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古训讲求以"劳而不倦"为保健养生之道,"莫要久行、久立、久坐、久视、久卧"。其实,这五种动作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要做的,也是最容易被忽视的对健康有害的动作。  相似文献   

2.
一忌久坐,久坐者伤肉。坐是消除疲劳的一种必要的休息,但久坐易使肌肉衰退与萎缩。故老人应多参加适合自己的户外活动,加强肌肉锻炼,以增强体质。二忌久立,久立者伤骨。老年人气血运动全靠动静结合调节平衡,如果一直站立不动,就会影响气血运行,使人体部分组织和细胞营养失调,出现气滞血凝,从而招致疾病。  相似文献   

3.
《浙江人事》2007,(10):30-31
二十年前.周志江依靠借贷145万元起家的湖州金属型材厂(久立集团的前身)成立了。二十年后,这个小型加工厂已经发展壮大成为我国工业用不锈钢管行业中的参天大树。成为浙江省民营百强企业、湖州市明星企业和国内最具竞争力的工业用不锈钢管专业生产企业之一。2005年,公司产品——“久立”牌不锈钢管被批准为国家免检产品.“久立”商标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  相似文献   

4.
本刊综述 《创造》2014,(7):71-71
正久坐不动,气血不畅,会使肌肉松弛,弹性降低,下肢浮肿,倦怠乏力,重则还会影响到血液循环。久坐生活方式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长久的"坐"很可能会给健康带来麻烦,包括颈椎病、腰椎病、免疫力下降等问题。1.食欲不振原因:久坐缺乏全身运动,会使胃肠蠕动减弱,消化液分泌减少,日久就会出现食欲不振、消化不良以及脘腹饱胀等症状。久坐不动者每日正常摄入的食物,聚积于胃肠,使胃肠负荷加重,长时间紧张蠕动也得不到缓和,长此以往可致胃及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穿孔及出血等慢性难愈顽症。对策:培养"植物化"饮食习惯。  相似文献   

5.
最初,有各种各样的人来到指挥部请示事情,但我不很了解他们是属于哪一部分的,于是命令孜仲·罗桑曲久(又名罗桑班久)、雪仲·孔林二人对自愿前来罗布林卡充当侍卫的康巴军(自称“卫教军”)的人数和头目称谓等进行登记。后来,色拉寺代表又来问及在行动时的具体任务,要求先发几百支枪。我立即去了解了枪支存放地点,回答他们说:“有一部分枪支虽然放在罗布林卡,但是掌管枪支的人是孜恰·坚参。  相似文献   

6.
刘统 《同舟共进》2011,(5):46-49
【陈独秀的挣扎与毛泽东的彷徨】 平心而论,陈独秀从心里不赞成农民运动。他是大教授,虽然从事的是唤起民众的革命,但广大农民真正起来了,他又怕得要命,属于毛泽东所说的“叶公好龙”之类。  相似文献   

7.
《今日中国(中文版)》2014,(1):F0003-F0003
正中医认为双臂麻木酸痛是因为小臂过度发力,频繁使用导致。症状为手臂无力,手腕酸痛小臂发麻发胀。现代人久坐电脑前,手臂血液循环不畅。单一姿势过久,都会有手臂发麻,酸胀。然而,很多人不知道几个古代按摩小动作可以大大缓解种种不适。  相似文献   

8.
因了牧惠先生的信任,我拿到了韦君宜先生的绝笔——《思痛录》。这是一本人生自述式的回忆文字,她选择了一个独特的视角,着眼于她曾亲历过的诸场运动。没有经历过运动的人,实在难以体会什么叫运动,不知道那种人整人,要人交出尊严、交出人格、交良心,而且说交就交,如同梦餍般的运动有多么非人。读这本书叫我感到无比沉重,我被其中沉甸甸的思考所震撼,其深度使我惊讶地重新认识了韦君宜先生。经过努力,书终于出版了。带着墨香未散的新书,我匆匆赶往医院,见到了久卧病榻的韦君宜先  相似文献   

9.
坐。虽然坐着是种静止姿势,但不能忽视动,尤其是下肢。坐着时也需要时不时动一动,不妨双脚交替地动一动,让小腿和大腿肌肉很有节律地收紧和放松,脚趾、踝关节和膝关节也交替踩动一下。坐一会儿就腰疼的人,可以买一个腰痛敲打锤来敲打、按摩,让身体被动地改善血液循环。不少人坐久了会感觉腰酸背疼,这其实就是血液循环不好,坐一会儿可以起来做做操帮助血液循环。但要注意别往前弯腰,因为腰椎就像向前竖立的弯弓一样,如果往前弯多了弯久了,会更加把这个弓拉直,拉得没弹性,加重久坐的  相似文献   

10.
古人养身趣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有感乾隆的“四勿”养生法乾隆皇帝寿辰89岁,是帝王中的长寿者。他在生活中很注重“四勿”:即“食勿言、卧勿语、饮勿醉、色勿迷”,实在是言简意赅、发人深思。这里仅谈谈对“四勿”的一些感想。“食勿言”是指吃饭时不要说话。因为一边吃饭一边说话,不仅心思不能集中在咀嚼、吞咽上,还浪费许多唾沫(口中之津液),总之大大不利于消化。“卧勿语”是指既然躺倒了就不要多说话,因为说话时要运气,而躺着运动时气不顺,不利健康。“饮勿醉”妙在并不完全反对饮酒,而是告诫不能醉。因为“醉”即指脑神经已经酒精中毒,以致神志不清,对外不省人事…  相似文献   

11.
香港同胞的河南情□刘水旺血浓于水,虽然香港一百多年前被英帝国主义强占,但香港同胞和祖国人民的心是紧密相连的。从“五四”运动到现在,香港同胞无时不心系祖国。无论是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还是今天的改革开放,他们为祖国的解放和发展壮大贡献着力量。改革开放...  相似文献   

12.
痔疮是人类最常见的慢性疾患之一,民间有“十男九痔”之说;发病晚期还往往会引起脱肛、贫血、肛瘘、脓肿等常见的并发症,使人感到十分痛苦。这里介绍的“提肛运动”是一个简便易做、切实可行的防治痔疮的方法。“提肛运动”就是做肛门部位的收缩运动。这种体疗方法在我国古代早已提出。练气功和打太极拳的人、也都把“提肛”作为要领之一,加以锻鍊。“提肛运动”有四字诀:“吸、舐、撮、闭”。吸即吸气,舐即舌舐上腭,撮即提肛门,闭节闭气。这四个动作要同时进行。具体做法是:全身放松,再将臀部及大腿用力夹紧,配合吸气,舌舐上腭,同时肛门向上提收,像忍大便的样子,提肛後稍闭一下气不呼,然後配合呼气,全身放松。这种运动,不论在什么时间、什麽地点,也无论是坐、卧还是站立的情况下,随时都可以进行。最好是根据自己  相似文献   

13.
关于“沉默权”问题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坦白从宽,抗拒从严”政策的精髓在于鼓励有罪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坦白认罪,允许其进行无罪或罪轻的辩解,但不承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沉默权。赋予犯罪嫌疑人沉默权,其实际意义就是限制警察的讯问权。我们不主张沉默权,并不意味着警察在讯问犯罪嫌疑人时可以不受任何限制。虽然在某些案件中,口供是必不可少的重要证据,但我们必须严禁刑讯逼供或以威胁引诱、欺骗等非法方式逼取口供。刑事诉讼证据较之民事诉讼中的证据要复杂得多,如果再赋予犯罪嫌疑人沉默权,则无异于为侦查工作设置障碍,将造成案件久侦难破。  相似文献   

14.
读书有悟     
退休后,初时不惯,总有不服老之志,若有所失,手足无措,无聊之至。随便翻阅《古文观止》,读元朝进士刘基所著“司马季主论卜”。文章大意:邵平秦时为东陵侯,秦灭被废,在长安城东种瓜,被废黜以后,去拜访司马季主(西汉初年的一位善卜卦者)。季主曰:“君侯何卜也?”东陵侯曰:“久卧  相似文献   

15.
现在,正确但与实际工作没有多大关系的“废话”充斥在各种各样的文件和会议中。不少人好讲一些“正确的废话”,主要是觉得,大而化之地讲一些官话、套话,既不得罪群众,也不得罪领导和同事,安全又保险。至于这些“正确的废话”究竟能对实际工作起什么作用,往往不去关心。没完没了地“炒剩饭”关键还是“唯上”心态在作祟,但也是“废话者”本人水平的体现。这些人平时心思不在工作上,对本职工作没有进行深入钻研,开会或发文时提不出思路、找不出办法,也只好做“传话筒”、“留声机”。讲“正确的废话”,省心省力,但日子久了,对工…  相似文献   

16.
以前有“卧蚕眉”,而这个夏天最Hot、最In的却是“卧蚕眼”。看看那些当红的偶像吧,她们的眼睛下方是不是都有隆起的一小块?那就是“卧蚕眼”,它可是“万人迷”的魅力体现,同时也预示着好运气!即使没有天生的“卧蚕眼”,也没关系,化个“卧蚕眼妆”,也许会让你的桃花运、工作运、金钱运滚滚而来……  相似文献   

17.
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在不断(永恒)的运动变化发展之中,不运动的、一成不变的事物是没有的。这里提到的“运动”、“变化”和“发展”是否完全一样呢?本文试分析之。一、“运动”和“变化”具有同等含义哲学的运动概念的含义是,就最一般的意义来说,就它被理解为存在的方式、被理解为物质的固有属性来说,它包括宇宙中发生的一切变化和过程。从这个概念的含义当中,我们可以看出“变化”也是运动。而变化有空间的变化,也有时间的变化。空间的变化就表现为空间位置的移动;时间的变化表现为过程,即一切事物都有一个产…  相似文献   

18.
次等球迷     
宇文正 《台声》2013,(6):51-52
这世间许多事物都有所谓的知识傲慢,不过在我的经验中,运动行家的知识傲慢,可能是最严重的,他们尤其受不了无知者的聒噪。比如股票市场行情热络时,听见友人与股票族的对话:“最近XX股不错是吗?现在是不是该进场?”多半能得到对方诚恳的建议(虽然不保证赚钱),我从未碰到劈头一顿:“你知道什么是本益比吗?  相似文献   

19.
中性化现象     
中性化现象焦国标一日,我大脑里的知识突然如电光火石般发生了大串连,一刹那我发现了人性中一个很有趣的现象:中性化。我们都知道,“久居芝兰之室而不闻其香,久处鲍鱼之肆而不觉其臭”,香臭两极因久而趋于不香不臭,不是发生中性化了吗?再如司空见惯这个成语,整个...  相似文献   

20.
古今“怪”鉴潘杰怪人、怪事、怪物,自古有之。论到“怪”字,想到了历史上两个有名的“怪人”:一是清朝的郑板桥,一是唐朝的李峤。郑板桥为“扬州八怪”之首,他曾为官,然“十年清知县”,却未捞“十万雪花银”,总是“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做的“怪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