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土地征收补偿关系公民的基本人权,各个国家和地区都努力防止政府滥用土地征收职权,避免让个人承担社会公益的代价。美国宪法规定的公正补偿原则更强调土地所有人获得有效补偿;根据合理补偿原则,台湾地区通过一系列法律文件对补偿的项目和标准做了详细的规定。  相似文献   

2.
张慧芳 《理论前沿》2007,(11):16-18
本文探讨了土地征收补偿的三种原则及其理论基础;研究了土地征收完全补偿费用的理论构成,并以公式的形式清晰地表示出来;划分了土地征收补偿范围和标准的不同情况并分析了其适用条件;提出了我国土地征收补偿应遵循的原则及补偿范围和标准的理论构成.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有关公益征收的立法中,对于公共利益的界定、补偿的原则和具体标准以及程序都存在很大的缺陷。我国应建立完善的公益征收制度,根据公共利益的特点对其进行界定,并针对现行补偿制度的缺陷提出适合本国国情的补偿原则、具体标准。  相似文献   

4.
目前我国没有制定统一的《公益征收法》,关于集体土地征收补偿范围没有明确规定.补偿范围与补偿标准是决定集体土地征收补偿总额最为重要的因素.各地已有关于集体土地征收的立法,梳理分析这些地方立法文本中关于补偿范围的规定,总结地方立法文本中补偿范围与不予补偿范围的规定.找出地方立法文本规定存在的问题,包括补偿范围立法模式问题、补偿范围过于狭窄问题、土地承包经营权独立补偿问题、房屋独立补偿问题以及迁移费应予补偿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5.
城市房屋拆迁本质上是政府基于国有土地使用权的收回而进行的对城市规划区内房屋的征收行为。国有土地使用权作为一项独立的用益物权,是公民的合法财产权益之一,具有对抗第三人包括土地所有权人的效力,在遭遇公益征收或非公益拆迁时,理应对其价值进行评估并给予相应的补偿。在国务院改革城市房屋征收制度之际,应明确将“收回”国有土地使有权纳入补偿范围,并建立相应的补偿程序和法律原则。  相似文献   

6.
行政征收是指行政主体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按照法定的程序,以强制方式取得私人不动产的所有权或其他物权的行为.我国的行政征收补偿程序主要分为土地征收补偿和城市房屋征收补偿.但目前我国的行政征收补偿程序仍存在诸多问题,如征收目的不明确,征收程序启动较随意化,征收补偿缺乏统一而明确的程序规则等,需要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7.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物权化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成为一项独立征收客体,获得征收补偿提供正当性理论基础,然而现行的农地征收补偿制度构造的理念是建立在债权性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基础上,忽视对失地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单独进行相应的补偿,这与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物权属性产生了严重的偏差,并受其强烈冲击引发了现行农地征收补偿制度的缺憾,亟须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征收补偿进行制度化构建.  相似文献   

8.
补偿制度是土地征收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中韩两国土地征收补偿制度在补偿原则、补偿范围、补偿标准、补偿方式和补偿争议救济等方面存在差异,我国应借鉴韩国的先进经验,完善土地征收补偿制度.  相似文献   

9.
美国土地征收补偿的计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土地征收补偿问题是我国<土地管理法>修改和土地征收制度改革的难点和热点.美国土地征收以公正补偿为原则,按照公平市场价值计算.本文着重探讨美国土地征收补偿的计算方法和法院作为第三方在裁决征地补偿数额时所考虑的证据,以期对我国征地补偿制度的完善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10.
在国际投资中,东道国的征收一直是国际投资者最为担心的问题.然而,征收或国有化又是部分国家经济发展计划的重要部分,其中的矛盾引起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资本输出国和资本输入国在这一领域的长期斗争.目前,在征收的概念、征收的类型以及有关征收的补偿标准这几个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分歧.随着经济实力日益增强,对外投资日益增多,中国已经不再是单纯的资本输入型国家,已逐渐发展成资本输出型国家,这样的转型模糊了中国在征收及其补偿方面的立场.对外投资的增多不可避免带来更多的投资风险,原先坚持的发展中国家的补偿立场将不利于中国实现投资强国的目标,而中国是否应该对以“赫尔三原则”为代表的西方补偿理论敞开怀抱,同样值得研究.  相似文献   

11.
私有财产权的保护与行政补偿法制的完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讨论了"人权入宪"的含义及其对行政补偿法制发展的影响,私有财产权的理念及其法律保护路径,私有财产权的限制与公共利益的界定,我国行政补偿法制发展路向等重大现实课题,提出了判断公共利益的六条标准和行政补偿立法的若干构想,旨在为完善我国行政补偿法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原告资格的理论基础问题是当前行政公益诉讼理论研究的核心。传统原告资格的管理权理论已经不适应诉讼实践的发展和行政公益诉讼的客观需要,以诉的利益理论作为行政公益诉讼原告资格的理论基础已经成为世界法治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共同选择。我国应当积极借鉴其经验,加快建立适应我国现实需要的行政公益诉讼制度。  相似文献   

13.
论行政补偿的宪法基础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近代以来,人们的财产权利观念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财产权利绝对的神圣不可侵犯性受到挑战。现代各国都在宪法中明确规定,政府基于社会公益之需,可以对公民财产进行征用或限制,但是须以公平补偿为前提。行政补偿制度的价值在于,它既充分体现了其对公民权利的保障功能,也充分体现了其对公共利益与个体利益的协调功能。我国现行宪法只有征用条款,却缺少补偿条款,应予完善。  相似文献   

14.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工作中有以下问题应予以重新认识:把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作为一种不可诉讼的行为来对待是不妥的,应将其纳入行政诉讼受理案件的范围;在赔偿问题上,应提高死亡补偿标准,增加死亡补偿年限以及伤残者生活补助标准;应将财产直接经济损失与死亡补偿费分开计算;应加强事故处理人员的现场意识、证据意识。  相似文献   

15.
行政合法性原则与行政合理性原则一直占据我国行政法基本原则的统治地位.现行行政法中并未明确确认信赖利益保护原则作为一项基本原则,也没有制定关于侵害信赖利益的赔偿法规.行政信赖利益损失补偿作为一种利益平衡机制,在协调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保护公民个人权益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从构建诚信政府的角度看,尽早把这种理念落实到行政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我国在引入大陆法系关于信赖利益保护理论的同时,可以借鉴合法预期理论的长处,使得信赖利益保护原则具有更宽泛的适用性和周延性,使其成为一个现代行政法上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6.
检察环境行政公益诉讼的受案范围是一个理论和实践交叉的疑难课题,涉及被诉主体类型、被诉违法行为类型和诉讼拟救济利益类型三个核心要素。通过对已有检察公益诉讼案例的分析和理论比较可知,检察环境行政公益诉讼的被告类型应限于国务院或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中对环境、生态、资源保护领域负有监督管理职责的职能部门,可以是单一被告,也可是共同被告,但一般多属于普通共同诉讼。被告的涉诉行为可能是环保领域的行政不作为,也可能是违法行使职权。检察环境行政公益诉讼应以救济环境公共利益为主,环境公共利益应区别于基于国家自然资源所有而产生的国家利益。  相似文献   

17.
新修订的《国家赔偿法》并没有为国家赔偿经费提供有效的立法保障。要进一步明确国家作为国家赔偿责任主体的法律地位,为公共财政支付国家赔偿金提供法律依据,在公共财政体制下,各级财政对国家赔偿的支出责任应按照产生国家赔偿的公共产品的支出责任划分,同时规定中央财政承担补充责任,对有过错的国家机关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追偿,遏制国家赔偿金的绝对数量,以减轻国家赔偿的支出负担。但国家机关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承担的不是国家赔偿责任,而是对内的组织法上的责任。  相似文献   

18.
随着社会发展。公共利益的提出是一种必然。目前。公共利益在行政法学界备受关注。也备受争议。其原因是公共利益难以界定。通过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的比较。公共利益在行使行政权力过程中的权衡。可知自由裁量的过程就是利益的选择过程。从而得以明确公共利益的位阶。正当法律程序应保障公共利益。而不是偏袒公共利益。公共利益应该受到重视。但是公共利益不能成为侵害个人利益的理由。  相似文献   

19.
在公共利益本位论的立论过程中,行政主体被不恰当地直接等同于公共利益主体,而且存在着价值判断与事实判断的混淆问题,这些弱点使得该理论没有给个人利益与权利留下应有的空间.在倡导者为之提供的理论根据中,唯有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的一致关系是一个合理的、但却需要进一步明确的论点.基于对这种利益一致关系及其有限性的具体分析,行政法中公共利益本位论的合理性与必要性可以得到真正的说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