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城市化是世界各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经之路,中心城市的都市化又是社会、经济、文化集约化、现代化的必然趋势;都市化发展的同时,也带来犯罪向都市的集中,使都市成为吸纳各种犯罪的集聚地和滋生新型犯罪的重要基地。因此,应当以强化都市的科学化管理为进路,分析都市犯罪与都市管理中的紧张状态,建构都市犯罪与都市管理互动的防控模式,达到破解诱发都市犯罪内在原因,遏制和减少都市犯罪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齐美尔、沃思的都市社会学及其在当代中国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西方学者齐美尔、沃思等人的都市社会学思想,因涉及大都市的精神生活及都市人的个性、理性、心理诸问题而被国内人文学者所关注。他们关于形成大都市社会交往关系和精神生活的社会学元因素的论述,不可避免地带有特定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语境的限定性,而其中一些批判性考察与中国都市化进程中的某种消极的人文心态暗合。解读齐美尔、沃思等人的都市社会学理论的意义,一是必须厘清推动都市化进程的真正社会学元因素应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都市化不仅是一种现代化的物质定向,亦是催生新人文机制的媒介;二是提示我们在一个讲究理性、效率、利益,人口集居规模和密度激增的现代都市社会中,如何保持个性、人格的健全,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都市人文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3.
随着城市经济的飞速发展和高科技的普遍运用,都市犯罪呈现出诸多新的态势,在侦查实践中出现犯罪的多元性与侦查的单一性、反侦查的超前性与侦查行为的滞后性、犯罪空间多维度性与侦查视野相对线性、犯罪智能性与侦查设备相对原始性的紧张关系,因此,必须重新审视原有的侦查模式,建构都市侦查的互动模式,形成侦查的整体化、现代化、信息化和快速化结构模式,从而提高侦查的水平和破案的质量。  相似文献   

4.
论都市农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都市与都市经济是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现象,都市农业又是都市产业结构中的重要内容。都市农业是对传统农业的超越和提升,其功能和作用都远远地超过了传统农业的影响,成为现代都市经济的重要方面。积极培育都市农业是现代都市经济发展的必要内容,也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因此,从中国的实际出发,积极关注都市农业的发展就十分必要了。  相似文献   

5.
进入21世纪,以经济迅速崛起为先导的中国城市化进程步入快速发展轨道。都市化转型、内部体制变迁和不断强化的全球化趋势相互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极为繁杂、壮阔的都市转型的社会图景。与近代城市工业化转型不同的是,现代都市转型呈现出了一些新的特征:第一,现代城市转型的内涵和维度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第二,都市的功能越来越趋于从生产型向服务型转变;第三,随着全球化、信息化的挑战,城市转型过程也是一个各种各样的新型知识互相汇聚、错综交织,从而形成一个新的知识网络与平台的过程;第四,关于城市理念的塑造,城市转型中出现的关键问题是城市品格、城市精神和城市韵律的重构。都市领袖必须深刻理解转型背景下的“城市领导”要义,即“领导”城市而非“控制”城市;政策服务而非狭义的技术技能;多视野而非单一的应急管理;具备综合知识的人文型领导而非单一学科背景的专家。因此,城市转型时代的领导学研究必须广泛吸收各种学科的思想精髓,以推动中国城市在全球化背景下的成功转型。  相似文献   

6.
王祺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9,11(4):150-151,154
拾荒俗称拣破烂,它的历史与文明的历史一样漫长,自原始公社解体以来,拾荒者就一直存在于我国的各大城镇,所不同的是,他们随着历史的变迁也在不断发生改变。伴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迅速发展和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中的垃圾数量与日俱增,再加之我国专业的回收体系衰落,都市中的拾荒者不断增加,但是政府对其仍没有建立相应健全的管理体制,使拾荒者的社会行为对都市的负面影响日益凸现,成为社会大众关注的焦点。本文通过对辽宁省S市拾荒群体一年多间断性的实地调查,界定了拾荒群体的概念、描述分析拾荒群体的类型和特点,针对目前城市中生活垃圾的现状及其处理办法,借鉴国外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对生活垃圾的处理办法和对拾荒者的管理措施,强化垃圾分类回收、提高垃圾的处理能力,规范拾荒者行为、完善拾荒群体的管理。  相似文献   

7.
都市农业实践遍布世界各地。当前,都市农业是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由之路。西安市都市农业的实践和SWOT分析表明,都市农业具有显著的公共物品的特征,拥有有效的政府管理是顺利推进都市农业发展的最基本条件。陕西省政府应优化区域布局,强化政策引导;改革投资机制,加强基础设施;健全服务体系,强化社会服务;完善配套法规,稳定政策扶持;培训新型农民,提高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8.
论新感觉派都市书写中的乡土情结与传统道德立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开放性的眼光审视上海社会,传达都市精神,展示都市情绪是新感觉派创作的主旋律,所以研究者大多关注其创作的都市文化立场.其实,乡土情结与传统道德立场也是新感觉派都市书写中的一种不容忽视的存在,也即新感觉派对传统文化与乡村文明的遥远回望.这种来自童年和乡土的记忆总是成为他们揭示都市罪恶的潜在立场和道德评判标准,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着新感觉派所受到的都市压力.从这一立场出发,新感觉派笔下的都市呈现出另一别样的景观.  相似文献   

9.
都市现代农业是把都市的需要摆在第一位,是满足都市居民物质、精神、文化、养生等多样化需要的农业。如果说城郊农业是"围城农业",那么都市农业则是"进城农业"。布局在都市建成区的农业,和一般农业一样,也是生产、提供各种各样的植物性产品和动物性产品,只是生产、提供这些产品的主要目的不是满足都市居民的物质消费,而是满足都市居民的精神需求、生态需求、文化需求、养生需求以及娱乐需求等等。与其相联系,在都市建成区范围内,不仅有从事制造业、建筑业和服务业的劳动者,还有从事农业的劳动者,这部分农民或农业工人的队伍正在不断壮大着。都市建成区范围内,不仅存在着二、三产业、同时也存在未被人们重视的第一产业。  相似文献   

10.
张杰 《工会论坛》2010,16(1):157-158
香港都市言情小说家亦舒,她的作品深入描绘了当代香港的都市生活,尤其是爱情给人们带来的创痛,从而揭示了现代社会中人们灵魂深处的孤独寂寞,表现了对人类精神家园的探寻,具有深刻的社会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我国城市危机管理与服务型政府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降低城市发展风险,构建新的城市危机管理模式,重新界定政府在城市危机管理中的角色,树立以人为本的城市管理新理念,加强预警与预防,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倡导全民参与,重视善后治理,提高政府的城市危机管理水平,打造服务型政府。  相似文献   

12.
城市管理有自然属性,也有社会属性;既要配置城市资源,也要调整城市社会关系。相应地,城市管理理论应该包含狭义的城市管理理论和城市理论两部分,前者关于如何诉诸于科学方法,以实现城市各种要素合理配置和功用最大化;后者揭示了城市现象和城市问题中蕴含的社会关系和社会本质,表明了城市问题的解决所要调整的社会关系。总结城市管理学的学科理论,是本学科发展的需要,而对目前教学和教材中欠缺的城市理论尤要进行整理,以防止城市管理片面追求科学理性,忽视城市管理中的人文因素和社会属性。  相似文献   

13.
城中村的犯罪问题是当前我国城市化过程中一个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而城中村犯罪的主体则是那些离乡的流民。由于城中村本身既是农村又在城中的特性,导致其成为外来流民聚居的主要场所,并且逐步形成了一个流民社会。由于城中村以及流民社会有其自身特点,因此社会管理在这样的区域就成为难题。而流民社会也酝酿形成了与城市社会格格不入的流民文化。正是在这两个因素的作用下,流民犯罪成为城中村治理的难点。  相似文献   

14.
城市社区与犯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化是国家工业发展的必然结果。它是文明的标志,但同时也带来严重的负面效应棗城市社区犯罪。本文界定了城市社区犯罪的概念,从城市社区人口与犯罪、城市社区环境与犯罪、城市社区文化与犯罪、城市社区组织结构与犯罪、城市社区社会控制与犯罪五个方面研究城市社区与犯罪的关系,以期为控制和预防城市社区犯罪提供帮助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确立城市主题文化是增强城市竞争力,确立城市发展品牌的需要。天水的城市发展已经到了一个新的发展起点上,应该通过分析论证来确立天水城市主题文化,以便于用城市主题文化来引领经济、文化、产业发展的各个方面,使天水的城市发展走向高级阶段。  相似文献   

16.
城市的区域化发展和个性化发展及其相应的发展水平与城市犯罪有着密切的关系,城市发展的进程应该与城市现代化的进程同步。但是,在城市发展或现代化的进程中,处于动态变化之中的城市系统会从各个方面影响城市犯罪问题,有抑制,也有加剧,且多种多样。相应地,其防控模式也呈现多元化趋势,如快速反应的模式、西方国家的犯罪情境防控模式、新加坡的儒家营建家庭的犯罪防控模式、英国犯罪防控的警务模式等。  相似文献   

17.
貌似合法是特大城市骗取出入境证件犯罪的主要特征。骗取出入境证件犯罪是特大城市出入境证件犯罪的主要形态。引发社会不安定因素是该犯罪的主要社会危害。建立有效反偷渡警务机制,是打击该犯罪活动的有力措施。搞好以整治不法出国(境)中介为重点的综合治理,是预防该犯罪的有力对策。  相似文献   

18.
作为一种新型的城市治理模式,城市经营通过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来实现政府对城市公共资源的有效配置,是治理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的有效手段。在城市经营过程中,政府角色和职能的定位尤为重要,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城市经营的成败。现阶段,政府的中心工作应该是"掌舵",而不是"划桨";政府应强化公共服务职能,追求公共利益;政府应努力建立良好的公私合作伙伴关系;政府应建立科学的城市管理绩效考核机制。  相似文献   

19.
在传统的“城乡二元分割”体制影响下,农民工在城市受到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排斥,其在城市的社会支持力量相当薄弱。而我们尚未建立一套新的与现代化建设相适应的能对农民工加以有效管理的制度。在此情况下,如果受挫的农民工不能客观、合理地分析自己所遇到的挫折,就有可能铤而走险,做出一些极端的行为。为此,必须改革现行的户籍制度,从根本上解决城市对农民工的排斥。降低农民工在城市受挫的机会;要增强农民工群体的社会支持力量,帮助农民工摆脱挫折;加强对农民工的心理健康教育,使其能正确看待挫折,增强心理抗挫能力。另外,还要完善法律法规,增强社会控制的力量,抑制农民工的犯罪冲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