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董辰 《人民论坛》2012,(20):116-117
立法主体设置法律救济条款的目的是对权利人被侵害的实体权利进行法律救济。我国法律救济条款的设置有其必要性,同时也存在若干不足。要规范法律救济主体的设置及权力范围,可以通过明确划分救济主体的权限范围,完善法律救济条款的内容,优化法律救济程序等来实现。  相似文献   

2.
警察行政救济制度是国家行政救济制度的组成部分,也是警察法体系中一项重要的法律制度。国家行政救济,是指公民、组织因国家行政机关的违法或不当处分,使公民、组织的合法权益蒙受损害,请求国家行政机关予以补救的方法,称“国家行政救济”;规定行政救济补救方法的法律规范,称“国家行政救济法”。警察行政救济是国家行政救济的一种,它是指公民、组织因警察机关的违法或不当的警察行政行为,使其合法权益遭  相似文献   

3.
韩敬 《求索》2013,(10):201-204,121
世界范围内,诸多国家都从不同层面对住房权加以规定和救济,住房权的救济模式主要有以下四种:一是通过宪法规定住房权予以直接或间接救济;二是通过普通法律规定住房权予以直接救济:三是州法院根据州宪法对住房权予以直接救济:四是通过适用或解释生命权对住房权予以间接救济。本文借鉴各国住房权救济的模式,提出我国可在宪法中明确住房权的地位和意义,并明晰国家保护住房权的具体义务;尽快出台《住房法》,通过高位阶法律救济住房权:结合我国具体国情,力求通过行政诉讼制度救济住房权。  相似文献   

4.
第三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结果显示,在工作/学习/劳动中遭受过性骚扰的女性占7.8%,而且与男性相比,女性更多地遭遇到不受欢迎的与性有关的身体触摸以及不愿意接受的与性有关的要求。调查同时也发现,在遭受性骚扰的女性中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权益的比例非常低。文章以港台地区立法为例说明,除了观念方面的原因外,中国现行的规制性骚扰的法律过于原则概括,法律救济途径不通畅也是导致阻碍性骚扰受害者寻求法律救济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行政契约作为一种新兴的行政手段在国家管理中得到了普遍运用,然而,我国法律理论界对行政契约的性质存在的争议导致实践中对行政契约纠纷的救济非常混乱。本文通过从理论视角界定行政契约的性质,从实践视角比较西方国家对行政契约的救济经验,认为行政诉讼是一套比较符合我国国情的行政契约救济机制。  相似文献   

6.
维护农村妇女土地权益问题是影响农村社会稳定与发展的重要问题,引起了党和政府及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法律和政策为农村妇女土地权益提供法律保障。然而,这些维护妇女土地权益的法律和政策在实践中很难落实,致使农村妇女土地权益严重受损。本文通过对法律文本和农村风俗习惯的分析,认为妇女土地权利遭受损害的原因主要在于国家立法上的缺陷、民间规约与国家法律的矛盾和冲突、缺乏有力的行政和司法救济手段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7.
警察救济是法律救济的一种。我们将侵权行为的实施主体为警察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法律救济行为统称为警察救济。警察救济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对公民或者组织的合法权益遭受到警察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违法或不当损害进行赔偿,进而达到对警察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行为实现规制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熊秋红 《人权》2009,(6):34-36
一、中国人权保护的司法建设概述 人权保护首先需要在一国的法律中确认公民的一系列基本权利。在法律确认了公民的基本权利之后,如果一个公民的权利受到侵犯后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救济,那么,他在法律上所享有的一切权利,也就变得毫无意义。司法是进行权利救济的最后手段,也是最为有力的救济手段。  相似文献   

9.
本文认为,传统法律救济注重的是侵害救济,难以适应可持续发展的要求。通过分析可持续发展的性质和特征,作者认为,可持续发展法律救济应重点强调“利益衡量”,在行政控制、民事救济和刑事处理中都带有浓厚的“利益衡量”色彩。文章最后阐述了利益衡量在各种权利救济的运用。  相似文献   

10.
对行政调查实施中存在的违法或不当的瑕疵予以法律救济,是行政调查法治化的必然要求。行政调查的瑕疵主要通过影响其后续的行政决定的法律效果来体现其法律后果。针对行政调查的瑕疵所造成的不同法律后果,应当采取不同的法律救济途径。  相似文献   

11.
法律援助,是指对于需要专业性法律帮助,但又无力负担有关费用的人予以援助,以维护其合法权益的法律保障制度。它是当今世界各国通行的一种重要的司法救济制度,这项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是一个国家重视保护人权的表现,也是一个国家进步、文明和法制健全的重要标志。法律援助制度起源于英国,后来为世  相似文献   

12.
迟占霞 《前沿》2007,(11):158-160
本文首先在了解世界各国行政指导法律救济概况后,阐明行政指导法律救济的可能性,最后在前者基础上提出了构建行政指导法律救济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法律意义上的救济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救济。法律意义上的救济指的是一种制度,而非物质帮助。它是指国家通过裁决社会上的争议,制止或矫正侵权行为,从而使合法权益遭受损害者能够获得补救的一种法律制度。行政救济是法律救济的一种,是国家机关通过解决行政争议,制止和矫正违法或不当的行政侵权行为,从而使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获得补救的法律制度。它是针对行政主体行使行政权力所产生的消极后果进行的法律补救,它是行政相对人在受到行政主体的不法侵害时所享有的救济途径和救济手段。由法律所确定和规范的行政救济,就构成行政救济法…  相似文献   

14.
外国人入境救济权是保障外国人入境权的救济性权利,对外国人实现迁徙自由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对外国人入境救济权的法律性质在学界没有统一的认识,各国在出入境实践对外国人是否享有入境救济权也存在不同的做法,拟从相关概念的基础理论出发,立足于我国和国际社会相关国家的立法实践,对外国人入境权和入境救济权在外国人权利体系的地位作简要的法理分析,对现实的法律现象作出回应.  相似文献   

15.
浅析女职工劳动权益的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妇女劳动权益保护是妇女权益保护的一个重要方面,目前我国保障妇女劳动权益的法律规范体系已基本形成,但也存在不少问题和欠缺,有待从立法观念、具体保护和惩戒措施、法律救济途径及执法监督等方面予以完善,以促进男女平等和共同发展,切实保障妇女的劳动权益。  相似文献   

16.
权利的实际享有与完善的法律制度保障是密不可分的。从某种程度上来看,法律完善的过程就是权利发展的过程。法律在应有权利向实有权利转化中发挥着七种重要的作用,即法律内蕴、法律表达、法律指引、法律守护、法律争取、法律救济、法律限制等。  相似文献   

17.
法治视角下的群体性事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群体性事件已成为影响我国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从法治的视角研究群体性事件的治理策略十分必要。目前导致群体性事件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公民法治意识欠缺,国家法制制度不完善,法治预设的救济渠道不畅。要处置好群体性事件,应培养公民现代法治意识,拓宽民意表达的合法渠道,完善法律制度,严格依照法律处置群体性事件。  相似文献   

18.
公民借款是一种日常生活行为,它方便了人们的生活,但处理不当也可能引发一些纠纷.公民借款是民事法律行为,正确适用有关公民借款的法律规定,有助于防患于未然,有利于解决纠纷.公民借款中法律救济是易忽视但需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公安民警作为国家公务员是公安机关具体行政行为实施者,同时也是相对于国家行政机关的特定行政法律关系的主体,其行政法律责任制度的设计,对于建立起高效、廉洁的公安队伍、维护公安民警自身合法权益具有重要意义。我国公安民警行政法律责任制度的缺陷体现在立法相对滞后、体系过于封闭、程序存在疏漏三个方面。完善公安民警行政法律责任制度要系统规范有关公安民警各项法律责任,填补相关立法上的空白,提高公安民警行政法律责任追究透明度,畅通公安民警行政法律责任司法救济途径,规范相关程序。  相似文献   

20.
作为古老的自我保护与私力救济重要手段,私人刑事调查当前在我国却出现了侦查化的特征,这主要包括私人刑事调查的外观侦查化和内质侦查化两方面。它们的出现虽有一定现实合理性,但缺陷非常巨大。针对其进行法律规制,应在宪法层面提倡私力救济入宪,在专门性法律制度建构层面要求设置私人刑事调查相关法律,为比较可行的方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