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幾年,山東威海市的僑資企業蓬勃興起。這個二十多萬人口的小城市,有歸僑、僑眷近萬人。從一九八○年至一九八五年的五年間,他們總共集資一百六十三萬人民幣,先後辦起了僑資企業十三個,從業人員一千五百多人,總收入達一千多萬元。威海,位於山東半島的東北端,是一個風景秀麗的工業、港口和旅遊城市(本刊一九八四年第十二期曾載文介紹),也是一個物產豐饒的僑鄉。這裏旅居港澳的同胞和海外的華僑、外籍華人有兩萬多人,分佈於二十六個國家和地區,特别是旅港同胞最多。一九八○年以來,威海市僑務部門認真落實僑務政策,調動了歸僑僑眷建設祖國、繁榮家鄉的積極性。  相似文献   

2.
最近在山東各地的訪問中,給我留下一個很深的印象是:在对外開放后,海內外僑胞以真誠与爱心致力於家鄉的經濟建設与發展。真誠的合作惠魯实業有限公司是濟南無線電厂与香港惠魯公司合資經營、生產各種模具的企業。自一九八六年投產以來,僅一年多的時間,這個只有二十八人的小厂产值已达二百五十萬元人民幣,純利也有四十萬元了。該厂生产的各式模具,價格  相似文献   

3.
僑鄉音訊     
歸僑、僑眷和港澳同胞家屬 興辦集體企業 一年多來,廣東、福建、浙江、江蘇、上海等省市的僑務部門和僑聯,組織歸僑、僑眷和港澳同胞家屬集資創辦各種企業二百七十多個,安排了一萬三千多人就業,其中他們的家屬及子女佔百分之六十以上。職工月平均收入為三十元左右,最高者達八十多  相似文献   

4.
上海歸僑、僑眷現有四十萬。他們在海外的親屬有三百萬人,分布於世界一百一十九個國家和地區。近年來,華僑、外籍華人和港澳同胞在上海投資興辦的企業,佔全市現有“三資”(指中外台資、外國獨資、中外聯營企業)企業的百分之七十;投入的資金佔所有外資總額的百分之六十。華僑、港澳同胞去年捐助上海計人民幣六千六百萬元,其中百分之八十用於文教事業。八十二歲的邵逸夫先生現任香港邵氏影業公  相似文献   

5.
走進福建僑鄉南安縣石井鎮溪東村,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幢幢嶄新的花崗岩樓房,這個四千多人的村莊能有今天的好光景,重要原因是近幾年興辦了衆多鄉鎮企業和一百多個花崗岩石窟。過去的溪東村,缺水少地,村民靠一百七十多輛馬車搞運輸謀生,日子過得很艱難。改革、開放以後,全村發揮山、海、僑的優勢,利用僑資、外資,興辦鄉鎮企業。他們建起了製衣、石板材、建材等五十多家企業,安排了一千五百多人就業,年總產值上千萬元,繳稅利百萬元。溪東村的花崗岩質地優良,且資源豐富,探  相似文献   

6.
海外僑胞一旦事業有成,大多會回祖籍地熱情相助,繁榮鄕里,造福桑梓。造福鄕里近幾年來,晉江縣海外僑胞在回故鄕興辦文敎衛生公益事業的同時,積極把資金投向興辦合作生產項目。據統計,華僑投資用於興修農田水利、作農業發展基金、架電綫辦電廠以及添置小型生產設備等共達三千多萬元。不少僑胞投資辦三資企業(獨資、合資、合作經營企業),把盈利用來興辦公益事業;有的支持學校辦工廠,把盈利作為學校經費和獎教獎學金等。龍湖鄕旅菲僑胞吳修籍先生,籌資二百萬元,購置先進設備,由鄕里提供地皮、廠房,合辦龍華食品廠,生產各種高級麵包,年盈利一百冬萬元。吳先生是菲律賓退休老企業家,兒孫們也都  相似文献   

7.
內蒙古包頭市東寶皮革廠,是農民企業家王軍、王海兄弟創建的,經過七個春秋的開拓建設,現已發展成為擁有職工一百五十人、固定資產六十多萬元、年產値二百萬元、年利潤十五萬元的鄉鎮企業。當問到王軍、王海這兩位農民企業家辦“東寶”企業成功的祕訣時,他們都毫不遲疑地回答:最根本的是,科學技術給我們開闢了通向富裕和成功的道路。七年前,當他們還是包頭郊區哈林格爾鄉西河楞村的普通農民時,看到外地農村創辦企業獲得高效益的消息後,也决心要幹一番事業,以擺脫貧窮落後的命運。兄弟倆四處籌款,把家中僅  相似文献   

8.
自從中國大陸實行改革、開放政策以來,在平等互惠的原則下,中外合資、合作和独資企業(簡稱「三資」企業)以及來樣加工、來料加工、來件装配和補償貿易(簡稱「三來一補」企業)在大陸得以迅速發展,而華人、華僑、港澳台同胞的投資(沒有規範的名稱,習慣上叫它們「僑資」)却佔據了很大份額,達八成以上。據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的有關資料統計,僑资企業數量最多的行業是工業,其次是房地產、公用事業、居民服務和諮詢服務業,  相似文献   

9.
在長江下游北岸的江蘇南通市,有一家規模不大却受到國內外經濟界注目的中外合資企業——南通力王有限公司。人們譽之為「中日合資企業成功的範例」。這家由中國國際信託投資公司、南通市輕工業公司和日本力王株式會社三方合資的企業,專門生產Y型勞動保護布靴,年設計生產能力為一百二十萬雙,產品全由日方包銷。力王公司投資總額為一百四十二萬美元,日方佔百分之六十,合營期為十五年。這家企業於一九八三年四月正式投資,當年產「力王」鞋五十七萬雙,盈利十六萬美元。  相似文献   

10.
現在閩台經貿合作與交流日益頻繁,福建沿海地區成了台商投資的熱點。據有關資料表明,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台資企業盈利。進入九十年代以後,台商來閩投資更為踴躍,並出現了一些新趨勢。多數盈利,紛紛增資截至今年第一季度,福建省已批准台資企業九百四十多家,協議台資金額近十三億美元,實際利用台資五億多美元。在已建成投產的四百多家台資企業中,多獲得良好的經濟效益袊鐣茖W院和厦門市有關部門對厦門湖里工業區二十九家台資企業進行抽樣調查的結果顯示,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企業盈利,經濟效益顯著。據統計,台商平均投入一美元的資本,就可創出一點  相似文献   

11.
近年來,中國大陸僑務部門參與創辦或由歸僑、僑眷集資興辦的各種企業(通稱僑屬企業)已發展到兩萬二千餘家,擁有職工二十八萬人,成為一支引人注目的經濟力量。早在新中國成立之初,政府就鼓勵華僑和歸僑、僑眷投資辦廠,支援國家建設。然而僑屬企業的真正興起,還是最近幾年痪牌呔拍昱d建的福建泉州針織廠是全國第一家僑屬來  相似文献   

12.
近年來,梅縣港、澳、台、僑‘三胞’眷屬利用外滙興辦實業已成熟潮。全縣有六千三百多戶投資兩千七百多萬元人民幣,辦起了種養業、商業、加工服務業、運輸業和建築業,取得顯著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梅縣是廣東省著名僑鄉,旅外‘三胞’有五十多萬人,他們在當地的親屬二十九萬多人。一九八○年以來,全縣共有十一萬多華僑、外籍華人和港澳同胞回國觀光、探親旅遊,先後捐款捐物,興辦家鄉公益事業,折合人民幣五千多萬元。梅縣‘三胞’眷屬辦實業主要形式是: 利用僑資興辦種養業,為發展山區經濟服務。城東鎮書坑村旅港同胞鄧光衡先生,一九八四年為他的親屬投資在家鄉興建幸福果園,同時成立城東光衡福利基金會,由鄧光衡先生提供无息貸款五萬元人民幣幫助當地一百多戶‘三胞’眷属開山種果。現在城東镇大多‘三  相似文献   

13.
廣東省是全國最大的僑鄉,兩千乡萬的廣東省籍旅外鄉親以及兩千多萬的歸僑、僑眷是廣東省進行經濟建設的一大優勢。作為聯結這「兩千多萬」的羣眾團體——廣東省僑聯,在開放、改革以來,熱情為經濟建設服務,做了大量工作。據統計,十年來,由廣東省各級僑聯直接聯繫或協助引進的外資就有五亿美元;扶持歸僑、僑眷興辦的各種企業有一萬七千多個;協助旅外鄉親在僑鄉興辦的各種文化福  相似文献   

14.
我原是一個普通農民,今年四十六歲。這些年來我擔任了‘新牟國際企業聯台總公司’的總經理。五年前我們這家公司剛掛出這塊稗子時,有人還反對哩,說什麼一個鄉鎮企業用‘國際’二字,未免不自量!現在,總公司已擁有六千萬元人民幣的資產,有五個分公司(其中四個係中外台資企業),产品行銷五十多個國家和地區。一九八七年,我詖評為全國十個最佳農民企業家之一。‘新牟’原是一個村莊的名字,位於山東半島牟平縣境內。全村二百來戶,一千一百多人,在六十年代是個有名的窮地方。一九七八年以后,我們才找到一條從傳統農業向現代化農業轉化,從自給半自給型小農經濟向商品經濟轉化的路子,經過艱苦奮鬥,創造起這番家  相似文献   

15.
福建安溪縣中外合資企業鳳華製衣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僑眷葉秀元被人譽稱為“運動短褲大王”。該公司年產運動短褲數十萬打,暢銷世界二十六個國家和地區。因經營成功,一九八九年  相似文献   

16.
現在每年約有三十多萬外國旅遊者到我們廣西壯族自治區遊覽‘山水甲天下’的桂林風景,但是現在也有不少外商來廣西。因爲這裏的對外經濟關係的發展吸引着他們。在中國五十六個民族中,除漢族外,壯族人數最多。他們大部份聚居廣西。所以一九五八年這裏建立了廣西壯族自治區。全區面積二十三萬六千平方公里,人口現爲三千八百萬人。除了壯族外,還有漢族、瑤族、苗族、侗族、仫佬族、水族、回族、彝族、仡佬族、毛難族、京族等。廣西又是中國第三大僑鄉。廣西在海外的華僑有一百五十多萬人,留在故鄉的僑眷有八十多萬人,加上地處西南,接近港澳和東南亞,這些都是廣西開展對外經濟合作與交流的便利條件。 現在,廣西已與一百三十多個國家和地區有了貿易往來。去年外貿出口三億七千二百萬美元,比上年增長百分之十五點五,創歷史最高水平。廣西出口的商口結構也起了變化,五六十年代以農副產品爲主,而現在工礦產品上升到百分之六十。利用外資範圍和規模也有新的發展。一九八一年以來,廣西與外商共簽訂利用外資合同二百五十六項,金額達四億九千萬美元,外商直接投資爲三億七千萬美元。去年在桂林首次舉行的廣西國際經濟技術合作洽  相似文献   

17.
全國各地的農業生產合作社,到今年春季爲止,已從去年的一萬四千多個發展到九萬五千冬個。這是國家過渡時期總任務在農村執行中的一項重大勝利。這九萬多個社的耕地面積。僅佔全國耕地總數百分之二强,它對發展農業經濟的直接貢献還是很微小的;但就它對農村合作化運動的影響來說,是具有十分重大的作用。有了這九萬多個社,就可以用活的事實去說服更多的農民,使他們認識到社會主義的合作生產是消滅鄉村貧困的唯一道路,相信走這條路是萬無一失的。依靠這九萬多個社,還可以在實踐中培養和訓練出幾萬、幾十萬個經營合作經濟的先進分子和領導骨幹,擴大黨在社會主義事業中的領導力量。這就是說,今後農村社會主義革命運動的發展所需要的羣眾思想的準備和領導人材的準備,都要由這九萬多個社担當起來。辦好這九萬多個社,不只是代表着黨的願望,代表着已經入社的一百七十多萬農戶的願望,而且也代  相似文献   

18.
在中國海濱城市青島最佳風景區湛山脚下,矗立着一座高雅、富麗的現代化建築,它就是兩歲有餘的中外合資企業——“海天”大酒店。這是一個由中國、新加坡、香港、澳門的八家股東聯合投資、按國際四星級標準建設的旅遊酒店。“海天”大酒店有限公司的股本為七百五十萬美元,第一期工程於一九八六年九月破土動工。一九八六年十二月正式開業前,酒店要招聘八名大學生,而前來報名的竟達二百六十二人。一九八七年八月,酒店招收二十七名技術工人,竟有八百八十八人前來應招,酒店都嚴格按標準  相似文献   

19.
位於廣東省南海大亞湾畔、珠江三角洲東端的惠州市,是一座既古老又年輕的城市。進入八十年代以來,該市充分發揮毗鄰香港的優勢,積極引進資金和技術,經濟迅猛發展。特別是電子工業,發展速度更令人矚目。去年該市電子工業產值實現三十九點九七億元,佔全市工業總產值一半多,躍居全省第二名,並進入全國大中城市電子工業前八名之列。過去,惠州市是一個以傳統農業和商業為主的小城鎮,經濟基礎十分薄弱,每年的工業產值僅佔工農業總產值的三分之一,根本談不上什么電子工業。七十年代初,全市只有兩家無綫電小厂,只能生產一些收音機、擴音機以及簡單的醫療仪器,生產能力十分低下。一九八一年,市電子公司與香港躍和電業有限公司投資三十多萬港元,辦起了第一家合資電子企業——“TTK家庭電器公司”,引進美國、香港全工序錄音帶生產綫,  相似文献   

20.
許多人說在中國做生意太難,為什麼還有很多華僑和港澳台同胞投資福建,繼續出現一大批合資企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