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北地区发生里氏9.0级特大地震并引发海啸,导致东京电力公司的福岛第一核电站发生有核历史以来最为严重的核电站爆炸与核泄漏事故。此次核事故暴露了日本长期以来在核领域存在的问题,国家和民众正在为之付出沉重代价,日本也因此陷入核困境。  相似文献   

2.
陈慧敏 《南风窗》2011,(7):32-34
日本福岛电厂核灾重新唤起全球社会对核电产业的质疑和批判,让原本要迈开核电发展步伐的各国,又停下脚步。日本关东东北地区3月11日发生前所未见的9.0级大地震引发海啸,随后并发福岛第一核电厂6个机组和福岛第二核电厂在灾难后冷却系统失灵,历经数日抢救,情况已然失控,辐射严重外泄,已被国际原子能总署列为仅次于俄国切尔诺贝利核灾事件的第六级危机。日本核灾爆发,唤醒各国已蒙尘的上世纪核灾记忆,重掀全球反核浪潮。  相似文献   

3.
2011年,日本"3·11"地震发生后,有学者将此次大地震对日本所造成冲击之大,与日本二战战败相提并论,将其看作日本战后历史的一个分水岭,认为日本将"迎来‘灾后'时代"。国际学界热议"灾后"日本走向。本刊特约请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所研究员、中国中日国际关系史学会副会长冯昭奎与日本旅华知名媒体评论人加藤嘉一围绕上述问题对谈,从中日学者的观点碰撞中探析日本正经历的这一历史转变,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4.
金嬴 《当代世界》2021,(6):68-73
日本福岛核事故发生10年来,核污水处置问题始终是日本政府处理事故善后工作面临的首要挑战.2021年4月13日,日本政府单方面作出核污水排海决定.这种做法基于短视思维和功利主义,未正视核污水排海的潜在风险、未穷尽安全处置手段、未全面准确公开相关信息、未与国内外公众充分沟通,受到广泛的质疑和反对.日本应与周边国家及国际社会加强协调、密切协作,秉持科学严谨、审慎负责的态度,有效应对这一人类所面临的共同问题.  相似文献   

5.
战后日本于美苏核对峙的国际格局下,在国家安全上基于“无核三原则”奉行所谓无核化政策。日本无核化政策的形成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其中产生于广岛、长崎的反核感情与规定日本走和平发展之路的“和平宪法”发挥了相当重要的作用。日本的无核化政策与美国核保护伞之间存在着巨大的矛盾性,正是后者使日本所标榜的无核化政策大打折扣。冷战结束以来,日本国内外出现了日本核武装的议论。但只要日美安保体制继续存在,只要美国能够提供有效的核保护,日本就不会轻易放弃无核化政策。  相似文献   

6.
朝鲜核问题使奉行无核三原则的日本的不安全感增加。悬而未决的绑架日本人问题和朝鲜核问题的长期化,加深了日本对于朝鲜的威胁认知。在日本如何重新界定美日同盟,对美国提供的核保护伞是否有信心,以及究竟从何种视角界定日本的国家利益等问题上,朝核问题都成为一个重要因素。在对朝鲜威胁的认知下,日本的核武装论不断升级。核武装论已经不再是日本的政策讨论禁区,日本核政策面临考验。  相似文献   

7.
<正>2011年日本爆发的福岛核泄漏事件并未阻止安倍内阁寻求发展核能的计划。2012年安倍执政后,日本开始逐渐重启关停的核电站,并积极走向海外开展核外交。降低化石燃料费用、促进经济发展、拓展核外交、维护减排形象和国家安全,是日本寻求发展核能的深层原因。不过,日本国内的反对声音、高昂的建设成本以及不健全的核安全文化,制约了其核能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8.
众所周知,人类历史上真正将核武器用于战争只有一次,那就是二战末期美国对日本进行的原子弹轰炸.1945年8月6日和9日,随着两朵蘑菇云在日本广岛、长崎腾起,威力巨大的原子弹加速了日本法西斯的最后灭亡,同时也宣告了人类核时代的到来.然而在原子弹投掷前后,却有许多鲜为人知的逸事秘闻.  相似文献   

9.
周边风云     
《南风窗》2011,(12)
日中韩首脑亮相福岛据日本《产经新闻》报道,日中韩第四次首脑会谈5月21~22日于东京举行,三国针对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达成一致,将致力于防止流言给日本产业造成损害。此前,中韩领导人并肩走访了宫城县灾区,再和菅直人会合,一同前往作为安置所的福岛县体育馆。这一安排由首相官邸5月初向外务省提出,中韩因日本从4月4日开始排放核污水而对日不满,直到5月18日才勉强同意日方这一计划。事后,菅首相不无得意地表示:非常感谢温总理和李总统能与我一起前往灾区,看望灾民。这将有助于改善相互关系。但尖阁诸岛(即我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和竹岛(韩国称独岛)问题也因此淡出首脑会谈  相似文献   

10.
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北地区发生的大地震、大海啸和核事故,对日本列岛造成战后以来最严重的复合型灾难与系统性破坏。日本前经济企划厅长官娇屋太一称之为继幕府末期、太平洋战争之后,日本历史上的“第三次战败”。  相似文献   

11.
周边风云     
《南风窗》2011,(12):14-14
日中韩首脑亮相福岛据日本《产经新闻》报道,日中韩第四次首脑会谈5月21~22日于东京举行,三国针对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达成一致,将致力于防止流言给日本产业造成损害。此前,中韩领导人并肩走访了宫城县灾区,再和菅直人会合,一同前往作为安置所的福岛县体育馆。这一安排由首相官邸5月初向外务省提出,中韩因日本从4月4日开始排放核污水而对日不满,直到5月18日才勉强同意日方这一计划。事后,菅首相不无得意地表示:"非常感谢温总理和李总统能与我一起前往灾区,看望灾民。这将有助于改善相互关系。"但尖阁诸岛(即我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和竹岛(韩国称独岛)问题也因此淡出首脑会谈  相似文献   

12.
金莹 《当代世界》2016,(10):50-53
正2011年3月爆发的日本福岛核事故是人类六十多年核电发展史上最为严重的核事故。自事故发生以来,核污水问题、对核反应堆的报废以及除染工程等都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安倍政权的态度是未来核事故处理面临的最大挑战。对于福岛这个当前东亚乃至太平洋地区最需要关注之"岛"的态度,已成为考验日本是不是"负责任国家"的重要试金石。  相似文献   

13.
赵文秀 《法制博览》2014,(2):102-103
我国是核利用的大国,但在核损害民事责任方面还没有完善的法律制度。2011年日本福岛核泄漏事件的发生,使国内学者意识到对这一课题进行研究的重要性。而且这一课题的研究可以填补我国在核损害民事责任方面立法的缺失,使我国的立法更加完善,实现依法治国,又可使我国在应对此类紧急事件时有法可依。虽然到目前为止,日本核泄漏未影响到我国,但前车之鉴,也不得不要求我国做一些制度上的弥补。  相似文献   

14.
<正>围绕二战时期日本军队造成的"慰安妇"问题,近来的外交和舆论博弈出现很多新动向。本文通过分析,提出了以此为突破口,推动解决日本长期以来拒不承认的历史责任问题的有关思考。近来在日本的政治话语和国际传播中常常出现"历史战"一词,这个概念得名于日本《产经新闻》2014年4月开始的以"历史战"为名的特辑连载,当年10月,产经新闻出版社又出版了同名书籍。仔细读过  相似文献   

15.
<正>一、日本反思二战史言行不一意何在2015年1月1日,日本天皇发表新年感言,罕见谈到了二战及学习历史问题,希望日本能借此思考今后应成为怎样的国家。战后从不干政的日本天皇主动谈及战争和历史问题,似乎不同寻常,意有所指。2015年是日本战败70周年。战后70年,日本对战争与和平秉持什么样的态度,不仅关乎与邻国间的关系,更关系到国家今后的发展方向。1月5日,安倍表态,将在2015年8月日本战败70周年之际  相似文献   

16.
3月11日,日本福岛核电站在9级特大地震中遭受重创并发生核泄露,此次福岛核泄漏事故会不会继续升级?对中国公众健康和环境是否有影响?中国核工业设施安全性能如何?日本核泄漏给核能开发带来哪些警示?这都是需要我们在重灾过后需要深思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日本的教科书问题在中日关系领域已成为一个标志性问题 ,并引起中国学者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通过对 2 0 0 1年“第三次教科书事件”的发生情况、特别是右翼文人学者团体“新历史教科书编纂会”活动的考察 ,提出 :日本的教科书问题并非单纯历史认识领域的问题 ,它反映出战后以来日本政治和社会发展当中的诸多重要问题 ,可以作为一个很好的视角 ,用以透视整个战后日本民主主义与民族主义的发展和演变。因此本文呼吁更多的中国学者进一步关注日本教科书问题的深层 ,将这一问题放在整个战后日本民主主义发展和民族主义思潮演变的格局当中进行研究 ,以期对全面认识日本、把握日本的未来发展方向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18.
叶菁 《法制博览》2013,(3):45-46
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9.0级地震,并由此引发大海啸,这不仅给日本国民,也对我国境内公民的人身、财产安全造成严重损害和威胁,也使我国核安全法律体系遭受严峻考验。文章通过对日本核泄漏事件进行理论分析,揭示了我国核安全制度存在的诸多不足,对此提出完善措施,从而为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持续安全的能源保障,促进世界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赵博渊 《南风窗》2014,(8):71-73
2010年创办核峰会起,奥巴马政府的"讨钚"行动就开始了。这是奥巴马的全球一盘棋,以示并非专门敲打日本。而日本的低调配合,为奥巴马4月访日省去不少波折。3月24日至25日,第三届核安全峰会在荷兰海牙召开,商讨核反恐问题。而由1月份共同社首先曝光的美国向日本讨要冷战期间赠与的敏感核材料一事,也在峰会开幕当天获得初步解决。日美首脑发表联合声明称,日本将向美国移交数百公斤敏感核材料,包括高浓  相似文献   

20.
国际     
《南风窗》2014,(5)
<正>周边∣Around日本福岛泄漏百吨核污水日本东京电力公司2月20日称,作业人员在巡视过程中发现核污水顺着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污水储罐顶部雨水管向外泄漏。泄漏至储罐围堰外的污水量约为100吨,从雨水管中检出释放β射线的放射性物质活度极高,为每升2.3亿贝克勒尔。据东电称,19日深夜,作业人员发现"H6"储罐群的一座储罐顶部漏水。经关闭阀门等措施后,20日清晨停止漏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