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中国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和俄罗斯东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为中俄区域经济合作提供了新的机遇,以技术贸易为先导的中俄区域合作新模式由此应运而生。新模式在中俄区域合作不断深化的过程中,促进了区域内的技术进步、资源集聚及产业结构调整,并以地方国际化产业集群为增长极产生辐射东北亚地区的区域经济效应。  相似文献   

2.
中国振兴东北和俄罗斯东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迅速推动中俄区域合作向纵深发展,它必然要求有一个新模式的出现.该文首次提出了中俄区域"伞"型合作的模式,其主要内容包括:发展以技术贸易为先导的产业合作促进中俄区域合作地区的振兴;提出了中国东北与俄罗斯东部地区多个产业合作的地方国际化产业集群的命题;提出了以中国东北与俄东部地区合作为支点向周边国家辐射的东北亚区域合作理念;提出了在互补基础上的互动合作是实现中俄区域资源优化配置的科学发展观.  相似文献   

3.
俄罗斯东部开发及其与我国东北振兴互动发展的思路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俄罗斯政府2008年开始实施的东部开发战略,引起了我国国内和国际的高度关注。俄罗斯东部开发的第一阶段(2008—2013年)可以概括为:政府的财政补贴向东部地区倾斜;开展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加紧向该地区迁入外来移民;开展强强区域主体合并工程;在国家的干预下重点开发油气资源带动东部地区发展。可以认为,俄罗斯东部开发的时机已经成熟。俄罗斯东部与我国东北具有良好的经贸合作基础,俄罗斯东部开发与中国东北振兴战略为中俄之间的经济合作和跨国区域合作提供了新的难得的历史机遇。因此,要务实思考俄罗斯东部开发与中国东北振兴的互动发展,研究和探索提升沿边地区的对外开放、通过扩大同周边国家的区域合作来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西伯利亚联邦区是俄罗斯东部大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俄罗斯与中国经济合作的重要战略基地。俄罗斯政府一贯重视西伯利亚经济开发并给予政策支持。中国应积极参与西伯利亚承接的2009年《中俄合作规划纲要》项目,从中寻求中俄经济合作的新空间,以更好促进中俄双方的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5.
与俄罗斯的经贸合作是黑龙江省对外开放的重要组成部分。黑龙江省一直努力探索增强、深化对俄经贸合作途径,并取得巨大成绩,但仍存在一些问题。2013年《黑龙江和内蒙古东北部地区沿边开发开放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以及2014年黑龙江省构建"东部陆海丝绸之路经济带"、中俄跨境铁路大桥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双方政府积极促进经贸合作、扩大能源合作,为黑龙江省对俄开放带来新的机遇和更大化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深化发展,加上2008年下半年以来国际金融海啸肆虐与蔓延,中俄能源合作出现了新的发展形势:俄罗斯急需吸引外国资本开发油气资源、俄罗斯将愈来愈重视同中国和东北亚国家的能源合作、中国将积极开展油气资源开发利用的国际合作、中国能源开发利用的多元化国际合作战略将促进中俄能源合作的发展、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不断巩固和发展。  相似文献   

7.
中俄两国是参与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重要主体,多年来两国的经贸合作水平不断提高,地区间合作不断向纵深发展。随着中国振兴东北战略与俄罗斯东部大开发战略的提出与实施,两国以往区域合作模式的局限性日益凸现,这必然要求中俄区域合作新模式的出现。  相似文献   

8.
随着北极自然环境的快速变化,北极资源的开发利用逐渐成为可能。俄罗斯是最大的北极国家,近年来为促进经济发展以及应对西方制裁,积极开发其北极地区并寻求中国的支持。2017年,中俄两国提出共建"冰上丝绸之路",这是把北极开发纳入"一带一路"倡议、深化中俄北极合作的战略性举措。本文利用战略管理中的SWOT分析法,对中国建设"冰上丝绸之路"的内外环境进行分析。分析显示,当前中国建设"冰上丝绸之路"宜采取机遇型战略,借助外部机遇来克服自身劣势,以实现向促进型战略的过渡。  相似文献   

9.
黑龙江省对俄经贸合作新形势及对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4年,黑龙江省抓住中俄两国提升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俄罗斯实施远东开发及黑龙江省和内蒙古东北部地区沿边开发开放上升为国家战略的有利契机,积极构建"东部陆海丝绸之路经济带",现已将"东丝路带"纳入国家规划。尽管仍旧存在着对俄贸易结构不合理,各地、市及口岸发展不均衡,对俄经济技术合作有所下滑等现象,但在全省对外贸易下降的情况下对俄贸易仍保持增长态势,且在跨境基础通道建设、农副产品贸易、电商贸易、对俄境外农业合作等方面取得了可喜成绩。未来,应继续推进对俄大通道建设;抓住俄天然气进口机遇,进一步改善黑龙江省能源消费结构;在继续深化对俄能源合作的基础上,开展更多战略性大项目合作;积极促进对俄农业合作向更深迈进;将中俄电商平台搭建及人文交流推向新阶段。  相似文献   

10.
对于探讨影响中俄天然气合作发展的深层原因而言,我们有必要关注全球天然气市场层面和地缘政治格局演变下俄罗斯天然气部门内部的利益集团博弈,特别是这些能源利益集团与克里姆林宫之间的错综复杂的关系对俄罗斯国内天然气部门管制和出口政策的直接影响。从利益集团博弈视角切入对中俄天然气关系演变的分析,亦将有助于判断和预测俄罗斯天然气市场自由化趋势及中俄天然气合作的发展前景,这对于推进目前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欧亚经济联盟的战略对接,尤其是深化中俄油气领域的产能合作具有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中俄区域经济合作路径探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中俄区域经济合作始终是两国政府、学术界和实业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虽然近几年中俄区域经济合作得到较快发展,但总体上滞后于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特别是与两国经济实力和发展潜力不相称。因此,如何继续推进和深化中俄区域经济合作,现已成为两国政府面临的共同任务。随着中国西部大开发、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和俄罗斯西伯利亚与远东开发战略的实施,中俄区域经济合作迎来了一个新的战略发展时期。  相似文献   

12.
随着中国西部大开发和俄罗斯西伯利亚与远东开发战略的深入实施,中俄区域经济合作迎来新的战略发展期。在此背景下,四川省与俄罗斯的区域经贸合作迎来发展新契机。在现有合作成就的基础上,四川与俄罗斯的经贸合作面临着中俄两国高层重视、两国各级政府积极支持、双方区域发展的战略需要、俄罗斯加入世贸组织等大好机遇,应充分发挥四川省的多方位优势,制定对俄开放总体方案,建立对俄协调机构,打造对俄优势产业与品牌,培养对俄专业人才队伍,建立区域经贸合作运作平台,实现以川俄合作带动并深化川渝经济区乃至整个西部地区的对外开放局面。  相似文献   

13.
独特的地缘优势使俄罗斯成为黑龙江省最重要的贸易伙伴,对俄贸易独占黑龙江省对外贸易的半壁江山。伴随着中俄两国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建立、深化和我国推行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计划以及俄罗斯开发远东和外贝加尔地区政策的实施,中俄经贸合作将会有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抢抓机遇,加强对俄贸易将有力地促进黑龙江省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4.
刘清才  刘涛 《东北亚论坛》2015,(3):84-93,128
2014年西方制裁对俄罗斯经济产生了严重影响,促使俄罗斯加快实施远东地区发展战略,更加积极地转向与亚太地区的经济合作。俄罗斯制定了新的远东地区发展战略,加大远东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在远东地区首先建立了跨越式社会经济发展区,为吸引亚太地区国家投资创造更加优惠和更有竞争力的发展环境。俄罗斯新的远东地区发展战略为深化中俄区域合作提供了有利的机遇和平台,中俄两国将在能源资源、铁路和海港等基础设施建设、林业加工、金融和投资等各领域积极开展区域合作。  相似文献   

15.
2003年,中国政府做出了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战略性决策。与此同时,俄罗斯政府将东部地区作为重点开发区域。中国东北老工业基地与俄罗斯东部地区毗邻,双方具有广泛开展交流合作的基础和条件。中俄毗邻地区同步开发,为两地的经济互动发展提供了极好的机遇。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为俄罗斯东部地区的发展提供了商机,有助于俄罗斯东部地区经济的发展。同时,俄罗斯东部地区也是东北振兴不可或缺的舞台,双方的交流与合作能够对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自2015年12月中俄两国元首发表"一带"与"一盟"对接合作联合声明以来,经有关各方积极努力,目前这一对接合作已进入具体实施阶段。同时,有关各方对对接合作战略价值的认识有待深化,多种障碍性因素有待消除,多项基础性工作有待展开,有关各方要坚持对接合作的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切实发挥对接各方互补优势,积极打造对接合作的平台机制,尽快推出一批示范项目。在对接合作过程中,中国和俄罗斯要努力发挥负责任大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中国东北地区在"一带一路"建设布局中是面向北部开放的窗口。"一带一路"把中国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与俄罗斯远东地区发展战略紧密地联系起来,成为推动中国东北地区与俄罗斯远东地区合作的强大动力。在"一带一路"框架下,中国东北地区与俄罗斯远东地区积极开展跨境公路、铁路、港口等基础设施建设,发展互联互通,建立陆海联运国际交通走廊,扩大经贸和投资领域合作,深化能源领域合作。在此基础上,中俄两国还将打造"冰上丝绸之路"、建设欧亚大陆交通走廊和能源运输大动脉。这将会进一步扩大和深化中俄两国经济合作空间,为中国东北地区与俄罗斯远东地区经济合作创造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8.
地方合作是新时代全面深化中俄两国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发展的基石,"支点城市"则是两国地方合作在空间上深度对接的枢纽.在地方合作的框架下,基于"支点城市"的理论和实践,培育以"支点城市"为载体的中俄地方合作新模式,对于推动两国欠发达地区合作,促进两国地区经济均衡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而俄罗斯"向东看"与中国全面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两个国家级战略高度相关.俄远东滨海边疆区符拉迪沃斯托克市作为俄联邦政府"向东看"的重要"支点城市",可以作为新时代中俄地方合作的"风向标".  相似文献   

19.
2016年6月中俄两国元首共同提出建立欧亚伙伴关系的倡议,包括可能吸纳欧亚经济联盟、上海合作组织和东盟成员国加入,自此欧亚伙伴关系成为中俄合作新议题。构建欧亚伙伴关系,不仅关乎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和"一带一盟"对接合作的发展,而且涉及欧亚大陆的区域化前景和战略形势。本文分析了俄罗斯提出欧亚伙伴关系倡议的背景,论述了俄方倡议的主要内容及其实施可能对中国产生的影响,提出了中俄两国在这个新领域进行合作的原则思路。  相似文献   

20.
推动中俄区域经贸合作战略因素的新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几年来,推动中俄区域经贸合作的战略因素发生了新的变化,突出表现在:一是在世界大格局中,中俄间相互的战略依托关系不断提升;二是中俄两国经济发展战略的利益切合点不断增加。在此背景下,俄罗斯对中国在其战略全局中重要性的认识大大提高,并且主动和积极地倡导加强区域经贸合作。这为中俄区域合作提供了机遇期。当然,在深化与扩大这一合作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矛盾与摩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