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统一论坛》2010,(3):79-79
颐和园是世界著名的皇家园林,始建于公元1750年,旧称"清漪园"。1888年重建,改名"颐和园"。颐和园规模宏大,占地面积达293公顷,集中了中国古典建筑的精华,容纳了不同地区的园林风格。园内各种形式的宫殿园林建筑3000余间,古树名木1600余株。其亭台、长廊、殿堂、庙宇和小桥等人工景观与自然山峦和开阔的湖面相互和谐、艺术地融为一体,堪称中国风景园林设计中的杰作。  相似文献   

2.
园林二章     
谢冕 《北京观察》2000,(11):52-53
颐和园西堤东望记得多年以前读到一篇文章,文中谈到从飞机上鸟瞰,北京是被垃圾包围中的一个“盆景”。文章谈的是环境保护的问题,说的是城市四围的垃圾堆放场在不断增多、也在不断增高,故宫、北海、颐和园等等都已成了垃圾堆中的“盆景”。统计数字我已忘记了,但它的确是从具体的材料出发来谈垃圾对于城市的掩埋的。当时读了,真有点触目惊心的感觉。年初,在电视上了解到,那条位于颐和园和圆明园之间、流经北大、清华校区的万泉河,自从前  相似文献   

3.
长河段由北展后湖至昆明湖,全长9公里,它象一条玉带,将动物园、紫竹院、颐和园等名胜古迹串联起来。清朝乾隆年间,长河成为乾隆前往万寿寺为母祈福祝寿及去颐和园的御用河道。至光绪年间,慈禧太后从紫禁城驾舟去颐和园避暑,必出西直门高梁桥从长河(亦称高梁河)经动物园后湖直奔颐和园。于是这条河还有另外一个名字叫“慈禧水道”。如今,经历整饬的长河已焕然一新,它由皇城北京的中心蜿蜒北上,静静的,将沿岸的历史名胜与文化交融其中。只要坐上仿古的龙船,谁都可以来亲身体验一下当年的皇家游历御河的别样韵味。  相似文献   

4.
进入颐和园东门,在南侧不远处有一座不显眼的耶律楚材墓。一些游人也许觉得奇怪,在风光如画的皇家园林中怎么会出现一座古墓呢?其实,早在颐和园诞生前600年,耶律楚材墓就被迁葬在瓮山(今万寿山)之阳,到了清慈禧太后修建颐和园时,才将它移到东门这边来,它算得上是这座园林最早的“古迹”了。北京人对耶律楚材是应该引以为自豪的。耶律楚材不但是一位地道的“老北京”(他的家世代就住在香山附近),而且在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蒙古人的铁骑横扫亚洲大陆的大  相似文献   

5.
曹景行 《两岸关系》2009,(11):29-30
1956年的7月16日下午四点左右,一辆蓝色的“华沙”牌轿车载着我和父母三人直奔颐和园。邵力子先生和夫人傅学文女士已经在门口等着,他同我父亲曹聚仁是“亦师亦友”的关系。父亲没有同我们一起回去吃晚饭,他和邵老留在了颐和园。  相似文献   

6.
石碧兰 《北京观察》2023,(10):70-73
<正>抵达北平后,毛泽东等中共中央领导换乘汽车至颐和园小憩,下午前往西苑机场阅兵。当晚,毛泽东代表中共中央在颐和园益寿堂宴请民主人士代表,商谈国共和谈、新政协筹备等重要问题,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协商建国历史上留下了浓重一笔。  相似文献   

7.
冬天的颐和园很冷,寒风料峭。青龙桥指路队的队员们早上九点就聚集到颐和园东宫门门口,穿上统一的服装,为游客指路做准备。今年55岁的高玉红是指路队队长,队员们到齐后,她把桌子上的音箱开关打开,引导队员们齐唱队歌《我们是光荣的义务指路员》:“我们是光荣的义务指路员,热情满怀把爱心奉献,如果你出门在外迷失了方向,我们来为你指路导航……”  相似文献   

8.
见惯了“到此一游”的丑陋,未承想还有“到此一尿”的奇闻。中国皇家园林颐和园日前惊曝骇人一幕:颐和园十七孔桥附近,10余名游客在众目睽睽之下集体随地小便,被路过的网友和外国游客拍照“留念”。  相似文献   

9.
地点:在颐和园里 Site:At the Summer Palace 人物:杰克·乔治和李小姐 Characters:Jack George and Miss Li 会话1 Dialogue 1 乔治:颐和园美极了! Qiáozhì:Yihéyuán měi jí le! George:The Summer Palace is so beautiful! 小李:颐和园设计得非常巧妙,你看出来了吗? Xiǎo Li:Yihéyuán shèjí de fēicháng qiǎomiào,ni kàn chūlai le ma? Miss Li:Do you notice the Summer Palace’s ingenious design? 乔治:这里的风景有苏杭一带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殷俊 《今日广西》2008,(8):58-59
郑剑租住在“一亩园”的一间小屋里。“一亩园”位于圆明园和颐和园之间,是外来人口集中的“城中村”,郑剑的邻居绝大多数是外来务工者。  相似文献   

11.
北国风情江南韵──北京颐和园苏州街记游沈运良只说小桥流水只有江南好,没想到北京这个历代帝王之都竟也有如此绝妙的南国风光,这便是位于万寿山脚下的颐和园苏州街。据资料记载,这条街为清乾隆所建的一条富苑内买卖街,据说乾隆多次下江南后,对苏州以河为街,河边栉...  相似文献   

12.
梁启超在《瓜分危言》一文中谈到慈禧修颐和园时曾写过这样一段话:吾尝游颐和园,见其门栅内外皆大张海军衙门告示。同游之人,皆窃窃焉惊讶之,谓此内务府所管,与海军何与?而岂知其为经费所从出也。”如果我们对北京皇家园林兴建的历史作一番考察,对此问题我们会有更清醒的认识。  相似文献   

13.
贺艳 《北京观察》2021,(5):74-77
提到"三山五园",行业内比较熟悉,但是走进大众的视野则是近几年的事.很多老百姓第一反应都是:是哪三座山?哪五座园?然后惊讶地知道,原来鼎鼎有名的圆明园、颐和园和香山,都只是其中一分子.  相似文献   

14.
《时代潮》2004,(24)
北京六大景点门票又要涨价了    11月30日,北京市发改委就北京故宫、天坛、颐和园、八达岭长城、定陵、长陵等6处 世界文化遗产调整门票价格举行了听证会。其中,故宫门票价格淡季由每张40元调整为80元、旺季由每张60元调整为100元;颐和园门  票价格淡季由每张20元调整为60元、旺季由每张30元调整为80元。门票涨幅普遍很大,最高涨幅甚至达到230%。 生一次就该宰了?那领结婚证、生小孩都该猛 收费了。     另外,他们想过农民吗?10…  相似文献   

15.
《天津政协公报》2011,(3):13-13
<正>我国被人称为世界园艺之母,特别是古典园林树木之多,规模之大,建造技术之奇特,风景之优美,是举世闻名的。皇家宫苑最多的地方——北京。北京在历史上曾是金、元、明、清等朝代的国都,各代帝王都兴建过宫苑,而明、清两代建造的宫苑遗留下来的最多。今天的北海、中海和南海就是明代的"西苑"。今天的颐和园、香山公园、圆明园、畅春园都是清代建造的皇家宫苑。私家园林最有名气的地方——苏州。私家园林汇萃于江南,而江苏则有"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之称。苏州在历史上有大小园林400余处。其中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留园四大名园,是风景极佳的旅游胜地。最大的皇家园林——承德避暑山庄。河北省承德的避暑山庄,是我国规模最大的皇家园林,总面积比颐和园大1倍,比北海公园  相似文献   

16.
北京是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之首,悠久的城市发展史,为我们留下了极为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其中著名的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故宫、长城、天坛、颐和园和明十三陵已先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为世界文化遗产项目,并已成为我国向世界展示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窗口.  相似文献   

17.
许伟 《北京观察》2009,(6):35-36
北京是世界著名古都,保存于地上、地下丰富多彩的文物遗存,是北京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见证。北京不仅有举世闻名的故宫、天坛、颐和园等地上文物遗存,而且还有珍贵的地下文物埋藏和重要的考古发掘成果,它们对于研究北京历史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台声》2015,(14)
<正>第一天:台胞志愿者心系小乡亲也许是天意,或许是缘分。久未放晴的天空,在台胞青年饱览大陆山河之壮美的第一天,竟风和日丽,美的像画儿一样。营员们参观了被誉为"皇家园林博物馆"的颐和园,以及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长城,实地感受了颐和园举世罕见的园林艺术杰作和长城巨龙似的城垣,一路惊叹。和营员们互动的过程中,我结识了山西省台联的台胞志愿者项雪,相谈甚欢。她是一位1995年出生的小姑娘,浑身透着灵气,一袭美美的长发让我见她第一眼就心生好感。"我奶奶是台湾新竹人,由于时局所限,嫁给我爷爷后便再也没有回过台湾。那时候奶奶念叨最多的自然是台湾那片故土。心有所系、情有所牵,  相似文献   

19.
《北京观察》2018,(1):F0002-F0002
北京五洲大酒店、北京国际会议中心是北辰集团下属企业.应亚运而生,2002年实行一体化经营管理。地处亚奥商圈,北眺奥运场馆,南临四环主路。距首都机场20公里,驱车仅需30分钟。距北京奥林匹克公园步行只需5分钟。由此到故宫、天安门广场、长城、颐和园观光游览或到中关村、望京、北京站都非常便捷。  相似文献   

20.
陈振伟 《台声》2004,(10):12-12
参加完全国台联2004年台胞青年夏令营活动之后,对于台联在北行程中细心安排颐和园、天坛公园、故宫、长城等多项体现中国传统文化价值的景点参访,感到很是高兴与欣慰。高兴的是亲临这些笔者在初、高中读历史、地理时,所悠然神往的神州美景;欣慰则是看到主办单位在促使中华文化的薪火相传上,所尽到的努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