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61 毫秒
1.
虽然“公共领域”与“公民社会”已经成为本世纪以来国内新闻传播学界常常用到的一个概念,被运用到解读大众传媒与公共利益、民主政治之间的关系等研究议题中,并且日渐升温,但是,对于大众传媒、公共领域、公民社会三个核心概念之间的关系、尤其是作为连接大众传媒与公民社会概念的关键词——“公共领域”的内涵与适当性,尚缺乏必要的梳理,也较少在对这些基本概念进行清晰把握的基础上来分析国内的媒介现实。  相似文献   

2.
田北海 《求索》2005,(7):128-130
大众传媒自主性和独立性的缺失、传播方针的误置、传播主体素质的制约以及传播内容的不合理规划,导致当前我国大众传媒社会控制功能的局部失调。要重塑并充分发挥大众传媒的社会控制功能,必须实现大众传媒管理模式从控制本位向自主本位、传播方针从传者本位向受众本位的转变,必须不断提高大众传媒主体素质、科学规划大众传播内容。  相似文献   

3.
传播力:一个概念的界定与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春华 《求索》2011,(11):76-77
近年来,“传播力”俨然成为备受新闻传播学界、业界乃至社会各界追捧的新语汇。由于其新鲜性、模糊性与多义性,“传播力”陷入了“谁也说不清,大家都在用”的尴尬境地。基于此,追溯“传播力”的概念缘起及由其所派生出的相关研究、论战与修正,对这一问题的拓展和深化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与理论价值。本文重点透析了“传播力”的概念,并认为,对于大众传媒和其他社会组织而言,“传播力”应具备不同的内涵与外延。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大众传媒作为一种产业,它是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而出现的。大众传媒业的繁荣与发展,使它对党和政府的决策、对社会道德观念的构建、对人们的价值取向和生活方式的影响力与日俱增。如何推进大众传媒增强性别意识,营造有利于妇女“平等、进步、发展”的社会文化环境,已成为当今妇联工作无法回避的一个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5.
任涛 《公安研究》2014,(8):64-67
公安机关的媒体形象是在大众传媒上形成并传播的形象,又通过各种新媒体的方式再行传播,因此对社会和公众产生广泛深远的影响。在当前“全媒体”情势之下,公安机关通过传播工具展现良性媒体形象,要获得预期的良好效果,涉及公安机关、大众传媒和社会公众媒体素养等三个相互制约的因素,只有这三个方面协调互动,呈现良性状态,才能使公安机关的媒体形象展现取得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6.
在当代社会,由于青少年的“媒介需求”十分强烈,因此大众传媒对青少年的影响日益增强。在青少年的成长过程中,传播媒体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正面作用。但是,不可否认,大众传媒的某些内容以直接、直观的形式对青少年产生了负面影响。这首先是由于传媒对利润的片面追求造成的,同时也与大众传媒从业人员的素质不高、社会责任感不强有密切关系。解决的途径,是优化社会心理环境和社会舆论环境,加强法律约束和社会监督,提高传媒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  相似文献   

7.
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大众传媒的影响力日益增强,其在对公安工作进行监督和促进的同时,也对公安工作,特别是侦查工作形成冲击。大众传媒职能的负面转化,使其成了传播、泄露侦查手段细节,被犯罪分子利用的工具。应当出台一部专门法来规范大众传媒播报的范围、要求、原则,明确新闻监督的权限及其法律地位等,将新闻活动完全纳入法制的轨道。同时,建立第三方监督制度,形成大众传媒和公安侦查良性互动的局面,以突显大众传媒的正面、积极功能。  相似文献   

8.
大众传媒与侦查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侦查主体应当充分发挥大众传媒在犯罪实施前、实施阶段以及实施后不同阶段的作用。侦查主体对大众传媒应坚持法制原则、需要与可能原则以及时效性原则。在侦查中一方面注意运用大众传媒依靠群众,发现线索,寻找证据,揭露犯罪;另一方面加紧深入研究如何运用大众传媒,利用其传播信息的多导向性以及针对不同群体对信息解读自身的特定理解,直接影响调动犯罪嫌疑人,加快破案进程。  相似文献   

9.
大众传媒:行走在诱惑与责任之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众文化在满足广大消费者需求、进行精神抚慰和满足感性欲望的同时,也能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作为大众文化载体的大众传媒正是看到了这两点而迅速介入,从而使大众文化成为自己的主要内容。尽管大众文化本身存在无深度的平面性、通俗化、媚俗化的特性以及一些凶杀暴力、色情淫秽、愚昧迷信等文化垃圾。大众传媒无可选择地放纵了大众文化,从而使大众文化得以迅速发展与膨胀。而另一方面,大众传媒又是政治喉舌和舆论导向,担当着传播先进文化、提高大众素质、提高社会文明程度等责任。处于多种矛盾与挤压之下的大众传媒,如何承受这些严峻考验和社会重托?  相似文献   

10.
犯罪根源论     
犯罪根源是犯罪学的重大基础理论问题。在罪固体系中,按照它们于犯罪结果发生所表现的作用程度与方式,有四个不同的层次──犯罪根源、犯罪原因、犯罪条件与犯罪相关因素。犯罪根源是犯罪因果链条中的最终端,从根本上决定着一个社会的犯罪形态和变化规律,可称为“原因的原因”,或犯罪的“终极原因”。长期以来,我们把私有制看成是产生刑事犯罪的总根源,这是犯罪根源认识上的一个重大误解,以马克思主义犯罪观为指导,深刻领会马克思恩格斯的论述,深入考察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我们将发现,社会生产方式中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才是犯罪的总根源。  相似文献   

11.
韩冰 《青年论坛》2009,(2):141-143
大众传媒不仅具有信息传播的功能,还肩负着文化传承的使命,并且与文化其他方面联系异常密切。作为文化的一部分,文学与大众传媒有着良好的互动关系。大众传媒通过文学提升了自身的文化底蕴,得到了深刻的滋养;文学也借助大众传媒的风帆达于天下所能达之处,同时,大众传媒也推动了文学的语言和形式的嬗变。  相似文献   

12.
在突发公共事件处置中,警方与媒体基于维护公共利益,在处置事件的各个方面须进行配合与协作,两者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大众传播媒介通过收集有关警察组织形象的信息等方面对警察组织施加影响,警察组织通过警务信息公开等方式对大众传播媒介产生影响。警方与媒体在某些方面也存在着不一致,必然导致双方在某些方面的不和谐,甚至对抗和冲突。因此两者必须互信、合作,最终达到共赢的目标。  相似文献   

13.
孙中艳 《中国发展》2010,10(1):53-56
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是中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战略需要,也是一个长远目标。行政指导自身的优势以及资源节约型社会的特点决定了其对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重要性和必不可少性。该文介绍了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内涵以及将行政指导运用于资源节约型社会的理论基础,就如何将行政指导运用到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建设中去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4.
祝邈 《青年论坛》2008,(6):153-155
重视党的先进性形象的舆论传播作用,是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需要。无论过去还是现在,中国共产党始终是勇于创新、为民造福、无私奉献、拒腐防变的时代尖兵。借助传媒手段建构党的先进性形象,对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实现党的奋斗目标,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当前,最基本的着力点是着眼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建立党的先进性形象传播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5.
中法战争中的镇海之役,是在晚清媒介新技术迅速发展、西方近代传播新观念日渐普及的新形势下展开的。对镇海之役中的舆论传播进行分析,有助于我们理解近代中国新闻专业主义萌芽时期大众传播媒介与朝野社会从相互碰撞到相互合作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原本居高临下的官场对大众传播媒介的态度由以往的不屑转变为重视利用,而大众传播媒介也从中看到了"言虽出自民间,意可达于君上"的办报理想有了实现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6.
"80后"随着自身的不断成长,已经逐渐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推动者,社会对于"80后"的认识也在不断的理性化、客观化。本文从三个方面对这一研究成果做了综述:"80后"与"80后"现象,"80后"与"80后"现象产生的时代背景,"80后"的行为方式以及与社会的互动。通过对"80后"与"80后"现象的综述来更好地走入这样一个群体。  相似文献   

17.
大众文化是一种都市工业社会或大众消费社会的特殊产物,是大众消费社会中通过大众传媒所承载、传递的文化产品,这是一种合成的加工的文化产品,其明显特征主要是为大众消费而创造出来的,有标准化和模拟个性的特色。大众传媒是大众文化的重要载体,大众传媒的重要功能是传播文化的功能。而作为电子媒介的电视可以说是当代大众文化的象征系统。肥皂剧,这一出现于20世纪30年代的电视节目形式,以其鲜明的特点,反映着大众文化与电视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王萍 《贵州民族研究》2005,25(6):117-121
文化传播如水银漫地、无孔不入,并不断地通过大众传媒从形式到内容逐渐渗透、改变着民族文化主体并建构一种新的社会文化结构、文化风格和文化模式.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节日出现在大众传媒的视野之中.不仅民族民间节日日趋商业化、都市化和时尚化,大众传媒正日益介入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与文化传统展示、地方文化身份塑造以及族群与社区认同的建构和维系过程.民族节日如何扎根于民族原生态的文化语境,保存本民族的文化精粹,在多元文化中发展成为独具魅力的一元,是值得我们认真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一个政治体系的维持需要依赖多种条件才能得以存在和延续,信任便是其中之一。理解和考量信任在社会生活中的功能具有多个角度,在政治社会学的视阈中,信任是政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社会资源,当它嵌入政治体系的结构之中并与其构成要素发生联系时,即发挥出了政治合法性、社会整合、社会控制和政治绩效等功能,正是这些功能维系着社会秩序的正常运行。  相似文献   

20.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和谐的家庭关系是每个家庭成员人生幸福的重要内容,也是创建平安社区、建设和谐社会的基础。家庭暴力作为一个全球性的社会公害,不论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都有不同程度的存在。家庭暴力不仅直接对家庭成员的身心健康构成严重伤害和威胁,还会破坏家庭的稳定和安宁,这是与和谐社会的发展要求背道而驰的。文章探析了家庭暴力的特征、成因及防治对策,目的在于遏制家庭暴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