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江春 《求索》2012,(1):119-120,115
胡塞尔作为现象学哲学开创者,运用其哲学基本原理具体分析了美学和艺术中知觉与想象的关系,论述了审美对象的存在方式,探讨了物理图像与艺术图像的本质特征,为现象学美学的发展、兴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胡塞尔的现象学美学与其意向性理论之间具有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以胡塞尔现象学美学为视角,透视美国文化象征之一的《美国哥特人》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从学理上讲,哲学不是无前提的操作,哲学的合法性首先源于前提的合法性.胡塞尔现象学明确指出一切合法性的根源在于前提的明证性,并致力于这种明证性前提的诉求,但知识论立场的局限性使其陷入唯我论困境.马克思哲学从现实的人出发,其前提内在地具有现象学意义上的明证性,不仅破解了胡塞尔现象学唯我论难题,而且有力地表明:合理的哲学需要前提的明证性,而明证性的前提只能确立于入的现实生活.因此,当代哲学操作的第一本文不是抽象的存在与空洞的概念,而是我们每个人实实在在的生活本身.  相似文献   

3.
潘建屯  胡志 《求索》2014,(3):79-82
生成与结构的严重对立已经成为阻碍当代历史哲学进一步发展的桎梏,而胡塞尔历史现象学中生成与结构的完美统一的原创性思想是帮助当代历史哲学走出困境的一条“林中路”。从是否存在历史本质来看,胡塞尔超越论的现象学立场决定了其历史现象学的本体是先验的历史本质。但从生成的角度来看,这种先验的历史本质不是先天就存在的,而是通过先验自我的意识活动不断生成、积淀的一个始终处在变化着的积淀物,先验历史本质的这种生成性从根源上看是由现象学的无限视域决定的。  相似文献   

4.
从学理上讲,哲学不是无前提的操作,哲学的合法性首先源于前提的合法性。胡塞尔现象学明确指出一切合法性的根源在于前提的明证性,并致力于这种明证性前提的诉求,但知识论立场的局限性使其陷入唯我论困境。马克思哲学从现实的人出发,其前提内在地具有现象学意义上的明证性,不仅破解了胡塞尔现象学唯我论难题,而且有力地表明:合理的哲学需要前提的明证性,而明证性的前提只能确立于人的现实生活。因此,当代哲学操作的第一本文不是抽象的存在与空洞的概念,而是我们每个人实实在在的生活本身。  相似文献   

5.
练新颜 《前沿》2008,(11):57-59
胡塞尔在其著作《欧洲科学的危机与超越论的现象学》中以现象学的方法为我们分析了近代科学诞生的过程。胡塞尔以伽利略为起点,详尽地考察了伽利略构建近代科学的思维过程并解释其动机。  相似文献   

6.
萨特认为胡塞尔对康德的"我思应能伴随我们的所有表象"的解读过于浅显,其现象学本体论难逃阿喀琉斯的脚踵之灾;胡塞尔由于把"先验自我"统摄进意识的内部结构导致了三个明显的理论缺陷,其一破坏了现象学的明见性,其二存在笛卡尔哲学式错误遗迹,其三必然陷入唯我论困境;萨特在批判胡塞尔先验自我的基础上,重构了自我的超越性图式;通过先验自我的批判与自我的超越性图式的重构,萨特确立自己的现象学本体论出发点,对理解现象学本体论由胡塞尔向萨特的嬗变提供了一条清晰的理路。  相似文献   

7.
郑义 《前沿》2012,(24)
杜夫海纳是现象学文艺美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继承了胡塞尔现象学哲学的基本理论,并以此为基础建构自己的文学批评观.现象学哲学的要点在于悬置我们由经验世界所得到的知识而面对现象进行直观本质的还原.这种还原肯定了现象作为本质的自明性,同时也要求主体对客体进行本质直觉.杜夫海纳敏锐地把握了其中的关键,试图建立自己超越主一客二分的文学批评观.杜夫海纳对社会学批评与实证批评进行了分析,认为二者都是走向了一个极端,科学的文学批评应该是建立在现象学基础上的文学批评.  相似文献   

8.
潘建屯  胡志 《求索》2013,(5):83-85,92
胡塞尔历史现象学是胡塞尔晚年在深入研究发生现象学问题时所形成的一个新研究领域。它与静态现象学、发生现象学共同构成胡塞尔先验现象学体系。其晚年的历史现象学转向是现象学理论内在逻辑发展的已然结果.胡塞尔历史现象学包括本体论、方法论和目的论三个方面。本文析论了历史现象学的本体论对象是先验历史本质结构.历史现象学的方法是“之”字形方法,历史现象学的目的论是一种新的理性普遍目的论等问题。  相似文献   

9.
19-20世纪以来,胡塞尔、海德格尔、梅洛.庞蒂等哲学家在哲学思考领域针对机器时代、纯科学与技术时代带来的对人的身体运动、知觉、场所精神、日常生活的淡漠等现象提出现象学概念,并陆续应用在建筑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各个领域。同时针对艺术类专业学生在毕业设计中出现的心态上的应付、焦虑和浮夸,论文上的抄、大、空、泛,作品上的空洞与只重视视觉效果,论文作品脱节等现象,运用现象学理论方法应用其中,在选题、调研、撰写、创作等四个方面阐述了具体的研究操作方法,从而让其论文、作品生动真实,有效地解决实际生活中的定居问题。  相似文献   

10.
胡塞尔和海德格尔分别代表了西方思想的两种形态,即理性主义和超理性的形态。胡塞尔顺着理性主义的道路进行挖掘,开拓了先验现象学的领域;海德格尔则试图摆脱理性化的哲学思维,代之以存在之思。但两者都意在超越旧形而上学的狭隘性,实现对欧洲"自我"的清醒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