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黔东特区与土家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黔东特区建立于1934年,它是贵州高原上第一块红色革命根据地。黔东特区的建立和发展与土家族的革命斗争精神息息相关。土家族聚居在黔川湘鄂边境地区。贵州全省100万土家人口中,黔东地区占92万。而黔东地区以德江、沿河、印江、思南为最多。土家人民有着悠久的革命斗争历史,光荣的革命传统,尤其是在反抗军阀割据及国民党政府统治中,不畏强暴、英勇斗争,谱写出了光辉的篇章。一、土家人民的英勇斗争迎来了黔东特区的建立本世纪肥年代初,在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军开到贵州之前,位于黔东北的德江、沿河、印江、思南等县的土家人民大闹“神…  相似文献   

2.
黔东特区革命委员会(亦称黔东省政府)旧址,在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城南约四十公里处的谯家区白石乡土地湾,清同治八年(1869年),为田太俞所建的木质结构平房。正房两边立有厢房,形似撮箕,前有朝门。正房前壁的木雕花窗,刻有花草禽兽,栩栩如生。正房和厢房屋顶用青瓦覆盖,脊上为青瓦堆砌,屋脊正中砌一大“喜”字,字两边有立塑的飞鸽。屋后群山环抱,庭前碧溪穿流。 1934年7月,湘鄂川黔革命军事委员会在沿河铅厂乡张家祠堂召开了黔东特区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会议决定建立黔东特区。革命委员会设在离张家祠堂三里远的白石乡土地湾。贺龙、关向应等同志当时就住在这里。从此,红三军结束了两年无根据地作战的局面,并为以后红二、六军团在木黄会师后创建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奠定了坚实基础。 1980年,国家文物管理局拨专款对土地湾“黔东特区革命委员会”旧址进行维修整理。  相似文献   

3.
黔西南北盘江沿岸一带布依族地区的亭目领主制度,是从元朝至正年间(公元1341年-1368年)开始逐步形成,经历明清两代乃至残延到民国初年,这是黔省少数民族地区领主制度的典型例证。本文准备就现今望谟、罗甸、贞丰、册亨、安龙等县境历史上亭目领主制度的形成、发展及其没落作一粗浅的研究,为资有关学者们全面研究黔省古代少数民族地区的  相似文献   

4.
黔东北土家族地区的茶文化历史悠久,也较为发达。唐代陆羽在他的《茶经》中写有:“黔中思州、播州、夷州、弗州,往往得之,其味极佳。”《太平寰宇记》也记述:“夷州、播州、思州以茶为上贡”。这说明在北宋前,古思州故地黔东北一带早就有茶了,而且颇有名气。  相似文献   

5.
黔香阁     
《现代领导》2011,(2):F0002-F0002
一家具有博物馆品性的文化景观餐厅坐落在上海浦东小陆家嘴、金沙江路中环和虹桥的虹中路上,文化餐饮已蜚声上海,然而在虹中路上的一八七七私人会所这一新版的黔香阁还藏在“深闺”之中,这是一个独具魅力的中国风古韵新空间,见了你就忘不了它……  相似文献   

6.
贵州在明代永乐建省以前,行政区划分属周边的川、滇、桂、湘诸省,文化方面自然受周边文化的影响。建省(公元1413年)以来500多年,贵州经济、文化得到较快的发展,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黔文化”。黔文化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固然主要靠黔中地区各族人民和努力创造和推广,但也不能忽视周边地域文化的促进作用。_黔文化与周边地域文化的交流有多种渠道和不同形式、不同层面.有官方的、民间的;或亲串往还、或技术交流,或师友承传,等等。但影响较大的是文化人之间的交游与互学王济活动。本文拟简述黔、湘文化交流,特别是晚清近百年间…  相似文献   

7.
1994年是黔东特区建立60周年.60年前,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贺龙、关向应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领导的红三军进入贵州黔东地区,成功地建立了贵州高原上第一块革命根据地——黔东特区.今天,我们重温这段历史,认识黔东特区的建立及其历史地位和影响是很有意义的.一、黔东特区创建前的革命斗争形势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后,党中央召开了“八·七”紧急会议,确立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毛泽东领导了秋收起义,周恩来、贺龙领导了“八一”南昌起义.此后,党中央派遣周逸群、贺龙到湘鄂西组织湘鄂边前敌委员会,领导和发动武装斗争.经过艰苦努力,创建了湘鄂西革命根据地,组建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军团.1931年3月,红二军团改编为红三军.根据地得到很大发展,红军人数超过一万人.当时,湘鄂西、中央、鄂豫皖三个根据地被称为全国三大苏区,形成三角之势,遥相呼应,构成对湘、鄂、豫等省敌人的威胁和包围,推动着中国革命的向前发展.正当革命斗争形势发展之际,被“左”倾机会主义路线支配了的党中央,盲目地在大城市搞总罢工和武装暴动,曾派邓中夏到湘鄂西改组红二军团,命令红二军团撤离根据地远征去配合一、三军团攻打长沙,却在途中的杨林市地区失利.六届四中全会后,王明的“  相似文献   

8.
富有土家族所特有的民族心理素质、民族精神、民族特点、民族风格和饱含有浓厚的生活气息的传统歌舞《打闹歌舞》重又搬上了历史舞台,这是黔东北土家族人民的一大喜事。1983年,在北京举行的乌兰牧旗式的全国少数民族文艺调演,沿河土家族的《打闹歌舞》,作为黔东北和贵州省的代表节目参加了演出,受到首都各族观众的热烈欢迎和高度赞赏。1984年,贵州省电视台将这一节目录相上映,又一次受到各族观众和文艺界人士的欢迎和好评。接着,铜仁地区举办《梵净山之夏》音乐晚会和全国举办的职工《建设者之歌》音乐晚会在贵阳举行时,又被特邀前往作表演。各族观众和文艺评论界,一致认为,这是一个富有土家族民族特点和地方色彩的好节目,是一簇含苞待放的山花。 黔东北土家族的《打闹歌舞》的来历怎样?为什么刚搬上文艺舞台,就受到各族观众和  相似文献   

9.
叶秋江 《当代广西》2011,(12):20-21
黔桂铁路今年70岁;黔桂电气化铁路才满2岁。 名字:千种风情叫传奇 从柳州到贵阳的必经之路,是沿着明代名人徐霞客探险、抗日战争修筑的黔桂铁路,也就是铺满传奇的道路——1944年,在日本鬼子的追击下,黔桂线逃难的人群团队上演了"火车要靠人推的"奇特一幕。  相似文献   

10.
黔东苗文经过近四十年的试验推行,已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深受广大苗族群众的欢迎和拥护,实践证明是成功的。根据国务院国发(1991)32号文件“对五十年代创制和改进的民族文字,试行效果好,受多数群众欢迎的,按规定程序上报批准推行”的精神,国家民委和中国社科院将于今年秋季对其进行验收。为此,我们对该种文字的试行情况进行了调查和总结。现报告如下:一、黔东苗文试行的社会背景苗族有万。多万人口,主要分而在贵州、云南、湖南、广西、四川、海南等省区。苗族有自己的语言——苗语,苗语分湘西、黔东、川黔滇等三个方言。黔东方言…  相似文献   

11.
“黔东事变”,是抗日战争时期,贵州东部各县与湖南西部晃县的苗、侗、汉等各族群众二万多人,自发进行的一场大规模的反抗国民党暴政统治的政治斗争。暴动从1942年秋开始,到1943年春结束,历时半年之久,先后攻打松桃、镇远、石阡等县城,一次攻下三穗县城,两次攻占剑河县城和台江县城,曾委任过台江县县长。暴动力量发展迅速,涉及晃县、松桃、镇远、三穗、施秉、玉屏、岑巩、台江、剑河、天柱、雷山、黄平、石阡、凯里、锦屏、铜仁、江口等十多个县,影响到湘、川、黔三省交界的广阔地域。沉重打击了国民党政  相似文献   

12.
明清时期,黔东北地区应对灾荒的举措多样、方式不一。备荒措施主要有建仓储粮和兴修水利等,救荒措施主要有蠲免、缓征、赈给和赈粜等。不管是政府还是民间的应对措施,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备荒救荒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在黔东革命时期,红二方面军对党的统一战线政策进行了实践,开展了卓有成效的统战工作.在黔东革命根据地创建时期,红三军采取了吸收"神兵";实施比较正确的宗教政策;联合工商界,保护工商业发展;联合开明人士、分化瓦解敌人等统战政策,壮大了革命队伍,很快扩大了红三军的革命影响,对黔东革命根据地建设和武装斗争的开展起到了非常积极的...  相似文献   

14.
黔军作为清末民初"新政"、革命以及地方自治的产物,其产生有客观必然性。黔军作为一支地方军阀武装,虽多次卷入军阀混战,自身也内讧不断。但是,在寻求民族解放、国家统一成为历史发展主流的时代,黔军官兵也程度不同地受到近代民主革命思想的影响,自觉或不自觉地顺应了时代发展的潮流。  相似文献   

15.
《两岸关系》2023,(3):25-26
<正>2022年,为宣讲党的二十大及《国务院关于支持贵州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上闯新路的意见》(新国发2号文件)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按照贵州省委“一二三四”的总体思路,贵州省台办联合省农业农村厅、商务厅、投资促进局共同开展“2022黔台开放型经济融合发展推进年”活动,深化黔台两地经济社会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16.
龙利硕 《人大论坛》2011,(11):I0001-I0001
11月6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财经委副主任委员汪恕诚率调研组来黔调研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工作进展情  相似文献   

17.
<正>贵州与台湾的黔台情缘,源远流长。有学者研究发现,台湾旧石器时代的长滨文化中的八仙姑洞群文化就源于贵州的旧石器文化。清政府统一台湾后,赴台贵州籍官员约30人,其中以诸罗知县周钟瑄和台湾知府蒋允焄最为知名。1949年后,旅台黔籍人士陆续在台湾各地成立贵州同乡会,筹建会馆,创办《贵州文献》《黔灵季刊》等同乡刊物,  相似文献   

18.
冯娟 《传承》2013,(5):126-127
黔桂走廊经济带的形成主要是抓住西南出海大通道建成的新契机,借助黔桂铁路沿线改造的机遇,对加快发展中心城市,发挥城市的集聚效应,进一步突出、完善河池经济、文化中心和带动三大产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石洁 《人大论坛》2007,(11):I0002-I0002
9月23日-29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中国红十字会会长、全国妇联名誉主席彭佩云一行赴黔就我省红十字会工作进行调研。  相似文献   

20.
8月11日至14日,省人大常委会组织在黔全国人大代表分赴贵阳市、六盘水市、黔西南自治州进行专题调研,重点了解中央新增投资项目落实情况、社会保障机制建设状况及实现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劳动就业工作等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