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警察技术》2011,(4):76-77
中科奥森人脸识别和智能视频应用系统包括人脸监控识别、人脸识别出入口识别、手持式人脸识别、人数统计和视频浓缩五个子系统。该系统jl~fJ通过公安部组织的成果验收,具有国际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2.
高磊  李弼  彭楠  过佳  赵炫 《警察技术》2021,(6):19-21
为推动疫情防控等应用场景下戴口罩人脸识别的技术创新和应用水平提升,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与视频图像信息智能分析与共享应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组织了开放场景口罩人脸识别挑战赛。介绍了挑战赛的技术测评方案,并分析了冠军团队的技术方案,为开放场景口罩人脸识别的技术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为对当前人脸识别技术在公安业务中的应用效果和水平进行评估,采用大规模实际应用场景数据,组织行业主流企业进行人脸验证、人脸检索、人脸布控、人像(全身)检索测试,形成了人像人脸识别应用关键技术指标参考基线。该基线报告适用于我国各地公安人像人脸识别系统和工程项目的建设规划、选型、升级及应用效果综合评价考核。  相似文献   

4.
针对视频监控中的人脸识别问题,介绍了视频监控中的人脸识别研究和应用现状,并结合人脸识别中的人脸图像采集、人脸检测、姿态估计和光照处理、特征提取、人脸识别等五个主要部分分析了视频图像人脸识别系统的构成。通过分析当前视频监控人脸识别需要解决的技术课题,重点论述了视频图像人脸识别中的姿态、分辨率、光照以及年龄等几个影响人脸识别性能的关键技术课题,明确了今后视频监控中的人脸识别所需要关注的重点内容。  相似文献   

5.
面向视频侦查应用的车内人脸识别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在公安实战中具有重要意义的车内人员人脸识别问题进行研究,提出其识别精度偏低的主要原因是其与常见的行人人脸场景间存在强烈的数据集偏差(Dataset bias)。将深度学习人脸识别与物体分类中的迁移学习相结合,设计了一种可实现样本融合的人脸识别网络,通过消除两个场景的数据集偏差,达到同时利用行人场景和车内人脸场景的数据进行训练的目的,并在此基础上与现有的卡口车牌抓拍系统进行融合,形成了一套初步达到实际应用指标的实时人脸-车牌抓拍识别系统。  相似文献   

6.
人脸识别是基于人的脸部特征信息进行身份识别的一种生物识别技术,随着IT技术的发展及深度学习理论和技术研究的日趋成熟,人脸识别技术为公安业务应用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以贵州公安建立的人脸应用系统为例,着重分析了公安领域搭建人脸识别多级架构体系及其应用流程,希望能对公安系统产生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人脸特征随着年龄的增长会产生显著的类内差异,从而导致一般人脸识别模型的性能下降。为了减少年龄变化引起的类内差异,提出了一种基于年龄掩码的跨年龄人脸识别方法 AM-FPN(Age Mask Feature Pyramid Network)。首先通过FPN模型中自底向上的方式提取年龄和身份的混合特征,并将空间注意力机制(Spatial Attention,SA)嵌入到横向连接处,通过自顶向下的方式提取出更具有代表性的年龄特征。然后提出一种高效的年龄掩码分解模块,剔除混合特征中的年龄特征,从而得到纯净的身份特征。最后引入跨年龄域对抗、年龄估计和人脸识别的多任务联合训练策略,增强模型泛化效果。在FGNET、C-ALFW和ECAF人脸老化基准数据集上的识别效果显著优于目前先进的跨年龄人脸识别算法,充分证明了AM-FPN的先进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人脸识别作为生物特征识别的典型应用,在国防、金融、司法、商业等领域有着广阔的前景,受到了社会的密切关注与认可。基于现实复杂视频监控环境的动态人脸识别技术利用监控环境下的低质量人脸图像与数据库中的高清原像进行比对识别,进而确定人员的身份是面向安全防控的典型应用。本文对动态人脸识别技术的主要特点和关键问题作系统分析,总结现有方法的优劣,并简要介绍常用的视频数据库和实验结果,最后展望动态人脸识别未来的发展和趋势。  相似文献   

9.
人脸识别技术作为公安机关应用最广泛的一项现代信息技术,在人口管理、治安防范、案件侦查、便民服务等工作场景都有着显著的成效。受数据噪音、算法引擎本身以及客观环境的制约,基于单一人脸识别算法在现阶段公安机关实战应用场景中,仍存在一些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KNN的人脸识别算法融合方法。该方法的多算法决策根据单一算法引擎返回的分数和Top N之间的分布情况决定是否进行多算法比对,对“没有把握”的返回结果通过KNN算法融合判定,以达到节约计算资源,提升不同场景下人脸识别引擎的鲁棒性和准确率目的。结果表明该方法在复杂人脸识别测试集的识别准确率达到93.45%,有效避免了单一算法的局限性,提升了人脸识别的综合性能。  相似文献   

10.
人脸识别具有非接触、非强制、易采集、结果直观等优点,在公共安全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并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在实战应用场景下,由于易采集到的人脸存在角度姿态大、图像不清晰、细节特征丢失严重等问题,比对性能下降严重。针对低质量人脸图像比对难题,采用融合处理方法,探索一种采用多源异质图像预处理、多算法融合和多维信息融合研判的综合人脸比对方法,用于提高人脸识别精度,提升实战应用人脸比对性能。  相似文献   

11.
基于手机的便携人脸远程比对系统利用无线网络技术、人脸检测和人脸识别技术实现了用计算机辅助公安干警巡逻盘查,追缉逃犯和寻找走失人员等身份鉴定工作.该系统利用手机拍摄的图片,使用快速的人脸检测方法定位人脸,提取Eigenface、Fishcrfce和DCT人脸特征信息,根据网络的性能自适应传输比对数据,能在低速的网络环境下,快速、准确的获取身份信息,可供公安干警现场实时操作,大大提高了公安打击犯罪、为民服务的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2.
基于FAT-AI细粒度视频分析应用测试中对行业主流企业实时人脸比对系统的测试结果,分析了大规模开放场景、大规模数据条件下,实时人脸比对识别准确率受候选集容量、性别、墨镜、口罩等因素的影响,为公共安全领域疫情防控等应用中实时人脸比对系统的项目规划、产品选型、改造升级及应用效果评价等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人民政坛》2020,(3):I0001-I0001
1.上班途中如何做正确佩戴一次性医用口罩。尽量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建议步行、骑行或乘坐私家车、班车上班。如必须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务必全程佩戴口罩。途中尽量避免用手触摸车上物品。2.入楼工作如何做进入办公楼前自觉接受体温检测,体温正常可入楼工作,并到卫生间洗手。若体温超过37.2℃,请勿入楼工作,并回家观察休息,必要时到医院就诊。3.入室办公如何做保持办公区环境清洁,建议每日通风3次,每次20-30分钟,通风时注意保暖。人与人之间保持1米以上距离,多人办公时佩戴口罩。保持勤洗手、多饮水,坚持在进食前、如厕后按照六步法严格洗手。接待外来人员双方佩戴口罩。  相似文献   

14.
对人脸比对系统联网应用的现状及需求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省市县三级人脸比对系统联网应用和人脸资源汇聚整合应用的总体技术架构,开展了多源人脸识别算法在警务实战中的应用探索。  相似文献   

15.
张旭 《警察技术》2018,(2):8-11
作为AI+公安视频分析落地应用最具代表性的技术之一,得益于深度卷积神经网络算法和海量的人脸训练数据,人脸识别技术水平近年来得到了快速提升。在众多的卷积神经网络技术中,大多使用SoftMax损失函数作为监督信号来训练深度模型。为了能够增强特征的区分性,受到中心损失函数的启发,结合类内和类间距离,提出中心扩散损失函数。该方法在学习深度特征的同时,不仅能够压缩同一类内不同特征之间距离,而且还可以增大类与类之间的距离,从而使学习到的特征具有高度的区分性。通过将SoftMax损失函数与中心扩散损失结合使用,该方法在不同的权重下,不仅压缩类内特征的距离还扩散类间的距离,保证类与类之间的可分性。使用CASIA~[15]以及FaceScrub~[17]对模型进行训练,并在LFW~[16](Label Faces in the Wild)数据库上进行测试,该方法可以达到99.4%的准确率。在公安检查站的人脸证件照验证实战数据集上进行测试,在错误接受率为0.1%时可以达到94.9%的正确接受率。相比现有深度学习人脸识别算法,本方法在复杂监控环境下具有更强的环境适应能力和相似人员区分能力。  相似文献   

16.
针对压缩图像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快速人脸检测方法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与传统像素域方法相比,能够保证人脸检测的准确率,且检测速度有大幅度提升。  相似文献   

17.
《警察技术》2006,(1):55-55
香港中文大学多媒体实验室动用数百万元资金研究成功“自动人脸识别系统”。这个系统从相机捕获的图像中检测人脸,并跟数据库中存有的照片记录进行比较,以确认个人身份。  相似文献   

18.
张虎  葛兵  康禹 《警察技术》2018,(2):44-46
根据公安实际需要,创新发展"LTE无线专网+人脸识别比对+移动警务应用"的信息化建设模式和警务应用模式。前端人脸识别探头高速传输视频流,后台人脸数据库高速识别比对,发现特定人员立即告警,告警结果自动推送到现场民警手持终端,执勤民警迅速处置,这一创新模式在安保工作中得到充分检验。系统完全按照执勤场景搭建,聚焦实战需求,重视民警体验,以警务需求引导信息化建设,集成多家人脸识别产品的优点,充分发挥LTE宽带无线通信技术潜能,拓宽了人脸识别技术在实战中的边界。  相似文献   

19.
倾听民声     
近日,福建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议表决通过《福建省餐饮服务从业人员佩戴口罩的规定》(以下简称《规定》),这是全国首个针对餐饮服务从业人员佩戴口罩的专项立法。"哪些人需要戴口罩?""哪些人可以监督?""怎么处罚?"尽管《规定》全文只有四条,300多字,但对社会公众关心关注的问题,都作出了明确规定,干货多。  相似文献   

20.
机器人脸识别的研究至今已经有四十多年的历史了。在此期间,人们提出了许多具备一定应用前景的算法,商业市场上也出现了许多有实用价值的产品。但目前依然有许多难点问题亟待解决。本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简要介绍一下人脸识别技术的相关背景知识。第二部分对1993至2013年间由一些研究机构和公司开发的在人脸鉴别、人脸确认方面的各种算法和软件工具包(包括FRVT2000、FRVT2002、FRVT2006、MBE2010、GUB2011、LFW2011、PaSc2012)的性能评估结果进行回顾。第三部分讨论了由密歇根大学进行的关于用人脸识别技术搜索波士顿马拉松爆炸案嫌疑犯的一个案例研究。第四部分将展示我们在视频监控中人脸识别与跟踪方面的一些研究成果。第五个部分联系智能监控系统的发展趋势对全文做出总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