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哇爱哇的妹妹呀;妹妹哇爱俚……”这是一首情歌,是一首早年台湾民众熟悉的民歌,它抒发了对爱的渴望,对美好事物的追求;“我爱我的台湾呀,台湾是我家乡……”曾几何时,有人旧曲填新词,唱道:“……我们要回到祖国的怀抱,兄弟们呀,姐妹们,不能再等待。”多么强烈的诉求,是对祖国母亲的一番眷恋、一份挚诚的爱。曾有一天,父亲告诉我,他1948年回家乡台中拍了一部电影《花莲港》,那首“哇爱哇的妹妹呀”就是影片的主题歌。正因为台湾与祖国血浓于水的亲情,正因为有这份剪不断的真诚挚爱,在我心中从幼年时就留下了抹不掉的烙印…  相似文献   

2.
新天新地新时代,公社社员多豪迈, 精神抖擞满身劲,大步登台赛诗来。赛诗来呀赛诗来,豪情壮志满胸怀, 高唱文化大革命,天地新春我们开。这是天津市小靳庄大队妇代会主任周克周同志在赛诗会上朗诵自己创作的一首动人心弦的好诗。文化大革命和批林批孔以来,广大工农兵大搞“赛诗会”,大摆“赛诗台”,不断涌现出大批优秀的革命诗歌。这是一个革命的创举!它,展现着无产阶级诗歌新时代的  相似文献   

3.
一战争时期,我在故乡沂蒙山学唱了好多歌曲,有一首只能哼唱的,我觉得是半拉歌,这就是:“人人那个都说哎沂蒙山好,沂蒙那个山上哎好风光;青山那个绿水哎多好看,风吹那个草地哎见牛羊;自从那个来了哎日本鬼,家家那个户户哎遭了殃!”没有料到这个曲调后  相似文献   

4.
只因课前不认识那个感觉有点奇特的"刈"字,我格外在意那首诗。很确定,那是我初中一年级时的一堂语文课,课文的题目便是白居易的一首诗一《观刈麦》。老师朗朗诵读,字字句句地解说着。诗意打动了少时的我,时过多年依然铭记在心:"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私自愧"是白居易为官期间,目睹农民贫苦的生活状况,经过对照比较后的真心实语,与  相似文献   

5.
“洋插队”心态录孙燕君我的心在高原,这没我的心,我的心在高原,追赶着鹿群。………………不管我在哪游荡,在哪流浪,高原的群山我永不相忘!当我站在苏格兰高原的青山绿水间,耳边旋即回响起彭斯的声音。这首诗在我心中已储存多年,但我一直不知道诗中的高原竟是这样...  相似文献   

6.
“站在入党50周年的岁月面前,如果需要再次选择,我还会举起我的右手,把当年的誓言重述一遍。如果需要再次选择.我还会选择那火红的年代。如果需要再次选择,我还会选择为人民服务,因为我是一名中国共产党员。”这是6月19日在长宁区入党50周年老党员大型纪念活动上,入党50周年的老党员跟年轻党员们一起朗诵的一首诗。  相似文献   

7.
蒋筑英这个名字,也许不少人对他是陌生的,但就是这个名字,在二十多年前的光学检测领域中,却享誉海内外。蒋筑英不仅以其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在学术界博得了极高的赞誉,而且在平常生活中以其大公无私的高贵品质赢得了人们的爱戴。现在,他却离开了我们,离开7他付诸了毕生精力的科学事业,永远地去了。想着想着,不知不觉地泪水又一次模糊了我的双眼。记得蒋筑英有一次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兴致勃勃地朗诵了一首闻一多先生的诗《红烛》,我还清楚地记得其中一句:“啊,红烛,莫问收获,只问耕耘……”这使我想起了“春…  相似文献   

8.
那年5月10日,是母亲节。一大早我就兴冲冲地跑到保安公司附近那个很小的邮电代办所。这里早已挤满了和我一样给家里打电话的打工族,好不容易轮到了我,迫不及待地抓起电话,以最快的速度按下了号码。“喂!”那边传来了一位中年妇女的声音。“妈妈,您好!”我冲着电话欢呼。“虎儿,虎儿……是你……”电话拨错了?虎儿是谁?她又是谁?我故意拖长了声音:“你是……”“我是妈妈呀!怎么才半年时间,就连妈妈的声音都听不出来了?一直没收到你的信,可把妈妈想死了……”电话里传来轻轻的抽泣声,但她丝毫不容我插话,继续哽咽地说道:“虎儿,这半年你们保…  相似文献   

9.
《中国妇运》2003,(10):31-31
8月的北京,鲜花为什么如此娇艳怒放?8月的天安门广场,彩旗为什么如此猎猎飘扬?今天,在庄严人民大会堂啊,聚集着全国第九次妇女代表大会的代表,聚集着让我们崇敬的巾帼英雄,聚集着让我们为之骄傲和自豪的妈妈们。今天,我特别想唱一首歌,因为歌声能生出飞向你我心灵的翅膀;今天,我特别想朗诵一首诗,因为诗能唤醒我们生命最华美的乐章。那么,就让我们代表三亿七千万中国孩子,为妈妈们放声歌唱。小时候有人问我:你的家在哪?我笑着看着身边的妈妈告诉他:我的妈妈就是我的家,妈妈在哪,家就在哪。妈妈是温馨宁静的家,妈妈是能遮风挡雨、充满阳光的…  相似文献   

10.
在中学政治课教学中,人为地创设一种情境,让学生感到新鲜有趣,是一种简便易行,行之有效的方法。怎样人为地创设情境呢? 一、未成曲调先有情。即以情入境,先创设一个能引起学生感情与教学内容共鸣的情境。如在讲授“热爱祖国”一课时,先讲述一个“文天祥过零丁洋”的故事,然后有表情地朗诵一首陈然的“狱中诗”——“任脚下响着沉重的铁镣……”,再播放一遍国歌。这样,“未成曲调先有情”,把学生引入一个雄伟壮烈的境界,自然而然地引起感情的共鸣,学生就能积极思索课  相似文献   

11.
半糖主义     
摇摇现在有个词很流行———“半糖”,它的流行大概要归功于一个台湾偶像组合的歌曲《半糖主义》。歌里唱到:我要对爱坚持半糖主义,永远让你觉得意犹未尽,若有似无的甜才不会觉得腻;我要对爱坚持半糖主义,真心不用天天粘在一起,爱得来之不易,要留一点空隙彼此才能呼吸……”这本是一首爱情歌曲,讲恋爱的道理,但其实,半糖的涵义对生活的各个层面都有益,它其实就是指人们对自己生活分寸的把握,说白了就是凡事要有个度。比如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中国一句老话“君子之交淡如水”,其实与半糖的主张有异曲同工之妙,有一点亲密,有彼此的关心,但又不会…  相似文献   

12.
<正> 异乡路上,有爱伴我行“今天是星期五,下班后我和以往一样来到了位于海淀区双清路上的环境保护协会动物救助分会。在那里,我遇见了一只因为生皮肤病而全身多处溃烂的吉娃娃,这只可怜的小狗一见到人就紧缩在桌角低声地呜咽。一旁的吴老师抱起它,用药棉在它身上涂抹着,并告诉我,这又是一只因为生病而遭主人遗弃的小狗。我听了心里很难过,对它充满了无限怜悯。看着它小小的身子由于疼痛和害怕而不住地颤抖,我觉得,相较于人类,它是显得多么弱小而无奈……”以上这段文字,是记者摘自刚从北京回来不久的杭州女孩朱朗萱小姐写于  相似文献   

13.
愉快教学     
初一学生活泼好动,思想活跃,求知欲强,但容易疲劳,精力集中的时间持续较短,针对上述特点,我感觉到要上好一节课,必须做到多种讲课形式交替使用,做到常讲常新,使学生百听不厌。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心里特点,我在上课中有时采用逻辑推理的形式,有时采用讲故事悟道理的形式,有时采用问答或讨论的形式,有时还充满感情地朗诵一首诗,一段名言、有时还师生同唱一首歌、同编一段顺口溜。如讲《树立崇高的理想》一课时,为帮助学生弄懂“人生观”这个概念,我播放了臧克家写的“有的人”这首诗,并带领学生一起朗读奥斯特洛夫斯基的“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的一段  相似文献   

14.
做一支蜡烛燃放光焰曹雪莲小时候,当教师的母亲教给我很多古诗,其中有一首李商隐的《无题》,诗的内容是:“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我清楚地记得,母亲在给我讲这首诗的时候,把诗人李商隐的儿女之情,比作她对教师职...  相似文献   

15.
“我永远都是一串快乐的风铃,只要打开心扉,你会发现,在任何季节里,都会听到风铃声声……” “五一”期间,原德恺对着电话动情地朗诵着刚刚写就的诗句。电话线另一端连着的小伙子在电话里哽咽了:“原哥,你就是我生命中带给我无限快乐的风铃,没有你可能就没有我的现在和未来……”  相似文献   

16.
当我周围无数的男男女女都在为那个“爱”字低吟、倾诉、哀叹那个永远的痛时,我却一直在为那个“胖”字狂吼、唠叨、哀嚎着那个永远的痛。 虽然在别人看来这份感情比较低俗,但它对我确确实实与感受着那个比较高雅的“爱”字同样的悲痛欲绝。有两件事可以证明:同在一个城市,我经常偶遇我的中学同学,或对遇,或等车,或赶路,总之,时间比较少,每次说话既亲又急。突然有一天,她愤愤地说:“20年来,怎么每次见我你说的都是减肥,你就不能有点  相似文献   

17.
我感恩     
一首诗在西方感恩节期间广为流传。读了这首诗,你会发现,生活中一切的不如意其实都有积极的一面……有每夜和我抢棉被的伴侣,因为那表示他/她不是和别人在一起。有只会看电视而不洗碗的青少年,因为那表示他/她乖乖在家而不是流连在外。我缴税,因为那表示我有工作。衣服越来越紧,那表示我吃得很好。有阴影陪伴我劳动,那表示我在明亮的阳光下。有待修整的草地,待清理的窗户,和待修理的排水沟,那表示我有个家。能找到最远的那个停车位,因为那表示我还能走路,且还有幸能有辆车。有巨额的电费账单,因为那表示我冷气吹得爽。教堂礼拜时我身后有五…  相似文献   

18.
大地春如海男儿国是家龙灯花鼓夜仗剑走天涯这首诗听到后,我由衷地喜欢,它让我想到了在路上的感觉,你不可避免地会遇到暂时停滞,以至于停滞过后,人们由衷地想念起那个寡言的司机。任何一次采访都是一场履行,履行的是对目标的一种探求,履行的是一种职  相似文献   

19.
无悔保安梦     
保安!在众多人眼里──它是一种最“低等”的职业。但是,保安是我今生无悔的选择。自从来到怀柔保安公司,踏上保安这条路,我对它便有了深深的依恋,当耳边响起“看门狗”这句话的时候,我的心情坏到了极点。那时我一心想辞掉保安工作,去寻找心中那个理想工作,但因能力有限,所以才没踏出这一步。我一直坚持着,直到被调到供电局经历了无数的酸甜苦辣,我才重新认识了保安工作。为了充实自己,我又捧起了久违的书本,因为根基不好,又没人指点,所以我学得很吃力。但是我没有退缩,因为我知道有这样的机会不易。日子就在我的苦读中度过…  相似文献   

20.
“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夏明翰烈士这首充满壮志豪情的诗,几乎是人人都知道的。他还有另外一首诗,其中有“越杀胆越大,杀绝也不怕”的词句,同样的豪情壮志,表达了一种对革命前途的赤胆忠心和乐观精神。与此异曲同工的是抗日英雄吉鸿昌的诗:“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再看“刑场上的婚礼”的主角、广州起义领导人之一周文雍,所写的是:“头可断,肢可折,革命精神不可灭。壮士头颅为党落,好汉身躯为群裂。”这些或许被人看作不太像诗的字句,却道道地地表现出诗的特质,即“诗言志”。这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