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字喃是越南民族曾经使用过的古文字,是以汉字为基础,仿照汉书“六书”中会意,假借、形声等造字法,为记录越语而创制的一种方块文字。它起源于汉末三国时期,并对佛教在越南的传播和发展起了相当大的推动作用。研究字喃与越南佛教的关系,有助于我们从另一侧面了解越南佛教的一些独特之处。  相似文献   

2.
汉语汉字对越南语言文字影响至深的原因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历史上,汉语汉字承载着博大精深的汉文化东传朝鲜、日本,南被越南,对域外三国语言文字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至今三国语言中仍保留了大量的汉语词汇,有的学者称之为汉借语(Sino-xenic)或汉语的“域外方言”(包括汉朝语、汉日语和汉越语).三国都曾经以汉字为原料,创造了本民族的“汉字式文字”(日本的假名、朝鲜的吏读、越南的字喃),这些“汉字式文字”,有的至今仍在使用,有的已经泯灭,成为古文字.三国之中,受汉语汉字影响之最深者,当首推越南,据统计,越南语中的汉语借词约占其词汇总数的60%,在某些领域,这一比例甚至高达70-80%.更为重要的是,愈是在正式的场合,越语中的汉语借词愈受垂青;越语语音和语法也受到汉语的影响;越南现在虽已改用拉丁化拼音文字——国语字,貌似与汉字无关,实则“貌”离而“神”合,其音、义仍未能摆脱汉字窠臼.可以说汉语汉字已经成为越南语言文字的有机组成部分.越南语言文字无法摆脱汉语汉字的  相似文献   

3.
字喃(Chū N(?)m)是一种借源汉字,并仿效汉字的结构而创造的越南语化古文字。过去,人们对字喃的研究,往往看重评介字喃与汉字汉语的关系,以及有关字喃始创年代等问题,而对字喃的演变规律及其消亡的社会原因,则很少涉及。这就使读者对字喃的产生、发展的历史进程缺乏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同时对十七、十八世纪正在盛行的字喃却在十九世纪被拉丁字母文字所代替的这一存在着极大“反差”的历史事件,感到迷惑不解。于  相似文献   

4.
双声符字是越南喃字中极为独特的一类,可分为联合结构和偏正结构两小类.《新编传奇漫录》中的双声符字数量不多,却充分体现了这类字“声符+声符”的构造特点.此类字既与汉字密切相关,又展现了越南在发展民族文字方面所作的努力.  相似文献   

5.
早在13世纪之前,越南人民就以汉字为基础逐渐创造出自己的民族文字--喃字.到了13世纪,喃字开始用于撰写诗文,从此结束了越南语言与文字脱离的局面并由此产生了喃字文学.  相似文献   

6.
试论儒教在越南的传播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远在两千多年前 ,儒教(儒家思想 )就作为汉文化的核心内容 ,伴随着汉字先后向中国的周边国家如朝鲜、日本、越南等国传播 ,对这些国家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这个区域中 ,越南受儒教的影响最深最广。从历史上看 ,在两千多年的时间里 ,不管是内属中国时期或在独立时期 ,越南一直使用汉字。甚至在创造了自己的民族文字———字喃之后 ,汉字仍然牢牢地占据着正统的地位。直到20世纪30年代才被正式宣布废除。儒教学说凭借着这一得天独厚的条件在越南这块土地上扎根和发展 ,与越南民族的历史、文化结下了不解之缘。综观儒教在越南的传播…  相似文献   

7.
汉字在越南的兴衰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受到越南历史发展进程和政治环境的深刻影响,可划分为各具特色的若干历史阶段。"千年郡县时期"1,越族接受汉文化和汉字;封建自主时期,越族主动接受它们,并充分吸收和本土化,形成颇具特色的越南文化和字喃;法国殖民者统治越南后,通过法令废除汉字,转而推广使用拉丁国语字。20世纪40年代"八月革命"后,越南正式通过法令确立拉丁国语字作为全国通用书写文字。  相似文献   

8.
汉字汉语在越南流行了二千多年。直到本世纪二十年代以前汉字一直是越南通用的文字。这样就提出了一个问题:汉字汉语是怎样传入越南的?它对越南文字的发生和发展,对字喃和越文、越语有何关系和影响?现就这方面的问题从下面三个方面进行初步探索。在搜集本文资料过程中,得到梁志明和高红印同志热情的帮助和支持,特以致谢。  相似文献   

9.
浅谈由中国小说演化而来的越南喃字文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越南文学随着越南文字的演变,经历了汉语文学、哺字文学和拉丁化越语文学三个阶段。所谓响字文学,就是越人用前字写成的文学作品。吃字是一种在汉字的基础上,运用形声、会意、假借等方式形成的越南民族语言的文字。它是一种复合体的方块字,每一个字都由一个或者几个表音和表意的汉字组成。如汉语中的“年”字,南字写成“年”(越语拉丁化后为nm),左边的“南”字表音,右边的“年”字表意。又如汉语的‘淹集”,前率则写成“”,上部的“助”字表音,下部的“市”字表意(越语拉丁化后为。h。)。还有些措音字,只借用汉字的音,而不…  相似文献   

10.
杨然 《东南亚纵横》2004,(12):36-40
越南岱依、侬等民族与我国的壮族同源 ,泰族与我国的傣族同源 ,实际上都是跨境民族。他们的语言按我国学者的划法属于壮侗语系 ,具体来讲属于壮傣语支(越南称为岱依—泰语)①。20个世纪80年代末越南开始革新开放以来。岱依、侬、泰等民族的经济、社会状况都发生了很大变化。由于这些民族与我国南方的许多少数民族同源或有历史上的亲近关系 ,改革开放前的经济社会状况也有许多相似的地方 ,因此 ,研究他们现代化进程中的经验和教训 ,对于我们有借鉴意义。同时 ,这些民族基本上都在越南北方 ,靠近中越边界 ,他们现今仍与中国广西、云南边疆的少…  相似文献   

11.
越南西北地区南亚语系诸民族概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越南西北地区的南亚语系各个民族,以前统称为“舍”。在印度支那半岛,“舍”的称谓已很久远,但各地因发音不同而略有差异。在越南,一般称“舍”或“捨”,也称“卡”。在老挝、泰国和缅甸,则称“佧”或“卡”。 这些被称为“舍”或“卡”的民族,有不同的历史、语言和文化。而且,有的民族有两、三个称谓。这给研究工作和民族识别带来了不少困难。  相似文献   

12.
直到本世纪二十年代以前,汉字是越南通用的文字。汉字汉语在越南流行了二千多年。这样就提出了一个问题:汉字汉语对越南文字的产生和发展,对字喃和越文、越语有何关系和影响?本文就这方面问题进行一些探索,不妥之处,敬希指正。笔者在搜集资料过程中,得到梁志明和高红印同志的热情支持和帮助,特以致谢。  相似文献   

13.
撰写民族历史书籍时,民族的起源是开宗明义的第一章,几十年来,对越南的主体民族京族的起源,看法很不一致;有的甚至产生针锋相对的争论。越南民族起源问题,又与我国南方的壮、傣、黎、侗、布依等民族的起源有密切关系。因此,了解这一情况,对我们是有裨益的。  相似文献   

14.
越南文字的替换与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当今的越南城乡,举目可见用汉文写的对联、碑文,甚至店名,偶尔也会看到形似汉字,又不解其义的字,查字典,就是《康熙字典》也找不到,其实这就是喃字。同时,也可见到用拉丁字母写的店名、路名、标语、广告等等,这就是现行的越南拼音文字,越南人称之为“国语字”。这种现象反映了越南历史上曾经使用过3种文字:汉字、喃字、国语字。 一、汉字的使用 秦汉时,“凡交趾所统,虽置郡县,而言语各异,重译乃通。”可见那时的越语与汉语是不相通的语言。东汉“光武(公元25-57年)中兴,锡光为交趾,任延守九真,于是教其耕稼;制…  相似文献   

15.
高栏族,自称“婚壮”(意为壮人)、“板人”(意为村人)等,越南少数民族之一,分散居住在越南北方的宣光、安沛、太原、河北、富寿、永福等省山区,以宣光省为比较集中,共约2.3万人(1973年)。原来与山宅族合称为高栏——山宅族,1973年后分别定为两个单  相似文献   

16.
王继东 《东南亚》2006,(4):49-54
李朝(公元1010—1225年)和陈朝(公元1225—1400年)是越南历史上统治时间最长的两个封建王朝,共维持了近4个世纪。李朝仿效中国唐宋王朝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封建体制,陈朝在李朝的基础上进一步向前发展,越南中央集权制的封建社会逐步发展、巩固并走向繁荣。在政治经济得到一定发展的同时,越南大力发展民族文化,进入越南民族意识勃兴时期。越南李陈时期民族文化的发展和民族意识的勃兴对越南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拟就此问题作一简要探讨。一、民族文化的发展佛教在越南历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越南封建王朝建立后,特别是在李朝,佛教被尊崇为…  相似文献   

17.
中越关系源远流长。在长期的友好交往中,越南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各方面深受中国的影响。这种影响或表现为全盘接受、或部分接受、或潜移默化。弄清这种影响,是中越关系史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试图论述汉文化对越南人姓名的影响。越南学者认为,完整的越南人姓名应该包括三部分:姓+垫字(或称垫音)+名。下面分别讨论这三个部分。  相似文献   

18.
一、壮族势力的崛起与汉族的关系中国南方的壮族是中国最大的少数民族。在越南,壮族被历史地划为侬族,尤其最近,傣—侬联合,成为越南36个少数民族中最大的少数民族。宋代,壮人经历了历史上最大一次浩劫:日益强盛的汉人和越南人不断冲击着壮族地区,为了争取独立,强悍的壮人奋起反抗外族的统治。然而,其最后的失败,意味着壮族永远失去了自治发展的机会。壮族身份问题十分复杂。其究竟是中国少数人种,还是越南少数人种,一直纠缠不清。壮  相似文献   

19.
越南南部的高棉族和柬埔寨的高棉族本来是一个民族。为了与柬埔寨的高棉族相区分,越南称自己国内的高棉族为“越南南部高棉族”或“越南柬埔寨人”。越南高棉族,人口约六十五万人,分布在湄公河三角洲,他们是当地最早的主人。在三百年前,这块土地还是属于柬埔寨的。那时柬埔寨的国名称“真腊”。真腊的疆域  相似文献   

20.
越南史史料共有四大特点。一是愈接近远古史时期,文学史料愈罕见,至今保存的有关远古时期的文字史料几乎没有。二是1945年8月革命前,越南的文字史料大多是用汉字、喃字和法文写的,用越文写的很少。三是由于一些文学家没有严格区别第一手史料(原始史料)和第二手史料(抄录第一手史料而成的史料),不经过必要的鉴定,就把第二手史料翻版成第一手史料,因此,史料的可信度难以确定。四是越南以前的史学著作中使用越南史料少而单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