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只要愿意,年销售额均达几百亿美元的可口可乐或百事可乐公司都有能力将美国市场上的健力宝全部买下,抛入太平洋。” 这不是一句随随便便的玩笑,而是健力宝集团的“老板”李经纬本  相似文献   

2.
“两乐”怎样给健力宝上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 今年8月28日。健力宝集团迎来了它的15周岁生日。10月,健力宝总部将迁往广州东风中路一座40层高的大厦——健力宝大厦。但对61岁的李经纬来说,喜庆的同时,更多是忧思。先是“上市受阻”。1998年广东省9个上市名额,佛山1个,没有给健力宝;接着是“冠名风波”,健力宝投入数百万元取得的甲A联赛辽宁抚顺足球队的赞助及冠名权。被整个联赛的总赞助商百事可乐横腰斩断,健力宝被迫中止与辽宁队的合作。  相似文献   

3.
三年多前,本刊曾发表《集团军开向国界》一文,披露了“万宝”集团军的组建内幕。而今,广州市已有大大小小的企业集团54个,面对2000年,它们的战略战术又如何呢?  相似文献   

4.
对话王东灵     
《南风窗》(以下简称《南》):你说自己去中洞支教,是为了寻找快乐。但报道说,你在中洞并不快乐,因为看到了种种落后现象,与那里的人关系也不融洽。是这样吗?王东灵(以下简称王):我为什么不快乐?你什么都去想肯定不快乐。我跟那里的人当然融洽!不能说人家“满足现状”就不好。你  相似文献   

5.
抛弃“高大上”的说教 “公司拍的微电影太感人了,风电场的职工让我们感动,他们是一群最可爱的人.”最近,《看·风》微电影在北京能源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火热传播. 这部微电影何以如此火?作为《看·风》导演,北京京能新能源有限公司党群工作部副部长陈曦向记者揭开了其中的秘密.  相似文献   

6.
编读往来     
《南风窗》1998,(11)
给黄宏生先生的一封信 何仰捷(香港丽新集团)(?)的黄宏生先生: 您好。拜读阁下发表在《南风窗》的“勇(?)业家”一文,深有同感。尤其阁下在谈及第四点“坚忍不拔,百折不挠”时,在海内外众多著名企业家中,将香港丽新集团主席林百欣先生列为阁下“最钦佩的企业家”,令我感动。  相似文献   

7.
《南风窗》2005,(8)
《南风窗》(以下简称《南》):对于目前中国汽车业竞争格局的分析和描述,习惯于在传统的跨国汽车企业“6+3”的基础上,以“3+6”来囊括,跨国汽车企业与中国政经体系结合后形成的企业布局。但广州本田的崛起,东风日产生产基地的建设,丰田在此的布局,都在显示广州突破“6+3”框架的冲击力,被媒体称之为中国汽车业的“第四极”,那么,广州的确是以此来布局未来?  相似文献   

8.
在路上遇到一位睽违甚久的文学界朋友,寒暄之余,我问:“最近写些什么?“他很潇洒地说:”在玩一部中篇。“后来,一位故交与我通电话,我又问:“近来干些什么呢?”对方认认真真地答:”哦,在玩英语哩。”终于,在自己成为别人的询问对象时,我竟脱口而出:“在玩《周易》呀。”话一说完,心中怦然一跳——咦,我怎么也说起“玩”字了?而且居然是玩《周易》!  相似文献   

9.
在一个全球化的企业竞争时代,中国人依旧深深困惑于这样一个事实:为什么中国企业依旧处于历史的困境之中,而无法赢得与这个时代匹配的主流价值?美国《财富》杂志在为纪念其推出“世界500强”企业排行榜50周年时,曾经宣称,大企业是人类最伟大的创新之一。《基业长青》的作者柯林斯,更进一步将“现代公司”列为与美国宪法同样伟大的社会发明,其“最主要的原因在于它是连接市场机制与民主政治的桥梁”。这显然是现代文明对公司意义精辟的见解。简单地说,公司可以创造属于它们自己的有力世界,  相似文献   

10.
饮早茶     
《南风窗》1991,(8)
总书记江泽民是扬州人。 5月12日,苏联记者采访江泽民,问及他青少年时代的情况。江泽民说:我是江苏省扬州人。扬州梅花岭下有史可法的“衣冠冢”,冢前有一副对联:“数点梅花亡国泪二分明月故臣心”。“谁不说俺家乡好!”江泽民多次引用电影《红日》中的这句歌词,表达他对故乡的热爱与思念。他担任上海市长时,曾于全市干部大会上为家乡作“广告”,希望上海的企业界、知识界与扬州开展横向联系,“为振兴扬州帮一把力”。一位《扬州日报》的年轻记者冒昧地上门采访,江泽民十分亲切地接见这位“小老乡”,关切地问起扬州的风土物产、人情民意。他还特别问起“金石之乡”扬州的“金石”现状。“扬州的‘金石’老人怎么样了?是不是后继有人?我个人是很  相似文献   

11.
《175个将军是怎样“解放”的》在本刊1月号发表之后,引起了社会上比较热烈的反应。不少读者来信提出了一些希望进一步了解的问题,比如:175个将军“解放”之后,还有什么曲折或反复?再比如:田维新将军是怎样一个人物?“总政”这一要害部门在“文革”风雨之中是如何动荡的?等等。为此,本刊编辑部特约请《175个将军是怎样“解放”的》作者谢国明,写作了以下的续篇。  相似文献   

12.
高原 《工会博览》2006,(20):29-30
李玲玉是中国观众熟悉的著名演员,人美歌甜,曾被称为“甜歌皇后”,她在电视剧《西游记》里出演的“玉兔精”更是深入人心。近期传来要重拍《西游记》的消息,老观众们又想起了那个美丽的“玉兔精”,很多人不禁会问:李玲玉现在在忙什么呢?十多年过去了,她结婚了吗?有孩子了吗?过得幸福吗?孩子让恩爱夫妻起冲突李铃玉1995年婚姻失败后,便去了加拿大留学,在那里她与杰瑞邂逅,两年后两人携手走进了婚姻的殿堂。婚后她们的小家过得幸福甜蜜,夫妻俩恩爱有加。杰瑞是一个在加拿大、中国等国家拥有几个公司的总裁。李玲玉是丈夫在中国  相似文献   

13.
今年3月,一个清华大学的在读博士和大名鼎鼎的美国微软公司发生了一次“碰撞”,起因是微软公司的“维纳斯计划”。微软在深圳的轰轰烈烈的新闻发布会结束后几天,博士一篇《”维纳斯计划”福兮祸兮?》的文章引发了信息产业界的一场大讨论。文章直指微软的贪婪和凶狠,指出计划蕴含极大的阴谋,是试图控制中国IT业(信息产业)在21世纪的命运。几天后,博士又撰文解释写作动机: 怎么也没想到,一个在美国本土四处碰壁的产品却在中国受到如此热烈的夹道欢迎。这就是《“维纳斯计划”福兮祸兮?》一文的原由。文章是有情绪的,可这场中国IT业数十年来前所未有的‘最高级别’欢迎会正常吗?文章是有倾向性的,可全国上下千百篇文章只有一个倾向时,一篇文章倾向另一边又怎么不行呢? 舆论是最好的镜子,忠实地反映着厂商的一举一动。这篇文章的许多数据都是厂商主动提供的(他们几乎全是微软的用户),有些甚至直接来自微软本身。没有这么多人的支持,本文是不可能写成的。如果微软仅仅把它视为一篇故意与其作对的文章,那就大错特错了!微软必须反省自己几年来的市场策略,必须正视在业界内外积累的怨恨,必须调整盛气凌人的心态。否则,微软永不可能真正融入中国软件业,否则,它还会受到人们更猛烈的批评。” 这几句话与其说像预言,倒不如说像檄文。在随后的一个多月里,一本会让微软更加暴跳如雷的书在博士和他的朋友手中完成,书名就够触目惊心的:《起来——挑战微软霸权》。恰在此时,微软起诉使用了盗版微软软件的亚都集团,并提出巨额索赔,一时引起轩然大波。无数人和企业开始切实感受到微软的威胁。曾被中国人看作知识经济代表的微软怎么了?被称作“唐·吉诃德”的博士方兴东想挑战什么?对方博士的挑战姿态不以为然的人又在怎么想? 对争论的过多关注往往会让人忘了问题本身。但对争论不加梳理的话,双方争论的目标可能越来越南辕北辙。仔细审视了这场争论后,有几点感想: 一、“白手套经济”也会血淋淋,就像所谓的“白手套战争”。美国人在轰炸南联盟时说他们的战争是干净的“白手套战争”,作战人员只需戴上白手套,动动几个按钮,连敌人的影子都不需要见到,就已经让他们灰飞烟灭了。很绅士、很现代、很有知识味。但它的干净不能改变炸弹的本质:杀人。知识经济也曾让我们着迷,未来还会继续迷下去,也确实应该迷下去,但它绝不像有人想象的那样,是一种很“温文尔雅”的经济,是一种只比智慧的经济——中国5000年历史还怕少了智慧吗?相反,从竞争的本质和失败者的下场看,它比工业革命原始积累中“羊吃人”更血淋淋。 二、距离产生美。我们欣赏“知识英雄”比尔·盖茨,因为他一度高我们很远,像一个图腾,也像一片海市蜃楼,让入神往。但是,当我们能听到他的呼吸声,他的咆哮声。以及他不经意间透露的“心里话”(中国人爱偷),我们无法再平静。更值得注意的是,处于知识经济第一线,离微软最近的国内电脑厂商.在这场有关行业前途的大争论中几乎不置一词。不是没有委屈、没有情绪、没有愤怒,而是被恐惧的感觉封住了嘴。 三、别等刀架到脖子上才说“不”。当人思考时,有没有切肤之痛的感觉大不一样。微软的刀已切到了谁的身上?至少还没有切到很多急论者的身上,而被“切”的主流电脑厂商又并不奇怪地选择了沉默。所以隔靴搔痒的议论也有不少。近代仁人志士都曾热切地向西方学习,但一旦“老师”开始打“学生”,所有的痴迷和崇敬都荡然无存。 至于让微软控制一切意味着什么,或许已无需多官。我们热爱知识经济,但不热爱被人所控制的知识经济。被人用知识控制和被人用洋枪洋炮控制的滋味一样不好受。□  相似文献   

14.
孙中山斗康熙,这不是“关公战秦琼”吗?别误会,我说的是“戏”。前些时候,中央电视台同时推出了两台大戏:一是一套节目的《孙中山》,一是八套节目的《康熙王朝》。众所周知,一套是中央台的“台柱子”,把《孙中山》安排在一套,当然也是“隆重”的意思。然而“出人意料”的是,《孙中山》输给了《康熙王朝》——媒体上连篇累牍的是“康熙”,人们茶余饭  相似文献   

15.
张海"圈地"?     
整个2002年,入主健力宝的张海都被置于媒体的漩涡里。张海刚一浮出水面,他年轻的资历、扑朔迷离的资本背景和健力宝情结引来舆论一致怀疑。而他的神情则是一丝揶揄,几许淡定与从容。这一年,新健力宝轰然出世。资本新贵与传统实业结合,健力宝的运作方式及企业视野发生革命性的变化,进而爆发出巨大的能量。  相似文献   

16.
很多人批评布什总统是“牛仔总统”,而忽略了:美国的主流民意就是牛仔精神反映。美国《时代》周刊(2004年12 月27日-2005年1月3日合期)将乔治·布什总统选为2004年年度人物,并将他称为美国革命家(American Revolutionary)。牛仔布什是美国革命家?这位“革命家”如何在选后弥补民意裂缝?换言之,如何在选后取悦美国人民?或者,按照《时代》周刊的说法, 这个“革命家”将如何带着传统民意的政治资本,去开展一场美国革命?  相似文献   

17.
《南风窗》1998,(4)
给一个以利润为导向的企业冠以“人文主义”的帽子,听起来似乎有些“牛头不对马嘴”。但在深圳万科企业有限公司的发展历程中,对人文主义精神的的探索却是一件实实在在的事情有,而且始终没有停止过。万科办了一份享誉企业界的内部刊物《万科周刊》,至今已出到280多期,其定位就叫“企业视角、人  相似文献   

18.
制造热点事件、挖掘提炼新闻、创造新奇概念,继而进行媒体炒作,捕获消费者的注意力——这已成为90年代以来中国企业发展中一道独特的风景。巨人炒作“脑黄金”,南德炒作“99° 1°”,科利华炒作《学习的革命》,飞龙炒作“伟哥”,爱多、秦池炒作“标王”,搜狐借助尼葛洛庞蒂、风险投资进行炒作,长虹、格兰仕炒作降价与振兴民族工业,娃哈哈非常可乐打“中国人自己的可乐”进行炒作,远大买飞机成了媒体炒作对象,海尔炒作“克隆休克鱼”和张瑞敏的“哈佛演讲”,亚细亚炒作商业文化,瀛海威炒作互联网,金山炒作“与微软‘作战’”,更有一大批策划、广告、公关、顾问公司纷纷出书撰文演讲授课进行“自我炒作”……企业炒作热大有风卷残云之势,但细心的人们会发现,不少善于炒作的企业却纷纷出现问题成败走麦城。 同是炒作,为何结果迥异?企业发展到底需不需要媒体炒作?合理炒作与危险炒作、适度炒作与过度炒作的根本区别在哪里?企业应该怀着什么心态、在什么基础上进行媒体炒作?为何企业家总是发出“成也媒体,败也媒体”的感叹?媒体应对企业成败持什么态度? 马克思在《资本论》里讲到,从商品转化为货币是惊险的一跃,这一跃如果跃不过去的话,丢掉的不仅是商品,而且是商品生产者本身。媒体炒作其实也是企业发展过程中“惊险的一跃”,如果跳跃时不得要领的话,企业丢掉的不仅是市场,而且是企业本身。  相似文献   

19.
用教育公平推进社会和谐——专访全国人大代表洪可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育公平与社会和谐有什么关系?能否从废除“名校省际配额”着手,打造一个新高考秩序?能否让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中国的教育改革事业? 日前,记者在北京,采访了全国人大代表、武汉大学教授、博导洪可柱先生,倾听他在教育事业方面的见解。没有公平何来和谐《南风窗》(以下简称《南》):日前,您应本刊之邀,在北京师范大学英东学术会堂做了一场名为“教育公平与和谐社会”的演讲,现场反响很热烈。请问,您是怎样理解“公平”与“和谐”这两  相似文献   

20.
台湾百大企业在岛内占有重要地位。据台湾《天下杂志》“2012一千大大调查”数据分析,2011年度台湾百大企业的营业收入总额、资产总额分别达到8130.39亿美元、13953.81亿美元(按1美元:30.29元新台币计算),在大陆投资企业已有90家,对两岸产业深度对接和经济融合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