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 毫秒
1.
4月10日,一场既庄严隆重,又严格按照我国南传佛教传统宗教仪轨举行的德宏州帕祜巴升座庆典法会,在芒市勐焕大金塔圆满落下帷幕.在上级有关部门以及佛教界人士和各方信众见证之下,召巴地亚、召问地达、召等傣三位法师晋升为帕祜巴.  相似文献   

2.
<正>4月10日,一场既庄严隆重,又严格按照我国南传佛教传统宗教仪轨举行的德宏州帕祜巴升座庆典法会,在芒市勐焕大金塔圆满落下帷幕。在上级有关部门以及佛教界人士和各方信众见证之下,召巴地亚、召问地达、召等傣三位法师晋升为帕祜巴。云南省政协副主席黄毅,国家宗教局外事司司长肖虹,以及省级相关部门、州级相关部门、宗教团体相关负责人和来自缅甸、斯里兰  相似文献   

3.
正2月18日,首届南传佛教高峰论坛暨帕松列和帕祜巴升座庆典法会在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市举行。国家宗教事务局副局长蒋坚永,省委常委、统战部部长黄毅出席开幕式并致辞,统战部副部长、省工商联党组书记马春,省民族宗教委副主任陆永耀,西双版纳州委副书记、州长罗红江,州委副书记杨光波等领导出席开幕式。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省佛教协会会长刀述仁,西双版纳总佛寺住持祜巴  相似文献   

4.
沐川县委统战部7月10日一早获悉:当天上午解结寺要运木材、大米到该寺,佛教信众要在沐溪镇(县城)举行盛大迎接仪式。  相似文献   

5.
500ARHATSREOPENTOTHEPUBLICATFUHUTEMPLEINMT。EMEI1999年5月29日(佛历2543年4月15日)下午在峨眉山伏虎寺举行了隆重庄严的罗汉堂落成典礼暨五百罗汉开光法会。大德高僧及十方信众躬逢盛会,佛教名山大放光彩。罗汉(即阿罗汉),为小乘佛教所达到的最高成就,五百罗汉作为吉祥和力量的象征,深得信众的崇仰。文献载伏虎寺曾名龙神堂,为唐代心庵排师开建,南宋时为消除林中虎患,于绍兴年间(约公元1131年),僧土性建尊胜幢镇2,更名伏虎寺,一说寺后山状如伏虎而得名,又称虎溪神林。明末毁于兵赞,清顺治八年(166…  相似文献   

6.
《前进》2021,(2)
正昙曜,北魏名僧,姓氏、家世、生卒年月均不详,以复兴佛教而著名。当时北魏太武帝下令废佛,致使佛教事业凋敝不堪。废佛令七年之后,主事者崔浩、寇谦之及太武帝相继离世,佛教复兴事业始现生机。昙曜积极致力于复兴佛教事业,在各种复佛事业中,昙曜所开凿的云冈石窟可谓当世之冠,是中国佛教艺术史上灿烂的奇葩。由他所确立的"僧祇户""僧祇粟""佛图户"制度,改善了当时一大批受凌辱者的经济生活,为社会稳定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7.
<正>4月11日,由两岸专家共同铸造的全球最大黄金妈祖像,在"妈祖故里"福建莆田湄洲岛上的湄洲祖庙顺济殿开光。包括百家台湾宫庙在内的两岸近千家妈祖宫庙3000余名信众,齐聚湄洲岛共同礼拜妈祖。11日13时许,在通赞独特的唱声中,黄金妈祖像开光仪式开始,两岸妈祖信众沐手拈香,虔修祖饯,向金尊妈祖行三拜之礼,迎祥纳福。  相似文献   

8.
傣族南传佛教艺术(以下简称傣族佛教艺术)是傣族信众为宣扬南传佛教教理教义、表达宗教信念与宗教情感、服务其宗教目的而创作的艺术形式.傣族佛教艺术活动与"赕"关系紧密,从艺术活动的起点--创作动机出发.沿着艺术创作-艺术作品-艺术的接受与传播这条基本线索,可以清晰解构二者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9.
《台声》2016,(18)
正9月6日,"2016当阳关陵庙会暨台湾东龙宫谒祖参香大典"在湖北当阳关陵举行。海峡两岸关氏后裔、信众等共祭关公。当天上午,部分关氏后裔、台湾苗栗参访团及台湾东龙宫、保安宫、福安宫善信共计百余人佩戴绶带,进入关陵正殿。随后,台湾善信按照台湾祭祀礼仪,进行了三跪九叩、行终献礼、诵读祝文等仪式。祭祀仪式结束后,两岸关氏后裔及信众自行祭拜,关陵正殿香气氤氲。同时,舞龙舞狮、花灯剪纸、民间吹打乐等民俗活动在关陵院内上演。  相似文献   

10.
要闻回放     
《台声》2010,(7)
<正> 6月22日,两岸客家文化研究院揭牌剪彩仪式在世界文化遗产永定"振福楼"举行。同时,永定两岸客家文化研究院与台湾大学客家研究中心缔结了交流合作关系。 6月22日,"泉州首届海峡两岸关帝文化节"在泉州开幕,两岸关帝信众在泉州市鲤城区通淮关岳庙广场举行隆重的仪式,祭拜关圣帝君。图为"安和之乐"的文舞祭拜。  相似文献   

11.
历史长达2500多年的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信徒遍布世界各地,单是在中国,佛教就拥有约1亿信众。首届“世界佛教论坛”2006年4月 13日至16日在浙江省杭州市和舟山市举行。来自34个国家和地区的1000多位佛教高僧、专家学者和政要共同探讨了和谐世界的构建问题。论坛在浙江普陀山发表《普陀山宣言》后闭幕。此次论坛的主题是“和谐世界,从心开始”。与会者围绕“佛教的团结合作”、“佛教的社会责任”和“佛教的和平使命”等33个议题进行深入交流,  相似文献   

12.
正9月12日至14日,"2018河南商丘海峡两岸张巡许远忠烈文化论坛"在河南商丘举办。台湾电机电子公会、台湾盈科旅游台湾电机电子公会高级顾问、台湾"中华大学"管理学院讲座教授尹启铭以及海峡两岸张巡、许远忠烈文化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信众代表和企业家200余人参加了论坛开幕式。期间,举办了项目签约仪式、忠烈文化主题报告会、张巡祠拜谒  相似文献   

13.
宗教机构与信众围绕某种理念形成的联系,是宗教得以维持的灵性基础。都市社会移民的大量进入及个体化加剧的同时,也带来个体与社会联系方式的多样。个体从社会中的“脱嵌”及“再嵌入”的压力,使部分个体依托宗教的灵性生活与实践获得超越现实生活的恒久稳定性。都市社会的各类现代组织体系,为佛教寺院超越传统丛林制度提供了借鉴。建立在灵性基础上的寺院与信众的各类组织,加强了信众对寺院的归属感和联系,为佛教在现代都市社会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帮助。  相似文献   

14.
正"应梦名山"雪窦山的弥勒文化与民国文化有着深厚渊源。1932年,太虚大师应邀出任雪窦寺方丈,精研弥勒唯识学,致力于雪窦山弥勒道场建设,倡议雪窦山为中国佛教第五大名山。太虚大师在任雪窦寺方丈期间,编纂《雪窦小志》,积极倡导"人生佛教",重视佛教教育,大力推行佛教革新,对中国现代佛教的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改革开放后,雪窦寺进行重建,受到了台湾佛教界和信众的大力支持,弥勒宝殿前还有石碑记录了这段佳话。名山建设工作  相似文献   

15.
佛教生态伦理思想的宗教性本质决定了它首先表现为其信众内心固有的精神信仰,进而内化为一种意志信念。佛教的慈悲不是简单的世间的悲悯慈爱,慈为"无缘大慈",无缘即无条件、无分别,也就是对人不分亲疏,甚至没有人与动物的区别、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悲为"同体大悲",同体即人我一体、平等无碍。佛教同体慈悲的生态伦理信念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顾凯 《求索》2012,(9):78-80,56
东晋时期士族玄谈盛行,名僧与士族谈玄论佛也成为一种风尚。但这种玄佛合流的文化现象只是文化层面上的问题,名僧与士族交游唱和中的文化认同并不能等同他们的价值观完全一致。就名僧与庾亮的交游活动来看,佛家生活观念与玄学越名教尚自然的融通,仅体现出佛教传播诉求下名僧对士族社会地位的依附;名僧与士族在文化认同上的差异,也只是学理范畴的分歧,但这种分歧却折射出两者社会价值判断上的差异。佛教与玄学的融通为佛教在文化群体中的传播开辟了道路,而两者的独立性却勾勒出两者泾渭分明的命脉。  相似文献   

17.
兔年新春期间,闽台两地文化交流异彩纷呈,十分热络,持续升温。大年三十,厦门与金门再度携手同时燃放焰火,喜迎春节。2月11日正月初九凌晨,福建漳州天宝玉尊宫举行两岸“天公诞”祭拜仪式,前来祭拜的台湾、香港信众,在闽台商、普通信众共2300多人参加祭祀活动。  相似文献   

18.
三宝殿     
三宝殿人们常说“无事不登三宝殿”。那么何谓“三宝殿”?三宝是指佛教中的佛、法、憎,“三宝殿”即佛教寺院中佛、法、僧三个主要活动场所。“佛”是佛教信徒“大众登场藏事”的地方,如“大雄宝殿”;“法”是佛家“珍藏经典”之所,如“藏经楼”;“僧”是指和尚“燕...  相似文献   

19.
龚雯 《台声》2019,(19)
<正>10月10日,台湾云林县麦寮拱范宫主任委员张克中赴福建省漳州市进行妈祖文化交流活动。当天,包括麦寮拱范宫在内的20多家台湾妈祖宫庙的800余名妈祖信众,来到漳州上街天后宫谒祖进香。现场彩旗飘扬,鞭炮齐鸣,花鼓队、大鼓阵浩浩荡荡迎驾,引领台湾信众在上街天后宫旁主要街道绕巡,热闹非凡。祈福进香仪式上,台湾信众身披绶带,面向几十尊两岸妈祖金身依次进行迎神、献香、献帛、献花、诵读祈告文等传统祭祀礼仪。  相似文献   

20.
《肇论》的“空观”构建系统试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僧肇的《不真空论》是把印度佛学的般若空观与中国文化成功结合的一部里程碑式的代表作品。僧肇在大乘佛教的立场下,用三个不断向上叠加的逻辑层次来呈现他的般若空观的真实义,并把他的圣人观落实于明空的三个层次中。僧肇的空观论述,克服了六家七宗时代对空论述的偏颇,为中国佛学正确地接收大乘佛教思想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