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农村稳,则社会安”。近年来,农村基层组织中部分支委和村委干部,在土地承包征用、土地补偿款发放、惠农资金使用、粮食直补款和宅基地分配等影响村民生活、牵涉村民切身利益的村务活动中,目无法纪、以权谋私、贪污侵占现象时有发生,他们的腐败行为,以及由此引发的不安定因素,对农村经济社会的和谐稳定埋下了巨大隐患,激起了广大村民的强烈不满,严重损害了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造成于群关系紧张,群众集体上访、越级上访等事件不断.  相似文献   

2.
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我国是一个有着13亿人口的农业大国,其中有9亿农民,占世界农业人口的25。虽然我国农村地域辽阔,但农业人口众多,人均耕地面积较少,且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推动和发展、农村产业政策的调整、现代农业的发展和城镇化的步伐在加快,农村土地的经济使用价值不断提高,农村土地侵权纠纷案件也因此不断增加。如近年来,我市农村土地纠纷日益突出,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的流转比较混乱,因“三农”问题引发的群体事件频繁发生,并呈逐年上升趋势。随着矛盾的升级与激化,不断制约着我市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影响着我市农村经济的发展及农村社会的稳定,是我市新农村建设、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不利因素。  相似文献   

3.
孙林凤 《内蒙古检察》2007,(2):58-59,50
立检为公,执法为民,“群众利益无小事”,近些年来,根河市院从解决上访群众实际困难入手,站在维护社会稳定大局的高度,全力做好涉法上访案件的息诉工作,用殷殷真情和高效工作赢得了上访群众的理解和信任,为全市的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1998年以来,控申部门连获两届“全国检察机关文明接待室”的荣誉称号。2005年成功息诉了一起多年越级、进京上访案。  相似文献   

4.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决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的关键,也是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根本问题。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村稳则社会安,农民富则国家盛。赵大程副部长在中国公证协会第五次代表大会的闭幕式上也强调指出:“不断扩大公证服务的覆盖面,把公证服务向基层社会延伸,向农村延伸,向人民群众日常生活延伸,  相似文献   

5.
河南是一个农业大省, 农业人口占全省人口的 80%以上。农村党风廉政建 设的状况直接关系到全省 改、发展和稳定的大局。 近年来,农村党风廉政建设 总的形势是好的,但也有些 方面不尽如人意,如部分农村党员干部在思想作风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在有些地方发展蔓延;有的地方农民群众遇到问题又得不到及时解决,群众越级上访、集体上访的事时有发生。实践使我们认识到:党风廉政建设在重点抓好县处级以上党政机关和干部的同时,必须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把大量的矛盾化解在基 层。这是深入开展 反腐败斗争的客…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被称为"村官"的村干部有着相对广泛的权力,近年来,我国连续发生"村官"经济犯罪案件,侵害了农民的切身利益,引起了农民的强烈不满,直接导致村民多次上访、多头上访、集体越级上访的情况时有发生,严重影响党和政府形象,成为影响农村社会稳定的一大问题。因此,对"村官"经济犯罪案件进行剖析,针对其犯罪特点提出切实的防范对策,对于全力维护广大农村群众的切身利益和农村稳定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落实五个“狠抓”是维护农村稳定的重要举措孙忠德王世龙莒南县是个农业大县,农业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85%,农村面积占全县总面积的95%。农村刑事案件,占全县总数的75%。多年来的实践证明,农村稳,则全县稳。因此,县委、县府适时将工作重心放在农村,在937...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让基层领导干部最头痛的事,莫过于上访。本来就够忙的工作,让上访一搅和,立时乱了套。可农民群众上访也有他们的苦衷,谁吃饱了饭有事没事地花钱到处跑?两年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呼图壁县上上下下、大大小小的领导也曾为此苦恼过。可现在,他们不必了,上访的几乎没有了,全县农村呈现出一片祥和向上、共奔小康的可喜局面。这样大的变化是如何得来的呢?农民群众说,我们现在有个“民主日”,对干部有意见可以当面提;村干部说,有了“民主日”,天天受监督,想搞点歪的邪的,行不通了,只有一心一意带领群众致富才能赢得群众的…  相似文献   

9.
2004年以来,海兴县法院从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司法公正、建设和谐社会的大局出发,创新提出了“重调解、精审判、强执行、零上访”的信访工作思路,力促公正司法、和谐司法,全力构建“零上访”防控网络。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面对农村群众不断上访、告状等问题,部分基层干部束手无策,一些领导干部感到头痛,许多群众也觉得状难告、矛盾纠纷难调处。如何将诸多矛盾纠纷及时地解决在萌芽状态并化解在基层,维护农村稳定?山东省莱西市李权庄镇党委、政府大胆探索,勇于创新,独辟蹊径,采取“三位一体”办公的方法,落实“三个联合”安民等措施,切实做好矛盾纠纷的调处和化解工作,实现了农村社会稳定,农民群众安居乐业,全镇各项事业蓬勃发展。 来自北仰岭村的启示 李权庄镇辖37个行政村,3.5万人口,8万亩耕地。与别的乡镇相比,这个镇在维护农…  相似文献   

11.
镇安县是个“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山区县,群众居住分散,贫困面较大。今年以来。镇安县把民政工作作为关注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有效抓手,紧紧围绕”保民生、促发展、保稳定”的工作大局,唱响民政为民的“主旋律”。努力提高”三个群体”的生活保障,充分发挥了民政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基础作用。促进了全县经济社会事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检察工作只有充分发挥检察职能,将服务大局作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着力点,才能促进先进生产力发展,才能体现出检察机关的价值。我院根据义乌市经济发展的特点,积极制定了如下措施:一是积极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大局服务。认真搞好农村社会矛盾排查调处工作,积极参与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灵活运用刑事政策,维护农村社会和谐稳定,认真办理“涉农”诉讼监督案件,有效化解和减少社会的不安定因素,积极探索新时期处理农村涉检上访问题的长效工作机制,全力维护农村和农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增强农民群众对法律的信仰。二是在办案中准确掌握法律政…  相似文献   

13.
“三农”问题事关我国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事关社会稳定的大局,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熏。围绕“三农”问题摘好监督,对于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也是人大工作的根本,近年来,我们紧紧围绕“三农”工作实施监督,推动政府相关部门依法行政,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相似文献   

14.
《法制与经济》2009,(9):42-42
最近一段时间,各地群众上访事件有增多趋势,有的是群体性的,越级直接上京的也不少,弄得地方政府很是紧张。为了防止群众上访,有些地方建立了包保“责任制”,每个干部包几家几户。干部们没有办法,就用经济手段来限制七访。如江西省丰城市某公司为了阻止职工上访,竟然下发书面通知以扣发工资和罚款相威胁:“上访一次罚款两百元,上访两次罚款四百元,上访三次工资扣发。”有些地方则充分发挥宣传工具的作用,广为宣传不得上访的规定,有些地方干脆打出标语:“不准上访,上访罚款”!前些天在网上看到一幅照片:农村某住家墙上赫然写着:“越级上访是犯法的”。人们不禁要问:这是哪家的法律?怎么连老百姓找个地方说说心里话也犯法了?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村经济发展的不断深入,农村干群关系不断出现新的变化。近两年来,农村村民集体上访成为我院控申接待工作中遇到的较为突出的问题。据统计,2003年以来我院举报中心共接待集体上访24起80余人次,其中反映农村干部经济问题的集体上访为19起60余人次,分别占集体上访总数的79%和75%。现依据我院近两年农村集体上访的情况,对农村集体上访问题进行分析,并就如何有效地控制和化解农村集体上访,维护社会稳定谈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16.
所谓“告急”案是指由一些突发事件(如群众集体上访等)反映出来的,如不及时查处会引发新的更为严重的事端,对一个单位、地区的稳定构成重大威胁,群众直接要求,或由有关部门转交纪检监察机关依职权查处的案件。此类案件近年来有明显上升的势头。积极稳妥地处理这类案件,对于维护党和政府的形象,保持和促进社会稳定,严厉惩处腐败分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从已查办的“告急”案看,这类案件具有以下特点:( 1)案件性质不清。虽然“告急”案主要以反映被举报人以权谋私问题居多,但这些问题有的属于风纪问题,有的则是严重的犯罪…  相似文献   

17.
一些农村群众为何集体上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些农村群众为何集体上访田绍亭农村群众集体上访,已成了影响农村稳定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它不仅使于群关系更趋紧张,也给各级领导、党政、司法部门增加了很大的工作压力,如任其发展下去,不仅会影响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稳定,还会给整个社会带来不良影响。为减少农村群...  相似文献   

18.
在当前社会大转型时期,由于利益格局的调整异化,“群众上访”高潮迭起且形式激烈,严重地激化了社会矛盾,增加了社会不和谐的因子,突现出地方政府治理面临着合法性危机和公关意识贫瘠的困境。通过对这种困境的发生机制与深层原因的分析,笔者认为加快地方政府公共关系建设是解决“群众上访”问题有效途径,并且给出了地方政府公共关系建设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19.
李忠诚 《中国司法》2006,(12):87-88
群众涉法上访折射出执法机关的执法能力和水平、执法的规范程度,揭示了影响社会稳定的原因所在。我们对待群众的申诉上访,只能导而疏,错则纠,无错则说服息诉,不能采用“冷、硬、横、推、堵”的方法搪塞,否则社会矛盾不但得不到有效的疏导和解决,反而会成为社会不稳定因素,不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接访是受理和解决申诉的第一步,也是息诉的一个关键环节,接访的目的是解决问题,因此,接访要和有关申诉案件的办理有机地结合起来,从查明原因、找准对策上预防上访申诉案件的重复产生,从根本上解决申诉上访问题。下面,笔者就亲历接访上访群众…  相似文献   

20.
40年一贯制的行政村财务管理体制,在原地“踏步”中暴团出诸多弊端:财务管理严重混乱,农民上访日趋增多,村干部犯罪屡有发生,农村工作难以开展,干群关系比较紧张,党委、政府颇感棘手。问题的症结在哪里?应读怎样解决?地处鲁西南平原,黄河古道一侧的曹县人民检察院,以农民稳、天下定的高屋建领目光,从帮助行政村改革财务管理体制人手,结束了“原地踏步”的僵局,取得了预防村干部犯罪的主动权,进而推动了各项农村工作的开展,使昔日令人忧心的农村形势呈现出一片安定祥和的景象。老办法难以田制农村“躁动”曹县——典型的农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