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谢玉英 《实践》2008,(7):25-25
"今年我们家光卖林地里的蘑菇就收入700多元,山上的杨树都长到碗口粗了,杏树头几年就结果了,一年能收杏核1000斤,也能卖上千元,林地里每年产草10万斤,舍饲100只羊没问题.靠承包荒山我家每年就增收1万多元。"这是科右中旗额木庭高勒工作部新丰嘎查农民高荣,望着自己10年前承包的荒山,向笔者讲的话。  相似文献   

2.
正敖汉旗四家子镇林家地村的主要作物是谷子,这里的村民世世代代靠天吃饭,小米价格低得只能当作填饱肚子的口粮。第一书记宋国功来了以后,让昔日的"赔钱货"变成了"金疙瘩",村民们都叫他"小米书记"。2015年,宋国功来到林家地村任驻村第一书记。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在北京的农贸市场看到绿色有机小米一斤能卖20多元,于是萌生了将小米作为村里主打脱贫产品的念头。"我家的谷子收成好的时候一亩地收800多斤,年  相似文献   

3.
正所谓"两园一田",即亩产1吨以上的猕猴桃"吨产园",亩产1000斤以上的刺梨"千斤园",亩均收入1万元以上的茶叶"万元田"。根据规划,到"十四五"末,六盘水"两园一田"面积将分别达10万亩、35万亩、5万亩,并借此示范带动全市林下经济、食用菌、中药材等特色优势产业发展。从"摸着石头过河"到"外来的和尚会念经",同土地打了半辈子交道的水城区蟠龙镇百车河社区村民晏庭银,第一次尝到科技兴农的甜头,放出豪言:"现在论斤卖,以后论个卖!"  相似文献   

4.
《实践》2014,(3)
<正>去年十月,笔者在巴彦淖尔市德岭山镇小康村看到,广阔的田野里呈现出一派秋收繁忙的景象,农民们尽情地享受丰收带来的喜悦。村民王忠卖完最后一袋葵花后,美滋滋地算了笔账:我总共有130亩地,今年种了80亩葵花,50亩玉米,现在玉米还没卖,葵花今天卖完了。1亩葵花打了400多斤,1斤卖到了4块1,葵花总共卖了13万多元钱。"今年还不错,一辆‘现代’是有了。哈哈哈。"王忠喜笑颜开。  相似文献   

5.
<正>近期,桐梓县产笋区异常热闹,采笋季到来,方竹林间到处是采笋人忙碌的身影。"去年我家采的鲜笋卖2.5元1斤,今年价格是3元1斤,收入在去年的基础上增加了1万多元。"10月6日,楚米镇高山村7组村民杨志强拿着刚刚卖笋的钱高兴地说。今年桐梓县产笋量预计达3万吨,实现竹产业产值4亿元,竹农人均收入达2000元,靠采摘方竹笋富裕起来的竹农越来越多。桐梓县方竹资源丰富,竹林遍及全县19个乡(镇、街道)66个行  相似文献   

6.
三台县协和乡红花园村 52 岁村民李太琼前几天足不出户就卖出一只鸡,收入89元."原来上街卖11元一斤,在这儿能卖12元一斤."李太琼说起通过"云端三台 363"农村电商平台卖出的这只鸡,高兴得合不拢嘴.  相似文献   

7.
<正>《北京青年报》10月8日刊登罗志华的文章说,在成都街头,喜欢穿华丽可爱、颇有些欧洲中世纪贵族风格裙装的女孩越来越多,这类裙子风格叫作"Lolita"。一条火爆裙子炒上十万元,普通的1000多元购买的裙子转手就卖4000元至5000元。一段时间以来,热炒商品的现象在社会上轮番上演:先是"炒鞋",接着是"炒盲盒",如  相似文献   

8.
正"我们老两口种了10亩地,跟着合作社种黍子和红谷,光种子和肥料就省了400元,等收了粮食,一斤比市场价多卖2毛钱,里外里我们能多得1400多元。"喀喇沁旗十家满族乡上店村贫困户宫喜臣所说的合作社,正是村委会主任董富创办的沃野农机专业合作社。上店村自然条件较差,缺少水浇地。早年间,董富自家开办了有机肥加工厂,经过6年的探索,他发现上有机肥比上化肥的庄稼长势好,而且绿色、安全、环保,能让有  相似文献   

9.
<正>"过去的芹菜卖过6毛钱一斤,6块钱的没卖过。但今年春节期间,我们的‘故事芹菜’就卖到了一斤6块钱,群众着实过了个好  相似文献   

10.
正正安县宝山村不断深挖生态优势,释放生态潜能,依托方竹林这一资源优势,闯出一条"脱贫致富路"。"去年,我家仅野生方竹笋就卖了6000多斤,收入1万多元。"正安县庙塘镇宝山村院坪组村民梁振雄喜笑颜开地给记者算着自家的"脱贫账":"从来没想过,后山这100多亩的野生方竹林现在变成全家的‘小金山’。"就在两年前,梁振雄家还是村里的精准扶贫户。  相似文献   

11.
正"走基层送温暖办实事",既要"走笔"又要"走心",既不能去"写意",更不能"留白"。"留白"是传统绘画的一种智慧和境界,讲究着墨疏淡,空白广阔,以留取空白构造空灵韵味,给人以美的享受。然而在为民服务上,也有一种"留白"现象:有的善走平坦大道,首选能出名的"景点",让偏远的崎岖小道成为"盲点";有的挑肥拣瘦,嫌贫爱富,对能出名的事情当仁不让,对棘手难办的事情视而不见;有的只管  相似文献   

12.
正4月中旬,记者来到黔西县杜鹃街道乌罗坝村的草莓种植基地。虽然已接近草莓采摘期的尾声,仍有不少游客热情不减,提着篮筐,在弯腰采摘。"草莓30元一斤,自己采摘。周末一天能卖一万多元呢。"正忙着给游客称草莓的种植户王静梅乐呵呵地说。王静梅家是当地的草莓种植大户,也是草莓产业合作社的成员,作为村里的致富带头户,她家有60个草  相似文献   

13.
从连续5年下滑,到连续8年增产;从2003年的8614亿斤,到2011年的11424亿斤;从低谷时期的产不足需,到13亿人的人均粮食占有量超国际公认安全线……8年来,中国的粮食生产屡创佳绩,尤其是在国际金融危机深化、全球粮食市场急剧波动、世界部分地区动荡加剧的情况下,我国粮食生产不仅打破了"两丰一欠"的传统周期波动,更是先后收复了10000亿斤"失地",迈上11000亿斤的新台阶,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  相似文献   

14.
正党员干部把讲政治摆在第一位,从来就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可现实生活中,有的自视"特殊党员",热衷于搞一言堂;有的该请示的不请示、该汇报的不汇报;有的嘴上讲按规矩办,实际上还是按习惯办、变着手法办;有的场面上不敢做了,私下里还在悄悄做;有的明规则立起来了,"潜规则"还在起作用。看似"无关痛痒"的"小节",实质是忠诚上的"脱相"、政治上的"变质"。讲政治是党员干部立身之  相似文献   

15.
<正>《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若干规定(试行)》文件的出台,打破了"铁交椅",给从严管干部注入了一支"强心剂",让有为者有位,让无为者无位,实现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对于树立正确用人导向、营造干部干事创业浓厚氛围具有重要作用。源头发力树导向。长期以来,干部能上不能下一直是制约干部工作的一个难点问题,有的干部惯于当"太平官",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消极不为;有的精神懈怠,不思进取,干事创业无激情;有的不敢担当,  相似文献   

16.
<正>生日成"进贡日",办公室变受贿"宝地",向竞标人肆意卖信息和签名……虽是一名小小的科级干部,但却是招投标岗位的"当家人";7年间受贿上千万元,"小鬼当家"沦为"小官巨腐"。重庆市第五中级人民法院最近审理的永川区建设工程管理中心原主任、招投标办原主任戴兵一案,为人们揭开了工程建设贪腐高发的"风险点"。办公室成受贿"宝地"一笔数目几十万元的行贿信息牵出涉案上千万元的"硕鼠":2013年,重庆市相  相似文献   

17.
在川北门户广元,早餐桌上必能看到女皇蒸凉面的影子。"一年365天,至少一天吃一碗蒸凉面。大年三十也要吃上一碗!"在广元人的食谱里,别看蒸凉面只是价格不贵的小吃,但却在一日三餐里占据着重要地位。年味还未散去,藏身于小街小巷的蒸凉面小饭馆人气不减,更甚于平日。满街都是"XX凉面"的店铺招牌,顾客或坐或站或排起长龙。"今天蒸了一百斤米,已经卖了五六十斤了,  相似文献   

18.
<正>党员干部作为社会中的一员,不会孤立存在。党员干部的工作对象主要是人民群众,正常的交往是维系群众的纽带,也是工作的主渠道。然而,少数党员干部存在的一些不正当交往现象应引起高度警觉。有的交往"庸俗化",爱与溜须拍马的人交朋友;有的交往"市侩化",爱与对己有用的人交朋友;有的交往"物质化",爱与大款富人交朋友;有的交往"江湖化",喜欢"江湖义气",爱结"圈子"。从近年发生的违纪违法案件看,脱离普通群众、交友不慎是腐败蜕变的加速  相似文献   

19.
三台县芦溪镇石河村农民兰绍友舍得花高薪从郑州果研所聘请张国容教授当"科技家教",大力发展反季节水果.在张教授的指导下,去年,他的大棚油桃卖到20多元一斤的好价钱,全年反季节水果销售额达8万余元,比上年增收3.5万余元.  相似文献   

20.
地处粤西北一项贷款本息总额达十二亿多元的"扶贫工程",3年建设期10年仍未建成投产,几经周折,最后不得不折价3亿元贱卖。为此这个县亏掉9亿元。工程每年一亿多元的利息,令年财政收入仅几千万元的贫困县不仅丧失了发展良机,连教师工资也难以保障。 当初红红火火的"扶贫工程",为何会沦为拖后腿的"烂尾工程"呢?12亿元的"扶贫工程"只卖了3个亿 这项"扶贫工程"名为"广宁纸浆厂",所在地广宁县是广东省少数几个贫困革命老区之一,竹子面积居全国各县之首,每年可产竹子26万吨。据一些当事人介绍,出于扶贫考虑,国家计委于1988年批准广宁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