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武夷山“奇秀甲于东南”,凡到过武夷山的人,都对它瑰丽的自然景观赞不绝口。近年,这里又增加了许多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相映成趣,更添魅力;建筑物就是其中颇具特色的一部分。坐落在武夷山风景区的武夷山庄,犹如一组古朴、典雅的田园诗,点缀着武夷山的丹峰碧水。武夷山庄兴建于1983年,是一座具有江南园林特色的仿古建筑群,坐落在风景秀丽的幔亭峰下,占地50亩。整个工程由已故的著名建筑学家杨廷宝教授指导,南京工学院和福建民用建筑设计院共同设计。设计者吸取了武夷山区当地民居的造型语汇,建筑布局上充分利用山坡地势,清新隽…  相似文献   

2.
在世界文化遗产地武夷山的古村落里,至今还留有许多有待破解的古民居“三雕”之谜。“西水别业”是下梅村清代茶商邹茂章建造的一座园池,一道神秘的石雕门,悄无声息地在园池中守候了二百多个春秋,留下了一个凄美动人的故事。这道门,是邹氏祖上留下来的“婆婆门”。为了能过这道门,成为邹氏茂章公大宅门里的媳妇,多少青春女子因自  相似文献   

3.
武夷山是我国首批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之一,荣膺“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重遗产”。大自然赐予了武夷山独特和优越的自然环境,吸引了历代高人雅士、文臣武将在山中或游览、或隐居、或著述、或授徒,前赴后继,你来我往。  相似文献   

4.
今年6月19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遗产委员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授予武夷山“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证书。借此良机,武夷山市人民政府请曾经为武夷山申报“世遗”做出很大贡献的专家们,为武夷山的世界遗产价值以及今后的保护工作献计献策。  相似文献   

5.
3月29日至4月3日,以张骏逸教授为团长的“台湾政治大学民族学系湘西侗族建筑艺术田野实习队”一行17人,第一次对通道侗族自治县芋头侗族古寨等建筑艺术进行了考察调研。他们就像春天的燕子,在台湾的“3.22”大选过后,首批从美丽的宝岛飞进了迷人的侗乡,带来海峡两岸许多春的信息……  相似文献   

6.
杨瑞荣 《台声》2000,(2):44-45
武夷山是福建省的历史文化名胜。武夷文化以古越渔猎农耕文化为基础,以朱子理学为核心。融海洋与中原文化于一体,具有神秘、独创、兼容等特征。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武夷山市去台人员近千人,武夷山籍在台人员超过500人,是闽北地区去台人员最多的县(市区)。人们常用“史缘久、地缘近、血缘亲、文缘深、语缘通”来说明武台之间深厚的历史和人文关系,武夷山市政府发挥武夷山独持的武夷文化和武夷丹山碧水秀丽自然景观旅游胜地的优势,使之成为近年来促进闽台两岸各项交流的纽带,积极主动地开展对台文化交流交往活动,促进了闽台…  相似文献   

7.
“猎头”,一个颇为神秘的职业。毕业于地质大学、起步于销售领域的王常江凭借自己颠覆性的作为在这个神秘的行业“猎”得了一片天,而颇为让人动容的是他身上体现的浓浓的民族情结。 “鹰的锐眼,豹的速度,象的自信,狮子的高贵,狼的凶狠”,集诸多动物特性于一身,这就是“猎头”。而王常江,则是“猎头”的“头”。他所创立的浩竹不是最早成立的本土“猎头”公司,但在行业中深具影响力。  相似文献   

8.
走进武夷山,仁山焕彩,智水凝碧,处处是苍翠欲滴的鲜绿、馨香袭人的鲜花。区内天空透明,地面洁净。博物馆或纪念馆里古风习习,令人对武夷山丰厚的文化底蕴肃然起敬。这就是申报《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名录》过程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专家莱斯利·莫洛伊博士眼中的武夷山自然保护区。通过为期四天对武夷山自然与文化景观的考察,莫洛伊博士对武夷山的遗产价值与保护管理水平给予了很高评价,称之为“人类永续利用资源的典范”。武夷山叩响世界大门世界遗产特指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认的人类罕见而且是目前无法替代的财产…  相似文献   

9.
目前,在各地农村出现有许多形形色色的“小分队”,诸如:“社会治安联防小分队”、“计划生育工作小分队”、“市场管理小分队”、“情款兑现小分队”、“打假小分队”、“扫黄小分队”等等。这些“小分队”有的直属地方乡(镇)政府管辖,有的属经济管理部门或某行政执法机构领导,有的则是基层行政村自行组织的。他们有的是一定时期内的常设机构,有的是为了完成某一阶段性工作而临时织律。仟务是协助地方政府职能部门或执法机关开展一些临时性工作。尤其是在某一项工作开展进度缓慢或遇到阻力和困难时,这些“小分队”就是派往第一线的…  相似文献   

10.
新中国成立后60年代至80年代,发生了许多神秘离奇、惊心动魄的大案要案,但是或由于历史的原因,或出于政治的考虑,这些案件都已经沉入史海。  相似文献   

11.
当今我国社会主义形形色色的“气功-信仰”组织有其共同特点,那就是:以“健身”和“长寿”为公开目标吸引广大群众参加其组织,利用群众求健身的心理,把健身和信仰联系在一起,贩卖自制的某种具有宗教色彩的神秘观念,神化领导人物自己,使得信众形成对他的崇拜,然后形成一个自外于正式合法社会构架的、以“健身”为外衣、实以信仰为依托的社会权利系统和特殊利益分配系统。形成某种群众性的神灵信仰,是这些组织的“法宝”,而它们所制造的信仰,虽然吸收和借用传统宗教或者会道门组织的某些文化资源,但并不皈依于这些传统宗教和会道…  相似文献   

12.
一柳永是北宋词坛高手,武夷山是他的出生地。到武夷山不去见见柳永,肯定会留下遗憾。热情的东道主似乎把这里的山山水水都照顾到了,却没有安排去看看“柳永”。于是,在拜谒“朱熹”的路上,我和同行的唐瑜先生便匆匆拐了一个弯,来到了“柳永纪念馆”。这是一尊大理石雕像:风尘仆仆的柳永刚刚步出家门。柳永要去哪里?他一生颠沛流离,居无定所,不是曾自谓“流浪词人”吗?难道那尘世的风风雨雨并未使他疲惫,依然眷恋着家外的万千风景吗?二武夷山碧水丹山,人杰地灵,曾孕育生成了许多动人的传说和故事。历代达官来这里印下过足迹,…  相似文献   

13.
一、引言在古代福建省,有一种将棺木或船棺悬架在高岩洞穴中的葬法,文献上称为“悬棺”,又称为“架壑船”。这种葬法除在崇安县武夷山发现外,在福建省其他地区(如建阳县栏杆山,安溪县鸟石岩等地)也有。在这些葬区中,以武夷山的悬棺数量最多,流行时代最长,保留时期最久,直到现在仍有少许悬棺留存下来。所以,武夷山的悬棺葬,不仅在福建,而且在分布广泛的我国悬棺葬中,是最有名的一个。武夷山的悬棺葬传说是武夷君留下来的。关于武夷君和武夷山悬棺葬的记载,最早见于  相似文献   

14.
建阳位于武夷山南麓,是福建最古老的五个县邑之一,历史上曾是“理学名邦”。而现在,它因一场“民间金融风暴”一夜闻名。  相似文献   

15.
何谓“内间”?孙子兵法曰:“内间者,因其官人而用之。”是指收买敌方的权贵、官吏为间谍,或利用他们搜集情报,或促其投诚倒戈。由于“内间”主要是敌方的“官人”,这些人往往掌握着核心机密,对敌方政治及军事等诸方  相似文献   

16.
美玉 《黄埔》2013,(6):86-89
翻开泱泱中国几干年的古籍画卷,有这样一部“奇书”,它透过神秘的“占筮”外衣焕发出气势恢宏的思想光华,于变幻之际展现蕴含深远的哲学思想。几千年来,人们对它的追求从未停止,结果却使它愈发的扑朔迷离。它就是《周易》——一部因悠久而厚重的古籍,~座因神秘而美丽的宝藏。  相似文献   

17.
仁民 《今日广西》2010,(6):61-61
崆峒山位于甘肃省平凉市城西12公里处,东瞰西安,西接兰州,南邻宝鸡,北抵银川,是古丝绸之路西出关中之要塞。景区面积84平方公里,主峰海拔2123米,集奇险灵秀的自然景观和古朴精湛的人文景观于一身,具有极高的观赏、文化和科考价值。自古就有“西来第一山”和“道源圣地”之美誉。  相似文献   

18.
武夷山的美食文化极具乡土特色,并且源远流长。相传在武夷山生活了近50年的朱熹,不仅在学术上成为理学宗师,在饮食文化上也很有影响。武夷山民间宴会及年夜饭中必备的多道主菜,都源自南宋朱熹亲手创制。朱熹一生注重礼仪,热情好客又恪守“勤俭持家之本”的家训,  相似文献   

19.
在豫园商城方圆5.3公顷围城内,分布着高高低低、大大小小许多建筑,有20多幢,好多是明清时代的,也有仿明清的。这些建筑,是豫园有别于现代商业的独特符号,时髦的说法叫“融商业与历史建筑于一炉”。  相似文献   

20.
叶军 《前沿》1994,(10)
从中国文化论隐语叶军汉语同汉文化一样,因其古老而显得神秘。而在这古老、神秘的语言中还有更为神秘的一个“角落”--隐语。之所以称其为“角落”,是因为它历来不为人所重视。纵观汉语语言研究史,各类语言学专著浩如烟海,而有关隐语的论著只是其中点滴,难成支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