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贺龙、罗荣桓、左权,从三湘大地走出的一代革命将帅,共和国的奠基者。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前夕,我们寻访了这几位湘籍革命将帅的后代,从他们的回忆中,我们看到了这三位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留给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长征路上的小背篓在贺龙女儿贺捷生家里,保存着一张泛黄的合影。她指着照片对我们说:“这张照片就是长征到达陕北后拍的。小孩是我,还有我妈、小背篓。我就是妈妈用这个小背篓背着长征的。”1935年,位于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的红二、六军团反“围剿”连连得胜,捷报频传。有一天,王震将军给正在前方指挥作战的贺龙发了封电报:…  相似文献   

2.
2009年11月5日,深秋的晴空,蓝天上飘着朵朵白云,四川省巴中市城郊山麓上的川陕苏区将帅碑林中,原中共川陕省委书记、红军总卫生部政委、湖北省人民检察院首任检察长周光坦的雕像落成,并举行了隆重的揭幕仪式。周光坦石像高4.8米,与李先念、徐向前、王树声、陈昌浩等10位红四方面军主要将领的石像.一起矗立在川陕苏区将帅碑林中“红四方面军主要将领纪念像园”内;他们的伟大红军精神,被永远铭记在他们曾经战斗过的川陕革命根据地。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灿若群星的将帅行列中,几乎每一位将帅都有着传奇的经历:或是运筹帷幄、横刀立马;或是斩关夺隘、取道突围……其中。唯有谭政大将与众不同,这位由小学教员参加革命的“教书先生”,从参加革命的那一天起,就以自己独特的战斗风格——敏锐的政治思维和特殊的战斗方式——运用手中的笔,在中国革命战争史上书写了一幕幕有声有色、威武雄壮的革命史诗,从而成为独具风格的一代名将。  相似文献   

4.
水新营 《党史博采》2013,(11):34-37,42
1955年9月,中国人民解放军首次实行军衔制时,不少开国将帅的年轻在今天看来令人惊讶、其实,在人民军队的早期发展历史上,开国将帅以及那些未能授衔的革命前辈所创下的不少任职最年轻的纪录更是令人不可思议。“自古英雄出少年”这句名言尤其在红军各级军政干部身上得到充分的体现,在人民军队不断走向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的今天,那些任职纪录将可能成为后人永远无法超越的巅峰.  相似文献   

5.
翻开新中国那厚重的将帅史册.会发现有许多将军在青少年时就离家投身革命。在漫长的革命征途中,他们也时常怀念家乡,思念故乡的亲人。但为了民族的解放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事业.他们戎马倥偬,无暇回家乡。许多人直到全国解放后.才得以返乡探亲。王震就是这样一位“少小离家老大回”的将军。  相似文献   

6.
<正>在新中国开国将帅英雄谱中,有一位将军因身份特别而为人称道。他非行伍出身,从未领兵打仗,却是开国中将;他年幼受洗入教,后来却倾心革命,由一名基督教徒转变为共产主义信仰者。他就是为党为国家为人民军队医疗卫生事业奉献一生的傅连暲同志。傅连暲的一生,从信奉上帝到信仰马克思主义,从同情革命到放弃优越生活投身革命,从历经波折加入中国共产党,到受处分遭迫害而依然对共产主义信仰矢志不渝。其信仰蜕变的心路历程,时至今日依然激荡人心。  相似文献   

7.
首先,感谢巴中市30多年来坚持不懈地建设了红军将帅碑林园。为世代人民缅怀红军奋斗历史、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做了一件功德无量的事业;感谢碑林办的同志也为我的父亲——川陕省委书记周光坦建了纪念碑、树立了雕像。  相似文献   

8.
第三次科技革命与社会主义的历史命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主义经历了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从一国实践到多国实践的历史发展过程。在这一历史过程中,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产生及其每一次重大突破.实践中的每一重大发展,甚至最重大的挫折,莫不与近代以来三次科技革命的发生、发展及其造成的社会后果相关联。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的发展与科学技术的进步的内在联系,有助于我们坚定社会主义信念,把握新科技革命深入发展给社会主义运动带来的机遇和挑战。第—次科技革命以蒸汽机的广泛应用为标志,发生于18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40年代。这次科技革命推毁了小农经济和手工业经济,瓦解了封建主…  相似文献   

9.
张恒 《党史博采》2005,(9):4-10
随着新中国的建立,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正规化和现代化建设就显得十分迫切。抗美援朝,使彭大将军深刻领悟到部队正规化建设的必要性。经过多年的酝酿,1955年我军第一次进行了评衔、授衔工作。毛泽东坚辞大元帅,至今十元帅、十大将我们仍耳熟能详。但是,其间又融汇了多少人的酸辛、眼泪、甚至是委屈;又饱含了多少革命先辈若谷的虚怀。今日将帅的荣光,又是经过多少往日枪林弹雨的洗礼才铸就的。让我们在笔者的字里行间,去寻觅开国将帅的铁骨风流,领略先辈们的高风亮节。  相似文献   

10.
《前线》2004,(12)
一、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对多党合作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深邃的理论思考新中国成立,中国共产党成为全国范围内的执政党后,党内外对民主党派都有一些看法。党内一些人对于安排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担任政府的领导职务不服气,发牢骚说,早革命不如晚革命,晚革命不如不革命,不革命不如反革命。有些人甚至瞧不起民主党派,认为他们只不过是-根头发的功劳”。在1950年第一次全国统战工作会议上,毛泽东作了著名的一根头发”和一把头发”的讲话,强调我们绝不能忽视民主人士这一根头发,从他们背后联系的人们看,就不是一根头…  相似文献   

11.
在纪念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辟80周年之际,我们不应忘记最早在井冈山地区领导革命斗争的袁文才、王佐。早在大革命时期,这两个曾被称为“土匪”的人物就在共产党领导下在井冈山地区从事革命斗争。毛泽东率领的秋收起义部队所以能够在井冈山站稳脚跟,并从井冈山开始走出一条中国革命的新道路,袁文才、王佐这二位井冈山双雄功不可没。  相似文献   

12.
<正>毛泽东作为党的最高领袖和人民军队的最高统帅,与不少解放军高级将领结下了深厚的情谊。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进程中,他对王震十分赏识器重,这在众多的开国将帅中也是比较突出的。而王震对毛泽东非常敬仰和崇拜,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在同张国焘错误路线的斗争中旗帜鲜明地站在毛泽东一边  相似文献   

13.
从1992年共产国际与中国革命关系第七次学术讨论会至今,过去近5年了。5年来,共产国际、苏联与中国革命关系这一课题的研究,和社会科学的其他学科一样,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我们的研究队伍经过80年代的初创和磨练之后,目前已形成了一支老中青结合的队伍。我们的研究人员来自不同的部门,有高等院校的,各级党校的,各级党史研究室的,以及社科院、中央编译局、档案馆、革命博物馆和军队院校的。由于我们有一批具有敬业出神和奉献精神的研究人员,所以尽管工作条件比较艰苦,文献资料比较缺乏,但在短短的5年中,发表的有关论文和专著的数…  相似文献   

14.
将帅与对联     
革命将帅中有很多人是能文能武、多才多艺,陈毅、董必武、左权等就是这样的杰出代表。他们在革命的一生中写出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对联,今天欣赏这些对联,不但可以得到思想上的提高,更能获得艺术的熏陶。  相似文献   

15.
正"大别山、大巴山、祁连山、太行山,山山俯首迎忠骨;长江水、嘉陵水、黄河水、滹沱水,水水扬波拜英灵。"这句话是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博物馆将帅专题展里,关于徐向前戎马生涯的真实写照。作为徐向前革命生涯的重要"见证者",大别山、大巴山、祁连山和太行山承载了太多的历史记忆,也凝聚了徐向前的一片深情。大别山是徐向前初显军事才能的"训练场"和孕育他与战友、伉俪的革命情  相似文献   

16.
中国共产党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这是我们党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的根本保证。回顾我们党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时期所走过的道路.虽然历尽艰难、几经挫折.但仍然能够立于不败之地.夺取了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一个又一个新胜利、新辉煌,最根本的原因是始终保持了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90多年党的发展历程充分证明.只要我们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党就能始终走在时代前列。  相似文献   

17.
李笑 《世纪风采》2014,(5):17-21
在群星璀璨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将帅中,号称军中“三杨”的杨得志、杨成武、杨勇无疑是其中三颗相当明亮耀眼的星。踏着中央苏区红土地走出来的军中“三杨”,从漫漫长征路到用兵华北.从窿战朝鲜战场到和平时期的祖同建设,他们3人有太多相似的经历。  相似文献   

18.
去年.我有幸去革命圣地延安参观学习。站在黄土高原上的窑洞前,心情很不平静。中国共产党孕育了我们和我们这一代青年.领导我们战胜了各种困难.取得了翻天覆地的胜利。今天我们的党又总结了历史经验,沿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前进,这是一场伟大而艰巨的革命。这一代青年人又肩负起了民族的希望和历史的重任。学习过去.正是为着继承前人的宝贵精神和革命传统,在新时代中发扬光大.使自己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回顾自己的一生‘也就是中国共产党重视和培育知识青年的过程.也是自己如何以共产党…  相似文献   

19.
川陕苏区将帅碑林肖登国60年前,中国共产党领导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在川北通(江)、南(江)。巴(中)地区创建的川陕革命根据地,是全国第二大苏区。苏区人民为了对革命先辈表达怀念之情,给后人留下永不磨灭的宝贵精神财富,1993年9月,经四川省政府批准由巴中...  相似文献   

20.
正时隔八十多年,当我们以崇敬的心情缅怀那段辉煌的历史,追寻那些革命先辈的足迹时,我们惊讶地发现,谱写出长征这一人类伟大史诗,创造了亘古未有的英雄壮举的那些人,当年竟是如此年轻!以1934年红军长征开始来统计,参加过长征的开国将帅名单中,9位元帅当时平均年龄36.5岁,8位大将平均年龄31.7岁,49位上将平均年龄26岁,154位中将平均年龄24岁……当年,中华苏维埃主席毛泽东41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