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刘芳瑞 《法治研究》2006,(12):66-67
一.商业贿赂行为的特征 商业贿赂是竞争法上的术语。《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八条第一款对商业贿赂行为作出了禁止性的规定,即“经营者不得利用财物或其他手段进行贿赂以销售或购买商品”。1996年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发布的《关于禁止商业贿赂行为的暂行规定》,将商业贿赂定义为“经营者为销售或购买商品而采用财物或其他手段贿赂对方单位或个人的行为”。上述法律和规章界定了商业贿赂行为的主体、目的和手段,但未能揭示商业贿赂行为的本质特征。  相似文献   

2.
雷振刚 《检察风云》2006,(13):10-11
“贿托”一词出现在媒体上不过是近几年的事,而“商业贿托”是随着治理商业贿赂的力度不断加大才逐渐为人所知。要想使“商业贿托”没有用武之地,必须严厉打击商业贿赂,去除“商业贿托”的生存空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直接部署下,一场打击商业贿赂的行动已经开始。工程建设、土地出让、产权交易、医药购销、政府采购以及资源开发和经销等六大领域的商业贿赂行为,已被确定为重点治理的对象。由中央纪委牵头成立的“反商业贿赂领导小组”成员单位都已积极行动起来。  相似文献   

3.
对治理商业贿赂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治理商业贿赂,是中央纪委第六次全会部署的一项重点任务。这是一场“攻坚战”,序幕已拉开,如何将这项工作引向深入,笔者结合实际谈几点粗浅看法。商业贿赂的表现形式及主要特征商业贿赂在某些行业和领域比较突出。商业贿赂行为大都发生在竞争激烈的行业,如医疗卫生、电信、电力、金融、建筑领域等。这些行业垄断性强,对外交往的业务较多,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商业贿赂的“沃土”,或“重灾区”。不法谋利者通常借商业贿赂对交易行为施加不正当影响,使自己在竞争中居于优势地位。在商业贿赂中,行贿主体通常是从事商业活动的经营者,也就是那些从事…  相似文献   

4.
商业贿赂是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经济腐败现象最为重要的形式之一。我国为治理商业贿赂而全面启动的专项斗争产生了积极的效果。然而,构建于传统的、以“二元论”企业角色观为基础。以作为受贿主体的国家工作人员为规制重点的商业贿赂犯罪控制模式。并未切中商业贿赂犯罪“上游犯罪”之根本。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以“一元论”企业角色观为基础,以企业社会责任为视角,以作为行贿主体的企业及其工作人员为规制重点,提出商业贿赂治理新思路,并以此构建中国反商业贿赂长效机制,可以弥补传统治理商业贿赂思路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5.
治理商业贿赂,净化交易环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民网今年2月24日的人民调查栏目的主题是“关注商业贿赂治理”。调查受到了广泛重视,在仅有一天的时间里就已经有一千多人回复了问卷。结果显示的共识之一是,认为商业贿赂不是“潜规则”而是“反规则”,不是“润滑剂”而是“腐蚀剂”,必须铲除;共识之二是社会的每个参与个体都进行努力,形成自觉抵制商业贿赂的文化心态和社会氛围是必要的。交易环境需要净化,通过对商业贿赂的治理可以普遍地降低交易成本。资料显示,就各国的普遍情况看,直接与商业贿赂相关的交易成本为15%左右,中国的商业贿赂问题较之世界平均状况看更加严重,所以商业贿赂…  相似文献   

6.
检察 《政府法制》2008,(8):30-32
今年春节期间.当人们沉浸在浓浓的过年氛围中时.河南省济源市人民检察院的一些检察官们却忙碌着。为了得到最新的统计数据.他们加班加点对该院职务犯罪信息库收集的全国各地的典型案例进行归纳分析。他们发现.“点”、“卡”、“节”、“情”、“谢”已成为当前最容易发生职务犯罪的五大关口。具体来说.“点”即商业贿赂的“潜规则”.“卡”已成为贿赂犯罪的流行方式,“节”是受贿的多发时期.“情”是腐败的一大诱因.“谢”则成为贿赂犯罪的包装。  相似文献   

7.
商业贿赂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备受国人关注。自2006年的春天起,“商业贿赂”将成为未来几年内中国反腐败的高频词。在中国改革进入攻坚之时,中国政府第一次以反腐败的名义向商业贿赂祭起达摩克利斯之剑,一场全国范围内的“反商业贿赂风暴”徐徐拉开了大幕。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朗讯、西门子、麦肯锡等知名企业都曾陷入过“贿赂门”,正当人们感到震惊时,不料中国规模最大的跨国制药企业葛兰素史克(GsK)近日因涉嫌商业贿赂其四名高管被逮捕,据报道,葛兰素史克去年在中国的销售收入约10亿英镑.增长幅度达20%,如此亮丽的业绩却是靠商业贿赂取得的。商业贿赂的丑闻在中国国内不断出现,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本文浅述我国商业贿赂现象及法律规制现状,并简述公司和个人应如何规避商业贿赂。  相似文献   

9.
治理商业贿赂,首先要正确认定商业贿赂犯罪,这不仅是准确打击商业贿赂犯罪之需要,也是保障人权之要求。受贿犯罪自然是商业贿赂犯罪的核心。受贿犯罪在司法实践中存在一些难以认定的情况,如“什么是公务”、“利益正当与否如何判断”、“受贿故意与谋利目的分离如何处理”,等等。对这些问题的解决,应从应然和实然两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0.
江滢 《法制与经济》2008,(8):14-15,18
2006年是我国“反商业贿赂年”,政府自这一年开始重拳治理商业贿赂,取得一定成效。但商业贿赂的屡禁不止暴露出我国相关立法的欠缺与不足,出台统一的《反商业贿赂法》已是迫在眉睫。拓宽商业贿赂行为的范畴,清晰界定商业贿赂的概念,考量商业贿赂行为的构成要件,统一执法机关并完善相关法律责任体系,这是新法的重点所在。国外相关立法经验亦可资借鉴。  相似文献   

11.
邓钢  黑丁  文波 《法庭内外》2006,(8):11-15
2006年3月6日,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今年要集中开展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重点治理工程建设.土地出让.产权交易.医药购销和政府采购等领域的商业贿赂问题,坚决纠正不正当交易行为,依法查处商业贿赂案件。 重拳打击商业贿赂成为2006年司法机关反腐败斗争的重中之重。2006年4月28日,北京市纪委召开新闻发布会,对涉及重大经济环节的商业贿赂案件进行通报,在通报的4起商业贿赂案中,原中国农业银行北京市分行科技处处长温梦杰“荣”登榜首,他也是北京市司法机关重拳打击商业贿赂犯罪以来第一个被判处死刑的官员。 银行一个小小的科技处处长。为何敢张开鲸吞之口6年素要回扣1075万元。温梦杰索贿.贪污上千万元,并给自己买了价值3000多万元的豪宅,为什么却在法庭上辩解说自己在为员工谋福利?仿佛只有与众不同,才能脱颖而出。我们相信温梦杰这个电脑天才明白这个道理,所以即使死到临头,也要说出一句“名言”留于后世,这是温梦杰最后的悲情表演,更彰显其丑态与悲哀。  相似文献   

12.
吴帅 《江淮法治》2011,(12):23-23
在武汉,一家公司注册的是医疗投资管理,但实际上既不搞医疗投资,也不搞投资管理,专门从事商业贿赂。医疗产品厂家通过医药代表.向医院或医生进行商业行贿屡见不鲜;可是。专门成立一家公司,并通过旅游这种方式,进行商业贿赂,在当地还是首次。因为这种变相的贿赂形式格外隐秘.若不是公司“内讧”,工商部门很难得到线索。(《武汉晚报》6月6日)  相似文献   

13.
对近年来重大工程质量安全事故的查处,几乎都能发现商业贿赂的存在。不法建筑企业通过行贿揽得工程、争取到项目后,就会想方设法弥补因贿赂造成的“损失”。而弥补“损失”又没有什么更高明的办法,只能是偷工减料、掺杂掺假,致使工程质量大打折扣,甚至引发灾难性事故。非但如此,商业贿赂扭曲了招标投标中公平竞争的规则,既阻碍市场机制的正常运转,破坏市场交易秩序,也使诚信经营的企业沦为受害者,阻碍经济的健康发展。因此,防治招投标中的商业贿赂已经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4.
医药行业商业贿赂现在成了过街老鼠人人喊打,但更多行业的商业贿赂仍躲在阴影下。“比起产权交易、医药购销、政府采购和资源开发等领域的商业贿赂来,建筑业的商业贿赂恐怕有过之而无不及。”一位建筑业资深人士对笔者道出了建筑业商业贿赂的种种黑幕,“建筑业的商业贿赂不但普遍而且数额巨大,工程项目动辄上亿元,涉及的回扣至少有几百万元之巨。建筑工程项目中从招投标到材料采购,几乎每个环节都有商业贿赂的影子。一些施工企业为承揽工程大肆行贿,而一些掌握工程建设大权的人员更是利用职务之便,索贿受贿、贪污挪用工程建设资金。”日前,…  相似文献   

15.
最近,国务院召开第四次廉政工作会议,提出要把开展治理商业贿赂作为今年反腐重点,于是,从2004年“朗讯风波”到2005年“谢瑞麟”事件、“天津德普”案,人们对惩治商业贿赂有了太多的期待。本期以“反商业贿赂,悬反腐利剑”为话题进行讨论,希望引起读者的共鸣。  相似文献   

16.
商业贿赂“一对一”的行为特点以及行贿受贿双方结成利益共同体的现实,决定了查处商业贿赂的难度较大,犯罪黑数较高。治理商业贿赂的重点不宜放在惩办已经发生的违法犯罪活动上, 而应当防范于未然,从源头上减少商业贿赂发生的机会。因此,完善监管体系,从源头遏制商业贿赂,是治理商业贿赂的关键。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7.
刍议商业贿赂犯罪法定刑设置的立法缺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商业贿赂犯罪的处罚一般而言要轻于公职贿赂罪,因为其社会危害性轻于公职贿赂犯罪。其法定刑设置的另一准则是轻自由刑重财产刑,这一点缘于商业贿赂犯罪的食利性特征,并与公职贿赂犯罪的自由刑、财产刑并重相区别。(刑法)反映了两个原则的要求,但仍有不足之处:(-)(刑法)对各类贿赂犯罪的数额情节均未明确,只规定了“数额较大”“数额巨大”等幅度。司法解释进一步明确此幅度时,要解决如下问题:1.如果以商业贿赂犯罪数额起点高于公职贿赂犯罪数额起点以体现刑罚严厉程度不同的话,(刑法》第八章各类主体在经济往来中收受…  相似文献   

18.
试论商业受贿罪的危害及其司法适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商业贿赂(commercial bribery)虽然不是中国经济的“特色”,〔1〕但“透明国际“(Transparency International)近年公布的统计资料表明,中国已成为商业贿赂的重灾区,其中,尤以医疗、电信、金融和建筑行业领域中的商业贿赂现象最为猖獗。〔2〕商业贿赂在中国的迅速蔓延和泛滥成灾,固然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但法律规则的相对滞后却无疑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因之,在2006年年初中国拉开反商业贿赂战役帷幕后不久,经长久酝酿并数易其稿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㈥》(以下简称《刑法修正案㈥》)即应声出台,内中针对商业贿赂犯罪刑…  相似文献   

19.
查办商业贿赂案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查办商业贿赂案件中,要注意该类案件分别由公安机关和检察机关管辖,要区分单位犯罪和个人犯罪,还要注意“谋取利益”这一条件在不同商业贿赂犯罪构成中的不同作用。另外,商业贿赂的对象和商业贿赂犯罪的对象在立法规定上有所不同,司法认定中应有所注意。  相似文献   

20.
国际社会惩治商业贿赂犯罪的立法经验及借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国际社会立法经验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应当从三个方面完善我国惩治商业贿赂的刑法规范:一是增设商业贿赂犯罪罪名,主要是增设对外国公职人员或者国际公共组织官员行贿罪,但不宜增设外国公职人员或者国际公共组织官员受贿罪;二是完善商业贿赂犯罪的构成要件,将“贿赂”范围从“财物”扩大到“财物或者财产性利益”,对作为行贿犯罪构成要件的“为谋取不正当利益”进行修改,删除作为被动收受型受贿犯罪构成要件的“为他人谋取利益”;三是借鉴外国立法经验,完善惩治商业贿赂犯罪的刑罚体系,取消受贿罪的死刑,增加财产刑的适用种类和适用范围,增设资格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