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邓小平对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作了一系列的精辟论述 ,第一次提出坚持发展民主和法制是我们党和国家坚定不移的基本方针 ,阐述了法制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提出了实现法治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主要目标之一 ,为依法治国确立了明确的指导思想 ;科学地阐明了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的关系 ,强调两者相辅相成 ,必须紧密结合 ,同步发展 ;深刻地阐明了法制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关系 ,创造性地提出了“一手抓建设 ,一手抓法制”的重要思想 ;最后 ,完整地提出了指导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十六字方针。  相似文献   

2.
邓小平同志指出:“搞四个现代化一定要有两手,只有一手是不行的。所谓两手,即一手抓建设,一手抓法制。”法制建设,是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它的核心是依法治国,即“根据法律管理国家”,将国家的各项基本活动纳入依法办事的轨道。要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必须实现领导方式法律化,这是新时期法制建设的一个重要课题,也是实现领导方式民主化、科学化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3.
“搞四个现代化一定要有两手,只有一手是不行的。所谓两手,即一手抓建设,一手抓法制。”这是邓小平同志总结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数十年的经验和教训之后提出的一项重要的治国方针。学习、研究和探讨邓小平同志“一手抓建设,一手抓法制”的思想,对于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法制建设必须与经济建设并举马克思主义认为,法作为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决定于经济基础,同时又服务于经济基础。毛泽东同志也曾指出:“法律是上层建筑。我们的法律,是劳动人民自己制定的。它是维护革命秩序,保护劳动人民利益…  相似文献   

4.
邓小平同志早在1986年就讲过:“搞四个现代化一定要有两手,只有一手是不行的。所谓两手,即一手抓建设,一手抓法制”。时过6年,他在讲到廉政建设时强调:“还是要靠法制,搞法制靠得住些。”精神文明建设离不开法制建设。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法制建设还跟不上形势需要,无法可依、有法不依的现象时有发生。最近几年,北京市历次政府工作报  相似文献   

5.
“两手抓”是邓小平同志的一贯思想,他多次指出:“搞四个现代化要有两手,只有一只手是不行的”。诸如,一手抓物质文明建设,一手抓粮神文明建设;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打击经济犯罪和其他犯罪活动;一手抓建设,一手抓法制等等。这些重要论述,既反映了他的“两手抓”思想内涵十分丰富,又体现了他对“两手抓”是一以贯之的。“两手抓”讲了多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同志把加深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作为党在新时期的一项基本方针。其法制思想的核心是一手抓建设,一手抓法制。他把保障民主,依法治国,作为中国法制建设的基本目标,强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强调加强立法工作、完善各项法律制度是市场经济对法制建设的新要求,并且认为,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识和加强政法队伍建设是法制建设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7.
经过五十多年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实践 ,中国共产党逐步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法制 ,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法制”这个问题 ,并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这些经验有 :必须坚持党的领导 ;必须把民主建设与法制建设结合起来 ;必须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结合起来 ;必须把法制建设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来抓 ;必须立足国情 ,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制。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五大和九届人大二次会议分别将“依法治国”写进了党的文件和《宪法》。这是对邓小平法制思想的正确运用,是治国方略的重大进步。在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中,我们必须以邓小平的法制思想为指导,扎实推进依法治国的进程。一、依法治国是邓小平法制思想的核心和精髓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同志对我国如何进行民主政治建设作了大量的论述,把民主与法制建设提到我们政治生活中“坚定不移的基本方针”的高度,提到“一手抓建设,一手抓法制”的高度,表明了他对依法治国的高度重视。依法治国不仅是邓小平重要的法制思想,更是指导小平同…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同志曾多次提出要坚持两手抓的工作方法。如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打击经济犯罪活动;一手抓建设,一手抓法制;一手抓发展生产,一手抓改善人民生活;一手抓物质文明建设,一手抓精神文明建设。1989年政治风波以后,他又针对我国的政治经济形势,指出:“我在  相似文献   

10.
邓小平法制思想的五个基本点一、保障论。法制建设保障经济建设的健康发展,是邓小平同志考察法制的基本出发点。1986年,针对当时经济建设搞得相当有成绩,形势喜人,而经济犯罪活动以及腐败现象不断增多,社会治安状况令人担忧的情况,明确提出:"搞四个现代化一定要有两手,只有一手是不行的。所谓两手,即一手抓建设,一手抓法制"。"两手抓"的思想深刻地揭示了法制建设对经济建设的保障促进作用和经济建设与法制建设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二、稳定论。"中国的问题,压倒一切的是需要稳定。"稳定是中国发展经济和加强民主与法制的客观要求。为此,他提出了维护社会  相似文献   

11.
邓小平同志在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多次提出过“两手抓”的思想,如一手抓物质文明建设、一手抓精神文明建设,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一手抓经济建设、一手抓法制建设,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打击经济犯罪,一手抓引进外国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一手抓抵制资产阶级腐朽思想侵蚀,一  相似文献   

12.
新知识信息     
邓小平同志关于“两手抓”的思想彭庭选在6月9日《湖北日报》撰文认为,邓小平同志关于两手抓”的思想,是新时期的伟大治国方针。小平同志关于“两手抓”的论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在坚持党的领导方面,一手抓加强党的领导,一手抓改善党的领导;在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方面,围绕经齐建设这个中心,一手抓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一手抓改革开放;在社会主义现人化建设方面,一手抓物质文明建设,一手抓精神文明建设;在改革开放、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方面,一手抓经济建设,一手抓法制建设;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打击经济犯罪;一手抓引进…  相似文献   

13.
通读《邓小平文选》第三卷,深深感到小于同志的“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辩证思想贯穿始终。针对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不同时期出现的不同情况,小平同志五次三番地强调这个问题。他先后提出了: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四项基本原则;一手抓物质文明建设,一手抓精神文明建设;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打击犯罪;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惩治腐败;一手抓建设,一手抓法制等一系列重要观点。这一思想反映了小平同志对真理的执著追求和他科学理论思维的一贯性特色。认真学习《邓选》第三卷,深刻领会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思想,无疑具有十分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很强的现实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同志不但设计了中国改革的总蓝图,而且在驾驭改革航向,实现蓝图上提出了总方针,指出:“要坚持两手抓,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打击各种犯罪活动;一手抓物质文明建设,一手抓精神文明建设。这两只手都要硬。”他从80年代初到现在,针对改革开放不同时期的形势和任务,在不同的场合多次重申和强调要坚持“两手抓”。去年初,南巡谈话时,又一次提醒和告诫全党要始终不渝地坚持这一重要思想。  相似文献   

15.
邓小平同志指出:“搞四个现代化一定要有两手”,“一手抓建设,一手抓法制”。他要求“法制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小学中学都要进行这个教育,社会上也要进行这个教育”。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如何有效地抓好广大干部、群众,尤其是外来民工等流动人口的普法工作,进一步增强其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这是一个必须认真对待的重要问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农  相似文献   

16.
法规与自由     
邓小平同志说:“思想政治工作薄弱,法制不健全,什么违法乱纪和腐败现象等等,都出来了。”按照他的要求,我以为今后必须彻底转变思想政治工作薄弱局面,但是光有教育这一手还不够,还必须健全法制和多项规章制度,并严格地执行之。这几年来我们讲“两个文明”一起抓,我总觉得还缺了一手,就是少了抓制度文明建设这一手。这里说的制度文明和社会主义制度有联系也有区别,主要是指各种各样的法律、法规以及各种规章制度  相似文献   

17.
反腐倡廉常抓不懈邓其然邓小平同志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中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结合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经验,在相当一部分文章中都反复强调要“紧紧抓住和深入领会一手抓物质文明、一手抓精神文明;一手抓建设、一手抓法制;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  相似文献   

18.
必须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基本方针杨慕如邓小平同志关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思想,揭示了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它告诉人们,在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时,如何正确处理好这一对矛盾,做到一手抓建设,一手抓法制;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打击各种犯罪活动、...  相似文献   

19.
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保障市场经济健康发展李淑琴“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即一手抓物质文明,一手抓精神文明;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打击各种犯罪活动,惩治腐败。这是邓小平同志的一贯思想。最近党中央又强调我们必须始终不渝地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  相似文献   

20.
公安机关要端正执法思想,提高执法水平,关键是抓好队伍建设,提高队伍的整体素质。公安机关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执法为民,必须坚持“严格执法,热情服务”,坚持一手抓队伍,一手抓治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