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国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在构建与完善我国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时,应借鉴美国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的先进经验,转变诉讼万能的观念,完善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立法,建立各种专门性纠纷解决机构,加强对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的监督与支持,注重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教育培训。  相似文献   

2.
李红润 《法制与社会》2013,(36):236-238,244
美国民间基金会对早期环境争端非诉讼解决实践进行了资助,国会也制订了一系列环境非诉讼争端解决方式的相关立法。我国可以在制定专门立法、丰富环境非诉讼争端解决方式类型、建立专业组织和设立特别基金等方面来完善我国环境争端非诉讼解决机制。  相似文献   

3.
漫谈之四——ADR,不讲法律吗?非诉讼纠纷解决程序是在现代以审判为核心的纠纷解决机制的边缘发展起来的,有人认为这是对法治的违背,是与现代的法治精神相悖的。特别是在我国提倡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时代背景下,有人认为发展非诉讼纠纷解决程序是不合时宜的。其实,非诉讼纠纷解决程序不是不讲法治,也不违背法治的原则。  相似文献   

4.
医患矛盾日益突出,医疗纠纷已经成为我国一大社会矛盾,要改变我国医疗纠纷的现状,应当在诉讼外寻求多种解决途径。非诉解决机制所表现出来的简便、经济、快捷、专业性等特点使其逐渐成为解决医疗纠纷的方式。本文拟在分析我国建立医疗纠纷非诉讼解决机制的价值的同时,对完善我国医疗纠纷非诉讼解决机制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5.
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虽然在我国历史久远,但由于种种原因,近年来却日益边缘化。笔者认为,非诉讼解决机制具有诉讼机制无法替代的比较优势,因此,有必要从观念、体制等诸多方面探讨非诉讼解决机制的完善,以呼应民事司法改革以及构建和谐社会伟大命题的需要。  相似文献   

6.
人民调解制度作为我国一种特有的非诉讼解决纠纷机制,在化解民间纠纷、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需要,人民调解制度存在和发展的现状令人担忧!本文经过实地调查和理论研究,对人民调解制度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完善措施。  相似文献   

7.
农村基层人民调解工作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民调解是我国特有的一种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在解决基层民事纠纷方面,人民调解具有其他法律途径不可替代的优势。要发挥调解在解决民间纠纷、创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首先要解决调解组织建设的问题,其次要切实提高人民调解员的法律素养,培养人民调解员必要的工作技巧。此外还要对人民群众加强法律知识的普及。  相似文献   

8.
在当今的法治社会,通过诉讼解决纠纷是法治的必然要求,但是诉讼不应是也不可能是纠纷解决的唯一渠道。本文指出基于诉讼程序的局限性和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的优越性,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已成为一种世界性的时代潮流。在我国作为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的基本类型的调解、仲裁和当事人的自力救济上还存在不少问题,应对其完善。  相似文献   

9.
民事诉讼简速程序制度定位是缓解我国机制的功能麻痹,主要解决我国社会中较小型纠纷和当事人需要快速解决的案件,并衔接"诉讼"与"非诉讼"的解纷方式。因其制度功能的多元,必须在多元的价值中寻求平衡。  相似文献   

10.
律师在我国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中的作用在逐渐得到法学界的关注。本文从律师的职业特性以及中国王权文化的影响方面来探讨律师在我国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中的限制作用。  相似文献   

11.
论医疗纠纷ADR机制之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参照美、德、日三个发达国家的非诉讼解决纠纷制度,采用比较的方法,在借鉴其他国家经验的基础上,剖析了我国医疗纠纷非诉讼解决机制存在的问题。对完善医疗纠纷协商机制、引入第三方介入医疗纠纷的调解机制及加快我国医事立法方面提出了建议,以此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相似文献   

12.
宋波 《仲裁与法律》2002,(4):140-150
在强调快速便捷与意思自治的网络环境中,通过域名注册管理机构指定与授权的争议解决机构对域名争议进行裁决的行政解决程序,是解决域名争议的一种新型非诉讼解决争议方式。本文通过比较研究海峡两岸域名争议行政程序解决机制的不同法律特点,为完善我国现有域名争议解决机制提供了初步设想。  相似文献   

13.
任瑞兴 《北方法学》2009,3(4):71-75
构建和谐社会不仅是我国当前治国理念之表达,也是促使法学界重新审视法治的中国路径之契机。而涉诉信访就是我们在探究法治的中国路径时所必须正视的一个典型问题。它是我国一段时期以来诉权与司法权之间的扭曲关系、重实体正义而轻程序正义的制度设计、诉讼审判与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之间纠缠不清之状况的反映和产物。应借助和谐社会的理念.对涉诉信访这一中国的特有制度予以创造性的转化,将其整合为我国法治进程中更为积极和谐的因素,促使诉权与司法权形成良性互动,诉讼审判与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相得益彰,彼此促进,把强调实体正义与追求程序正义有机地统合协调起来。  相似文献   

14.
郑刚 《中国审判》2020,(2):96-99
纠纷解决机制(以下简称“解纷机制”)是为治理社会、化解纠纷而构建的由程序规范、制度规则、组织机构以及一系列活动构成的纠纷解决系统。包括解纷机构、规则和解纷程序以及手段方法等。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域外称ADR,以下简称“非诉解纷机制”)是除诉讼纠纷解决机制外具有程序简便、手段便捷、结果双赢、效益凸显等特征的所有纠纷解决方式功能的总称。  相似文献   

15.
完善我国多元环境纠纷解决机制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环境纠纷多发,案件复杂,为建设和谐社会需完善我国多元环境纠纷解决机制。当前,无论是环境纠纷诉讼解决机制还是非诉讼解决机制都存有明显的缺陷,宜有针对性地对它们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我国人民法院积极承担了推动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建构和社会管理机制创新的使命。2009年,最高法院与各相关行政主管部门、调解、仲裁等实务机构、社会团体和行业协会相互协作,制定发布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健全诉讼与非诉讼衔接的矛盾纠纷解决机  相似文献   

17.
为解决非讼调解协议的效力问题,最高人民法院先后出台了多个司法解释。本次《民事诉讼法》修改将非讼调解协议纳入司法审查的范畴,不仅是对新形势下解决民事纠纷实践需求的回应,同时也从立法上促进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建立,确保非诉讼纠纷解决方式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8.
在当今社会,法制不断在变化发展,在此过程中矛盾纠纷的多样化、激烈化、群体化、复杂化和疑难化等多方面问题不断突显。本文通过对我国现行矛盾纠纷解决机制现状进行探究,对完善现有矛盾纠纷的诉讼解决机制和矛盾纠纷的非诉讼解决机制提出建议,对建构我国多元化矛盾纠纷解决机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论ADR对重塑我国非诉讼纠纷解决体系的意义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非诉讼纠纷解决方式 (ADR)是美国近 30年来异军突起的诉讼外纠纷解决机制。它是各种不违背法律强制性规定的 ,由纠纷双方当事人自主选择并控制的 ,替代诉讼程序解决民事纠纷方式方法的总称。ADR具有灵活解决纠纷、合理分配司法资源、降低纠纷解决成本等功能。由于我国传统法律文化等因素和ADR具有较大的亲和性 ,引进国外ADR的先进经验对重塑我国非诉讼纠纷解决体系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高校教育领域非诉讼处理机制是指运用协商、调解、仲裁、申诉等方式,处理高校教育法律纠纷的方式方法。现阶段高校非诉讼处理机制的法律的规定及如何通过非诉讼处理机制解决高等学校教育领域的法律纠纷,正是本文所探讨的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