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又一批新学员进入云南“刀美兰民族艺术希望学校”。望着他们散溢着艺术潜质的水灵劲儿,刀美兰充满欣慰地笑了。从他们身上,她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著名傣族舞蹈家刀美兰出生在云南西双版纳的允帕钪,这是个歌舞之乡。刀美兰从小就喜欢跟着大人学跳孔雀舞、刀舞、象脚鼓舞,而且特别喜欢自己的生父波拉翁跳的长刀舞和孔雀舞。很强的节奏感和清晰的“三  相似文献   

2.
刀美兰,一位从西双版纳小竹楼飞向世界大舞台的少数民族杰出舞蹈艺术家,有着许多美丽的昵称:“孔雀公主”、“舞蹈女神”“、金孔雀”。在去云南代表团的路上,这些美丽的名字不停地在我的脑海里萦绕着。在人群中,我一眼就发现了她,她的脸上荡漾着笑容,优雅迷人。我们的谈话就从正在讨论的政府工作报告谈起了。她说:“温总理的报告非常实事求是,是一个难得的好报告,代表们听了心里热乎乎的。在报告中总理强调,要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农村基层文化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大力扶持民族文化艺术,促进新农村建设。云南是个少数民族大…  相似文献   

3.
杨丽萍:舞蹈着并幸福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云南孔雀之乡,我见到了刚获得第四届“荷花奖”的杨丽萍。这一标志着中国舞蹈专业最高成就的奖项,授予了她的大型原创舞集《云南映象》。从《孔雀公主》、《雀之灵》,到《两棵树》、《女儿国》……杨丽萍在人们心中留下了“舞蹈精灵”的美丽印象。朴素、谦善的语言神态背后,是与生俱来的凛然和空灵。这是一只暂且收敛羽翅的孔雀,她和你面对面地交谈,但却让你感到她的灵魂正在升腾向未知的高处。舞蹈,是她的语言,这语言的根,扎在云南。杨丽萍说:“人活着只有两种状态:跳舞,或者不跳舞。”  相似文献   

4.
一九八一年夏,东方歌舞团为我国著名的朝鲜族舞蹈家崔美善举办了独舞晚会。这位四十七岁的舞蹈家在晚会上,表演了八个舞蹈:朝鲜族舞蹈《长鼓舞》、《喜悦》、《丰收曲》和演出前赶排出来的《挚爱》;汉族舞蹈《东方的微笑》(这个舞蹈取材於敦煌二五九窟的彩塑,被称为“东方的蒙娜丽莎”);傣族舞蹈《白孔雀》;日本舞蹈《樱花》;埃及舞蹈《尼罗河畔的姑娘》。这是一台强烈感染观众的精彩演出。演出後许多观众给她题诗作画,赠送花  相似文献   

5.
作一次文学旅行,也许是冒险,但我想一定很有趣。特别是沿着我国傣族文学之流节节上溯,会发现许多令人惊叹不已的瑰丽风光。众所周知,我国的傣族文学与东南亚文学、印度文学有十分明显的姻缘关系,但她们是不是就同一祖先?一个民族会不会只有外来文化,而没有自己的文化?各个民族的文化是不是他们民族的历史和坏境的产物?探讨这些问题是很有意义的。本文选择《召树屯》作为追溯对象,是因为她不仅在我国的傣族地区,也在东南亚各国、日本、朝鲜、斯里兰卡、印度等国广为流传,很具有代表性。从基地出发既然要探索,当然先要把《召树屯》这部作品的面目弄清楚。《召树屯》的主题是什么呢? 无疑是歌颂召树屯和喃婼娜的纯真而又高尚的爱情。从勐板加的王子召树屯在金湖  相似文献   

6.
我们傣族是一个诗的民族。就目前所知,仅有关《阿銮》的叙事长诗就达五百多部。有人怀疑,这些诗是不是傣族人民自己创作的?中国社会科学院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所云南分所等单位编的《傣族古歌谣》,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答案。说明傣族在远古的洪荒时代,就已经以自己充沛的感情和质朴的语言,无拘无束地歌唱自己的生活、劳动、爱情和理想,创作了许多反映先民们各个时期生活的  相似文献   

7.
《今日民族》2013,(9):6-6
一曲曲朴实的民歌在舞台上唱出,玉溪带来的歌舞剧《玉溪飞歌》展示了原生态韵味浓郁的民族文化盛宴。《玉溪飞歌》以傣族、彝族、哈尼族等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音乐、舞蹈元素为核心,由《火映山乡》、《花腰俏》、《彝山韵》、《哈尼谣》、《花鼓飞花》五章14个节目组成。生动、艺术地展现了玉溪世居少数民族的鲜明特点,为观众勾画了一幅幅多姿多彩的玉溪民族风情画卷。  相似文献   

8.
胡杰 《民主与法制》2014,(11):54-56
在给孩子们上第一节课时,杨薇先表演了一段现代埃及舞蹈,这个名叫《花开时节》的舞蹈,是她自己编的。参加西安一年一度的国际健美舞大赛时,曾获过二等奖。伴随着《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的旋律,这个融合了中国民族风的舞蹈马上博得了满堂彩。在杨薇的邀请下,几个原本跟民警很对立的新疆女孩也跟她一起其乐融融地跳了起来。  相似文献   

9.
(四) 对作家文学的处理与评介少数民族中的文人或作家文学,大致有三种情况: 一种是用本民族的文字进行创作。如傣族祜巴勐在《论傣族诗歌》(写于1615年)一书中,就提到他曾用傣文创作了两部长篇叙事诗,一部是取材于佛经故事的《粘响》,一部是揭露社会黑暗的《宛纳帕》。第二种情况,是借用汉文记录本民族语音来进行创作。如白族,过去并没有创造本民族的文字,但却出现过借用汉字(有时笔  相似文献   

10.
刘笑 《今日民族》2013,(12):6-8
说起孔雀舞,几乎所有人脑海里出现的名字就是刀美兰或杨丽萍,是她们把傣族的孔雀舞推向舞台,并深受各界人士喜爱,  相似文献   

11.
现在,文艺界就当前爱情题材的文艺作品存在哪些问题、文艺作品应如何正确描写爱情进行了有益的探讨、这是很必要的。要解决好这个问题,关键是作家要树立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修养和艺术修养。同时,如果作家注意向优秀的民间文学学习和借鉴,也能在某种程度上帮助我们较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如傣族民间叙事长诗的爱情描写,就有值得借鉴的地方,能在如何正确描写爱情这个问题上给我们一些启示。傣族民间叙事长诗都普遍写到了爱情,而且写得相当出色。它既给人一定的思想教育,又给人新颖的美感享受。《召树屯》中所描写的召树屯与喃婼娜的爱情,是那么生动感人,却又有深刻的蕴意。《线秀》的主题就是歌颂爱情和友谊,却揭示了当时的社会关系。《松帕敏与嘎西娜》表达了历史上傣族人民对贤明君王的追求,却把松帕敏与嘎西娜忠贞的爱情融入其间。《娥并与桑洛》写的是爱情悲剧,却意在揭露封建礼教吃人的  相似文献   

12.
世界上各个民族的古代诗歌和诗论,是有共同规律的,但是由于各个民族的社会生活、历史进程和自然条件的差异,它们的诗歌及其理论就必然呈现出特殊风貌。《论傣族诗歌》启迪了我们:可以用傣族的古代诗歌、诗论同汉族的古代诗歌、诗论作一比较研究。通过比较研究,有助于我们加深对各民族诗歌和诗论共同规律的认识,也有助于我们对傣族和汉族古代诗歌和诗论特殊风貌的把握。一诗歌起源于劳动,是劳动呼声与语言的结合。《论傣族诗歌》生动地描述了生活在森林中的傣族“古代人”,在同大自然作斗争中产生最早的歌的情景。傣族“古代人”在呻吟、哀鸣、哭泣、欢笑、呼叫的劳动悲  相似文献   

13.
好听好看     
葫芦丝,云南特有的一种竹制乐器,主要流行于傣族、布朗族、哈尼族等少数民族地区。葫芦丝用葫芦和竹子制作而成,音色类似云南的另一种竹管乐器──巴乌。《竹林深处》是云南傣族乐手眼德全演奏的葫芦丝音乐专集。其中不仅有云南傣族、景颇族、佤族、藏族等民族的乐曲,还有大家都很熟 悉的流行乐曲《月 朦胧,鸟朦胧》,新 疆民歌《掀起你的 盖头来》等。葫芦 丝音色柔美,富于 抒情色彩,加上限 德全技巧娴熟而 富于感情的演奏, 给人以宁静安谧 的音乐体验。 CD光盘《竹林 深处》由云南人民 出版社出版。 《开启心智的 金钥匙── 云…  相似文献   

14.
试论正确处理上座部佛教与傣族教育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云南傣族,主要分布在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和思茅地区的孟连傣族拉枯族侗族自治县、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临沧地区的耿马傣族侗族自治县、双江拉枯族拒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以及散杂居在其他地区的30多个县内。据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统计,有101.4万多人口,是云南52种少数民族(人口在4000人以上的有25种)人口中,具有100万以上人口的彝、白、哈尼、傣、壮五种民族之一;约占全世界傣族总人口的五分之一。是全民信仰上座部佛教(亦称对。乘佛教,”下同)的民族。建国初期,西双版纳州有574座佛寺,920名佛爷,555…  相似文献   

15.
中國古典双人舞《飛天》是戴愛蓮在五十年代用舞蹈形式表現敦煌藝術的傑作。随着新中國一起成長越來的舞蹈家資華筠是《飛天》舞蹈的‘原版’演員,她的舞蹈藝術生涯與《飛天》緊密相連。她同《飛天》中自己所塑造的典雅、聖潔的香音女神的優美舞蹈形象一起,在國內外遨遊萬里,並榮獲了國際獎。《飛天》是經受近三十年時間检验的、經久不衰的舞蹈藝術珍品;八十年代的今天,資華筠表演的《飛天》又閃爍  相似文献   

16.
在今年央视春晚《欢乐和谐中国年》里,导演组特意安排了一组经典民族舞蹈作品集锦回顾,其中就有海南的黎族舞蹈《喜送粮》。该舞虽浓缩到1分15秒,但仍使远在天之涯海之角的海南人看了感动不已。  相似文献   

17.
赵玫简介: 赵玫,1954年生于天津,毕业于南开大学中文系。一级作家,全国首届鲁迅文学奖得主,创作大多涉及女性题材。作品有“当代爱情三部曲”——《世纪末的情人》、《天国的恋人》、《我们家族的女人》与“盛唐三部曲”——《武则天》、《高阳公主》、《上官婉儿》及散文集《从这里到永恒》、《一本打开的书》、《分享女儿,分享受》、《欲望旅程》等。 赵玫是一个感情型的作家,她的小说多具浪漫主义色彩。梦幻、诗意,但绝不逼仄,而有着自己的节制。在理想与现实之间,赵玫一贯的忧伤是显而易见的。许多读者喜欢她敏感而高贵的文学气质。  相似文献   

18.
张健 《前沿》2013,(17):159-162,178
人情文化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有其存在的社会空间,人情是人与人之间建立社会人际网络关系的核心和基础,维系着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互动。在傣族社会中,人情文化成为人们传达情义的一种社会惯习,规范着人们的社会行为和情感表达,这是傣族社会中民族认同的一种原生情愫。本文以云南省德宏的一个傣族土司属官寨——官纯为个案,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从社会文化的视角,阐释了傣族社会中人情互动的表现形式和内容,以及人情文化在傣族村寨的文化内涵表达和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19.
勤奋耕耘立意创新──评《泐史研究》周芳《泐史》是记载西双版纳傣族历史的史书,历来被研究傣族史的学者所重视。迄今为止,泽为汉文的各种《泐史》版本已有十五种之多。汉文史籍中关于西双版纳傣族历史的记载不多,因此,李拂一先生在48年前编译的《泐史》显得尤为珍...  相似文献   

20.
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一项基本政策,是我国的一项重要政治制度。体现了在统一的多民族的社会主义祖国大家庭内,使有着一定聚居区的少数民族有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内部地方性事务的权利,保障了少数民族的平等地位,使各个民族都能按照自己的实际发展经济、文化、社会等各项事业,促进了各民族的共同田荣。玉溪地区是一个多民族的地区,有峨山(彝族)、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新平(彝族傣族)三个自治县及13个民族乡,少数民族人口58.8万人,占全区总人口186.88万人的31.46%。自1984年10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