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石仲泉同志在参加福建宁化纪念红军长征70周年活动时说:宁化对中央苏区的存在和发展的贡献是巨大的。第一、宁化是中央苏区的东大门,它属于“中央苏区战略的锁匙”要地,是与国民党军争夺的重点地区之一,因而成为中央苏区坚持到最后的8个县之一。  相似文献   

2.
宁化是中央红军长征4个出发地之一,也是中央苏区21个重点县之一,被当时中华苏维埃中央临时政府称为中央苏区的“乌克兰“.回首70年前那炮火纷飞、如火如荼的革命年代,在宁化这块闽西红土地上,到处都留下了共和国开国元勋的足迹.……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革命斗争史上,宁化这块神圣的红土地为革命作出了突出贡献。它是中央苏区重要组成部分,闽赣省委和省苏维埃政府的所在地,扩红、支前的模范县,中央苏区的“乌克兰”,红军长征4个起点县之一。宁化有1.37万人参加了工农红军,为革命事业献出“千担纸,万担粮”。宁化的光荣历史将永载史册。宁化作为红军长征4个出发地之一,不是什么深奥的理论问题,是铁的历史事实,是宁化人民用生命  相似文献   

4.
正宁化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央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最早成立的中央苏区县之一,是中央苏区战略支撑点,是"中央苏区乌克兰"及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之一,在中国革命历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革命付出巨大牺牲。宁化为什么有"中央苏区乌克兰"之称,鲜见有完整具体的论述,本文对此作一分析,以起抛砖引玉的作用。一、"中央苏区乌克兰"的形成条件宁化是世界客家祖地,它成为全球亿万客家人的总祖籍地是历史的选择。正如客研先躯罗香林教授在《宁化石  相似文献   

5.
<正>宁化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央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战略支撑点,是中央红军长征4个出发地之一,有"苏区乌克兰"之称,在中国革命历史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红色中华》是当时中央苏区发行范围最广、发行数量最多、影响力最大的红色刊物。我们可以从《红色中华》对宁化的范围广泛、内容丰富、题材多样、特色凸显的报道中感受到当时宁化在中央苏区的影响和作用。一、中央苏区县随着红一方面军第一、二、三次反"围剿"  相似文献   

6.
宁化是红军长征出发地之一,作为中央苏区重要组成县的宁化,无论在中央苏区的发展,在支援和扩大红军,还是在红军长征的征途中,都作出了巨大贡献.宁化曾被苏维埃政府评为扩红模范县,当时宁化人口仅13万人,但参军的达到1.37万人,10人中就有一人参军.&lt;红色中华&gt;报上刊登中华苏维埃政府表彰宁化扩红的显著成绩,名列第一.宁化还被誉为“中央苏区乌克兰“,是中央苏区的粮仓和后勤保障重要基地.……  相似文献   

7.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宁化是中央苏区重点县和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之一.是中华苏维埃中央临时政府筹粮筹款的支前重点县.被誉为中央苏区的“乌克兰”。宁化有13777名青壮年参加工农红军。平均每3户、每10个人、每5个男丁、每2个青壮年中就有一人参加红军。建国后。宁化籍红军仅存28人,列入共和国《革命烈士英名录》的宁化籍烈士有3305人,在长征途中还牺牲了6600多位无名烈士。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革命斗争史上,宁化这块神圣的红土地为革命作出了突出贡献.它是中央苏区重要组成部分,闽赣省委和省苏维埃政府的所在地,扩红、支前的模范县,中央苏区的“乌克兰“,红军长征4个起点县之一.宁化有1.37万人参加了工农红军,为革命事业献出“千担纸,万担粮“.宁化的光荣历史将永载史册.……  相似文献   

9.
宁化是红军长征出发地之一,作为中央苏区重要组成县的宁化,无论在中央苏区的发展,在支援和扩大红军,还是在红军长征的征途中,都作出了巨大贡献。宁化曾被苏维埃政府评为扩红模范县,当时宁化人口仅13万人,但参军的达到1.37万人,10人中就  相似文献   

10.
宁化是中央红军长征4个起点县之一, 也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21个 苏区县之一,还是闽赣省省委省苏机关后 期的驻地。宁化是中央苏区扩红重点县,当 年出现了"妻送夫,父送子,兄弟双双当红 军"的动人景象。宁化还是中华苏维埃中央 临时政府筹粮筹款的支前重点县。在中央 红军长征前的几年里,为中华苏维埃政府 提供了"千担纸,万担粮"等有力的后勤保 障,被誉为中央苏区的"乌克兰"。淮土、禾 口还被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授 予扩红模范区。 当年,宁化有13777名青壮年参加工农 红军。中央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活着的宁  相似文献   

11.
今年是中央红军胜利到达陕北70周年,宁化人民为中央苏区的发展和中央红军的长征做出了巨大贡献.这几年,践行"走走党史",中央红军的长征路"走"过了,中央苏区的其他地方包括闽西南片的6个县也"走"过了.这次应邀参加宁化纪念长征的活动,同时也对包括宁化在内的原属中央苏区闽西北片的几个县作点党史调研.我对宁化党史的了解很有限,对中央红军的长征与宁化这个问题也没什么研究.这里,就接触到的材料讲三点想法.  相似文献   

12.
宁化     
宁化革命烈士纪念碑位于城内北山坡顶上。在轰轰烈烈的土地革命时期,宁化是中央苏区21个县之一,又是中央红军长征起点县之一。全县为革命牺牲的烈士,在册的就有3300多人。1976年,宁化县委、县政府为了宏扬革命老区的光荣传统,教育后代继承先烈的遗志,动工兴建宁化革命烈士纪念碑。1977年9月9日落成。纪念碑身高18米,正面台阶100层,主建筑面积3500平方米。如今纪念碑与坡下右侧的纪念馆已成为宁化革命传统教育阵地和旅  相似文献   

13.
宁化是著名的革命老区.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是中央苏区和闽西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红军长征4个出发地之一.在中央红军长征前的几年里,为中华苏维埃政府提供了“千担纸,万担粮“等有力的后勤保障,被誉为中央苏区的“乌克兰“.……  相似文献   

14.
宁化是著名的革命老区。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是中央苏区和闽西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红军长征4个出发地之一。在中央红军长征前的几年里,为中华苏维埃政府提供了“千担纸,万担粮”等有力的后勤保障,被誉为中央苏区的“乌克兰”。淮土、禾口还被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授予扩红模范区。1930年1月,毛泽东率部途经宁化时,留下了光辉的词章《如梦令·元旦》。1934年10月,中央主力红  相似文献   

15.
宁化是中央苏区的组成部分,是闽西革命根据地的重点县之一,战略上有重要地位.“山地纵横,无河川阻隔,最适宜造成新战场“,“有款可筹,一军以内不愁给养“,“群众很多,可以出兵扩大红军“.宁化物产丰富,盛产大米,在中央苏区征集粮食、支援革命战争中,占有重要地位,是有决定意义的县份.……  相似文献   

16.
红色宁化     
宁化地处福建西部,于唐开元(公元725年)置县,至今已有1280年的历史。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是中央苏区县之一,是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起点县之一。从1929年1月毛泽东、朱德率领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进入宁化开展革命斗争,宣传、发动群众打土豪、分田地、建立苏维埃政权起,到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一部从宁化出发进行二万五千里长征前,红三军团、红四军、红十二军在宁化开展革命活动历时6年之久。期间曾发生过许多重大的革命事件,毛泽东、朱德曾三次率领红军进驻宁化,1930  相似文献   

17.
宁化是中央苏区的组成部分,是闽西革命根据地的重点县之一,战略上有重要地位。“山地纵横,无河川阻隔,最适宜造成新战场”,“有款可筹,一军以内不愁给养”,“群众很多,可以出兵扩大红军”。宁化物产丰富,盛产大米,在中央苏区征集粮食、支援革命战争中,占有重要地位,是有决定意义的县份。为了粉碎敌人军事“围剿”和经济封锁,巩固苏区,保卫胜利果实,宁化人民热烈响应中央号召,踊跃参军参战,筹粮筹款筹物,支援前线,补充红军给养,取得很大成绩,作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18.
“宁化、清流、归化,路隘林深苔滑。今日向何方,直指武夷山下。山下山下,风展红旗如画。”宁化,是坐落在福建闽西北崇山峻岭中的一个小县城,在中国版图上并不显眼。但只要一提起毛泽东的《如梦令·元旦》,人们就会恍然大悟,原来宁化在中国红色历史上是响当当的地方啊!宁化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中央苏区县之一,是红军长征的出发地之一。不论在红军大规模战略转移前的准备阶段,还是在长征的整个过程中,宁化人民都做出了重大贡献,付出了巨大牺牲。毛泽东、朱德、彭德怀、陈毅、叶剑英、张闻天都曾在宁化进行过革命实践活动。1930年1月16…  相似文献   

19.
宁化是中央苏区闽赣省后期的革命中心,是闽赣省扩红筹粮筹款的支撑地,也是闽赣省后期开展游击战争的依托地,在闽赣省乃至整个中央苏区的革命历史上写下了不朽篇章。  相似文献   

20.
地处闽赣两省交界、武夷山脉中段南麓的建宁县,与福建省的邵武、泰宁、明溪、宁化及江西省的广昌、南丰、黎四川7个县市毗邻接壤,是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亲手创建的中央苏区县。土地革命时期,建宁在中央苏区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对土地革命作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