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69年──中美关系的转折点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969年──中美关系的转折点王永钦1969年,对于中美关系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一年。众所周知,在此之前的20年中,中美之间一直处于敌对状态。这一年,中美两国恢复了接触。此后,中美关系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着正常化的方向发展。1971年7月,美国总统国家安全...  相似文献   

2.
1972年尼克松访华和《中美上海联合公报》的发表,标志着中美长期隔绝状态的结束和两国关系正常化进程的开始。然而由于美国对华政策更多的是服从于美苏关系的变化,中美关系正常化的进程步履艰难,从尼克松总统的辞职,到福特总统的无奈,直到卡特总统上台并经历了一年多的犹豫之后,才完成了两国关系的正常化,这充分说明两国关系的复杂性。中美关系正常化进程迟缓的原因主要在美国方面,美国因素成为制约中美关系发展的最主要的障碍。  相似文献   

3.
30年前的2月21日,时任美国总统的尼克松越过辽阔的太平洋向中国人民伸出和解之手,前来北京进行他自己称为震撼世界的“打破坚冰”之旅。尼克松总统的访华,开启了中美关系的新时代。30年后,美国第43任总统布什于2月21日~22日访华,适逢中美两国签署《上海公报》30周年。通过这次访华,中美双方又把两国关系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 中美关系风雨30年 1972年,中美两国领导人以卓越的政治智慧超越分歧、寻求共识,打开了双边关系正常化的大门。当时,中美双方在上海发表了著名的中美联合公报,简称《上海公报》。公报中有关的重要内容,至今仍是发展中美关系的重要法律基石。  相似文献   

4.
怎样看待中美关系的新变化?趁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召开非正式首脑会议之机,应美国总统克林顿的邀请,国家主席江泽民前往西雅图,同克林顿举行了正式会晤,这是中美关系的重大事件,它标志着中美关系改善的新开端。从1989年那场政治风波之后,美国等西方国家对我采取制...  相似文献   

5.
向洋 《新湘评论》2002,(4):14-15
今年2月21—22日,美国总统布什对我国进行了为期两天的工作访问。江泽民主席同布什总统进行了会谈,双方就中美关系和重大的国家及地区问题深入交换了意见,达成了许多重要共识,取得了多方面的积极成果。然而在随后的3月份,美国却做出了一连串严重伤害中国人民感情的举动,特别是美国防部在向国会提交的报告中竞鼓吹在台海发生战争时使用核武器。那么,如何看待当前的中美关系?  相似文献   

6.
3月11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在位于华盛顿的美国进出口银行发表演讲,再次公开指责中国汇率政策;同日,美国国务院发布了年度国别人权报告,攻击中国人权现状。美联社评论这是奥巴马上任以来罕见地在同一天对中国进行“双重伤害”。而才在一周以前,美国派出了两个高级别官员,访问了中国,被外界称为“总统特使外交”,似乎中美关系在2010年一开始,围绕军售、达赖、谷歌等事件,变得“一地鸡毛”后又冰雪消融。但是,  相似文献   

7.
首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2009年7月27日在华盛顿开幕。美国总统奥巴马在致辞中表示,中美关系将塑造21世纪的历史。他说,中美两国做朋友的时间比做敌人的时间长,他期待着共同发展积极合作全面的中美关系。  相似文献   

8.
1972年2月28日,中美发表了上海公报,这是两国关系史上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里程碑。在中美上海公报发表30周年前夕,现任美国总统布什选在当年尼克松总统访华的同一天,再次来到中国访问,有力推动了中美关系的向前发展。但综观30年来,应当说中美关系在广泛的领域里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给两国人民带来了实际利益,为维护亚太和世界和平与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两国关系走的是一条波澜起伏的曲折的道路。30年来中美关系的发展有一些什么规律可探寻呢?笔者在这里作点粗浅的分析。  相似文献   

9.
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美联合公报》发表,中美关系的大门豁然开启。但由于种种原因,中美关系正常化进程的脚步显得十分沉重和  相似文献   

10.
2011年1月18日至21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应美国总统奥巴马的邀请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在中美关系走进21世纪第二个10年的重要时刻,胡主席的访美引起了中美两国人民的  相似文献   

11.
《福建党史月刊》2013,(1):40-40
上世纪60年代末,美国总统尼克松开始检讨美国的对华政策。毛泽东、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敏锐地觉察到了美国的变化,抓住时机发起了“乒乓外交”,邀请美国乒乓球代表团访华,拉开中美关系解冻的序幕,此后又向尼克松总统发出了访华邀请。  相似文献   

12.
国家主席胡锦涛3月26日在首尔会见了美国总统奥巴马。两国元首就进一步推动中美合作伙伴关系发展以及共同关心的国际和地区问题深入交换了意见,达成积极重要共识。胡锦涛表示,奥巴马总统就职3年来,中美关系总体保持稳定发展。两国在双边重要领域以及应对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上的协调和合作富有成效。特别  相似文献   

13.
应美国总统奥巴马邀请,1月18日至21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对美国进行了国事访问,22日回到北京。胡锦涛主席访美期间,两国元首一致同意共同努力建设相互尊重、互利共赢的合作伙伴关系,全面规划了今后一个时期中美关系发展的重点方向。胡锦涛还广泛接触美国各界人士,系统阐述中国政府的内外政策和发展新时期中美关系的重要主张,并向广大美国人民、特别是美国青少年发出积极参与中美友好事业的邀请。  相似文献   

14.
1972年2月21日,毛泽东在中南海会见美国总统尼克松,中美关系之门打开了。《跨越鸿沟》再现了中美实现关系正常化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15.
《福建理论学习》2013,(7):48-48
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和美国总统奥巴马会晤时“三问中美关系”:我们需要一个什么样的中美关系?中美应该进行什么样的合作来实现共赢?中美应该怎样携手合作来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习近平强调这不仅是中美两国人民关注的事,也是国际社会关注的事。奥巴马表示,美国欢迎中国作为一个大国继续和平发展,愿同习主席共同努力,应对各种全球性挑战,期待通过习主席这次访问,美中双方能够为今后两国新的合作模式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6.
互设联络处——改善中美关系的一个重要步骤王永钦1973年2月,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第五次访华。周恩来总理、姬鹏飞外长等同他举行了会谈。这次会谈的一个重要成果,就是中美双方达成互设联络处的协议。互设联络处协议的达成,是中美关系改善的一个重要标...  相似文献   

17.
冷战结束以后,美国政府调整了对华政策,从而破坏了中美关系的基础,使两国关系退到了25年来的最低点。由于美对华实行的政策遭到失败和在全球显得孤立,美国政府进行了反思。去年5月克林顿在美国发表讲话,表示要对中国实行接触政策;11月到澳大利亚访问又重申这一政策;11月24日江泽民主席和克林顿总统借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四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之机,举行了会晤,商讨两国关系如何面向21世纪的重大问题,把中美关系推上一个新的里程。去年下半年以来两国高层互访频繁。这些接触,使一些曾困扰两国关系的问题相继取得共识和得到缓解。一…  相似文献   

18.
斯夫 《党员文摘》2006,(3):8-10
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交接之际,中国的国际环境进一步恶化。1969年1月20日,尼克松就任美国总统,中美关系不但毫无松动,且又雪上加霜。美国侵越战争继续扩大,美机、美舰仍不时侵入我国领空、领海。  相似文献   

19.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美国政府一直采取敌视政策。但是,由于新中国不断壮大,在国际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就迫使美国逐步改变对中国的态度。1972年2月21日至28日,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震惊世界。从此,中美关系掀开了新的一页。  相似文献   

20.
报刊文摘     
普京:年薪突破3万美元,达到俄罗斯“历史新高”。俄罗斯总统普京2002年的月薪由2001年的21158卢布(690美元)增加到84291卢布(2736美元),增幅达到3倍。据报道,普京今年的正式年薪首次突破百万卢布,达到1011500卢布,按1美元兑换308卢布计算,约合33000美元左右。这虽然与美国总统的年薪无法相比,但在俄罗斯已经是“历史新高”了。布什:年薪40万美元,是克林顿的两倍。美国总统布什的年薪已经达到40万美元,相对于前任总统克林顿的20万美元来说,这是30年来美国总统首次大加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