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干部像候鸟,频往家里跑;白天寻不见,晚上影难找;办事得赶早,晚了就白跑"。这是一首农村群众针对乡镇干部"走读"现象的顺口溜。辽中县针对广大群众对乡镇干部"走读"现象的负面反映,开展了"干部住镇,三进三联"活动,让乡镇干部往下"走",往群众身边"走",使之成为乡镇干部的工作新常态。走村不漏户,户户见干部。全县170多名乡镇县管干部,在辽中县委的统筹安排下,每名乡镇干部每周住镇不少于2天,每镇保证每天住镇领导不少于2人,要求住镇干部充分利用晚上住镇的时间,进  相似文献   

2.
王刚 《共产党人》2009,(12):31-33
乡镇干部是党和政府与农民群众沟通联系、解决农民群众困难和问题、化解社会冲突和矛盾的骨干力量,他们的工作态度、行为作风、服务意识、责任精神、执行能力等,对农村改革发展稳定起着关键作用。乡镇干部"走读"一直是干部管理中的"顽疾"。为进一步摸清干部"走读"问题的现状、成因及对策,近期,按照宁夏区党委组织部的要求,青铜峡市委组织部组成课题组,对全市市乡干部"走读"情况开展了专题调研。  相似文献   

3.
开展农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以来,保定市委针对广大群众反映强烈的乡镇干部"吃喝"、"走读"问题,采取了加强思想教育、建设乡镇"五小"(小食堂、小菜园、小浴室、小阅览室、小活动室)和建立规章制度三项措施,狠刹"吃喝"、"走读"风,取得了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4.
最近,枣强县纪委组织人员对乡镇干部“走读”问题进行了突击检查。通过检查及座谈调研发现,部分乡镇仍存在“走读”现象,干部“走读”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主要表现有:  相似文献   

5.
正色达县:正风肃纪紧盯四种"问题干部"今年以来,色达县在正风肃纪工作中聚焦整治四种"问题干部",以解决问题、服务群众、推动发展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一是经商干部,严禁党员干部从事经商活动,从源头上防止党员干部利益冲突,着力解决以权谋私、与民争利的问题,推进源头治腐;二是"溜号"干部,强化干部管理,狠刹缺勤脱岗歪风,对迟到早退,无故缺勤脱岗,乡镇干部"走读",上班时间上网聊天、炒股、玩游戏、逛街购物等行为,予以严肃处理,纪检干部在基层检查干部作风建设情况。  相似文献   

6.
乡镇领导干部"走读"是指一些乡镇干部工作岗位在乡镇,家却在县城或异地,上下班跑通勤、车接车送的问题.这是多年形成并普遍存在的问题,也是目前群众迫切希望解决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从我市解决乡镇领导干部"走读"的实践看,要解决这个问题,并尽可能避免挫伤干部的积极性,在工作中至少要抓好四点:  相似文献   

7.
一是关口前移,教育干部"不想走读".县委组建由县直部门领导和县委党校骨干教师共31人的政治宣讲团,依托县、乡党校,定期或不定期举办巡回讲座、培训班,及时对乡镇干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开展"我为农村发展做贡献"大讨论、"十看十比"和学习郭秀明同志先进事迹活动,激发乡镇干部立足基层、扎根山区、发展农村的热情,先后有78名县直单位干部到乡、村任职.  相似文献   

8.
治理乡镇干部“走读”问题是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加强干部管理,转变干部作风的一项重要的工作。要治理好乡镇干部“走读”问题,我认为应注意抓住三个环节:一是建章立制环节。乡镇之所以出现严重的“走读”问题,根本原因就是乡镇党委、政府的工作和管理制度不全面、不切实际造成的,所以必须抓住建章立制环节。在制定、健全各项管理制度时必须注意要将干部个人、家庭的实际和农村工作的实际相结合。因为乡镇工作的主要对象是农村和农民,工作有一定的规律性;同时,乡镇单位的多数干部家居农村或夫妻异地工作,有繁重的家务劳…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农村工作形势的发展,在一些地方出现了白天到乡镇上班、晚上回城的乡镇干部和干部群体,群众形象地称之为“走读”干部。基层干部群众对“走读”这种工作作风飘浮、脱离群众的不良现象极为不满,强烈要求狠刹这股不正之风。  相似文献   

10.
“干部都住在乡里,办事人好找、速魔陕;有事没事还来家里串门、摆龙门阵,干部跟我们这么近,我们的生产生活更安心!”苍溪县山区群众对乡镇干部不再“走读”的新变化交口称赞。今年以来,苍溪县致力推行环境留人、制度拴心、政策鼓劲等举措,乡镇干部“走读”现象渐渐消失。  相似文献   

11.
“乡镇干部像候鸟,晚上全都选城了”。近年来,随着干部交流力度的加大和城乡居住条件的改善,一些乡镇干部工作在乡镇、家住在城里,成了名副其实的“走读”干部。这一现象影响了干群关系,制约了乡镇工作的开展。为此,各地纷纷出台乡镇干部“住读”制度,进一步增强了公仆意识,密切了干群关系,方便了服务群众。  相似文献   

12.
当前,一些本应以服务农民为本职的县乡干部没把主要精力放在农业和农村工作上,以致一些农民觉得他们"越来越不像农村干部了".比如,有的乡镇干部"走读"现象仍很严重,虽然工作在乡镇,但"筑巢"在县城,常常点个卯就没影了,遇到突发事件或紧急的事情,农民往往求助无门,许多处置矛盾的最佳时机被错过了;有的县乡干部为了脸上有光,宁可把有限的资金"锦上添花"地用来修建乡镇的休闲设施,也不愿"雪中送炭"地把钱投向农村,农民眼看着许多年久失修的基础设施迟迟得不到改善干着急;有的干部把在乡镇或村里工作当做是"镀金",还没等熟悉情况、进入角色就急着往上级机关调.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人们习惯把那些家居县城、工作在基层、休息时间公车接送的乡镇干部称为“走读官”。新闻媒体曾多次提醒“走读官”要“安营扎寨”莫再走。然而,时至今日,随着乡镇领导干部的变更和城乡干部交流的增多,“走读官”不但仍在“走”,而且大有愈走愈烈之势。报载,山西省某地区12个县市在乡镇工作的副科级以上干部中,在县城购买或建有私房成为“走读官”的就占49%。1997年比1995年增加18%。同时,有部分县市党政领导也步入了“走读官”的行列。越来越严重的“走读官”现象,带来的弊端十分明显。其一,违规购买、建…  相似文献   

14.
党建园地     
《新长征》2004,(4)
精干队伍 解决超职数问题 伊通县委采取5项措施,解决了乡局级领导干部超职数问题:疏通“下”的渠道,在机构改革中,根据年龄确定“二线”界限,全县有106人提前离岗;调整领导干部余缺,实行回避交流、适才交流、培养交流、加强性交流,将37人从超职数的部门调整到领导职数空缺的部门;通过解决乡镇干部“走读”减少职数,将22名“走读”干部调整  相似文献   

15.
在干部交流的过程中,乡镇出现了一批"走读"干部.所谓"走读"干部,指的是家在县里或其他乡镇,干部只身一人在另一个乡镇上班,每天上班车接车送.  相似文献   

16.
<正>武强县通过建立干部分包、定点帮联、资金投入、长效治理四项机制,多措并举,多方发力,加大对36个后进村的治理整顿力度,着力促进各后进村转化提升,目前已转化完成34个。建立干部"四个分包"机制,强化责任落实。县级干部统筹分包。每个后进村明确一名县级干部分包,通过蹲点调研现场办公,协调指导解决实际问题。县直部门驻村分包。统筹县直部门职能和后进村实际,为每村精准选派一名科级干部任村第一书记,专职开展整顿工作。年轻干部挂职分包。选派36名发展潜力大、工作能力强的年轻干部挂职后进村党支部副书记或村委会副主任,为后进村献计献力。乡镇干部按片分包。进一步  相似文献   

17.
<正>为官不易,当乡镇干部更难。近年来,乐山市坚持从源头加强乡镇干部队伍建设,注重畅通乡镇干部选任渠道、强化乡镇干部培育、鲜明干部使用导向、突出群众考评地位,努力把组织的关爱、社会的尊重传递给这群与乡土最亲近的"地板干部"。新时尚干部主动选择"下乡"作为"老大难"问题,"优秀干部人才‘下不去、不下去’"长期困扰乡镇,截至2012年底,乐山  相似文献   

18.
信息广角     
延长县在乡(镇)村两级干部中推行两项制度为了从根本上杜绝乡镇干部下乡走读现象,有效堵塞村级招待费的漏洞,延长县纪委、监察局在乡(镇)村两级干部中推行下乡吃饭签字制和勤政登记簿两项制度。规定在距乡镇政府5公里以内的村组悬挂免餐制牌。警示下乡人员:该村不设招待费,敬请回乡(镇)就餐。距乡镇5公里以外的村组,下乡干部吃饭一律实行签字制。此举有效控制了下乡干部的走读现象,同时还堵塞了村级招待费多打冒领的漏洞。规定乡(镇)村(组)干部人手一本勤政记事簿,要将自己每天为民所办的实事,解决的问题详细记录下来。…  相似文献   

19.
为使乡镇干部在农村工作中更好地发挥作用,我们本着"乡官村聘、双向互选,合理配备、择优分派"的原则,推行了包村干部"双向选择制".即,村里选择包村干部,乡镇干部选择所包村屯.通过双向选择,增强了乡镇干部的危机意识,促进了乡镇干部作风的转变.  相似文献   

20.
<正>辽宁省委组织部日前制定了《关于解决乡镇干部"走读"问题的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办法》规定,乡镇干部在工作日期间,除因公外出之外,必须按时到岗,实行上下班签到制度,不得迟到、早退和擅离职守,下村(企业、社区)、出差等情况要做好登记备案。工作日期间,乡镇党政正职一般不得同时离开本辖区,确因特殊情况需同时外出的,要妥善安排好工作后方能离开,且离开期间应保持通信24小时畅通。同时,还规定对乡镇干部执行请销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