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刘思维 《工会博览》2009,(11):45-45
生命教育是以生命个体的角度重新审视教育,以促进生命个体健康成长为目的一种新的教育理念.我国的现行教育中缺乏对生命个体的关注,使得生命教育的实施迫在眉睫,生命教育成了当今教育的一门必修课,生命教育使个体能够更好的成长与发展,对个体的一生都有长远的影响。本文从生存教育、情感教育、死亡教育、挫折教育,人文教育的角度来说明生命教育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鹤鸣 《法制博览》2008,(19):52-53
每个人的生命只有一次,生命是最珍贵的,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然而,心脑血管病却严重的危害着人们的生命,已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威胁人类健康的第一杀手”!全球每2秒钟就有一人死于心脑血管疾病。如何降服这个残害人类的恶魔,已成为世界医学界的一大难题。  相似文献   

3.
一位教师在生命即将结束之时,殚精竭虑.用最后的气力给他的44个学生每人写出一封绝笔信,对每个同学都作出了恰如其分的评语,激励鞭策他们健康成长;同时给下一任教师因材施教提出了建议。这份生命最后一次的无私赠予不仅感动了孩子们,更感动了家长和社会.人们纷纷向这位好心的教师回报了爱心。  相似文献   

4.
商海巾帼攸转航 楠楠。今年14岁,是安徽阜阳颖州区一所中学一年级学生。4年前,楠楠的父母因患艾滋病离世,才10岁的她辍学成了孤儿。而更不幸的是,2003年下半年.无情的艾滋病魔已在楠楠体内肆虐,如花的生命即将枯萎。一位好心人的到来改变了楠楠的命运。帮她遏制住病魔吞噬生命的步伐,让她背上书包如愿从小学步人中学。使她感受到人世间的真爱与生命活力。  相似文献   

5.
君子由于具有“仁,义、礼、信”、“博学多才”“与人和而不同”等本质特征,其人格魅力体现于真.善、美的统一之中,为此应加强君子人格的培养。  相似文献   

6.
善霸     
洪铃 《法制博览》2009,(10):44-45
记得有一次和朋友们聊某些人、事时,我用了“善霸”这个形容词,当时许多人觉得听起来有些突兀,因为大家都听过地痞流氓、地方恶霸,但“善”和“霸”这两个字就让人难以联想在一起了。  相似文献   

7.
在新形势下,为推动未成年犯改造迈上新台阶,取得新突破,未成年犯改造在价值取向上,应把“拯救生命”作为新的价值取向。一、生命及拯救未成年犯生命的释义什么是生命?这一问题从人类社会早期的原始社会就一直是人们孜孜以求和冥思苦想的问题。在人类的早期的神话崇拜阶段,人们把自己的生命看作是神所赋予的。随着社会向前发展,人类  相似文献   

8.
生命教育是国外高校普遍开展的教学科目,充分体现出教育的人文关怀。但是从现阶段我国高等教育工作的发展实际来看,生命教育问题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大学生对于生命的认识和感知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问题,大学生的生命状况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以高校大学生生命教育为研究对象,提出了开展大学生生命教育的重要意义,系统地总结出现阶段高校大学生生命教育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就如何有效地提高生命教育水平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大学生轻视与伤害生命的现象屡见报端。开展生命教育,引导大学生寻求生命意义与价值,学会热爱和尊重生命尤显重要且迫切。文章通过对生命教育历史的严格梳理,解读生命教育内涵与本质以及开展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目标、内容,提出实施生命教育的相关措施,以期营造良好生命教育氛围,开展认识体验生命实践活动,增强生命教育实效性。  相似文献   

10.
著名教育家复丐尊说过:“教育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成其为池塘,没有情感,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就拿批改试卷来说吧.看似一个极平常的教学环节,道是无情却有情,因为在它背后站着的是一个个鲜活的、充满着憧憬的生命。有时一个小小的给分,甚至一个习以为常的符号,可以使一颗颓废的心重新燃起希望之火.也可以使一个意气风发的学生变得心恢意冷。教师应把批改试卷看成师生间的一种情感交流,  相似文献   

11.
金秋九月,教师节踏着轻盈的步子缓缓而来。正是桃李芬芳的时节,记者采访了北京市教育工会主席张青山,话题便从教师谈起。谈到老师,他不无感慨地说:“对于每一个人来说,在我们从顽皮稚童到青涩少年,再到风华青年的生命历程中,老师是最值得我们尊重和感恩的人。”坚韧不拔,拼搏进取张青山出生于河南确山,确山的山水赋予了他勤劳、质朴的品质。1982年中专毕业的他回  相似文献   

12.
徐强 《法制博览》2011,(2):15-15
“快活”一词有双重含义:一是开心、高兴;二是“活得快”。比如酒、色、财、气,都是可以使人逞一时之快的东西,但如果恣意无度,不知节制,就会适得其反,在使人快活的同时,戕害人的身体,减损人的寿命,此之谓“活得快”。古人说“酒是穿肠毒药,色是刮骨钢刀,财是下山猛虎,气是惹祸根苗”,实乃洞明世事的经验之谈.并非危言耸听  相似文献   

13.
邴立峰 《法制博览》2013,(10):305+301
近年来大学生自杀、他杀等新闻不绝于耳,大学生对生命漠视的问题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通过分析当前高校法律教学存在的问题,强调了高校法律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的必要性,并提出了法律教学与生命教育的构建策略。  相似文献   

14.
汪宏华 《法制博览》2009,(19):47-47
在很多人看来,这句话是典型的封建糟粕,是宋儒提出的男权口号。其实没那么简单,它导引于“周易”哲学。大家都记得:“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乾卦);“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坤卦)。宋儒只是将后一句的“君子”换成了“女子”,而“坤”卦确实可与女子对应。改换之后该如何理解呢?它的意思变成——人应当从善,而“善”包括才、德两个方面,“才”相当于生产力,“德”相当于生产关系。男子应偏向于才,偏向于自强不息,偏向于对外进攻,偏向于通过正当手段获取财富。  相似文献   

15.
刘洪波 《法制博览》2010,(12):69-69
湖南嘉禾县250名儿童血铅超标,部分家长想去外地体检被当地公安拦截,引发堵路后有村民被拘捕,县政府称这“实现了打击少数人、教育一大片的目的”。血铅超标的事情多有,解决起来很困难,这是规律,受损害的人不经过长期的、艰苦的努力,没有使损害停止下来的希望。但像嘉禾这样,外出体检都要被拦截,这还没听说过。  相似文献   

16.
也许是一班日本孩子刺痛了中国人的心也许是“军事训练”一词引起了家长们回想昨日的故事也许是孩子们觉得“兰博”和“沙漠风暴”比电子游戏更具吸引力  相似文献   

17.
中西方的家长教育孩子的显著不同之处,在于西方的家长倾向于鼓励孩子,“你太杰出了”,“你很伟大”这样的赞美之词,他们是从来不吝啬的;而中国的家长对这些则可能感到有些肉麻。西方的家长以为,我的孩子不会是样样第一,但总有优秀的地方;而在中国,家长们教育孩子时,似乎总在刻意追求十全十美的境界,有了好成绩,不能翘尾巴,要谦虚谨慎,多找缺点,多找不足。  相似文献   

18.
谭茜 《工会博览》2010,(7):204-204
一、人格权益 1.胎儿的生命权益 生命是人的最高的人格利益,具有至高无上的人格价值,是人的第一尊严。在此,胎儿的生命权益可以被认为是一种先期生命法益。侵犯胎儿生命权益的行为归为两类情况:一类是交通事故、故意伤害等等。在这种情况下,胎儿在母体中受到侵权行为的侵害,失去生命。另一类是因父母某一方的过错导致胎儿死亡,如胎儿母亲服用禁止孕妇服用的药物导致胎儿流产、父亲殴打母亲导致胎儿流产等。  相似文献   

19.
徐春曼、徐心曼姐妹俩从小患有一种疾病——“婴儿型进行性脊椎肌萎缩症”。医学界认为,这种病人的生命一般超不过30年。从此,姐妹俩的生命以30岁为单位进入倒计时,开始与死神赛跑——用将近一年的时间,在完成了16万字的书稿之后,她们又在创作另一本书《爱我吧,用一朵花开的时间》。  相似文献   

20.
金华 《工会博览》2006,(16):17-19
在面对流氓蹂躏躯体时,她也想过拼死反抗,可为了保住生命,她最后选择了“顺从”。事后,生命是保住了,但她却被卷入一场是非的漩涡,最后命运之神把她拉向了无底的深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