网络舆情已进入国家风险治理的重要议题,风险沟通对网络舆情的疏导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天津8·12爆炸事件的网络舆情给风险沟通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启发建立政府、媒体、公众三位一体的整体性风险沟通架构,通过畅通官民沟通、形成协同作战、实现沟通地位平等等策略来提供一条有效的网络舆情风险沟通的路径。  相似文献   

20.
突发事件引发的公共危机治理不仅仅是一个事件技术防控问题,在新媒体时代,网络信息传播引致的网络舆情发展和变异,在突发事件公共危机演变中发挥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大量研究表明,突发事件是源生事件在多种因素综合影响下衍生的复合事件。衍生型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演变是源生事件、舆情引导主体、舆情传播渠道互动共变的结果,构建和完善衍生型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引导机制需推进相关制度建设、加强信息搜集与研判,并完善应急与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