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紧密联系人民群众是我们优良的传统作风。处在执政地位的共产党员和各级党政干部时刻不能忘记自己是人民的公仆,要不断地到人民群众中去,倾听他们的呼声,为他们排忧解难。最近,江泽民同志在辽宁考察期间,深入到18家企业,同工人、技术人员、企业干部作广泛接触与交谈,表现了中央领导人的紧密联系人民群众和务实精神。了解人民在想什么,实际情况明了,办法也就多了。本刊发表《总书记同职工群众在一起》,就是希望各级干部都来发扬深入实际,深入群众,脚踏实地,为人民群众多做好事实事的作风。  相似文献   

2.
在建设四化、振兴中华的征途上,有必要在广大干部和群众中间,提倡“四为”:为民造福,为民除害,为国争光,为国分忧。 人民的甘苦,群众的冷暖,应是每一个共产党员、国家干部时刻挂记心头的头等大事。如果对人民的疾苦视而不见,冷若冰霜,还算得上什么共产党员,算得上什么人民的公仆?当年,我们党的许许多多革命  相似文献   

3.
党的各级干部要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深入实际,深入群众,掌握真实情况,关心群众疾苦,与群众打成一片,做群众的知心朋友。深深地扎根于人民群众,正是我们党的力量所在。我们要下决心象革命战争年代那样做好群众工作,重建党在群众中的崇高威信。要建立各级干部定期下基层的制度。  相似文献   

4.
马那瓜专电 尼加拉瓜总统丹尼尔·奥尔特加六年来坚持一个独特而新颖的工作方法,名叫“面向人民”,即无特殊情况时,总统每周星期六深入全国各地,分别与各个阶层的群众直接对话一次,了解他们的疾苦和要求,征求他们对政府工作的意见,并具体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对话时,与会者可以直接向总统畅谈自己的意见、要求,并提出批评、希望和建议。总统和有关政府部长或负责人要当场作出回答,  相似文献   

5.
《求知》2018,(12)
正信访作为"了解民情、集中民智、维护民利、凝聚民心"的一项重要工作,更要主动适应新时代的新要求,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站稳群众立场、贯穿群众路线、强化群众意识,从接待好每一次来访、处理好每一封来信、化解好每一个积案入手,传递好党中央对人民群众的关怀关爱,厚植党执政的坚实群众基础。一、新时代信访工作呈现新特点1.利益诉求多元化。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  相似文献   

6.
华丁 《瞭望》1996,(26)
古人说:“观其交游,则其贤、不肖可察也。”意思是,看看他交什么朋友,就清楚他是好是孬了。这话说明了一个常理:人以群分。 观察当今干部交友,可见一种两极现象:一曰结穷亲,一曰傍大款。 视人民为衣食父母的信访干部吴天祥,照料孤寡老人王老太,三伏天送饮料,三九天送煤炭,逢年节送鱼、送肉,病榻前端水倒尿,15年如一天,一直到给老人送终。他说:“共产党的干部要乐于结‘穷亲戚’。”献身西藏高原的优秀地委书记孔繁森,为了抚养两个藏族孤儿,不惜拖着病弱的身子,到医院卖血,以换得菲薄的收入贴补家用。在中华大地,还有许许多多像孔繁森、吴天祥这样的干部,他们牺牲休息时间,献出个人的钱财,救援孤老、孤儿,帮助困难户和突遭不幸的人,表现了与人民群众心连心的亲情。  相似文献   

7.
思想政治工作“三贴近”是一个对老问题的新认识。如同一部“老片新看”的优秀影视片,使人百看不厌,回味良久。思想政治工作说到底是做人的工作,而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要素。做好思想工作,首先要了解人民群众的所思、所想、所求和所为,要贴近他们的生活,熟悉他们的情况,倾听他们的呼声,反映他们的要求,知道他们的需要,关心他们的疾苦。这种心与心的贴近,一方面可以达到“对症下药”的效果,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另一方面还可以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只有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才能使思想政治工作建立在群众基础之上,赢得群众的支持,富有创造性,充满活力。笔者认为,坚持不懈地落实“三贴近”原则,有以下几个要点。  相似文献   

8.
《瞭望》1996,(11)
信访工作之所以取得巨大的成绩,是与我们有一大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信访工作者分不开的。可是,他们在工作中的酸甜苦辣却鲜为人知。最近,记者到了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办公厅、公安部、民政部、最高人民检察院的信访工作部门采访,深深为他们的辛勤劳动所感动。他们确实是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联系的桥梁,是党和政府的耳目喉舌,是人民群众可信赖的朋友。  相似文献   

9.
党的政治路线确定后,干部是决定因素.用人导向直接关系党心、民心,是推进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关键.在新形势和新的历史条件下,人民群众的公认和满意应成为干部政绩评价的主要标准,要让人民群众成为"干部这个决定因素"的"决定因素",这也是新形势下组织工作推进改革创新的一项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0.
刘武俊 《团结》2005,(1):16-17
最近,国务院颁布了新修订的《信访条例》,该条例将于2005年5月1日起施行。在传统的信访制度面临尴尬境地、社会舆论尤其是有专家对信访制度的存废提出异议的背景下,国务院及时颁布了新修订的《信访条例》,这无疑传递了革新信访制度,重新焕发信访制度的生机活力的信号,同时也从立法上进一步肯定了信访制度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积极作用。这次国务院对《信访条例》进行修订,主要突出了以下几点:一是增加了畅通信访渠道的内容,以更好地加强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联系、及时了解社情民意并化解社会矛盾。二是增加了创新信访工作机制的内容,以提高处…  相似文献   

11.
县乡党政机关干部是党的政策在农村的直接执行者,他们直接服务于基层,直接面对广大人民群众,与群众接触的时间最长、面最广、最深入,他们的思想作风好坏,直接反映党在基层群众中的形象和威望。近年来,我县高度重视加强党政机关干部思想作风建设,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积极探索党政机关干部思想作风建设的规律和方法,不断提高思想作风建设的水平,党政机关干部队伍的思想作风有了长足进步,应该说,我县党政机关干部思想作风的主流是好的,但调研发现,存在的问题也不少。  相似文献   

12.
从这一期起,本刊开辟一个新栏目:《当代中国人心态录》。 开辟这个栏目的目的有二:其一是丰富邗物内容,密切刊物与人民群众的联系,用普通工人、农民、知识分子、解放军官兵、各条战线的干部的口述实录,反映他们的愿望和心声,表现他们生活、工作中的喜怒哀乐。许多读者反映,积极报道来自党中央、国务院的事关全局的重要决策和信息,是本刊一大特色,希望我们继续努力,更好地传递这方面的信息;同时认为,本刊反映基层的情况、反映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心愿还不够,希望加以改进。开辟这个新栏目,有助于弥补这个欠缺。 其二,这个栏目发表的文章将采用实录形式,用群众自己朴素、生动的语言反映他们的愿望和追求。从生活中来的群众的语言总是那么生动、活鲜、引人入胜,往往是编辑、记者坐在书斋中苦思冥想而不可得的,我们希望通过这些文章的发表,给本刊的文风带来一股新鲜之风,注入一股新的活力,一扫长而空的八股套话,陈腐晦涩的不良之风。 实录,不是有闻必录,不是听到什么就写什么。我们要求文章能真正反映大多数中国人民的愿望、追求,鼓舞人民群众在党的基本路线指引下搞好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进一步发展我国的社会主义事业。 愿读者能喜爱这个栏目,关心它,支持它,多来稿,多赐教。  相似文献   

13.
韩武 《求知》2014,(5):22-24
<正>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什么是工商部门的"器"?那就是广大服务于市场经济第一线的基层工商干部。基层工商干部身处监管服务第一线,直接面对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其素质高低、作风优劣直接影响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和威信,影响着工商部门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维护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秩序的建立。干部作风存在哪些问题,群众心里最清楚;为群众服务哪些方面没有做到位,  相似文献   

14.
杨鑫 《求知》2006,(3):28-29
作为党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信访工作是体现我党执政能力的重要窗口,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着我党执政的形象。但是,在实际工作中,有不少信访干部由于不懂语言艺术,简单粗暴地对待上访群众,直接影响到双方的相互沟通和问题的解决,损害了人民群众的感情。  相似文献   

15.
最近,某地政府为了让干部及时了解农民群众喜欢什么、反对什么、盼望什么,以各种形式走村入户,解民忧办实事。当地群众形象地称之为农民"点菜",干部"掌勺"!反响甚佳。在基层常常会碰到这样的事,一些干部自以为是为群众做好事、办  相似文献   

16.
所有的领导干部,都要经常下乡下厂下学校,深入到群众中去,了解群众的情绪和意见,努力解决广大群众迫切要求解决的实际问题.党的各级组织,要坚决反对和克服官僚主义、主观主义、命令主义以及其他各种损害党群关系的错误倾向,决不能对其视而不见,听之任之. 治政之要在于安民,安民之道在于察其疾苦.怎样把民安住呢?最根本就是这一条,把疾苦了解到,处理好.上上下下要逐步形成这样一个风气,到群众中去听取意见,帮助群众解决问题.忧群众之忧,喜群众之喜.要把这个作为干部的基本  相似文献   

17.
一、改革开放后珠江三角洲干群关系发生了新的变化改革开放10多年来,珠江三角洲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社会生活与人们的精神面貌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是什么原因使这片古老的土地变得如此神奇?一个重要原因是他们在改革开放中逐步理顺干群关系,干群关系发生了新变化。1、领导就是服务,致富一方为己任。干群矛盾与对立在基层集体经济实力增长、村民生活改善和群众利益增加中消融与化解。在珠江三角洲官本位的思想在人们的头脑中逐步淡化,人们已经不能从服饰打扮来辨别干部与群众;也看不到那种插腰站田头,指指点点,走马观花的“下乡干部。”如果没有约定也很难在机关里找到干部;而如果凭着收入高低、享受什么样的住房标准或能坐上什么牌子的轿车去推测哪个是干部,那更会弄出笑话来。因为就一般情况而言,在珠江三角洲,从市县到镇、村的各级干部其收  相似文献   

18.
尽心竭力地为群众办实事,是落实六中全会决定的一个突破口,也是党加强与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一条根本途径.说它是"突破口",因为这些年来在我们的一些干部中,确有"说得多,干得少"的毛病,群众对干部要听其言而观其行.小平同志一再强调,少说空话,多办实事.群众是最讲实际的,他们是要从一件件具体的、实实在存的事情中来观察、了解和认识我们的.只有坚持办实事,为群众排忧  相似文献   

19.
密切联系群众,是我党在长期斗争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我们党从诞生到现在的全部历史反复证明一条真理:什么时候党群关系密切,我们的事业就顺利发展;什么时候党群关系紧张,我们的事业就遭受挫折.当前,我们党在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中面临着一系列新的考验,能否保持和发扬党与广大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直接关系到我们事业的成败得失,这是一个十分现实、非常重要的问题. (一)加强党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根本保证.党的力量源泉在群众之中,我们党的一切胜利都是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奋斗的结果.社会主义事业是亿万人民的事  相似文献   

20.
在中国进行的生气勃勃的改革,是由广大人民群众参加的,他们是改革的主体,并且直接影响着改革的成败。这一方面是因为改革必须赢得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另一方面是因为人民群众对改革带来的新变化的接受程度和适应程度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