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非权力性影响力刍议杨文华领导干部在群众中的形象和威望,并不完全是由他的权力和地位所决定的,也不是仅仅由他的资历和经验所决定的。在塑造领导干部的形象和威望中,非权力性影响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谓非权力性影响力,就是以人的品格、知识、能力、感情为基础,...  相似文献   

2.
珏曦 《中国保安》2004,(3):20-23
企业是指由一定的生产要素所构成,以盈利为直接目的,从事一定经济活动并体现特定社会生产关系的经济组织。按照不同的标准,可对企业作出不同的分类。比如根据所有制性质可将企业分为全民所有制企业、集体所有制企业、私营独资企业、合作经营企业、中外合资企业等。根据财产的构成,又可将企业分为独资公司、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根据生产经营规模又可分为大、中、小型企业。有企业就有企业文化,不同的企业有不同的文化。企业和文化的关系是经济和文化的关系,在现实企业经济活动中,企业的一切经济活动同时就是文化活动的表现。经济、…  相似文献   

3.
《研究与交流》2003,(5):41-41
中国当年的特殊国情,对市场造成的重重封锁,最终使得决定经济资源的话语权不可避免地严重倾斜于代表政治利益的天平另一端,民间企业始终得不到自身壮大的市场空间,企业求存走上“官本位”的歧途实在是历史的误会。  相似文献   

4.
员工的职业素养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关注点之一,大体可分为业务素养和品格素养,业务素养决定其专业发展的深度,品格素养决定其职业发展的高度。品格素养取决于员工的价值观,表现在员工工作中的心理定势和行为习惯,与业务素养相比,它是不便于描述、  相似文献   

5.
官本位的历史根源是自秦朝形成的中央集权官僚等级制度以及由此形成的官本位文化和思想观念,其思想理论根源是为封建地主阶级统治服务的儒家道统。产生官本位的经济原因是官员掌握着公共财产和各种自然资源,体制原因是只对上负责、对官负责而不对民负责,权力缺乏有效制约。  相似文献   

6.
为什么在相同环境或条件下的不同企业,其经济运行会造成盈利或亏损的巨大差异?对此,仅用经济学家们所说的那只对企业短期经济行为有直接影响的“看不见的手”—市场竞争来解释,是不能令人完全满意的。因为在市场上,一切造成盈、亏差异的原因都是被货币关系所抽象,而在现实的、由干百万职工群众所进行的活生生的生产经营活动中,还有“另一只看不见的手”—职工积极性在起作用。职工积极性隐匿于企业经济过程的背后,对企业经济效益产生着重要影响,是一个制约企业经济消长的非经济变量。本文通过对若干盈、亏企业职工积极性的调查资料,试对这一问题进行实证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发展历程中,“使命”是揭示其历史发展规律的关键性代表语汇。中国共产党使命话语建构呈现出鲜明品格,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始终以中华民族复兴为己任担当、以实现共产主义为最终旨归、以人民支持为根本动力,有明显的一致性、阶段性和时代性特征,既有对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的继承发展,又有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自我创新;既有浓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又有中国共产党自身理论升华。中国共产党使命话语的建构,主要围绕“为什么是中国共产党承担使命”“中国共产党承担什么样的使命”“中国共产党怎样践行自身使命”等问题展开。对中国共产党历次党代会报告文本进行考察,既可以深刻把握马克思主义使命型政党建构的理论方法,还有助于推动中国共产党建设使命型政党的实践图景。  相似文献   

8.
一、建设节约型社会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的选择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建设节约型社会是必然的选择,这主要是由特定历史条件和国情所制约的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所决定的。任何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都必然要在特定历史条件和国情的制约下选择发展模式和运行模式。这种模式反过来又影响甚至决定着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实现与否及实现程度。节约型社会本质上是一种发展模式和运行模式。因此建设节约型社会既是目标又是手段。在手段意义上,节约型社会作为发展模式和运行模式是实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手段。建设节约型社会也…  相似文献   

9.
现行中学《思想政治》课本在阐明政治的涵义时指出:“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这涉及到政治同经济的关系。如何正确认识政治与经济的辩证关系呢?马克思主义认为,经济决定政治,政治又能动地反作用于经济,两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从经济决定政治方面来看,政治根源于经济,政治是依赖于一定的经济基础,并为一定经济基础服务的上层建筑。政治的性质、内容和基本形式都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政治的产生、发展和消亡也总是受经济基础变化的制约。具体地说,主要表现在:第一,经济基础的需要决定政治的产生。马克思主义认为,一切政治变革都…  相似文献   

10.
牟成文 《人民论坛》2012,(30):20-21
官本位本身的演变、发展轨迹就是人被"官化"和官被"人化"的过程。统治集团利用官本位使民众等级化、社会格式化以及社稷条块化作为一种世界观,官本位是传统观念中的基本价值取向官本位作为一种世界观,是我国传统观念中的一种基本价值取向,主要体现在其对我国农耕时代的士、农、工、商等行业所进行的价值规范上。我国农耕时代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决定了社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