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徐敬云  陈建军 《河北法学》2002,20(Z1):67-70
竞业禁止纠纷日益增多,我国现有法律对竞业禁止的规范明显滞后。在商业秘密保护法律制度中,竞业禁止的两种保护方式一是竞业禁止协议;二是美国判例法产生的作为竞业禁止协议的替代物或补充物——“不可避免披露原则”。我国应借鉴国外判例和立法,严格规范竞业禁止,使其局限于公共利益的合理范围内。  相似文献   

2.
林威伶 《法制与社会》2010,(12):112-113
随着代理制度的发展,除了民事法律有竞业禁止的规范外,与企业制度相关的法律也开始将竞业禁止制度纳入规范范围。知识经济时代之后,竞业禁止制度更进一步引入商业秘密保护的范围内,发展为重要的商业秘密保护方式。  相似文献   

3.
论竞业禁止     
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对竞业禁止进行法律规范是维护有序的市场竞争秩序所必要的。我国竞业禁止制度主要通过《公司法》、《合伙企业法》、《个人独资企业法》、《劳动法》、《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实施条例》等法规及部委规章来进行规范。本文从竞业禁止的概念、法律特征出发,提出我国竞业禁止立法中的不足,并对相关法律的完善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4.
竞业禁止协议与商业秘密保护法律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竞业禁止规制的法律法规零星而不成体系,应用范围有限.商业秘密在企业中的地位日益提高,已成为企业的重要资产之一.因竞业禁止协议与商业秘密保护两者竞合而产生的法律问题,成为司法实践中关注的问题.解决这个问题,应通过分析相关法律问题,厘清两者的法律性质和涉及的法律关系,从而达到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利益的平衡.  相似文献   

5.
人才流动的日益频繁,致使企业商业秘密泄露己成为目前的普遍现象,为此法律特别设立竞业禁止制度来有效维护单位的利益。本文根据各国有关竞业禁止的法律规定,结合国内外学者的观点,对竞业禁止的法律特征做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6.
竞业禁止制度是一种防止企业内部成员从事相竞争业务给企业造成实质性损失或威胁,以保护企业利益的制度。然而,我国当前无论立法还是司法制度都没有对竞业禁止制度给予应有的重视。本文试图从竞业禁止制度的基本原理出发,对完善我国现行竞业禁止制度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7.
由于我国竞业禁止法律制度不完善加上国有企业经营管理制度存在的诸多问题,某些国有企业高管人员便利用“一家两制”的贪腐模式和竞业禁止的局限性进行违法利益输送.本文结合我国的市场经济要求和法律实践问题,认为在国有企业改革的过程中,既不能过度干预高管人员的经营管理行为,但也要对其竞业禁止行为进行监管,这样才有利于维护我国国有企业的正常经营秩序和避免国有资产的流失.  相似文献   

8.
从一定意义上说,市场经济是一种人才竞争经济,竟业现象因之出现。分析竞业现象产生的深层原因和竞业禁止之利弊是我们了解和合理规制竞业禁止的基础和前提;正确把握竞业禁止的原则是合理规制竞业禁止的关键环节;释解竞业禁止的有关法律规定和缺陷为合理规制竞业禁止指明了方向。通过合理限制竞业禁止、构建诚信机制和强化ADR纠纷解决机制,促进劳动关系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9.
就理解竞业禁止协议的制度价值及承认其存在之必要性,德国竞业禁止的发展与对其明文规定的做法,实在值得我国及他国的借鉴,因为德国的立法例及理论见解可使雇佣双方所持权利、义务明确化,有效地让双方所处地位均等,并降低冲突的发生.换言之,就离职竞业禁止的有效性及合理性判断标准,应当通过法律明文规定的方式加以明确和细化,使雇佣双方对彼此间所拥有的权利和义务都一清二楚.  相似文献   

10.
竞业禁止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竞业禁止的理论依据是“代理成本”理论、诚实信用和忠实义务原则、合理限制竞争原则。解决竞业禁止权利冲突应遵循限制权利负面外部效应原则、利益平衡原则、合理限制原则。法定竞业禁止属强制性规范 ,但可经法定程序免除 ,其义务主体应延及企业高级管理人员。竞业禁止协议是离职雇员竞业禁止义务的唯一依据 ,同时应根据雇员的离职原因 ,确定其竞业禁止义务的承担。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竞业禁止若干法律问题的研究,对补偿金与竞业禁止务款有效性的关系、竞业禁止时间的合理限制及正确区分保密协议和竞业限制协议等问题进行分析和界定,提出应完善中国的竞业禁止立法,最大程度地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2.
商业秘密是企业投资开发的技术或独享的信息,具有较高的商业价值。近年来,通过与劳动者订立竞业禁止条款逐渐成为企业保护商业秘密的重要手段。竞业禁止应限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并且应给予义务人以合理的补偿。文章通过对国外竞业禁止条款效力的比较分析,力求为完善劳动法律关系中竞业禁止机制贡献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13.
从一定意义上说,市场经济是一种人才竞争经济,竞业现象因之出现。分析竞业现象产生的深层原因和竞业禁止之利弊是我们了解和合理规制竞业禁止的基础和前提;正确把握竞业禁止的原则是合理规制竞业禁止的关键环节;释解竞业禁止的有关法律规定和缺陷为合理规制竞业禁止指明了方向。通过合理限制竞业禁止、构建诚信机制和强化ADR纠纷解决机制,促进劳动关系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4.
王素 《法制与社会》2012,(22):84-85
竞业禁止是董事的一项重要义务,是董事忠诚义务的重要体现。董事一般都参与公司的经营管理,对公司的经营业务、商业秘密、重大经营决策、重大投资情况等重大内幕信息了如指掌,如果允许董事为自己或第三者从事属于公司营利范围的交易,董事就可能利用自己所掌握的公司秘密或业务关系为自己谋取私利,从而损害公司和广大股东的利益。我国现行《公司法》对董事的竞业禁止义务有阐述,但规定的比较抽象。本文试通过对我国董事竞业禁止义务的分析,指出我国法律规定的董事竞业禁止义务的不足,并进一步提出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15.
在实务上,为达到企业内部管制的目的,往往将作为被保护之本体的商业秘密与作为一种保护措施的竞业禁止相提并论.此外,也有将保密协议与竞业禁止协议相混淆,无视两者之间的差异,并且将单纯的保密条款也认为具有竞业禁止的性质,并认定其具有合理性的理论学说和实务做法.毋庸置疑,正确理解和适用商业秘密保护中的竞业禁止制度,应当回归于对竞业禁止协议之法律性质的准确认识.有鉴于此,本文就商业秘密、保密协议与竞业禁止之间的区别与连结关系作些探讨,并且在此基础上提出彼此在法律责任承担之性质,以及具体法律适用方面所存在的诸多差异.希望本文能够为厘定理论和认识误区,有所裨益;为解决法律适用和司法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分析竞业禁止与劳动法上的忠实义务的比较入手,对使用竞业禁止协议的条件进行分析,并阐述了司法实践中运用竞业禁止协议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商业秘密保护中的合理竞业禁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陶鑫良 《知识产权》1996,6(3):30-33
竞业禁止现象,已经悄悄地在我国出现。主要出于保守商业秘密的考虑,较多的“三资”企业、高技术企业、科研机构和其他一些信息密集型的科工商企事业单位,或者通过与员工之间的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合同的约定,或者通过其保护知识产权之内部管理规章的规定,对其员工作出了竞业禁止的规范与约定。竞业禁止引发的纠纷也渐露端倪,并有蔓延之势。  相似文献   

18.
本文结合了我国的实际情况与现行的法律法规,特别是《劳动合同法》,分析了我国竞业禁止的概况并对竞业禁止的种类及其具体内容做了简要的探讨。  相似文献   

19.
张程 《法制与社会》2012,(15):26-27
竞业禁止制度的设置,是为了保护用人单位的利益而对劳动者在职或离职后行为所做出的限制性规定.本文针对我国目前竟业禁止制度的不足,在综合考虑竞业禁止义务主体、补偿制度、期限、限制的领域、新用人单位的责任等因素的前提下,对我国竞业禁止制度的完善做出建议.  相似文献   

20.
对竞业禁止相关问题的法律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竞业禁止若干法律问题的研究,对补偿金与竞业禁止条款有效性的关系、竞业禁止时间的合理限制及正确区分保密协议和竞业限制协议等问题进行分析和界定,提出应完善中国的竞业禁止立法,最大程度地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