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18 毫秒
1.
把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自由的权利的剥夺作为资格刑的内容,没有宪法的明确授权或确认,存在宪法依据不足的问题。把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自由的权利的剥夺理解为限于"政治性"的范围之内,并不符合立法本意。  相似文献   

2.
公民的民主权利和自由问题,是现代大多数国家的宪法和法律必须回答而又无法回避的问题。我国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大法,不仅对公民的基本权利作了具体的规定,而且赋予了我国公民享有比资本主义制度下更广泛、真实的民主和自由。在民主权利方面,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有向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宪法还规定:“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在自由权利方面,宪法规定:“各民族都有使用或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都有保持或者改革自己的风俗习惯的自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有宗教信仰的自由,有进行科学研究,文学艺术创作和其它文化活动的自由”。同时,鉴于历史的经验教训、宪法还规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  相似文献   

3.
国家主席的性质是国家元首;宪法中应该增加国家主席宣誓就职的规定;国家主席向全国人大提名国务院总理的规定不符合宪法精神,应予修改;在时机适当时应该规定由国家主席统率全国武装力量,并撤消中央军事委员会建制。  相似文献   

4.
诺尔-本灵顿原则是由美国联邦最高法院通过几个案例确立的联邦反垄断法中的一个原则,其主要含义是:根据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的规定,即使竞争者游说政府改变法律的方式将会削弱竞争,那么其行为也不违反反垄断法。诺尔原则是协调《谢尔曼法》的重要目标与公民请愿权利和各级政府有效决策之间关系的产物。诺尔原则对中国的反垄断法执法也有一定启发,在执法过程中应当全面协调经营者的竞争利益及其他经营者的宪法权利与政府行为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无论是《宪法》第34条的但书规范解释,还是我国现行法律体系规定的政治权利范围;无论是政治权利的比较法考察,还是新中国宪法文本有关政治权利规定的变迁,指向的一个初步结论是:我国1982年《宪法》文本中的政治权利包含《宪法》第35条规定的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自由的权利。只需强调的是:《宪法》第35条规定的权利不仅仅只是政治权利。  相似文献   

6.
美国革命的特点主要是:(1)革命的起因--有产者的革命,为权利、为自由的革命;(2)革命的内在逻辑--在英国传统语境中的合法性;(3)革命的结果:先制定宪法,后建立政府.这些特点对美国革命后的历史产生了长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迁徙自由作为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被19世纪近代各国宪法予以确认,其根本原因是为了适应资本主义发展商品经济要求劳动力自由流动的需要,因而一开始它是以经济自由出现的,具有经济自由的性质。"二战"以后随时代的变迁,迁徙自由的内涵得到丰富和发展,由单一性的权利变为复合性的综合性的权利,随之其性质也发生了变化,具有了人身自由、经济自由、政治自由等多重属性。  相似文献   

8.
周小华 《理论前沿》2004,(21):42-43
将法作为政府行为活动的准则,程序则是法的题中应有之义和自然体现,是法得以贯彻实施的保证。依法行政要求各级政府的行政行为必须符合宪法和法律规定的程序。  相似文献   

9.
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解读2004年宪法修正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宪法的发展历史表明,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2004年宪法修正案的内容正是这一点的生动体现。"三个代表"、政治文明写入宪法,为公民权利的发展提供了思想理论指导和政治基础;进一步明确了国家对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方针,完善了对私有财产保护的规定,为公民权利的发展提供了经济制度基础和物质前提;增加尊重和保障人权的规定,为公民权利的保障提供了一项基本原则;完善补偿制度,关于紧急状态的规定从保障公民权利的角度规范制约了政府权力。但为了保障修正案的实施,还应不断完善相关立法和宪法监督制度。  相似文献   

10.
俄罗斯现代意义的宪法产生可追溯于19世纪后半期农奴制废除、资本主义开始发展,至1905年革命为宪法孕育时期;1905年到1917年十月革命为宪法初生时期,该阶段的宪法具有专制主义性质;1917年到20世纪80年代为宪法成长时期,宪法具有工具主义性质;80年代至今为宪法成熟时期,宪法具有现实主义性质。  相似文献   

11.
迁徙自由是公民基本的宪法性权利 ,这已经成为现代文明国家的共识。遗憾的是 ,我国现行宪法没有关于迁徙自由的规定。宪法应当保障和促进公民应有权利和自由。迁徙自由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客观要求 ,并且具有相当的现实性。我国目前正在进行户籍管理制度的改革 ,首先应当做的是以宪法修正案的形式确立公民的迁徙自由 ,当然迁徙自由也有其应有的范围及限度。  相似文献   

12.
<正>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中,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走出了一条符合国情、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政治发展道路。这是一条完全不同于西方民主政治模式的政治发展道路,是一条充分体现社会主义性质的政治发展道路,是一条能够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和社会和谐提供根本保障的政治发展道路。纵观历史,各个国家的政治制度都是那个国家的历史和国情以及政治发展实践的产物,中国如此,西方国家也不例外,只有从历史和国情视角观察一个国家政治发展的历程,才能真正认识和理解这种政治制度。  相似文献   

13.
只有在个人自由本身具有价值,同时在有效的政治平等(这是民主发挥作用的原则)得到保证的前提下,“民主”才能具有评价的重大意义,而只有宪法的条文规定能约束或限制集体政治行动的规模和程度,政治平等才能得到保证。  相似文献   

14.
现行宪法和组织法对人大常委会、政府、法院和检察院对人大"报告工作"作了规定,其中有不一致的地方.宪法上的"报告工作"有特定的范围,并带有监督控制的意图.宪法上的"报告工作"的责任性质是政治责任,而非法律责任.这种政治责任的责任承担者是担任政治职务者.至于其承担政治责任的方式则要视人大意志而定,因为担任政治职务者是由选举产生的.在法院工作报告通不过事件中,首先要区分法院责任和法官责任,其次,法院责任是一种政治责任,法院院长承担政治责任,最后,法院院长承担政治责任的方式在目前宪法体制下可以由人大行使罢免权来解决.当然,法院院长也可以引咎辞职.  相似文献   

15.
美国费城会议在讨论美国第一部现代民主的宪法—— 1787年宪法时 ,立宪者认为 ,宪法不仅仅是一种政制构架 ,其真正意义在于它同时是“宪政”,即将成立的政府都要受到宪法的制约。宪法必须为政府提供手段 ,使之有效运行 ;但同时又必须清楚地划定政府权力 ,以维护个人自由。宪法的至上性是其最重要的品格。而在信守并实践这种宪政 (有限政府、权力分立制衡和保有权力 )的承诺的历史过程中 ,美国人越来越首肯司法审查权的作用。司法审查制度被认为是美国宪政的最独特的贡献。美国宪法并没有明文宣告联邦最高法院拥有解释宪法的权力。自 180 3年…  相似文献   

16.
我国宪法规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根本的政治制度。这个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在革命和建设中,以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而创建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治制度。它保障了最广大的人民群众的当家作主、管理国家和社会的民主权利得以实现和逐步扩大。在本质上具有资本主义国家的议会制度无可比拟的优越性。然而,按照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要求,我国人民  相似文献   

17.
我国宪法上的公民基本政治权利文本表述暗示了公民政治权利二分为政治权利能力和政治行为能力。而政治能力二分既存在与政治自由平等之错位,又在规范原理及正义性上存在与政治自由平等之暗合。若宪法昭示此二分而明确写入"政治权利能力"与"政治行为能力",则可以起到消弭文本冲突、保证宪法体系逻辑自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近现代女子教育思潮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具有浓厚封建色彩的"新式贤妻良母主义"阶段;服从于革命需要的"女国民"的训练阶段;"人的解放"前提下的"自由独立之女子"的培养阶段.这三个阶段显现出近现代之交女子教育观念从家国本位向女性个体本位演进的历史轨迹.  相似文献   

19.
中国社会由君主专制向建立近代民主国家急速变化的大转折时期,作为近代政治家的梁启超与古代改良派划清了界限,即他将政治变革的希望明确地建立在“国民运动”的身上,这与革命派并无二致。然而与后者不同的是:其思想表现为重“政体理化”而抑“国体革命”,即希望通过“国民运动”,建立起以近代政党制度为主导,和向国会负责的责任内阁;而这种内阁又必须执行“保育政策”,便从经济、政治,乃至文化各领域扶助民力、民智以及参政能力的增长,使整个国家在较为稳定的社会环境中,实现向世界强国的发展。梁启超的思想包含着深刻的革命内容,正因为如此,当袁世凯要实行国体复辟的时候,他便旗帜鲜明地发动了倒袁护国战争。  相似文献   

20.
<正> 政府职能系指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党和国家根据宪法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规定政府的工作目标、方向、原则及其行政活动的性质、范围和任务,即政府管什么.政府职能决定政府功能,它不仅关系着行政整体作用能否充分发挥,而且深刻影响着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经济生活能否增强改革开放的力度和经济建设的效益.因此,政府职能是行政学研究的中心课题,也是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中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首要问题.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党政领导人曾多次要求政府转变职能,实行政企分开,理顺政企关系,同时颁布一些《决定》和法规,反复强调政府放权,把不该管的事权坚决下放给基层或归还给企业.但是,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成效远不如经济体制改革,政府职能转变非常艰难,人们担心拖经济体制改革的后腿不无道理.这说明我国改革进入到攻坚战,改到政府头上了,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