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为什么房价越调越高?房地产的各种调控措施为什么不起作用?因为打蛇没有打到七寸上。目前所有的调控政策其实都没有触动房地产涨价的真正主角的利益:地方政府、开发商与投机客  相似文献   

2.
为什么房价越调越高?房地产的各种调控措施为什么不起作用?因为打蛇没有打到七寸上。目前所有的调控政策其实都没有触动房地产涨价的真正主角的利益:地方政府、开发商与投机客  相似文献   

3.
房价上涨的预期决定了我国房价的高歌猛进,而房价上涨预期强烈又有着关键的特殊因素.我国房地产市场的垄断特征、政府调控的有限性、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异性、国企地王热、政策的隐性担保等,构成了我国房价上涨预期强烈的特殊因素.管制垄断开发商的定价行为;落实和加大保障房的供给,降低居民对住房的刚性需求;限制国企进入房地产市场;...  相似文献   

4.
本文建立了一个针对土地招标和挂牌出让情形下,由各地方政府充当房地产市场领导者的stackelberg博弈模型,在容积率是由地方政府内生决定的控制变量情况下,从数学上严格证明了在短期内地价并不影响房价。同时也进一步论证了:在通常情况下,垄断(在本文表现为产品差异程度高)才是造成高房价和房地产开发商暴利的根本原因。因此本文认为,降低房价的最主要途径就是打破目前房地产市场高度垄断的行业格局。  相似文献   

5.
中央政府为调控激增的房地产市场价格,出台了“国八条”,对我国房地产市场产生了激烈震动,影响了房地产市场主体之间的博弈平衡。本文采用完全信息静态博弈理论对可能出现的市场主体博弈平衡进行分析,预测房地产市场发展趋势,并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政策执行是否有效,在于政策参与者的关系是合作博弈还是非合作博弈。在中央房地产调控政策中,政策决策者与政策执行者表现出非劝说型博弈类型(亦为盟主游戏)。这是一种权力不对称的博弈,合作往往是基于实力不对称的强制下的合作。由于强制是与个体选择的价值和意愿相违背的,存在个体理性和集体理性的悖论,整体与局部利益的冲突,从而导致了政策困境。要想打破困境,实现整体利益的最优供给,需要强化中央的权威和信誉,中央为地方政府承担一定的义务,强化对地方政府的监督和制约,健全政策执行的有关制度。  相似文献   

7.
齐岳 《北京观察》2014,(9):49-49
正也就在两年前,我国还堪称房地产限购政策"博物馆",汇聚了各国几乎所有的房地产调控实践,并不惜祭出行政大棒反复打压房价。然而经济起落、景气轮回,转眼间现在这些政策到了集体"卸载"的时候。托市政策以地厅一级为主力,省级政府低调跟进。众所周知,土地出让收入几乎与收税规模相当。地方政府建桥修路打拼GDP全靠投资,因此有充足动力来提振房地产  相似文献   

8.
新区域主义视角下的市际重复博弈:问题与路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重复博弈过程中,通过约束博弈主体的背叛行为能够促进合作的有效产生。新区域主义认为影响城市群内城市政府间合作的因素包括:合作的共同收益、偏好的多样性、博弈者的地位和实力以及博弈结构和参数的稳定性。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可以看出,博弈地位以及贴现因子是导致博弈主体选择背叛策略的主要原因。因此,可以通过约束博弈地位和构建利益激励制度来促进合作的产生。  相似文献   

9.
唐云松  梁田 《求索》2014,(2):108-113
基于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等方法,系统研究房地产调控政策和房地产市场之间的动态关系,实证分析房地产调控政策实施效果。结果表明:税收政策对房价的脉冲响应是先正向后负向的响应,利率政策对房价的响应是正向响应,而土地购置面积政策是负向响应;税收政策的影响贡献率相对较小,货币政策对商品房成交量的影响最大,土地政策对房价影响效果相对显著。最后,进一步探讨了提高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实施效果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经济法视角:房地产新政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龙兴盛 《求索》2011,(12):170-172
近年来我国城镇住房价格涨幅过快,房价问题已成为影响国民生计的头等问题。2010年至今,中央出台了一系列的调控政策,一些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出现回落,折射出房地产新政的正面效应,也体现出房地产新政遵循充分尊重市场、满足社会公益、发挥经济民主等经济法的基本原则,但房价依然过高,买房依然困难,房地产泡沫依然存在。从经济法的视角来看,房地产新政尚存在一定局限性,比如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在此问题上的政治博弈、经济法责任不明确、宏观调控方式不当等。因而,在现有新政的基础上,应当对房地产调控政策进行优化,使普通老百姓都买得起房,使房地产业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11.
陈建芬 《小康》2006,(7):50-53
三年来,中国房地产市场正处于这样一个怪圈:房价涨了控,控了涨,涨了再控……面对无论是普通百姓还是开发商都不满意的房地产政策,或许让“开发商的归开发商,政府的归政府”才是一条可行之道?  相似文献   

12.
近来听说有开发商坦言,他开发住宅就是要通过为有钱人盖房来赚钱,我认为站在开发商的立场上这样说无可厚非.问题是政府应如何调控住宅的开发,如何引导房地产开发在总体上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3.
李仲飞  肖仁华 《求索》2013,(12):16-18,122
运用合作博弈方法对房地产利益集团形成稳定联盟进行简单刻画,构建一个房地产利益集团与中央政府双方的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模型,得到子博弈精炼纳什均衡为“房价正向过大偏离合理值随后中央政府过度调控”,与现实高度吻合。同时用纳什讨价还价方法找到合作解,通过比较分析和效率评价.深刻揭示了双方非合作必然导致缺乏帕累托效率的结果。  相似文献   

14.
近来听说有开发商坦言,他开发住宅就是要通过为有钱人盖房来赚钱,我认为站在开发商的立场上这样说无可厚非。问题是政府应如何调控住宅的开发,如何引导房地产开发在总体上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秦俊勇 《小康》2006,(2):62-63
一个民间资本雄厚的城市,却被曝光房地产开发商拖欠政府土地出让金近24亿元,是开发商资金出了问题,还是温州房地产业发生了裂变?随着媒体的介入,温州市政府和开发商的博弈被公开化。然而,问题的关键似乎并不仅仅是资金……  相似文献   

16.
外资以并购方式进入我国,主要涉及政府、内资和外资三个利益主体。本文从分析三个利益主体的动因入手,运用博弈原理分组对各利益主体在并购中的收益和决策进行分析后认为:只要政府不禁止外资并购且忽略政府监管成本,政府在外资并购中的作用即可忽略;外资的逐利性是外资并购影响我国产业安全的动因;外资并购中的寻租行为对产业安全的危害是即期的、直接的;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在利益方面的差异是导致外资并购影响产业安全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中国房地产信贷市场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中国房地产业的快速发展,房地产信贷需求显得越来越迫切,房地产信贷在各商业银行信贷资产中的比重已越来越大,逐渐成为商业银行信贷业务的一个重要分支。本论文从宏观经济和金融理论的研究角度出发,阐述了房地产信贷市场的经济主体,以及房地产信贷对开发商、消费者、银行及政府的经济作用。在我国利率非市场化的前提下,分析了我国近十年来房地产信贷市场供给曲线与需求曲线,提出了影响房地产信贷供给与需求的主要因素,显示了房地产信贷在国民经济和金融领域中的重要经济地位。  相似文献   

18.
在密集的楼市调控背景下,万人抢房现象的出现并非偶然,有其深刻的经济环境、行业特征、制度背景、政策因素以及市场心理预期等原因。要治理房价泡沫,必须在制度上加大去杠杆的力度,采取措施确保房地产市场的稳定和健康运转,对于投资者加强引导、提高其风险意识,规范地方政府和开发商的不当行为。  相似文献   

19.
我国房地产调控政策目标的选择与平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鲲 《桂海论丛》2011,27(2):76-79
"高烧不退"的房地产市场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重负"。尽管中央政府针对高房价展开了"暴风骤雨"般的密集调控,然而房地产调控政策的整体效果并不理想,社会上甚至形成了一种"越调越涨"的心理预期。我国房地产调控之所以陷入"越调越涨"的怪圈中,行政体制不合理是其外部制约因素,而房地产调控政策目标选择和调控方式不当则是政策本身的缺陷。鉴于此,厘清房地产调控政策的基本目标及内涵,根据调控政策环境的变化,科学、灵活地对政策目标进行选择与平衡,是保证房地产政策调控有效性的首要环节和先决条件。  相似文献   

20.
娄文龙 《求索》2011,(9):23-25
政府和市场二者都是房地产资源配置的主体。本文基于规制经济学的理论,分析了中国政府对房地产市场规制的方式、内容及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我国政府在房地产市场中的规制改革措施,认为我国政府的规制政策应该着重于改变房地产市场供给和需求的状况,以破除房地产市场的垄断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