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正>古有察举、九品中正以及根深蒂固的科举制度,今有公务员考试,古今选拔人才的考试方式也许在科目、考试方式等方面有所不同,可最终都是为了精选治国栋梁。古今莘莘学子寒窗苦读只为得到赏识和重用,哪一个不是怀抱千秋梦想意欲治国平天下。公务员考试颇受青睐,被视为"金饭碗",万千学子争破头颅只为获取一足之地。而今正逢公务员改革,中央"八项规定"、"六项禁令"令人闻风丧胆,又有公务员工资疑遭曝光事件,网传竟有公务员萌生"辞官"另谋高就之念……公务员这阵热风会继续吹下去吗?  相似文献   

2.
徐健  吴长春 《人民论坛》2014,(13):60-61
<正>公务员家庭生活中的"德",应该是什么标准?其是否属于政德内容?是否应将"家庭和谐"作为公务员德的考核内容。厘清公务员政德的基本内涵是加强公务员政德建设、坚持选人用人"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题中应有之义公务员政德的基本内涵党的十八大提出,在选人用上要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政德,即从政之德或为"官"之  相似文献   

3.
新《公务员法》的施行,推进了我国人事管理制度改革的进程。然而,其在实施中却遭遇各种碰撞,出现了一些立法与执法中的不谐之音。主要表现在:干部任用中的程序违法问题依然屡禁不止;公务员招考中的"门槛"长期存在;非公务员"代行执法"依然存在;公务员职业道德与行政责任不能有效衔接,公务员职务之外的义务与立法宗旨不符等。  相似文献   

4.
激励是人力资源管理的一项基本职能,如何对公务员进行有效激励也是现代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议题。然而,当前我国公务员激励机制存在一定程度的失灵现象,主要表现为:不合理的薪酬制度设计导致公务员的"逆向选择",对晋升的过度追求导致公务员晋升"独木桥"之困,考核制度不科学导致公务员管理的"软约束",以控制为导向的职业生涯管理导致部分公务员"为官不为",委托-代理问题产生的信息不对称导致的"监督难题"。为克服公务员激励失灵现象,就要针对当前公务员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进行矫正:一是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薪酬激励机制,避免公务员精英流失的"逆淘汰"现象;二是设计合理的晋升激励机制,缓解公务员晋升的"独木桥"困境;三是完善科学的绩效考核体系,实现公务员管理的"硬约束";四是探索有效的软性激励机制,增强公务员激励的人性化色彩;五是加强监督激励的作用,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等。  相似文献   

5.
当前我国公务员法以强化和规范行政组织对公务员之"管理"为目的,具有浓重的"管理法"色彩,缺乏对公务活动的调整,这使公务员法被异化为"人事管理法"。公务员立法应突出法律对"公务活动"而非"公务员"的规制,实现从管理法向规制法的转变,重视调整性规则的运用,将公务活动纳入调整范围。在此基础上,公务员法应建构起由公务员身份法、公务行为规范法和公务员责任法构成的以公务活动规范为核心的法体系。  相似文献   

6.
<正>建设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公务员队伍,是人民期望、时代之需。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公务员队伍建设的任务首先是职业道德的教育和养成。当前,应该积极推动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加强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是巩固执政基础的关键所在。政治品德是公务员职业道德的首要之义,其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两个维护"的落实,关系到宗旨意识  相似文献   

7.
正据媒体报道,2013年中央连发15道禁令约束和规范公务员言行,并预测2014年公务员所面临的"禁令"将有增无减,这成为当前人们热议的话题之一。15道禁令,力度之大前所未有。面对这么多的"紧箍咒",不少人感叹当官不易将成为一种常态。笔者看来,这样的常态未必不是件好事。在《西游记》中,观音菩萨为了让生性不服管  相似文献   

8.
唐亚林 《人民论坛》2012,(30):16-17
两波党政机关官员的"下海潮"和一波"官员上岸潮"以及持续的"公务员报考热潮",标志着曾经一度淡化的官本位现象在当今中国又现回潮之势官本位现象强化的标志:从"官员下海潮"到"官员上岸潮"再到"公务员报考热潮"回首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伴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日趋深化及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大转型,是两波党政机关官员的"下海潮"和一波"官  相似文献   

9.
"LSM"公务员激励理念是公务员激励机制存在与作用的文化场,各项激励制度都要在这个文化场中进行设计;激励制度是界定公务员行为的权利边界和行为空间,有利于指导公务员与公务员团队的行为,产生一种发自内心的自我约束激励;激励方法为"LSM"机制的实现提供了可靠的实现途径。所以说,"LSM"公务员激励机制中,激励理念、激励制度、激励方法这三大要素对这一系统均有其独特作用,它为政府的使命与公务员个人价值相统一提供了一个良好的中介系统。该机制促使公务员能够达到一种自我激励的最高境界,使公务员将政府使命目标内在化为公务员个体目标,产生激励的正共生效应,从而提高政府行政效能。  相似文献   

10.
翟慎良 《群众》2014,(3):59-59
<正>围绕公务员总有说不尽的话题。最近",公务员春节过得冷不冷清"、"公务员新一波下海潮是否到来"仍无答案,有关公务员的新话题又被挑起。据媒体报道,2014年江苏招录6000多名公务员,报名首日近七成岗位无人问津,提交报名信息的考生和前两年相比也少了一半。由此,有媒体惊呼:"天下第一考"终于变冷了!公考报名"遇冷",这是一个听来颇让人欣慰的新闻。因为,近年来,千万学子争挤仕途独木桥,带来了高端人才消耗、创业意愿降低、官  相似文献   

11.
公务员职业生涯发展规划是政府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政府公务员职业发展规划对公务员未来职业走向、职业发展前景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基于彼得?圣吉"第五项修炼"理论分析发现,我国公务员职业发展规划存在着能力不足影响职业发展前景、思想上不重视职业发展规划、组织文化与公务员职业愿景未形成良好的契合、职业发展规划道路隐晦、绩效考核程序流于形式等问题.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包括:公务员培训未做到因材施教;公务员"懒政"现象制约职业发展追求;政府传统职业管理理念滞后;公务员职业发展规划方案落实不彻底;未建立系统完善的公务员职业发展考核制度等.针对公务员职业发展规划笔者提出建设性意见:通过培训启发公务员自我超越以提升能力;改善心智模式强化职业规划重视程度;在公务员和党组织间建立共同职业发展愿景;定期对公务员职业发展系统规划.  相似文献   

12.
为了了解"80后"公务员的群体特征和工作现状,特以湖南省长沙市市直机关公务员为调查对象而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发现,"80后"公务员群体体现出"年龄越小、学历越高,学科背景多元化,就职层次较低,工资收入处于中等偏上水平"等特征;"80后"公务员家庭出身多元化、城乡来源比例基本持平,但是公务员家庭"辈出现象"较明显;他们的就业动机"世俗化",工作压力大、实现预期空间小、工作总体满意度低;晋升速度平稳,晋升进程与文化程度有较强的相关性,但是与家庭出身关系不大;他们将能力和关系视为升职的主要标准,对"火箭式提拔"基本持否定态度。  相似文献   

13.
新书架     
《当代广西》2013,(10):59-59
王振耀(笔名:王真尧)著中国商业出版社出版定价:35.00元《不变的是原则万变的是方法》是一部杰出的官员之作,从国家部委走出的高级官员、连续15年的公务员面试主考官、新锐改革家王振耀为你讲述真实的"执政故事"。这是一本  相似文献   

14.
《人民论坛》2012,(30):10-11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两波"官员下海潮"和一波"官员上岸潮"以及持续的"公务员考试热",标志着曾经一度淡化的官本位现象在当今中国又现回潮之势,并且愈演愈烈。在人民论坛杂志所做的问卷调查中,65.8%的受调查者认为当前官本位现象十分严重;68.5%的受调查者择业时优先选择"党政机关公务员"。官位为何如此让人着迷?有受调查者的观点或许表达了部分人的心声:因为当了"官",就能  相似文献   

15.
报刊揽胜     
广州立规规范公务员行为给国家公务员工作时的行为划上了条条框框的《广州市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公共服务行为规范试行规定》,今天下发给广州市各级国家行政机关。《规定》对公务员履行职务时的行为规范之具体,在国内尚属少见。这个将于8月1日正式实施的《规定》,规定了国家公务员在履行公共服务职责时“应当鼓励”的5大行为,“应当履行”的4大行为,以及“不得有”的9大行为。“不得有”的9大行为中,包括不按有关规定办理行政审批事项;不按公布的程序、时限提供服务;不按照规范用语和礼仪接待来访群众、接听咨询电话;不将办事程序、方法…  相似文献   

16.
<正>这背后是一种"官本位"、一种"金饭碗本位"、一种"做官中国梦"的文化。考考考,生存的法宝。若干年来,我国公务员考试的热潮就没断过,无论是国家机关还是地方党政机关事业单位,任何一次公务员招考都能引来应考热潮。今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考试报名,通过资格审查的人数达到80万,各职位平均竞争比例为1∶60;  相似文献   

17.
今年江苏将选择部分地区试点公务员聘任制,福建首批聘任制公务员也将陆续在漳州、厦门上岗;广西则拿出高层职位聘任公务员。公务员聘任制正成为一股"潮流"。聘任制公务员在竞争机制中发挥了"鲶鱼效应"。公务员聘  相似文献   

18.
傅璟 《人民论坛》2012,(23):32-33
"服务型政府"是当下社会对中国政府的角色期望,与之相适应,公务员的社会角色定位为社会公仆。解决当前公务员队伍社会角色履行中存在的官本位思想严重、能力评价不准确等问题,需要培育公务员公共精神,建立、完善公务员的监督机制、惩罚机制、激励机制,正确评价公务员的个体能力,合理配置人力资源等。  相似文献   

19.
正名公务员 公务员,顾名思义,管理公共事务的成员之谓也.把国家管理人员等同于公务员是非常错误与模糊的,世界通行的做法是,国家管理人员被分为两大类:其一是政治家;其二是狭义的公务员.  相似文献   

20.
年初,一个外地考察团到湖北省随州市取经。听完介绍,来宾们都愣住了:随州市实行基本养老保险等"五保合一",统一归口社会保险事业中心,仅27名公务员;而一般地级市此类机构至少有4个,人员编制80人到120人。有人当场就质疑:"你们随州的公务员,一个能当四个用吗?""能!"随州市委书记马清明肯定地回答。十七大期间,这位市委书记在"大部门体制"改革的"现身说法",曾引来广泛关注。事实上,从2000年8月建市起,政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