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正>海绵城市建设对指导新时期我国城镇化发展、提升城镇化质量和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基于海绵城市的内涵及其建设的核心主旨,分析了海绵城市建设项目的特点,并结合我国海绵城市建设的实际,从项目选择、规划、设计、融资、建设、运营、监管等多个层面,分析海绵城市建设可能面临的潜在问题,并就此提出相应对策,为推进海绵城市建设提供参考。一、引言城市作为一个巨系统,与生态环境存在相互作用的关系。由于城市化过多关注经济功能、忽视城市的生态功  相似文献   

2.
<正>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文件渝府办发[2015]129号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有关单位:海绵城市建设是国家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转型的重要举措,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对缓解城市内涝、削减城市径流污染负荷、节约水资源、保护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拉动投资和扩大就业具有重要作用。根据国家有关部委统一安排,决定自2015年起在全国开展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工作,我市两江新区悦来新城成功入围全国第一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为加快推进两江新区悦来新城海绵城市建设试  相似文献   

3.
城市建设理念从追求建筑艺术、室内艺术、园林艺术,到海绵城市,一直在城市开放与生态保护间寻找平衡.直到热岛效应、城市内涝等城市生态问题扑面而来,人们对城市生态文明的反思开始付诸行动.以遵循生态优先,将自然途径与人工措施相结合为突出特点的海绵城市成为全新的思维角度和行动方式. 去年底,住建部出台《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从技术层面指导全国各地开展海绵城市建设,为海南特别是海口、三亚打造热带特色城市雨水系统,有效破解城市内涝等突出问题提供了重要指导.  相似文献   

4.
正泛生态城市是从生态系统的角度综合看待城市发展,是指城市建设以市民生存环境改善和生态化为目的,建设具有低碳节能、深度融合、美丽宜居的"生态城市"。本文以"生态文明、生产繁荣、生活闲适"的泛生态城市发展理念,结合江津资源环境优势,探索"海绵型、田园型、休闲型"城市可持续的发展对策,着力打造生态、生产、生活"三生"兼容共生的美丽滨江城市。一、建设海绵城市,让环境更有弹性江津地处长江三峡库尾,境内有127公里长江干  相似文献   

5.
建设海绵城市是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理念的一场重大绿色变革。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促使城市提高生态治理和生态智慧水平,确保城市绿色宜居和可持续发展,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生态安全型和人口均衡型社会,都突出了海绵城市建设的价值意蕴。目前我国海绵城市建设无论是从理念,还是体制、规划、管理、执行等方面都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要以问题意识为导向,确立先进的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创新海绵城市建设的体制机制,明确海绵城市建设的主攻方向,同时借鉴国际海绵城市建设的经验,从而确保海绵城市建设的高标准、高质量、高水平。  相似文献   

6.
正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最大限度地维持或恢复城市开发前的自然水文循环,科学构建城市雨水开发体系,逐步建立完善可持续的城市水循环系统。建设海绵城市不仅是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重要内涵,也是推进新型城镇化和环境资源协调发展的有效举措。2015年4月,鹤壁市获批成为全国首批1 6个海绵城市建设试  相似文献   

7.
<正>浙江省温岭东部新区作为温岭市的"城市副中心、滨海生态城",建设过程中以海绵城市为导向,积极探索"生态保护、城市建设、产业发展"共生共赢的新路径,初步形成了"清洁产业、生态排水、雨水花园、生态湿地"四大防护体系,确立了雨水"自我渗透、自我过滤、自我积存"的海绵城市生态底色,达到了城市雨洪防治、雨水污染控制和水环境生态保护等多重目标,实现了雨水资源化  相似文献   

8.
<正>鄂政办发[2017]33号各市、州、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75号)精神,加快推进我省海绵城市建设,修复城市水生态环境,增强城市防涝能力,提高城市持续发展能力和新型城镇化建设质量,经省人民政府同意,  相似文献   

9.
<正>让城市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中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逢雨必涝""涝后必旱"的城市通病,道出了城市规划建设中的无奈与尴尬。建设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是国家对城市建设和发展提出的新要求。作为全国16个海绵城市建设试点之一,南宁市采用"生态治水"的新方式,对公共建筑、广场与绿地等进行"海绵"改造,一个如海绵般吐纳顺畅的海绵城  相似文献   

10.
正津政办发[2016]30号各区、县人民政府,各委、局,各直属单位:市建委《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工作方案》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照此执行。2016年3月17日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工作方案市建委为了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75号)和《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印发海绵城市建设绩效评价与考核办法(试行)  相似文献   

11.
<正>入梅以来,南京市连遭暴雨、特大暴雨袭击,城市道路出现不同程度的积水。对此,南京市政协提出"建设海绵道路,打造生态城市"。"海绵道路"采用了透水沥青和透水混凝土材料,雨水能够及时下渗,中大雨时路面不会出现地表径流和积水,使城市道路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  相似文献   

12.
仁怀     
《小康》2017,(11)
<正>全力促进白酒产业转型升级打造赤水河流域区域性中心城市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坚持改革创新增强发展活力  相似文献   

13.
《小康》2017,(15)
<正>全力促进白酒产业转型升级打造赤水河流域区域性中心城市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坚持改革创新增强发展活力  相似文献   

14.
仁怀     
《小康》2017,(23)
<正>全力促进白酒产业转型升级打造赤水河流域区域性中心城市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坚持改革创新增强发展活力  相似文献   

15.
面对日益凸显的城市洪涝灾害,海绵城市建设势在必行。为此,我国要在旧城改造与新城建设中采取不同的路径,在规划、基础设施建设、融资等方面加快推进海绵城市建设。  相似文献   

16.
河北省承德市在推进文明城市创建中,紧紧围绕建设国际旅游城市的总目标,着力在完善城市基础设施、美化城市生态自然环境、挖掘城市文化内涵上下功夫,全力打造“精致、独特、典雅、生态、宜居、宜游”的魅力承德。  相似文献   

17.
赵弢 《长江论坛》2014,(4):53-55
黄陂区作为武汉市的远城区之一,应立足区情,发挥区域、生态、文化等比较优势,积极参与武汉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突破。具体措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实施新型工业化战略,打造3个千亿级产业集群;推进工业多倍增长,努力壮大工业经济实力;推进转型升级,着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以农民增收为目标,加强农业现代化建设;以人为本,努力打造中等生态新城;彰显历史文化新魅力,努力建设文化强区;以改善民生为根本,努力建设"幸福黄陂"。  相似文献   

18.
顾晓彬 《群众》2022,(16):36-37
<正>去年9月,常州市第十三次党代会聚焦“国际化智造名城、长三角中轴枢纽”城市定位,系统推进“532”发展战略,把“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常州”作为未来五年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点任务之一。今年4月,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打造长三角生态中轴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常州的实施意见》,大力探索符合常州特点的绿色发展新路子,努力形成引领“强富美高”现代化建设的常州模式,积极打造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高地。  相似文献   

19.
正一、引言2013年12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的讲话中强调"提升城市排水系统时,要优先考虑把有限的雨水留下来,优先考虑更多利用自然力量排水、建设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进化的海绵城市"。随后,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标志着我国海绵城市建设序幕拉开,迄今全国已有30多个城市地区开展海绵城市建设工程试点。镇江作为江苏省唯一国家首批海绵城市试点城市,建设工程相关负责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深圳市以打造生态城市为抓手,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通过践行绿色低碳的发展理念,实施大气环境、水环境、绿化美化三大提升行动,出台生态城市建设的系列举措机制等,走出了一条符合当地实际、具有重要示范和借鉴意义的发展转型之路、环境改善之路、生态治理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