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公民财产权,是指公民个人通过劳动或者其他合法方式取得财产和享有占有、使用、处分财产的权利。宪法上规定的财产权通常是指公法和私法上有财产价值的所有权利,宪法规定的财产权不同于民法意义的财产权,二者分别属于不同范畴的权利体系。私有制产生后,财富与个人之间有了固定的归属关系,并变为法律上的财产权。自从产生宪法以后,资产阶级宪法确立了公民财产权神圣不可侵犯的宪法地位,以后又发展为同时规定了国家对公民财产权的一定限制。我国在计划经济时代,奉行的是公益无限与国家全能的观念,对私有财产保护不足而限制有加。随着市场经济的确立、完善和宪政制度的发展,我国公民财产权的宪法地位得以逐步提高。在保护与限制之间寻求合理的平衡,是公民财产权宪法地位的最终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宪政中的公民财产权保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4年修宪在宪法总纲中确立了私有财产的宪法地位,扩大了私有财产的范围,建立了私有财产征收征用补偿的制度,此举具有深厚的法理基础和巨大的宪政价值。本文以公民财产权的宪法学意义阐释为切入点,探索财产权入宪的深层次动因和价值蕴含,解析财产权入宪的规范意义,从而为构建我国完整意义上的财产权保障机制提供理论上的解说。  相似文献   

3.
2004年宪法修正案的征收、征用补偿条款,规定了对公民的私有财产实行征收或者征用要给予补偿,这将对保护公民的财产权产生重要影响。虽然现行法律中没有明确的警察征收、征用制度,但我国警察征用一直是个客观存在的社会实践,因此,在完善宪法对私有财产权保护的法律体系时,研究警察行政法中的警察征用法律制度有着独立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财产权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基于对财产权性质认识的转变和宪政理念中对国家职能认识的转变 ,各国宪法均规定了对财产的征收、征用制度。各国财产征收、征用的宪法规范在征收、征用制度的目的、程序、补偿三个方面均有差别 ,我国宪法修正案第 2 0条、第 2 2条符合法治国家的基本宪政要求 ,但“公共利益”的界定、补偿标准的公正把握还有耐于具体部门法规范的细化和司法实践正确操作  相似文献   

5.
从宪政的角度来看,刑事强制措施是指国家追诉和审判机关实施的违背公民意志,侵犯其宪法性权利的行为.强制措施的适用必须符合比例原则与司法审查原则的要求.在我国,由于长期以来财产权不被认为是公民的一项宪法权利.因而,可能侵犯公民财产权的搜查、扣押措施没有被纳入强制措施体系,这对保护公民的财产权极为不利.由于本次宪法修正案已经明确规定私有财产权是公民的一项宪法权利,因而建议在将来修改刑事诉讼法时,将搜查与扣押措施纳入强制措施体系加以规范.  相似文献   

6.
我国刑事搜查、扣押制度的改革与完善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在我国,由于长期以来财产权并不被认为是公民的一项宪法权利,因而,可能侵犯公民财产权的搜查、扣押措施没有被纳入强制措施体系,这对保护公民的财产权极为不利。由于本次宪法修正案已经明确规定私有财产权是公民的一项宪法权利,因而建议在将来修改刑事诉讼法时,将搜查和扣押措施纳入强制措施体系加以规范。  相似文献   

7.
私人财产,是指公民个人和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所有的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以及存款、股票、债权等财产,包括公民所获得的合法的劳动收入和合法的非劳动收入积累的财产.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公民个人的私有财产迅速增加,人们呼吁和要求对财产权实行宪法和法律上的保障.2004年闭幕的十届人大二次会议通过修宪明确了对私有财产的法律保护,这必将促进中国经济全面、快速、健康向前发展.但我们在肯定修宪重大意义的同时,如何健全完善以宪法为基础的私有财产法律保护,已经成为当前我国所面临的一个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8.
私有财产权中的"私有"应解为"私人享有"而非"依私法享有",因此,私有财产权既可为私法上权利,亦可为公法上权利.公法上财产权存在的根据在于宪法上私有财产权在行政法上的直接适用和宪法规定在行政法上的具体化.公法上财产权不能由公法规范和公权力主体的义务直接导出,其成立还需要以该公法规范至少同时亦具有保护特定私人财产利益的目的为前提.基于私人在公法上的一般法律地位,公法上财产权可大致区分为消极的公法上财产权和积极的公法上财产权两大类.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宪法对私产的保护大体上经历了否定、有限制的保护、逐步完善保护、规范保护四个阶段。针对我国私产宪法保护的不足之处,必须进一步完善宪法,明确私产宪法性质,赋予公私财产权平等地位,构建"公共利益"认定程序,完善征收征用补偿条款,并建立起制度性保障与救济机制。  相似文献   

10.
我国私有财产权宪法保护的若干问题与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年宪法修正案使私有财产权第一次在我国宪法中有了它的地位。但也存在着合法的私有财产的界定,公、私财产宪法地位是否平等,私有财产权的宪法正统地位等问题,这些问题都可以通过宪法解释加以完善。为了实施2004年宪法保护私有财产权的这一修改,建立我国违宪审查机制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