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区域经济集团化、一体化迅猛发展,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主要趋势。推进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已刻不容缓,这对于形成欧洲、北美和东北亚世界经济的三大支点,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将产生重大的推动作用,同时也将为我国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提供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  相似文献   

2.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区域经济一体化也呈现蓬勃发展之势:象美洲自由贸易区、南亚自由贸易区、南非发展共同体、欧洲联盟、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等世界级的区域经济一体化风起云涌,其中欧洲、北美、亚太3大经济圈的贸易总额已占世界的85%。国内也是如此,长江经济带、华南经济困、渤海湾经济困、中国境内欧亚大陆桥经济带都已初具雏形。各省市区在这种大趋势下也都在培养各自的区域优势:诸如成都经济圈、沈阳经济圈、南京经济圈、广州经济困、昌九工业走廊、湖南“一点一线”经济带等。其中湖南的“一点一线”范围最大,约占全省…  相似文献   

3.
在欧洲日益走向统一、北美自由贸易区不断发展、非洲也正在走向联合的今天,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就愈发具有其必要性和紧迫性.作为东亚的政治与经济大国,中国适时推出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不仅是面对当前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这样一个潮流的一个选择,同时也必将对东亚区域经济的合作产生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王方方 《实事求是》2006,191(4):40-43
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蓬勃发展是当今世界经济并行不悖的两大潮流。由于区域公共产品作为“俱乐部产品”的特性以及俱乐部内外因素的影响造成区域公共产品的缺失,成为中日韩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瓶颈因素。公共产品的提供主要通过“市场激励”和“制度激励”两个途径来实现。要使中日韩区域经济一体化突破困境,目前要注意提供正式制度类区域公共产品、非正式制度的区域公共产品以及建立区域一体化组织。  相似文献   

5.
东北亚区域是世界上经济蓬勃发展的地区之一,然而,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迅速发展的今天,该区域没有形成一个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组织。东北亚区域经济一体化存在许多利好因素,但也有一定的局限性,本文针对当前东北亚区域经济一体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可行性的建议与出路。  相似文献   

6.
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趋势更加明显,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步伐进一步加快。随着欧洲统一大市场和美加墨自由贸易区先后建成,世界各地的区域和次区域集团化的步伐明显加快。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相似文献   

7.
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面临的问题及前景孙尚清进入90年代以来,全球经济一体化从两个方面向前推进。一是乌拉圭回合协议的签署和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使得多边贸易体制得到加强;二是经济的区域化和集团化进程正在加快,欧洲统一大市场和北美自由贸易区已经形成,经过西雅...  相似文献   

8.
张波 《当代贵州》2007,(2):17-18
通道在经济发展中扮演着动脉的角色。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当今时代,通道对于内陆地区的发展有着更加重要的意义。贵新高等级公路的开通。为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提供了发展的有利条件,黔南抓住机遇,大力发展通道经济,成果丰硕。  相似文献   

9.
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成为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新趋势,文章系统阐述了区域一体化与协调发展的理论及其发展,具体来说,区域一体化理论的演进可概括为区域一体化的传统理论、理论的拓展以及理论的新进展三个阶段,区域协调发展的理论包括区域均衡增长论、区域非均衡增长论、区域阶段发展论以及区域分工合作及可持续发展等理论。总结这些理论,对新世纪中国积极参与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发展国内区域经济一体化,提高我国经济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实现区域经济的分工协作和联动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世纪之交,欧洲国家进一步加强了联合的势头,其一体化进程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进展。欧元的启动,推动了欧洲统一大市场向纵深发展。经济的联合又促进了欧洲国家的政治联合,1999年5月1日,欧盟继《罗马条约》和《马斯特里赫特条约》后第三个重要的条约《阿姆斯特丹条约》正式生效,标志着欧洲一体化进程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欧盟是中国第三大贸易伙伴,而中国也是欧盟第四大贸易伙伴.中国与欧盟的经济关系相当密切。欧洲一体化进程的深化以及欧元的启动既给中欧经济关系带未了正面效应,但同时也会产生一些负面影响。本文拟对此作些研究和分析,并提出若干对策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两大趋势,已成为各国处理国际事务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目前亚洲区域经济一体化正在向前推进,有可能成为继北美自由贸易区、欧盟之后的又一个较强的经济集团。改革开放后,我国与世界、尤其是亚太地区各国(或地区)经济联系日益密切,形成了一种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的经济关系,亚洲区域经济一体化在我国对外事务中的作用日益突出。一、亚洲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与现状  相似文献   

12.
刘世丽  赵天石 《新长征》2006,(10):62-63
资源型城市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指资源型城市的经济运行逐渐与区域母体相融合,它包括城乡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城市区域经济一体化两个方面。改革开放以后,伴随着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市场调节机制的形成,资源型城市的发展与区域的发展开始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资源型城市开始更多地依托区域来获得发展,并受到区域条件的更多约束。从区域的角度看,城乡经济一体化是中国资源型城市的发展重新回归区域并依托区域发展的重要内容。但是,与其他区域中心城市相比,资源型城市城乡经济一体化的进程是缓慢的,因此,加快资源型城市城乡经济一体化进程是资源型城市实现经济转型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13.
在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宏观背景下,城市之间的竞争已不再仅仅表现为单个城市的竞争,而是越来越体现为以核心城区为中心的城市区域或城市集群的竞争,以沈阳为中心的辽宁中部城市群堪称全国第四大城市群,交通便利、产业齐全、经济发达、人才济济、文化底蕴厚重。在经济发展的  相似文献   

14.
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总趋势是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相互交织、共同推进。当今中国,区域经济一体化已经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大趋势。长江三角洲是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中坚,担负着率先发展、带动全局的重任。国际经验和国内实践已经充分表明,人才资源开发体系创新是有效整合区域资源、增强区域竞争优势的重要保证,人才资源共享是区域人才资源体系创新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5.
区域高等教育一体化是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必然要求,近几年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呈快速发展趋势,但京津冀高等教育一体化进展却十分缓慢。本文将对其原因及京津冀区域高等教育现状作分析。  相似文献   

16.
课题组 《探索》2007,(3):148-153
渝川间政府合作的途径,就是依靠对区域整体利益所达成的共识,将合作方式由民间推进到官方,运用组织和制度资源去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形成区域经济联合体,从而塑造区域整体优势。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直接取决于能否建构川渝政府合作机制的思路,克服区域经济协作体制障碍,打破现有的行政封锁和地方保护主义;取决于川渝地方政府在各自的范围内进行有效的制度创新,为川渝经济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提供一个一体化的制度平台。  相似文献   

17.
区域经济投资乘数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毕玉惠 《理论学刊》2003,(1):101-103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 ,区域经济理论的研究愈显迫切。经济最优化发展 ,使选投资什么方向、产业结构怎么调整、如何打造吸引投资的区域产业环境等一系列问题 ,亟待于从区域经济理论中得到明确的解答。本文从产品的产销入手 ,用凯恩斯分析投资乘数的方法 ,对产业和区域经济的投资拉动问题进行了分析 ,提出了产业投资拉动力、区域投资拉动力、产业凝聚力、产业凝聚度等新概念 ,并建立了相关数学模型 ,试图回答一些区域经济的问题 ,为评价产业和区域经济提供方法 ,为最优化选择投资方向提供参考 ,为政府的科学决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80年代中期以来,区域经济集团化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显著特点和客观趋势,如何清醒地认识和参与这一世界性潮流,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问题。一、亚太地区经济合作的特点亚太地区经济合作有其客观必然性,它是亚太各国(地区)的共同愿望和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30多年来,亚太经济合作从民间到官方,从酝酿讨论到实际行动,取得了引人注目的进展,地区内的经济贸易比重已经超过了世界上经济一体化程度最高的欧洲  相似文献   

19.
我国区域经济合作中不协调的主要问题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区域经济合作已成为提升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在我国经济开放程度最高的地区——珠三角、长三角,出现了由资本推动的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随着我国区域经济的发展,对于区域经济的研究也日益拓展和丰富。但是,区域经济研究的深化,却向我们揭示出公共行政学研究中的一个盲点,即对于区域经济发展相对应的政府间关系的协调的忽视。由于在中央放权的过程中,缺乏有效的约束机制和调控手段来规范地方政府行为,致使地方政府的经济权限产生了“放大效应”。从而形成了一种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相悖的,表现为行政区…  相似文献   

20.
王劲松 《新长征》2011,(2):29-30
城市间一体化是城市体系发展、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要方面。我省提出了到2015年和2020年,分别实现延龙图一体化和长吉一体化的目标。一、长吉一体化取得进展长吉一体化是长吉图开发开放的腹地支撑和核心部位。长吉一体化区域面积约1.4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7.5%;区域内人口约663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约416万人,城镇化率为63%。到2020年,长吉一体化区域城镇人口达到700万以上,城镇化率达到80%以上,对全省城镇化贡献率达到70%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